第二十二章願君聖裁

第二十二章願君聖裁

「啪……」沉重的啪打聲讓將紫檀木桌上的茶杯都晃了一晃。小理一個身着一身的錦秀,身材微胖的男人站從他座的椅子上站了起來。若是不看他的臉與手的話還當是某大戶家裏的富家翁呢。

只見他的臉一片蒼白,沒有一絲血色,手上更是蘭花指如女子一般。拿着幾張信紙,便要生氣的撕一個粉碎。

他便是李霸王的叔叔,李錦。

而在李錦的面前還有一個人,一個大漢。他身着大紅戰襖,胸口一頭犀牛分外的顯眼。此人便是之前在李府出現過的錦衣衛的千戶。

大漢此時有些緊張的低着頭。也不看面前的李錦,眼角跳了跳一言不發的站着。雖然眼前的太監地位不高,但是他畢近是江南織造局的小小管事。上面上到南京的鎮守太監,宮裏的其他太監他都有點關係。遠不是他一個千戶能夠得罪的。

「堂堂錦衣衛便給一個小小的軍戶給制住了?」

不得不說,錦衣衛們打仗不行,但是收集情報的能力沒得說,很快趙傳書的大多數資料便出現在李錦的案前。

「這……」大漢雖然之前一付頤指氣使的樣子。但是現在卻一句話也不敢說。小理

「混蛋……」李錦再一次拍打在桌了上面。嚇了大漢一跳,然後便見到他慢慢的轉動着手中的班指:「他是要打陛下聖裁是嗎。哼,真是黃毛小子。自尋死路。我大明雖大,敢如此妄為者將來必定無路可走。」

「來人,我要寫信。」

=============================

在古代一個帝國的大小往往與交通的情況成正比。中國自秦始便開始修建直道以加快信息與軍隊的投送速度。證明中國的決策者們對於信息的傳送速度非常的重視。

驛站制度這種自秦漢以後便形成的偉大制度使得中央帝國達到了遠超同一時代的歐洲的信息傳達速度。而到了明代這一制度達到了巔峰。李府案的奏摺有幾紛,同時由周繼、石琨玉在當天的晚上城門關上之前寫好,並被送出。二天半以後便已經到了北京城外了。中國人的組織能力在此時得到了最好的體現。

但是另一封轉了多次的信則比它們還要快了半天到達。這封信便是李錦寫的,只是這信除去他錦的原信,還有其他的內容。

深夜,趙傳書坐在一塊他自製的木黑板前用手咬着指甲,獃獃的看着木板上那幾十條線以及與此相關的人物。他來到大明之後對一這個時代上層權力都的認識全都憑藉着塘報與後世的評價來行事。

但是後世的他唯獨對太監不怎麼了解。畢近太監這個群體與英雄沒有個么關係。便是好的太監也難以引起人們的注意。所以這個時代的所有太監的信息便是通這塘報得來。但是塘報只會報道明面上面的東西,如果想讀出其中的內含則需要大量的積累,畢近任何事務的表象都是內里的一種反應。但是想通過表象是正確判斷內里就需要有許多相關的知識了。而這方面趙傳書是嚴重不足的。他對於大明王朝的了解還不如周邊一個小小的倭島的了解。

所以許多事情他想了又想還是覺得沒有把握。但是雖然沒有把握,他卻必需要拯救自己,拯救他的小店。雖然還有退路。但是他卻認為一個穿越者,如果事事都選擇退卻,那還要他穿越幹什麼。所以趙傳書不想退卻,他要戰鬥。

所以只要有時間他就一再的梳理自己的思路,防止當中有沒有思考到了危險。同時,趙傳書也希望能夠通過這一次的行為將自己的名子擴大到整個權力界。只有這樣,將來如果有機會的時候別人才會想到提拔於他。畢近在大明二杆子不少。多他一個不多。

「大人。」突然的聲音讓趙傳書回過頭來。他一看,原來是元濤與羅啟銳兩人走了進來。

「你們巡視完了。」

「完了,大人。」兩人拱手道。

趙傳書點頭表示,便不再說話。倒是元濤突然說道:「大人,您的火用完了,還需再弄一盆進來嗎?」

趙傳書這才注意到火真的已經沒了,而自己卻沒有注意。

「無防。」一直在思考的他也不覺得冷。

「大人可是還在擔心宮中的太監。」羅啟銳突然說道。趙傳書回頭一看點了點頭。

「此輩最是難掌握。」趙傳書喃喃的說道。突然他來了興趣道:「你們兩不如說說想法,一人計短二人計長。」

「這,我們哪能與大人的智慧相提並論哪。」元濤笑了笑自嘲道。

「無防,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嘛。」

兩人一聽對視了一眼,知道這是他們在趙傳書面前展示才華的好機會。於是都在對方的眼裏看到了自信與堅定的表現**。

「大人。在下認為雖然此中人物眾多,大人需注意之人卻只有四人。」首先說話的是羅啟銳。他的目光執著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哪四人?」

「田孫和二張。」

「嗯。」趙傳書同意的點了點頭,表示讓他繼續。

「田者,乃是南京守備太監田義。此人與織造局有着千絲萬屢的關係。不但與織造局的管事太監孫隆關係不錯。便是李錦也是認得的。所以在下認為他需要注意。」

「不然。」就在羅啟銳說話的時候,元濤突然表示的否定的意見。趙傳書示意他說出自己的想法。於是元濤清了清嗓子道:「我認為田義為人雖非什麼大善之人,卻也非大惡之人。然最緊要乃是其人甚是聰明乖巧。從不喜歡過多的參合到權力的鬥爭當中。對於這種有着明顯以權壓人的案子,在下認為其未必會參與其中,為孫隆李錦等人火中取粟。」

「嗯。」趙傳書點了點頭。他是同意無濤的話的。田義此人一生為萬曆所喜,雖然他也是仗義直諫的時候。但是他絕對也不能用好人這樣簡單的詞來形容。如果有人破壞他的利益的話,相信他也絕不會手軟。而江南織造局一直都是他們這些上位太監們的銀錢來源之一。所以理論上他應當幫助孫隆和李錦。但是畢近李府案的證據太多,且事情太小。有沒有必要讓他一個這樣地位的人出面呢?再說下面的李錦與他交情不深,他有沒有必要幫他呢。

看到趙傳書點頭元濤便不再說話。倒是羅啟銳繼續的說道:「元兄說得有道理。除去田義與孫隆以外大人要擔心的便是二張了。」

羅啟銳的二張乃是現在手據天下權柄的兩個太監張誠與張鯨。這兩人當中雖然現在張誠位為司禮監掌應太監,理論上權利要大得多。但是後世的人更多的知道專橫拔護的張鯨。

因為此人位為掌東廠太監,兼掌內府供用庫。也就是說所有皇宮內府的用度,除了皇帝以外他都可以管。加上長年處於權利中心,其黨羽遠遠強大過張誠。所以實際上張誠在他面前也是唯唯諾諾的。

「若啟銳所猜無錯,大人打的牌正是二張。」

趙傳書一聽微微一點,點了點頭。一山不容二虎,雖然趙傳書並不知道歷史上二張的齷齪。但是光憑着他對太監的認識,就認為此二人必不會太平。所以如果他的案子當中牽扯到了張鯨的話。那麼張誠就算表面上不動聲色,也一定會在下面給他使絆子。所以這樣他趙傳書還有機會。

總是一個無權無勢的他如果想要與權力鬥爭便要學會借力打力。不然總是希望以力搏力的結果就是被人壓死。

權力的頂端總是那麼誘人,但是卻只有那麼一兩個位子,想上去的人必定會相辦法除去他們身邊的鏡爭者。而他便是要當這個幫對方製造麻煩的人。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錚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錚明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願君聖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