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舌之利

口舌之利

外面這些太監動作停住,都有些不知道該怎麼辦,為難地看向為首的大太監。

大太監掀了下拂塵,尖細的眼睛瞥向楚錦瑤,頗有些恣睢:「太子妃這是何意?」

「本太子妃是何意,為何要向你一個奴才解釋。」楚錦瑤說完就轉過頭,懶得看外面這些人一眼,而是對汝寧抱歉地笑了笑,「讓你受驚了,時候不早了,宮門過一會就要落鑰,我送你出去。」

「不必。」汝寧公主按住楚錦瑤的手,她不著聲色地朝後瞥了一眼,對着這群橫行霸道的內侍,便是汝寧公主也覺得瘮得慌。這種關頭,汝寧怎麼能讓楚錦瑤送她。

汝寧強撐著鎮定,和楚錦瑤說了些道別的話后,就故作無事地向外走去。好在這群閹黨還知道輕重,不敢對汝寧一個公主怎麼樣,汝寧走近,這群太監便無聲地讓出一條道來,放汝寧公主出去。

等走出包圍后,汝寧公主,還有她的侍女,全都長長鬆了一口氣。侍女嚇得後背都是濕的,她趕緊扶住脫力的汝寧公主,害怕地說道:「公主,怎麼會這樣?這可怎麼辦?」

汝寧被嚇得不輕,趕緊說:「這裏不是久留之地,趕緊出宮。」

太子前些日子去西山練兵,這段時間一直好好的,京城裏風平浪靜,怎麼就突然傳出造反的風聲了?

汝寧公主不敢細想,她終於走出宮門后,掀開馬車帘子朝後面看了一眼,西邊天紅的可怕,在暮氣沉沉的黃昏中,紫禁城彷彿一隻背光伏地的凶獸,如今在暮靄的掩飾中掙開雙眼,毒鈎子一樣的目光在四處梭巡著,想要吞噬什麼東西。

汝寧隱隱生出預感,紫禁城變天,就在這兩天了。

慈慶宮外,汝寧公主離開后,楚錦瑤和東廠太監的對峙越發危險。

楚錦瑤送人出去,之後旁若無人地轉身往裏走,被人這樣疏忽,歷來橫行霸道的大太監忍不住了,他冷哼一聲,尖聲尖氣地叫:「太子妃好大的派頭,雜家今日來時奉了皇上的旨意,太子妃這是要抗旨了?」

「既然你說有皇上的旨意,那就拿聖旨過來。若不然,你們就抬頭好好看一看這是哪裏,東宮不是你們能放肆的地方,容不得你們想搜就搜,想走就走。」

楚錦瑤態度堅決,反倒把這些閹臣鎮住了。他們行事無忌,但是面前這位是頗為受寵的太子妃,她不肯讓人進來,他們也不敢強闖進去。萬一把這位主磕著碰著,日後太子翻身,他們一個都別想活。為首太監心裏顧忌,搜宮的命令遲遲未下,在這段功夫,楚錦瑤已經由玲瓏扶著轉身,身影漸漸沒入宮門。楚錦瑤幾人一進來,慈慶宮裏的太監立刻推住大門,飛快地合門落栓。

隔絕了外面的視線,楚錦瑤的神色很快變得憂慮,玲瓏幾人更是嚇得手腳冰冷。外面這麼大的動靜,如今慈慶宮裏的人都慌了神,無論是楚錦瑤帶來的陪嫁丫鬟,還是原來就在東宮伺候的宮人女官,現下全部都圍到楚錦瑤身邊,嚇得六神無主:「這可怎麼辦?太子妃……」

所有人都帶着些求救的意味,齊刷刷看向楚錦瑤。楚錦瑤凝眉想了一會,說道:「立刻把慈慶宮所有側門、角門都關上,沒有我的命令不得打開。若有人敢瞞着我私自出入,更甚者放人進來……」楚錦瑤目光緩緩掃過庭院中的眾人,被看到的人無不低頭,屏氣斂息。楚錦瑤掃過一圈后,朱唇輕啟,緩慢但堅定地說了四個字:「全部杖斃。」

大太監對着慈慶宮緊緊關閉的大門踱步良久,最後恨恨下令將慈慶宮牢牢圍起來,自己則趕緊回去復命。

楚錦瑤聽看門的小太監稟報,說現在慈慶宮被人緊緊圍了起來,別說是活人,恐怕連只蒼蠅都飛不出去。楚錦瑤嘆了口氣,點頭道:「我知道了,你下去吧,繼續小心盯着外面。」

楚錦瑤不知道皇帝又聽了誰搬弄口舌,竟然懷疑秦沂有造反之心。楚錦瑤聽到這裏都覺得可笑,秦沂已經是太子了,這麼多年地位穩固,深得人心,他為什麼要造反?楚錦瑤□□帝昏聵也氣肅王無恥,都不用打聽,有關秦沂造反的流言,包括今日這一出,必然又是淑妃和肅王幾人搞鬼。

楚錦瑤如今唯一慶幸的就是秦沂在西山軍營。秦沂在軍中的聲望非常高,如今還是重建三軍的主帥,就算給肅王和那群太監十個膽子,他們也不敢進西山放肆。所以,只要秦沂不離開西山,不離開軍隊,他就不會出事。

想必肅王也顧忌到這一點,這才突然發難,用造反這種莫須有的罪名想進東宮搜查。然而堂堂東宮,一國根本,禮法意義多麼重要,若說輕輕鬆鬆便被人進來搜查,即便沒有查出造反的證據,東宮的名譽也一落千丈,再也沒法服眾。

楚錦瑤怎麼可能讓肅王得逞,反正她無論如何都不讓步,肅王和淑妃要是豁得開臉面,那他們盡可以破門而入強行搜查,但是這樣一來,他們欺辱孤弱的帽子也別想摘下來了。楚錦瑤是他們的長嫂,如今是個身懷六甲的孕婦,如果肅王真敢來硬的,那他趁著長兄不在欺辱有孕的嫂子,還強行破門搜查,這一樁樁帽子扣下來,肅王的名聲就徹底別要了,他前段時間大力營造自己賢王的形象,到時候輿論反噬,他的麻煩只會更大。

東廠的宦官橫,楚錦瑤的態度更橫,淑妃聽到后沒辦法,只能自己親自帶着兒媳肅王妃,來東宮啃著塊硌嘴的骨頭。

淑妃坐在客座上,身後站着趙蘭輝,她儘力扯出一個柔和的笑,溫聲喚道:「太子妃。」

楚錦瑤坐在主位,眼睛都不朝淑妃的方向看。

淑妃臉皮抽了抽,繼續笑着說:「才一段時間不見,太子妃的肚子都已經這麼大了。太子妃精神,想來這個孩子也是個身體壯實的。對了,太子妃應當是四月臨產吧?」

楚錦瑤兩手交疊放在自己膝上,輕飄飄沖淑妃瞥了一眼:「這與你有什麼關係?」

淑妃笑容一僵,臉色也緊繃起來:「太子妃身為皇家女眷,說話竟然這樣粗魯,這若傳到外面,似乎有失皇家體面。」

「那也得看說話的人是誰。我和仁義禮信之人說話,自然也講仁義禮信,但如果對方不是,我何必雞同鴨講,白費口舌。」

「你……」趙蘭輝怒瞪着楚錦瑤,淑妃揮了揮手,示意這裏沒有趙蘭輝說話的份。等人退下后,淑妃看着楚錦瑤,笑容滿面,甚至還低頭瞟了眼楚錦瑤的肚子:「本宮知道太子妃自入宮以來極為受寵,太子對你有求必應,甚至為你空置東宮,就連皇上都願意聽你兩句勸。穆懷皇后在世時多麼囂張,還不是一樣在太子妃身上栽跟頭。可是太子妃終究年輕,我一個過來人免不了要勸太子妃兩句,走得快未必是好事,做人還是姿態低一些好。太子妃如今也是有身孕的人,好歹給自己的孩子積福。」

「你來孩子來威脅我?」楚錦瑤終於轉過臉,和淑妃的視線對上。淑妃看着溫柔和善,但是她那薄薄的一層偽裝下面,眼中全是陰毒和算計。楚錦瑤聽明白淑妃的未竟之意,楚錦瑤的產期在四月,距今沒剩多少,而女子生產有太多門道了。淑妃這是用她即將出世的孩子來威逼楚錦瑤就範。

楚錦瑤冷冷看着淑妃,突然輕輕笑了一下。淑妃被她這一笑弄得有些懵,皺眉道:「你笑什麼?」

「沒什麼,只是覺得,淑妃和剛過世的皇後娘娘,也真是有緣。」

淑妃其實很煩小齊后,當孺人的時候被大齊后壓,大齊后是妻她是妾,淑妃忍了,可是後來大齊后死了,淑妃言行工容樣樣不差,憑什麼繼續讓大齊后的妹妹壓着她頭上?一個乳臭未乾的丫頭罷了,憑什麼讓淑妃跪拜,等都後面淑妃知道小齊后暗暗給她們下了葯,絕了淑妃子嗣,淑妃對小齊后的恨越發濃烈起來,幾乎剜心噬骨。

淑妃沉着臉,顯然很噁心和小齊後有緣,但是這還沒完,楚錦瑤不顧淑妃厭惡的臉色,繼續說:「皇后給後宮眾人下藥,說不定便絕了淑妃娘娘的子嗣,而淑妃也親手毒死皇后,現在還用未出世的孩子來威脅別人。淑妃娘娘,你自己說,你們倆是不是半斤八兩,極為有緣?」

楚錦瑤說完后,看着淑妃,冷冷吐出一句:「雖然這樣說很損陰德,可是我還是很想告訴淑妃娘娘,你活該。一個能用未出世的孩子做威脅的人,活該一輩子沒有自己的孩子。」

這話一出,屋裏僅剩的幾個人都站都站不住,淑妃的宮女自然氣得要死,趙蘭輝表面上看來同仇敵愾,可是實際上卻在偷偷用眼神瞟淑妃,要知道肅王只是養子而已。而楚錦瑤這邊的幾個丫鬟,都用力綳著臉,心裏卻十分痛快。

而淑妃本人手指緊緊攥著,幾乎能看見蒼白的指節,她臉色緊繃,但是肩膀卻在微微顫抖,顯然氣得不輕。

淑妃畢竟是宮裏老人,她頓了許久,壓抑住自己的怒氣,反而對着楚錦瑤展唇一笑:「太子妃伶牙俐齒,這次倒讓本宮大開眼界。既然太子妃不顧體面,那本宮也不必給你這個小輩留着面子。不如實話和你說吧,皇上現在很是懷疑太子去西山的初衷,這才命人搜查東宮,沒想到太子妃反應卻這麼大。」

說到這裏淑妃輕輕笑了一聲,看好戲一般睨向楚錦瑤:「太子妃,若你識趣,現在就該乖乖配合,若是你執意和陛下對着來,那這頂造反的帽子,估計就坐實了。」

楚錦瑤心裏想,其實她也很懷疑秦沂去西山的初衷,多半你們的猜測是真的。但是這話楚錦瑤不能說,她依然一副身子不怕影子歪的架勢,悍然說道:「既然淑妃懷疑,那就拿證據出來,莫要僅憑一張嘴便搬弄是非。清者自清,想必殿下也是這麼想的,如果淑妃和肅王妃不滿意,盡可以去皇上那裏告狀,我無可奉告。」

楚錦瑤端起茶,送客的意味非常明顯,淑妃見楚錦瑤軟硬不吃,當下也有些惱了。她和肅王商議后,覺得現在秦沂不在,東宮就楚錦瑤一個女流,一聽到造反這種死罪肯定嚇得六神無主,可不是淑妃幾人說什麼就應什麼,任由他們擺弄。一旦真的能搜查,東宮那麼大,隨便找點東西都夠發揮了。

可惜,楚錦瑤軟硬不吃,敢給東廠的番子吃閉門羹不說,還直接擺出一副剛烈不屈的架勢,淑妃和肅王顧忌名聲,又不可能真的強來。

這就尷尬了,淑妃在楚錦瑤這裏坐了一盞茶,什麼都沒得到不說,還惹了自己一肚子火。淑妃縱橫後宮這麼多年,已經很久沒嘗過這種吃癟的滋味了。

淑妃沉着臉站起身,顯然大動肝火,連顏面都不想維持了。她冷冷說道:「既然太子妃驕恣傲慢,執迷不悟,那本宮也只能將今日的情形如實稟告給皇上,讓皇上來處理。太子妃,你好自為之。哦對了,皇上特意囑咐過,太子如今意圖不軌,後宮鳳印再放在太子妃不妥。太子妃,把鳳印交出來吧。」

楚錦瑤眉眼都沒動,直接揮手,示意玲瓏去拿。她的動作乾脆利索,讓想看好戲的趙蘭輝很是失望了一把。

那可是天下女子人人趨之若鶩的鳳印啊,趙蘭輝以為鳳印被奪走,楚錦瑤會很不舍、很氣急敗壞才是。這樣想着,趙蘭輝不肯輕易放過這場好戲,故意掀開綢緞看了一眼鳳印,說:「我記得前幾天太子妃從坤寧宮把鳳印帶出來的時候,也是一樣的情形吧,這才多久,竟然又重演了。真是世事無常。」

趙蘭輝故意感嘆世事無常,楚錦瑤看了她一樣,嘴邊浮上一絲輕笑:「可不是世事無常么,這上面,說不得還留着穆懷皇后的血呢。」

趙蘭輝覆在鳳印上的手指頓時瑟縮了一下,楚錦瑤繼續說:「穆懷皇后一生對宮廷最為執念,偏偏死的不甘不願,聽說枉死的人怨念最重,說不定,先皇后的魂魄還流連在深宮禁苑內,想找出殺害她的真兇呢。」

這下淑妃的臉色都有些變了,在深宮待的久了都會變得迷信,尤其是心裏有鬼的人,最忌諱鬼神。楚錦瑤看着淑妃的眼睛,幽幽說:「淑妃娘娘,將這枚鳳印放在你的床頭,你就不怕嗎?」

「荒謬!堂堂太子妃,竟然說這些市井粗婦之言,真是有失體統。」淑妃站起來憤而振袖,都不顧和楚錦瑤告辭,便氣沖沖朝外走去。趙蘭輝連忙跟上,走到一半,楚錦瑤的話慢悠悠從後面追上來,鑽進趙蘭輝的耳朵:「肅王妃,聽說你前幾天以穆懷皇后的名義給皇覺寺捐了香油,你說你這樣做,會不會招回什麼了不得的東西?」

趙蘭輝頭皮都要炸了,她用力控制着自己不聽不想,快速跟着淑妃離開慈慶宮。

等人走後,楚錦瑤抬起手看了看自己修剪得宜的指甲,混若沒事人一樣站起身,說:「真是無聊。坐太久了,腰不舒服,你們陪我去外面走走。」

玲瓏幾人連忙應下,她們心裏嘖嘖稱奇,方才太子妃說的那些話,便是她們聽了都脊背發涼,看看淑妃和肅王妃都嚇成什麼樣了,而太子妃本人卻跟沒事人一樣,還嫌待得無聊。玲瓏想起自己剛被楚老夫人指給五姑娘時,五姑娘那溫軟安靜的性子,再對比現在,真是感慨萬千。

後宮真是一個可怕的地方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玉佩里的太子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玉佩里的太子爺
上一章下一章

口舌之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