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求領兵

第四章 求領兵

「趙侍郎。」

在眼前往來掠過的官服衣擺,趙景淮是沒想到,居然還有人會為他駐足停留。

接到父親在疆北出事的消息,他便匆忙出府入宮求見,可在這長明殿跪了這般久,陛下還是一眼都未來瞧他,甚至連遣個人都不曾。

趙景淮此時的心早已如地上的薄雪一般,墜入寒窖似的又冷又涼,即便他再如何不信,觀之陛下的態度也該知曉,隨父親遠征的數萬將士盡數之死並非虛言。

他努力抬眸看去,只一眼,趙景淮便有些愣住了:「秦太傅……」

他怎麼也沒料到,來同他說話的並非是從前在官場上還算交好的那幾位,反倒是這位向來與趙家不對付的太子太傅。

趙景淮心裡門清,秦太傅倒不是不喜他們父子,而是父親手頭兵權太重,且又位居侯位,朝中又無一能真正掣肘住趙家之族。

只是,如今趙家這場災禍下來,秦太傅作為太子之師,立場不必抉擇早已是東宮陣營,自然不可能站在趙家這一邊,替父親說話。

已逾花甲之年的秦太傅,打量著不同往日風光的趙景淮,他渾濁的老眼微睜,默了片刻后問道:「趙侍郎在殿前跪了這麼些時日,是為求什麼?」

如今永寧侯府雖然被禁軍團團圍住,以示天子震怒的同時,卻又並未革了趙景淮的官職,因而秦太傅再稱他一句「趙侍郎」,也並不是違過之詞。

從這話中,趙景淮恍然一怔,他彷彿瞧見了希翼的光似的,深深沖秦太傅拜了下去:「求太傅助我——」

……

端坐高堂之上,慶帝佩著九毓冠冕,身著金絲線鑲龍鳳紋樣赤黃色明服,端的是睥睨眾臣的威嚴。

身旁內侍例行唱詞,階下的朝臣伏跪了一地,口中稱唱,每日慣例的禮拜罷了。

掃了一眼殿內的群臣,慶帝面色不顯:「疆北之事,眾愛卿可有良策?」

「臣有一言。」

寂靜一片的大殿之上,有人率先手執著笏板出列,聲音鏗鏘朗朗,顯然有著信誓旦旦之勢。

站於首位的秦太傅微側首看去,那穿著黛紫官服的中年男子,可不就是兵部尚書馮竭。

只見馮竭先拜了一禮,道:「疆北此禍事,事關我大慶江山之危,饒是陛下心中再如何感念永寧侯戰功赫赫,卻也要為那遠在邊疆無辜慘死的數萬將士討個公道,亂臣賊子一日不拿,便一日不能使軍中亡魂安息。臣,懇請陛下,降旨永寧侯府。」

他說得振振有詞,秦太傅望了眼台上的帝王毫無波瀾的神色,心下不住一嘆,這位被陛下賦予重任的尚書大人,到底還是沒有摸清楚為君者的心思。

此時的殿內,因著馮竭這番話,得來了不少贊同附和的言辭,他的腰桿便挺得越發筆直了,馮竭心裡是止不住的得意。

他還能摸不透陛下的心思嗎?他是陛下一手提拔上來的人,兵部尚書一職與兵權息息相關,他便是為了抑制永寧侯的存在。

如今這個關頭裡,陛下定然是極其想要治他趙萬陵的罪,只是無人給他這麼一個定重臣之罪的台階,如今他走出這一步,就是正中陛下的下懷。

秦太傅旁觀了半晌,不見高座上的君王有話要說,他便站了出來,對馮竭駁道:「馮尚書既說疆北一事事關我大慶安危,可聽你這麼一言……陛下,老臣倒是覺得馮尚書本末倒置了。」

「秦太傅直言。」

慶帝微抬眸,那雙深不可測的眼眸里終於有了點波瀾。

「陛下明鑒,永寧侯謀逆之事尚且要撇在一旁不談,眼下要緊的是犯我疆域的外敵,就在昨日,北羯五萬大軍已然破了循禮門,即將兵臨旬陽城下。倘若再攻破此城,一路往南而來便勢如破竹,長安才是真正地危矣……」

秦太傅拱手拜下去:「老臣懇請陛下,還請陛下以黎民社稷為重,等退了安國大軍,再來處置永寧侯之事也非晚矣。」

秦太傅這番話,無異在於馮竭打擂較量,馮竭心下雖聽得不悅,但卻仍不得不忌憚秦太傅。

秦太傅乃是歷經三朝的元老,曾在陛下尤在儲君之位時,他擔任過太傅之職,又在如今的太子年幼時亦做過啟蒙老師,可謂是陛下和太子皆敬重之人。

「秦太傅這話,說的有理。」馮竭思及秦家在朝中舉足輕重的分量,不得不憋屈地咽下心裡頭的那口氣,俯首附和道。

慶帝的目光在馮竭和他身後應和的一眾人上一掃而過,最後轉而定格在為首的秦太傅身上:「太傅覺得何人能領兵旬陽?」

永寧侯是自東宮時期便跟隨他左右的武將,十多年來的情誼尚且如此背叛,他還能信誰?

「老臣舉薦吏部侍郎趙景淮為副將,護送糧草先行,另請陛下聖諭一封飛速送至寧州,急召太子轉道行至旬陽,有殿下在,軍中士氣大震,旬陽城定能守住。」

「秦太傅,趙景淮可是永寧侯的嫡子,您是不是糊塗了……」

馮竭一臉不可思議地看著秦太傅,此時他再怎麼也冷靜不了了,要知道,秦太傅可是對趙萬陵父子一向沒什麼好臉色的,如今居然要舉薦趙景淮去掙這份軍功?

若是趙景淮和太子得勝歸來,那定下趙家之罪,豈非又要在陛下心裡頭搖搖欲墜了?掌軍事大權的趙萬陵一族不倒,他又如何能崛起成為陛下的心腹重臣?

秦太傅連眼風都未給馮竭一抹,迎著台上慶帝的目光,他神色依舊鄭重無比。

趙萬陵做出這檔子謀逆叛亂的事,固然千刀萬剮也不足惜,可大敵當前,深得趙萬陵真傳功夫的趙景淮,必然也能當起大任。

秦太傅原也不放心,可觀趙景淮這幾日態度,又在殿前同他說的那番懇切言辭,他便覺得,此人若是能為太子、為陛下、為大慶所用,方也是幸事一樁。

「傳朕旨意,點趙景淮、兵部侍郎許紹為隨軍副將,撥三萬大軍即日出發前往旬陽。」

慶帝的語調頓了頓:「如太傅所言,命人速速給太子傳諭,轉往旬陽。」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簪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簪白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章 求領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