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狐狸報恩

第十七章狐狸報恩

曾慈是莊稼漢,最看重的是糧食。一日夫妻閑聊,曾慈說:「五穀之中,唯有水稻為主,產量高,味道好,要是水稻產量再提高一些,人們生活就更有保障了。」

青鸞:「提高水稻產量,最有效的辦法是換上好品種。不過到哪裡去找好品種,我就不知道了。我所知道的到處差不多,桂州的水稻產量與我們這裡的產量也是一樣的。」

連青鸞都不知道的是,曾慈更加不會,想也懶得去想。

清明時節,青鸞想到水庫里去看山水風景。

水庫修好后,只有灌溉農田那兩個多月,水位才會降低。平時都是滿滿的一庫碧水,釀就一個人造湖,各種魚兒在水裡自由自在,盡情地戲耍,沒有任何打擾。

湖岸青山林木茂密,藍天上白雲飄飄悠悠,倒映在水裡,山也在水裡,山水相接,水天一色。

鳥兒在枝頭上唱著,在天空中飛著,在草葉中歡娛覓食。湖光山色,好一派自然風光,令人賞心悅目,是一處非常美麗的風景點。

一心想討好老婆的曾慈,知道老婆有游山賞水的雅趣,自然樂意伴陪。二人來到水庫大壩腳下,曾慈怕累著老婆,背著青鸞爬上大壩頂面。青鸞從曾慈背上下來,看到庫水中的倒影,興奮的大叫:「不論秀水與青山,無限風光盡被占。」

曾慈是莊稼漢,對春光美景並不感新奇,但也被這美麗的風光所吸引,興緻很高。

山中有幾樹油桐樹開著雪白的花,杜鵑在聲聲尖啼「布穀,布穀」,使曾慈觸景生情,自言自語地道:「『窮人莫聽富人哄,桐子開花下谷種』該播稻種了。」

青鸞看著油桐花,想起了色同的梨花,忍不住吟道:「艷靜如籠月,香寒未逐風。桃花徒照地,終被笑妖紅。」

曾慈聽不明白,問青鸞道:「這首詩是什麼意思?」青鸞笑道:「這是唐朝詩人錢起寫梨花的詩,這首詩寫法別具一格,不從正面寫梨花,而是通過寫佼白月光、夭艷的桃花來比喻梨花。不寫梨花意在梨花,絕妙!」

曾慈看到山頂上有幾株艷紅的杜鵑花,就對青鸞說:「你在這裡等一會,我去搞幾枝映山紅來給你。」

青鸞點頭說「好!」,曾慈便一個人向山頂上爬去。及至半山腰,忽然看到前面兩丈處有一道狐影,感覺曾經在哪裡見過,再仔細看看,越加有種熟悉的味道。曾慈腦子裡極力搜尋記憶,兩條腳便鬼使神差般不由自主地向狐狸走去。那狐狸也不怕他,還象是在等他,待到曾慈走到狐狸跟前,狐狸兩隻前肢合十,後肢直立,對著曾慈點頭哈腰,甚是恭敬。

曾慈忽然記起:那年去桂州的途中,在一涼亭里為一隻狐狸抵擋劫雷,好象與這隻狐狸很象。想到這裡,曾慈也不管狐狸聽不聽的懂人話,問狐狸道:「你是不是前些年我在去桂州途中的涼亭里,遇到的那隻渡劫的狐狸?」

狐狸聞言狠狠地猛點了三下頭。曾慈見狀,十分驚詫。又說:「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我們又見面了。既然你能聽懂我的話,你肯定是在這裡等我的了,有什麼事要我去做嗎?」

狐狸又是猛點三下頭,再頭向前咬著曾慈的褲子,拖著曾慈跟它走。

曾慈說:「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帶路吧。」

狐狸鬆開口,在前面帶路,曾慈在後面跟著。

狐狸帶著常念向無路的深山中走去,一邊走還一邊不斷回頭看看曾慈跟上沒有。

走了幾百米,在一蓬冬茅叢前停下來,狐狸用前肢不停地刨開茅草下的泥土,刨了一尺來深,現出一個直徑約兩尺的深坑洞。

狐狸用頭拱著曾慈的腿,示意曾慈往坑洞看。曾慈走到坑洞邊,低著頭往裡一瞧,不由得倒抽一口涼氣。心中暗叫一聲「我的個乖乖!一坑洞稻穀」。曾慈返過頭問狐狸:「你這是送給我的?」狐狸拚命地連連點頭。

曾慈慨嘆不已:誰說畜生無知,這狐狸也常把報恩掛在心頭啊。曾慈心中在想,既然是報恩,狐狸送稻穀就不是送糧食的意思那麼簡單了,必有其它深意。就對狐狸說:「我還不只於沒飯吃,這稻不是給我做飯吃的,是嗎?」狐狸又是點頭。

曾慈伸手抓出一把稻穀放到眼底下細看,發現這稻穀與平時的稻穀形狀有很大的區別:比一般稻穀大粒,用手搓了幾下,穀殼輕易地被搓破了,露出白花花米粒,仔細觀察,穀殼比一般稻穀的穀殼要薄,出米率肯定要高。再放到鼻子下聞一聞,一股清香撲鼻而來,說明是去年秋天收的新谷。

狐狸又咬著曾慈的衣袖往洞子里拉,曾慈再爬下,往洞里看,發現還有整穗的稻穗。曾慈伸進手拿到了稻穗,抽出來一看,不禁倒抽一口涼氣:我的個乖乖,好大一穗,比平時的稻穗長了三分之一,數一數穀粒,有160多粒。正愁找不到好稻種,這不就是現成的嗎,曾慈又問狐狸:「你這是送給我做稻種的。」狐狸連連點頭。

曾慈大喜,對著狐狸一掬躬:「謝謝你,你為我們人類做了大貢獻!」狐狸回了禮,然後走向深山,眨眼就不見了。

曾慈脫下一條長褲,扯根柔韌的小滕紮緊兩隻褲腳,做成臨時性的布袋,然後把洞子裡面的稻穀扒出來裝到布袋裡。褲子做的布袋裝滿了,還有一些沒裝完,曾慈估計還有一小半。幸好天氣還比較冷,曾慈穿了兩條長褲,就又脫下另一條長褲做成又一個布袋,把所有的穀粒一粒不剩的全部裝完。

曾慈提著兩布袋谷,估計有八十斤左右,可以種十來畝田。心中大喜,樂滋滋的把兩袋稻穀背到水庫大壩上。青鸞見曾慈並沒有摘艷山紅,而是穿著短褲衩,光著兩條腿。背著兩個脹臌臌的奇形布袋回來了,大是好奇。

青鸞正在狐疑間,曾慈咧開嘴對青鸞說:「天從人願,天從人原啊!」

青鸞問:「布袋裡是什麼東西?」曾慈:「是稻種!」

青鸞握緊小粉拳,假裝嗔怒,輕輕捶打曾慈:「讓你騙我,山林里長稻種,我要是相信你了,還配叫女秀才?真以為我五穀不分哩。」

曾慈很是享受,不怒反笑:「娘子你聽我說嘛。」

曾慈將當年涼亭救狐,今日狐狸攔路報恩,帶去洞穴,把洞里稻穀相贈作種的事說了出來,青鸞聽完之後,感慨地說:「你救了它,它就想法報恩,真是靈狐啊。」

兩口子不再踏青,興高彩烈地回了家裡。

為了讓狐狸送的谷種播下去穩當可靠,生長茁粗。曾慈在秧田裡施足了底肥,等到天氣晴好,氣溫較高且穩定的時候再把種穀播下去。曾慈把這些稻種取名叫「狐尾」,一是稻穗大,其形狀象狐狸尾;二是表示不忘狐狸相贈之恩。

狐尾播下去之後,在秧田裡表現比一般品種強很多。生長速度快,秧苗粗壯,曾慈只道是秧田底肥下的足,沒沒覺得特別。

狐尾插下去之後,曾慈心裡就特別惦記著了,也不要別人動手,自己親自管理10畝狐尾。每天天剛亮就到田裡去,要觀察禾苗有什麼變化,往往在田埂上一蹲就是幾個小時。有時都忘了回去吃飯,還要青鸞打發僕人來喊。這時青鸞又懷上了,有時還挻著個大肚子來田裡喊,也來看看禾苗。

曾慈從小就是種莊稼的,對「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深有體會,儘管現在是大財主了,每天到田裡去,還要隨身帶著一個裝糞肥的筐,一把拾糞耙,把看到的狗屎,牛屎都拾起來放到田裡裝肥的小坑裡,發酵后又撒到田裡。

狐尾比一般稻種具有明顯的生長優勢,加上曾慈下的肥多,葳蕤的更加與眾不同。曾慈抽樣對比,狐尾在分櫱期的有效分櫱數每株比本地稻種多2—3穗。到了稻穗分化期,曾慈發現狐尾孕穗期的葉鞘膨鼓的又大又長,心中大喜,只要揚花時不受氣候影響,估計高產基本上沒問題。

長長的稻穗從膨鼓鼓的葉鞘里抽出來了,一看就比本地稻子的穗要長,穀粒要多。本地谷穗一般是100粒左右,狐尾有130粒,個別穗甚至有達到150粒。

只剩下最後一關了,只要能夠灌漿成功,就鐵定是大豐收了。還真是天從人願,狐尾的揚花期間,天氣晴好,溫度適宜,既無連綿陰雨,又無火南風,花粉授粉期順利度過。曾慈看著谷漿漸漸生成到穀粒慢慢變硬,鐵定豐收在望。

青鸞懷二胎了,肚子已經隆起很大,本應在家好好獃著保胎。但青鸞心裡也牽挂著狐尾,天天都到田埂上去站一會。到了狐尾成熟後期,綠豆黃色的稻穗又長又大,低垂著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風中層層迭迭,美不勝收。

這種美景馬上就被傳開了,周圍的人見了羨慕的不得了,很快又被當作奇聞奇景傳到十里八鄉,每天來看的人就象是看牛斗角。比看牛斗角更勝一籌的是狐尾是不知疲倦的定在那裡,觀光的人來來往往象走馬燈一樣;而牛斗角最多是半天熱鬧,很快就牛走人散。

人們看奇稻,更想在自己田裡種上這種稻子。紛紛向曾慈定購稻種。曾慈筆了笑說:「這稻種是狐仙相送的,又不是我發明出來的,本來就應該是大家的共有財富。買就不用買了,收割之後,每家來領5斤作種,種一年,下年就要足夠的種子了。」

人們聽了曾慈的話,都非常感動,等待著狐尾的成熟。

狐尾將要收割的時候,被肖刃覬覦上了。肖刃現在窮的叮噹響,靠借債度日。前些日子誣告曾慈的時候,滿以為找個營救曾慈的借口,就可以象填無底洞一樣,到青鸞那裡弄錢。那知青鸞不上當,一付胸有成竹的樣子,說她丈夫沒事,被小人陷害,暫時委屈一下,之後反而會因禍得福,好象早就知道是他肖刃搞的鬼。

果然,後來李縣令從南湖桂州查案歸來,不但還了曾慈清白,還兩次為曾慈到朝庭請來旌表,讓曾慈好名聲越傳越神,越傳越遠,把肖刃氣的吐血。

肖刃無可沒奈何,只能暗氣暗憋。有時也暗地慶幸自己聰明,當時舉報曾慈,只說出了懷疑理由,沒有說有證據,一切有待官府偵查。

因為有話在先,官府也沒法說肖刃別有用心。後來曾慈雖然沒事,畢竟也被關了一段時日,多少也算是噁心了曾慈一把,出了一點氣。

肖刃陷害曾慈失敗,向青鸞求錢不得,計計落空,一直惱怒交加。現在看到曾慈又搞來了個好稻種,說要無償給百姓們作種。心裡更加氣得不得了,骨碌碌地眼睛亂轉,又打出個歪主意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天德星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天德星傳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七章狐狸報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