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第三百七十章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清晨,臨淄。

城內某戶豪宅的大門打開,趙二與幾個士子相繼走出,宅主人親自在門口相送,眾人與主人一一告別離開。

昨晚宅中又是一場士子們的聚會。最近這幾個月,趙二似乎很有空閑,頻頻賞光,青州眾世家與趙二的「友誼」又加深了一步。

沒走多久,月兒忽然現身湊過來,小聲向他彙報道:

「大人,方才有一女子來到您家門前,徘徊了一陣,又離開了。」

趙二打了個哈欠,問:「女子啊……長得漂亮嗎?」

月兒想了想:「以您的審美來看,挺漂亮的。」

「哦。」趙二揉了揉自己發酸的腰,忽然又不是很在意了:「她若是真想找我,自然會再來,不必在意。」

不多時,趙二回到了自己的宅子。正妻張寧與妾唐姬相繼過來問候,趙二陪她們聊了一會兒,然後就打發她們回屋去了。

之後趙二問侍女首領兼管家的蘭兒:「蘭兒,我離開的這一整天里,有沒有什麼事發生啊?」

蘭兒便彙報道:「昨天正午城西張家、城南楊家、劉家、城東於家分別送來一份請帖,希望您有空能夠過去做客。下午陰家二公子求見,傍晚樂毅求見。其他就沒什麼事了。」

趙二想了想,吩咐蘭兒道:「若是陰老二再來,就說我明天會去州牧府一趟,他安心等著就是。」

說著嘆了一口氣:「這個陰老二,猜也能猜到他想說什麼。他兄長的事情已經過去了,老糾結這個做什麼。」

陰櫏(別問我這字念什麼,我也不知道,隨便起的)這個人確實很出眾,各方面都很能讓上官感到滿意,然而就是因為他太優秀了,所以很多時候反而會令上司為這個下屬感到擔憂。

比如他經常勤勞工作到很晚,而不及時休息。你放他幾天假吧,他反而義務幫你做了更多的事情。讓你覺得怪對不起他的。

是得跟他好好談談了!

隨即趙二又問蘭兒:「你說還有誰求見來的?」

「樂毅。」

「噢,對,樂毅!」趙二便站起身來,準備動身:「樂毅這個人很務實,沒正經事不會來找我的。我現在就去他那裡一趟!」。

說罷看了看天色,發現居然已經快接近中午了,便對蘭兒吩咐道:「今天中午不用準備我的飯了,然後你跟賢妻她們說我去樂毅那邊了,應該不會花太長時間,天黑前肯定回來陪她們!」

出了門直奔樂毅宅,樂毅早已等候多時。見面後趙二擺手道:「直接去談事情吧!」

二人一起進入書房,樂毅也不虛禮客套,直奔主題道:「大人,弘農張濟那邊已經聯絡上了,他們那邊負責與我們聯絡的人,是主管行政的張既。張既已經同意與我們青州建立起長期的貿易聯絡,在下認為,這會是一條十分有利益的商路。只要能夠持續下去,不出三五年,咱們青州的錢幣儲量即可翻番!」

青州這幾年因為趙二對商業的大力扶持,導致市場變得越來越繁榮。然而隨著貨物交易量的不斷增大,卻產生了一個新的問題:貨幣不足。

趙二在這些年裡派兵對外劫掠時,為了防止發生通貨膨脹,而故意很少劫掠錢財,只搶人口和糧食。結果卻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貨物多了,而錢幣卻沒增加多少,這就造成了物價下跌,形成了通貨緊縮。

這對於整個青州的經濟環境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現在好了,樂毅聲稱這條新的貿易線能夠讓青州的銅錢儲量增加,那真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只是……只用三五年,就可以讓錢幣翻番?

趙二有點不太相信,便驚訝地問道:「有這麼誇張嗎?」

樂毅笑道:「這還是保守估計!只要運作得當,而中途袁紹、曹操不暗中作梗的話,賺上更多也不是難事!」

既然樂毅這麼肯定,那應該就是真的了。

趙二誇讚道:「永霸厲害啊!好,這事就完全交給你了!」

與此同時,張既正在力勸張綉:「主公,此事若是能夠順利進行下去,那麼關中的物價用不了多久就能夠降下來。到那時,百姓們就會不再傾向於逃散,而是安心留下來耕田、建設,最終成為我軍堅實的後援!」

旁邊杜畿亦點頭道:「現如今長安糧價已經飛漲到一斛穀子數十萬錢了。這物價別說尋常百姓買不起糧,就算是以主公您的俸祿,要靠買糧維持,也堅持不了太久。」

張綉一驚:「都已經到這種地步了嗎?」

張綉現在是兩千石官,俸祿不可謂不高。若是連他都買不起糧,那說明物價已經高到一個極為離譜的地步了。

賈詡捋了捋鬍子,道:「確實如此。而且現在朝廷發放俸祿,也不像以往那樣完全發放糧食了,糧食的比例越來越小,銅錢的比例越來越高。偏偏這銅錢折抵是按照孝靈皇帝時期的物價來算的,這樣一來,官員的實際收入大大減少,這直接導致了各級官員怨聲載道。如果這條商路能夠正常進行下去,那麼無論官員還是百姓,都會感念小將軍的德政的!」

張綉皺了皺眉頭,雖然屬下人都在竭力勸服他,但他一時還是有些難以接受。

剛才張既過來找自己,例行向自己彙報完三郡的財政數據后,便告訴自己他已經與青州一位大商人聯絡上了,他已經答應同對方建立起長期的貿易合作。

張綉當時就表示了反對,原因無他:這個青州大商人極有可能是趙二所指使的,其目的也肯定是為了來賺關中的錢,好充實青州的府庫。

張綉身為穿越者,對於同樣是穿越者的趙二有著本能的競爭、甚至是鬥爭心態。他是十分不願意對方超過自己,亦不願意同他有任何的合作關係。

而現在他居然公然派人過來,要賺走自己的錢,自己就更不可能答應了!

於是張綉喚來了杜畿和賈詡,希望這兩個人能夠提出不同的意見,卻沒想到他們兩個人也極力支持張既。這就令張綉感到很頭疼了。

賈詡看張綉皺眉,便問道:「光北對此有何疑慮,儘管可以說出來,我們幾人自當竭力為你解憂!」

張綉便嘆氣道:「這……對外貿易可以緩解我軍問題,我自知之。只是……一定要同青州貿易嗎?」

賈詡猜到了張繡的顧慮,試問道:「光北可是擔憂此事進行下去,會增長對手的實力?」

看到張綉點了點頭后,張既便勸解道:「主公大可不必擔憂這個。自古以來,貿易講究的就是合則生利。兩家合作,固然對對方有好處,但又何嘗不是對我方有好處呢?若只為遏制對方發展,而放棄自己發展的機會,豈不是因噎廢食?」

杜畿則從另一個角度勸道:「主公,現如今天下之形勢,恰如戰國之七雄分立。我方身處關中,正似那強秦,強秦之所以能夠成功,固然有其軍力強悍的原因,更多的是由於它外交策略得當所致。所謂『遠交近攻』是也。現在青州與關中之間,隔著袁冀州、曹兗州兩大諸侯。則袁曹即為敵人,而趙青州即為朋友。我軍有先秦之捷徑不走,何必要另闢蹊徑呢?」

張綉仍然沒有放棄堅持:「但是……這遠交的對象……並不只有青州一家吧?」

杜畿解釋道:「但是現在能夠合作的,就只有青州一家了。青州與幽州、揚州等地不同。雖然幽、揚等地與我們之間確實是『遠』,但也僅僅是遠而已,由於間隔袁、曹,導致雙方之間既難以發生軍事衝突,亦難以建立長期的合作。而青州與我們雖然同樣間隔袁曹,但卻有黃河水路與我們聯通。那趙雙飛與袁本初簽訂有《平恩條約》,與曹操建立了姻親關係。故而青州的商隊在黃河上行駛時,可以不受兩家中任意一家的阻撓,使錢貨輕鬆來往東西兩地。」

張綉又問:「那是否也意味著,他們的軍隊也能順著黃河過來?」

杜畿否定道:「並不然。雖然之前十八路諸侯討董時青州軍就是從黃河逆流而上,殺奔雒陽。但彼時與此時不同,彼時黃河沿岸皆為其盟友,而此時黃河兩岸之袁、曹卻皆與青州是敵對關係。若只是商船通過,兩家受條約限制自然不會阻攔,但若是軍隊通過,兩家都不會坐視不理!」

張既亦補充道:「而青州現在主動聯絡我們進行貿易時,也充分體現出了他們的誠意。他們在來這裡的同時,還帶來了一批糧食過來。並答應只要我們同意合作,這批對我軍而言極為珍貴的糧食,就會以極低的價格賣給我們,絲毫不怕我們拒絕後,他們會白跑一趟。要知道糧食這東西,本來利潤就不高,在運輸的過程中損耗又極大,若是我們不答應,他們的虧損可不小!」

又道:「之後,他們又提出以後貿易時,都可以用無文小錢支付,雖然不是按照面額,而是按照成色來算。但也可以大大緩解關中的劣錢問題。要知道其他地方的商人,就算我們肯以數倍的價格同他貿易,對方也絕不會接受這種劣質小錢的,他們只認建武五銖或者四齣五銖!」

董卓遷都長安后,曾經把長安城這裡的十個巨大銅人熔了,鑄成小錢。

這十個銅人可是大有來頭: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二十六年「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鍾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

當時秦始皇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穩固自身統治。而下令全國各地,把所有民間的兵器都收繳上來,鑄成了十二個巨大的金人。當時鐵器並不普及,民間武器多為銅製,故而十二金人其實是十二銅人。

《長安志》引《三輔舊事》云:「秦作銅人,立在阿房殿前,漢徒著長樂宮大夏殿前。」

在漢朝建立后,就把這些銅人遷徙到了附近的長安城。直到董卓遷都長安后,為了斂財,而把這些銅人都給熔了鑄錢,只留下兩個銅人沒動。

稍有經濟學常識的人都知道,在市場上商品總量不變的情況下,盲目發行大量的貨幣,就會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也就是貨變得值錢,而「錢」卻大幅度貶值,造成物價飛漲。

而董卓為了滿足自己的貪慾,還做了更過分的事。他並沒有正常鑄錢,而是大肆發行劣幣,鑄的銅錢質量奇差,無內外廓,「五銖」二字夷漫不全,很難辯認,世譏稱之為「無文」。該錢堪稱我國貨幣史上最劣質輕賤之小錢。華光普先生在《中國古錢大集》中對董卓五銖評價道:「正、背均無文,形制亦脫離五銖規範,何來五銖之稱?」甚至不認為它算作五銖錢。

可想而知,這一政策施行之下,關中的市場經濟秩序瞬間徹底崩潰,給人們造成了超出想象的災難。

而青州商人提出願意接收這種無文小錢,絕對是關中人求之不得的好事。只要能夠通過貿易,把大量的無文小錢流通出去,那麼就可以讓關中的市場經濟漸漸恢復正常,進而穩定關中的物價,這對誰來說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最後,賈詡對張綉開解道:「詡知小將軍對趙二此人頗有成見,然而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難道小將軍只安於做個宣威侯嗎?」

這句話瞬間點醒了張綉,「先生教訓得是,是小子糊塗了!」

張綉對賈詡躬身一禮,而後對張既下令道:「德容,此事就全權交由你處理好了!」

張既領命:「謝主公!」

--

1《三國志·魏書六·董二袁劉傳第六》載:「(董卓)悉椎破銅人、鍾虡,及壞五銖錢。更鑄為小錢,大五分,無文章,肉好無輪郭,不磨鑢。於是貨輕而物貴,谷一斛至數十萬。自是后錢貨不行。」

2漢朝官員發放俸祿,有時是純發糧食,有時則以布帛、錢幣來折抵一部分。並無定例。

3靈帝時期發行過三種五銖錢,即剪輪五銖、挺環五銖、四齣五銖。雖然相比東漢初期的建武五銖來說,這三種五銖錢質量都算不上太好,而四齣五銖則是其中質量相對良好的一種。只不過,《後漢書·張讓傳》記載:靈帝中平三年「鑄四齣文錢,錢皆四道,識者竊言侈虐已甚,形象兆見,此錢成必四道而去,及京師大亂,錢果流布四海」,被視為「三大凶錢」之一。當然了,老百姓才不管你錢凶不凶,質量好就是好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混在三國當軍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混在三國當軍師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章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