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與界橋之戰(下)

公孫瓚與界橋之戰(下)

三、參戰兵力

於是界橋會戰爆發。公孫瓚參戰兵力三萬,袁紹比他多點,大約三萬五千人左右。

公孫瓚有騎兵一萬,其中包括令人聞風喪膽的重甲騎兵。同時代的歐洲戰場,那是不可想像的戰鬥力量。其根本,是因為中國在東漢時期就掌握了灌鋼法,使得生產高品質鐵器的效率,大大優於歐洲,這個領先一直保持到工業革命之前。

百鍊鋼,固然好,但是要百鍊,製造成本就十分高昂。灌鋼法,雖然生產出來的鋼鐵質量不如百鍊鋼,但成本大大降低。所以後來中國的軍隊,魚鱗甲多,這是灌鋼法的缺陷,無法整體製造。西方的甲胄是按照體型的整塊鋼板,但是這種方法成本極高,所以甲胄只有貴族武士才穿得起。所以才歐洲的小說故事裏,才有了家族傳承的劍和鎧甲。

戰場裝備,若是不具備一定的數量,對作戰的影響也就不大了。而中國的冶鍊厲害之處是能大規模生產。尤其是重鎧甲的馬隊,不怕弩箭,衝鋒起來,簡直就是坦克方陣。

公孫瓚除了有重騎兵,還有輕騎兵。這些長期在燕代和匈奴作戰的軍隊,叫白馬義從,騎射工夫,不下於胡人。這個力量,是甚至董卓的西涼騎兵可能都不具備。

袁紹主要是步兵,且缺乏鎧甲,糧草,他只有和公孫瓚決一死戰,才能保住冀州。而公孫瓚剛破黃巾,人口,地盤,糧草,士氣,都比袁紹有優勢。

當時公孫瓚天下強兵,只有董卓的西涼騎兵可以匹敵。後來袁紹的兵馬強盛,主要是靠滅了公孫瓚所獲。再後來這個強騎兵又被曹操所繼承,成了曹操的安家立身之根本。

四、界橋會戰

界橋會戰發生在初平三年,也就是公元192年。這是三國史唯一的一次,史料上有排兵佈陣記載的會戰。

雙方都是兩翼騎兵,中間步兵。公孫瓚騎兵富裕,兩翼騎兵重裝,還在中間的步兵方陣用了白馬義從,加強衝鋒。袁紹的部署是,中間步兵,兩翼騎兵。

界橋會戰一開始,是公孫瓚氣勢如虹的進攻。兩翼中間,都是氣勢洶洶。兩翼,公孫瓚的重騎兵迅速擊潰了袁紹的騎兵,採取鉗形攻勢,攻擊後方主帥。而中間,白馬義從當先,步兵在後,一起發動進攻。

袁紹的步兵按理說也抵擋不住,但是中間的指揮官麹義,是長期在涼州作戰的英雄,他率領步兵,採用長盾防守,並且支架長矛,抵住了騎兵的進攻。

其實他這個步兵方陣的背後有一千張強弩躲藏在內。等到白馬義從衝鋒逼近,萬弩齊發。當然,白馬義從也不是蓋的,他們能騎射,於是大家對射。用來抵住白馬衝鋒的步兵,盾兵,長槍兵……損失不少,但是給弓弩兵爭取了時間。弩的威力大,且弩手有大盾保護。於是雙方對射的階段,袁紹的步兵方陣取得了優勢。

如果他也採取攻勢,雙方在對接情況下,袁紹的步兵毫無勝算。因為大盾很重,加上長槍,弓弩,推進會很慢,所以他在中間擺了個鐵桶陣,來對付公孫瓚中間可能出現的快攻騎兵。但是大盾有其缺點,不容易移動,所以只能蹲點防守,把長槍支在外面。

弓弩的殺傷力,是大於弓箭的。我們都知道,弓弩的力量不一定是靠手臂去發射的,有的甚至靠足踏或則腰開弩,這就能充分利用人的全身力量。只有強弩,可以擊潰帶着鐵甲的馬隊。但是,強弩也很笨重,不易進攻,如果對方用步兵方陣帶着盾牌一點點推進,那麼他的戰術就失敗了。所以麹義把強弩隱藏在大盾之後,不讓公孫瓚看見。而公孫瓚果然迫不及待的用白馬義從快速進攻,於是正中了袁紹的下懷。

公孫瓚的中路指揮官嚴綱被弓弩射死,白馬義從遭遇到了強弩的狙擊,抵擋不住,於是回撤,沖潰了後面跟隨的步兵,公孫瓚的中路大軍,徹底亂了陣腳。

於是麹義率領精銳步兵拋棄大盾強弩,開始轉入進攻。

另一方面,公孫瓚兩翼包抄的騎兵,已經擊潰袁紹的騎兵,殺到了袁紹的跟前。戰爭進入白熱化。

這裏說一下古代戰爭的規矩。主將一般在後面高台或者高地用旗號指揮。公孫瓚騎兵從兩翼包抄,直接越過中軍大陣,進攻到袁紹身邊。袁紹身邊,只有衛士百人,強弩幾十張。這時候,其實是一場時間的賽跑,袁紹步兵,爭分奪秒攻擊公孫瓚的大營,而公孫瓚的騎兵,努力衝擊袁紹的指揮台。

田豐一看情勢危急,勸袁紹趕快躲避以保全自己。袁紹反而把保護自己的的頭盔扔在地上,說大丈夫應該死於陣前。你別看富幾代,關鍵時候,袁老大還是很有氣魄的。

袁紹率領自己手裏可憐的一點點衛士,死戰。對方的騎兵畏懼袁紹的強弩,沒有拚命進攻。最後,麹義先破公孫瓚大旗,公孫瓚騎兵撤走,袁紹大獲全勝。

總結,各方影響

袁紹

獲得立足之地,改變了公孫強袁弱的軍事格局,打破四面楚歌的被動局面,雙方整體開始形成均勢,是袁紹稱雄河北的關鍵戰役,他遏制了公孫瓚南下的野心並使其在袁紹的面前採取守勢,迫使其在幽州內部發展勢力。不久他就打敗並殺害了上司劉虞,獨力控制幽州。該行為引起公憤,公孫瓚越來越失去人心。而袁紹卻因此戰鞏固了自己在冀州的勢力,不久就依靠劉和招撫不滿公孫瓚的劉虞故吏製造公孫瓚內部的混亂。之後袁紹穩據冀州之地,向四方拓展,最終擊滅公孫瓚等河北諸侯。[6]

公孫瓚

白馬義從全軍覆沒,實力大為削弱,銳氣被挫,公孫瓚的雄心也因此大為減退,不久后修建易京樓,欲自守幽州冢。

曹操

避免了被袁術、陶謙、公孫瓚三路夾擊的局面出現,同時因為有袁紹這個強援的存在,可以安心征伐河南各路諸侯。曹操當時屬人數不佔多數之勢,為後來的統一北部適當留下了實力。

袁術

袁孫陶聯盟的實力被削弱,袁術、陶謙也被曹操各個擊破,也袁術欲稱帝的第一次重大打擊。

總評

公孫瓚出身地主豪強,他在公孫氏族中,是一個特別的人物,早年的他經歷坎坷,常年征戰,自身沒有豪門子弟養尊處優的腐化生活,待人誠懇,甘為囚奴與太守充軍遠方,赤膽忠心,久經沙場,功勛卓著,但是常年的廝殺使他後來變得性格殘忍,又沒有政治信念,在戰爭劫掠中日益貪婪,殘害百姓。

在害死劉虞后,公孫瓚集團喪失人心土崩瓦解,他敵視、壓迫游牧民族,破壞劉虞民族團結政策,劫掠劉虞送給鮮卑的禮物,如袁紹給他的信中說的:「東西鮮卑舉踵來附,乃足下驅而致之也。」而他在自己的統治集團內部,又多用貪婪自私的奸險小人,晚年貪圖享樂,喪失鬥志,終於逐步走向失敗。

歷代評說

魏攸:「瓚,文武才力足恃,雖有小惡,固宜容忍。」

袁紹:「超然自逸,矜其威詐。」[20]

陳壽:「瓚遂驕矜,記過忘善,多所賊害」;「公孫瓚保京,坐待夷滅。」[21]

范曄:「瓚恃其才力,不恤百姓,記過忘善,睚眥必報,州里善士名在其右者,必以法害之。」「自帝室王公之胃,皆生長脂腴,不知稼穡,其能厲行飭身,卓然不群者,或未聞焉。劉虞守道慕名,以忠厚自牧。美哉乎,季漢之名宗子也!若虞、瓚無間,同情共力,糾人完聚,稸保燕、薊之饒,繕兵昭武,以臨群雄之隙,舍諸天運,征乎人文,則古之休烈,何遠之有!」

贊曰:「伯珪疏獷,武才趫猛。虞好無終,紹勢難並。」[22]

王勃:「區區公路,欲據列郡之尊;瑣瑣伯珪,謂保易京之業。瓚既窘斃,術亦憂終。」

王夫之:「頑悍而樂殺者公孫瓚,而猶據土以自全。」

柳從辰:「卓雖受誅,豪傑並起,跨州連郡如劉虞、公孫瓚、陶謙、袁紹、劉表、劉焉、袁術、呂布者,皆嘗雄視一時,其權力猶足匡正帝室。」

蔡東藩:「公孫瓚之致死,其失與袁術相同。術死於侈,瓚亦未嘗不由侈而死。觀其建築層樓,重門固守,婦女傳宣,將士解散,彼且詡詡然自誇得計。一則曰吾有積穀三百萬斛,食盡此谷,再覘時變。再則曰當今四方虎爭,無一能坐吾城下。誰知紹兵驟至,全城被圍,鼓角鳴於地中,柱火焚於樓下,有欲免一死而不可得者,較諸袁術之結局,其慘尤甚!」[23]

李文成是知道歷史上太平軍北伐的最終結局,在滄州陷入清軍重重包圍之後,幾乎與外界徹底失去聯繫,根本不清楚天京派出的援軍曾經抵達到臨清。以至於北伐軍一直困守孤城,物資消耗殆盡,人員傷亡過多,徹底失去了全身而退的可能性。

如若當時消息稍微靈通,能夠獲悉援軍的動向,哪怕援軍作戰失誤導致受困於臨清,只要彼此能夠呼應配合,多少還是有扭轉戰局的機會。最不濟也能在援軍遭到擊潰之後,趁著清軍分兵之際,集中兵力由清軍防線薄弱的位置發起突圍。

此次,他之所以帶領僅剩六百不到的殘兵也敢貿然北上與李開芳聯絡,正是因為算準了眼下是北伐軍突圍最好的時機。與其以六百殘兵承受極大的風險,跨躍數千里的遙遠路途、面對數倍的清軍團練,還不如會合北伐軍大部隊。人多力量大,一路向南撤退好歹有一個照應,成功返回天京的幾率也一定會更大一些。

農舍內的其他將領漸漸也改善了臉色,雖然這些人都是沒文化的大老粗,但行軍作戰這麼多年,擺在眼前如此簡單明了的道理豈能不懂?他們沒能堅守到「真正的援軍」到來,卻好歹及時獲得了援軍和清軍動向的消息,也算是彌補了不足。

「可是,就算妖頭勝保的部隊轉向山東,這會兒在青縣、大城、黃驊還是有兩萬多的清妖團練。我們據守靜海、獨流兩地已有數月,缺少兵器、冬裝和糧草,弟兄們十分疲乏,而且傷員眾多,要想突圍也絕非易事。」大鬍子將領粗聲粗氣的說道,說罷之後還嘆了一口氣。

「羅大牛說的沒錯,若是一個月前或許還有八成的把握,現在,只怕連六成都沒有。」另外一名將領凝重的點頭附和道。

「突圍,尚且還有六成的把握;不突圍,那則是坐以待斃,必死無疑。」趙安態度很堅決的說道,他昨日剛去過李文成的屯兵處,對李文成的計劃多少有所了解,因此在這件事上本能的還是站在李文成這一邊。

李開芳眉宇微蹙,只是盯着李文成,卻沒有開口說話。

「趙監軍所言不錯,既無援軍,繼續堅守顯然已經沒有任何意義。突圍確實不易,但也並非無路可走。」李文成一如既往的很冷靜,說到這裏時,他再次伸手在面前的地圖上指點了一番,「昨日我部六百人已經全部轉移到距此四十餘里的關家屯,就在這裏。」

眾人聚攏起來,順着李文成所指的方向看去,關家屯就在獨流西南方向。

「關家屯?竟然這麼明目張膽?」

「可不是嘛,這不就在清妖的眼皮底下嗎?」

「老趙,當真如此?」

「是的,昨日下午我跟張明漢先到了崔思河,當晚便跟着援軍兄弟們一起轉移到關家屯。當時我也嚇了一跳,不過後來才明白,其實李兄弟早有準備。他早就安排援軍兄弟們全部換上清妖的衣飾,還特意紮起辮子。兩天前便已經開始在附近鎮子上試探走動,附近的清妖根本毫無察覺。」趙安鄭重其事的點着頭說道。

儘管有趙安的證實,但不少將領心中還是有揮之不去的質疑。清妖即便再無能,也斷然不可能對莫名其妙出現的六百人隊伍視而不見!

「從臨清突圍之後,我部一路破襲了幾處團練把持的村寨,從團練和村寨繳獲了一些物資。利用繳獲的這些物資,我部進行了一番喬裝打扮,六百人全部換上清妖團練的裝束。原來只是為了加以掩飾,避免孤軍深入成為眾矢之的。輾轉來到崔思河之後,經過勘測發現附近的大城縣竟是清妖收納傷員的地方,並沒有太多常備兵力。下面的村鎮也只有少量老弱的團練,我部利用幾個熟悉河北話的兄弟詐稱是河間縣王教頭麾下新募兵士,途經此地暫駐,改日調往黃驊會合大本營。」李文成加以解釋的說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北地梟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三國之北地梟雄
上一章下一章

公孫瓚與界橋之戰(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