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歐陽平進巷勘察兇殺案浮出水面

第1章 歐陽平進巷勘察兇殺案浮出水面

第2章歐陽平進巷勘察兇殺案浮出水面

歐陽平帶着五位同志騎着自行車來了,他們把自行車停在小鬼巷對面的廣場上,衝進了巷子,魚貫而行,一腳跨進了177號院門。

歐陽平接觸過許多案子,但像眼下這個案子還是第一次。不管怎樣,先把井下的情況搞清楚再說。歐陽平跟三個淘井工人嘀咕了幾句之後——這時候,圍觀的人已被一根繩子隔在遠處。一個工人先下去了,接着又下去一個,兩個人在井底下,可能會好一點。

「這井口雖小,但下面卻大得很,這巷子裏的三口井就數它最大,而且很深。」

「是啊,過去有幾十戶人家都用這口井,」

說話的顯然是對小鬼巷情況比較熟悉的人。

雜物和污泥從井下一桶一桶的弄上來,然後倒在地上,一個工人和幾個警察用鐵鍬和火鉗、爐勾慢慢地、細細地撥弄,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小的塊狀物和條狀物。到中午的時候,井底清理乾淨——就差底朝天了,兩個工人先後上來了。

歐陽平他們在污泥里究竟發現了一些什麼東西了呢?現一一展示如下:1,一副近於完整的人體骨骼。

2,三根鏽蝕欲斷的圈狀鐵絲。

3,四塊城牆磚。

4,一個筆記本的塑料外殼。

5,五顆大一點的塑料紐扣和四顆小一點的塑料紐扣,都有點殘破——氧化的比較厲害。

6,九枚銀元,上有袁世凱的頭像;七枚硬幣:三枚伍分,兩枚貳分,兩枚壹分。

7,一把鏽蝕不堪的菜刀。

8,一雙鞋,只剩下鞋底和一點鞋幫,幾個人看了好一會才確認這是一雙鞋。

9,其它雜物。

以上物件透露出的信息是:這是一樁謀殺案。被害人是被鐵絲捆綁——共捆綁了三處,兇手怕屍體浮上來,在死者身上綴了四塊城牆磚。死者為男性無疑,骨盆下口和恥骨下角,在七十二度至七十三度之間,身高在一米六九到一米七一之間;死者的年齡暫時無法準確判定,因為,屍骨,尤其是牙齒腐蝕得太厲害。但從牙齒的個數來看,年齡應該是中青年。目前也只能作出這樣的判斷,更進一步的情況要經過法醫的鑒定和綜合的分析才可能得出一個正確無誤的結論。

第二天下午,案件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輪廓——不過,這是在省廳和市局有關專家的幫助下得出來的結論——因為,這個案子已經引起上級的關注。無案則已,有案必破。吃的就是這碗飯,吃就得吃好了,絕不能吃乾飯。案子是由歐陽平報上去的。一方面是出於他的職業上的考慮:鬼在人間,豈能任其逍遙;另一方面和歐陽平的性格有關,越是有難度的案子就越有挑戰性。被害者死亡的時間頗費周折,因為,屍體是在水井中,而不是在土裏和自然狀態下的水裏,井水溫度變化不大,氧化的速度和自然狀態下的速度是不一樣的。

經過多方面的綜合因素的考慮,被害者的死亡時間初步定在十年左右,時間段是四年之間,按這個時間推斷,應該是在一九六九年到一九七三年之間,這個時間段應該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後期;這可從筆記本的塑料殼上的凹陷出的「為人民服務」五個字得到證實。

九顆紐扣五大四小,估計是中山裝上的紐扣,因為當時就興中山裝。歐陽平已經請教了前巷口李記裁縫店的李師傅,中山裝有四個口袋,口袋有蓋,袋口有扣。所以,五個大紐扣是衣服扣,四個小紐扣是口袋扣。

如果這一點能夠成立的話,那麼死者的年齡應該是成人的年齡;根據骨骼整合以及各部分的長度來看,死者的高度在一米六九到一米七一之間;鞋子是解放鞋,幫和底是橡膠的,其它部分已經腐爛成泥。性別是男性。目前,就只能知道這麼多。

根據這些信息找到兇手是遠遠不夠的,這裏面有很多問題要解決:首先,是現場作案還是移屍作案?

第二,能不能清楚的、毫無遺漏的得到177號院子裏從一九六九年到一九七三年之間所有住戶的詳細而真實的資料,從現有情況看,這一點就很難做到。因為,小鬼巷裏的住戶就像走馬燈一樣的換來換去,他們後來搬到哪裏去了都很難搞清楚,又怎麼能得到和死者有關的詳細的情況呢?如果漏掉了一戶,就有可能漏掉整個案子的線索。

雖然177號的房子不錯,房錢便宜,但由於這裏環境惡劣——不是生態方面的環境,而是精神和心理方面的環境,住進來的人的身體不久就會出現一點問題,陰強陽弱,鬼盛人衰——你想啊,整天少有陽光,天黑得都要比別處早,人沒有住上幾天就走了,這人氣若浮雲還沒有站穩就又飄走了,陽氣不足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陽氣不就是人氣嗎。沒有人氣,哪來的陽氣。所以,房客們住的時間都不會長,最多半年,最短的只有一兩個月。

歐陽平覺得眼下要做的主要有兩件事:第一,派人向附近的居民尤其是小鬼巷裏里的居民了解情況,必須具體而詳細,主要是小鬼巷177號院內一九六九年至一九七三年之間所有住戶的第一手資料,包括他們的身份、年齡和家庭背景等。

第二,派人到房管所和派出所查閱住戶檔案。

很快,到派出所和房管所了解情況的人李文化帶回了一些情況:小鬼巷裏面的三個院子過去曾是一些達官貴人金屋藏嬌的所在,這期間發生過幾起女人跳井的事件,這可能是小鬼巷得此名的一個方面的原因。因為這巷子經常鬧鬼,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人們是不會到這兒來住的。小鬼巷從一九六九到一九七二年之間,一共住過十七戶人家,房管所提供了所有戶主的工作單位以及進住起止時間。

派出所的戶籍檔案裏面沒有找到任何一戶的戶籍信息,一是當時戶籍管理比較混亂,二是房客住的時間不長,所以誰都沒有想到要去派出所去辦手續。

歐陽平在這份資料上暫時還沒有找到任何有價值的東西,因為這只是一個基本情況,而且是粗線條的,就只有戶主的姓名,工作單位,只此而已,既沒有戶主的背景資料,也沒有家庭成員的資料。當然,如果本案就局限在177號的話,那這份資料應該會發揮作用。

負責走訪附近居民的是女民警小曹等三位同志,他們進行得很不順利,這一點,歐陽平也想到了。為什麼呢?因為幾乎所有的房客都不固定,所以,他們所說的情況都是一些不連貫的、不完整的記憶殘片,想在他們的口中得到線索,幾乎不可能。

「能不能在後街多做些文章,後街不少人家是私房,尤其是要找到那些上了年紀的人。」歐陽平給小曹他們出主意,並且派李文華一同前往。「果不其然,案發第二天晚上,李文化就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後街201號的王老太太提供了一個重要線索:在小鬼巷176號曾經住過一個老太,在小鬼巷住的時間最長的人就是她,大家都喊她劉奶奶,有八十歲了,身體硬朗,就是耳朵稍微有一點背,就住在176號後院裏最南邊那間小披子裏,十五歲就給孫家幫傭——176號最早就是姓孫的一戶人家。劉奶奶一輩子沒有結婚,現在就一個人。去年春節之前被她兄弟接到鄉下去了——王老太還提供了劉奶奶的鄉下的地址:劉家集河沿路。

第二天早晨,李文化和小曹一行四人驅車趕到劉家集,在後河沿找到了依然健康的劉奶奶,雖然耳朵不怎麼好使,但聲音大一點,還是能聽見的。

老人精神矍鑠、頭腦清楚,而且特別健談,李文化他們算是找對人了。劉奶奶說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情況:在十年前——按她老人家所說的應該是在一九七二年,在小鬼巷177號東廂房住着一戶人家,這戶人家姓王,這家人在177號前後住了不到四個月。

「對了,好像是春節前搬進去,是開春以後搬走的。奇怪的是,這王家人住進來大概三個月不到,這家的男人就突然不見了。左鄰右舍不止一次的說過這件事,我也覺得十分蹊蹺。她家女人說到外地工作——到南方去了,可鄰居們私下議論紛紛,說這女人作風不好,她男人看上去蠻老實、厚道的。有人在夜裏面看到一個黑影子跳進她家的窗戶里——是她家旁邊的鄰居看見的。夜裏還聽到兩口子嘰嘰咕咕、板凳倒地的聲音。後來我們就再也沒有看到她男人。沒有多長日子,她家就匆匆忙忙的搬走了。記得,還是一個下雨天,走的時候,人們也沒有看到她男人。」

歐陽平聽了李文化的彙報以後,覺得案子有了一點眉目,真沒想到事情會進展得如此順利。他在心裏盤算著下一階段的工作。。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古城疑案之小鬼巷177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古城疑案之小鬼巷177號
上一章下一章

第1章 歐陽平進巷勘察兇殺案浮出水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