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45節世上無難事

第一章第45節世上無難事

世上無難事

創辦一個企業,是這個時代的最強音,返鄉辦企業,更是當前熱門話題,做好返鄉辦企業的工作,怎樣才能解決返鄉辦企業的若干難題,從而加快返鄉辦企業的步伐,加速地方經濟的發展,調整現有的產業結構,壯大本縣的經濟實力,使得那些貧窮的半山區的農民,早日過上幸福的日子,都有著積極的作用,怎樣才能把這個課題做好;做活這個工程,做大這塊的經濟。

是周主任這位開發辦主任、一個具有遠見卓識的領導,關心和深度思考的問題。尊照縣委領導會議的精神,他心裡已經有了一整套方案,這次又回村聽取了,佔地跟老周的意見,深入的到農民當中,訪問人們對於土地轉包的,收入情況,和意見、看法,人們十分滿意,不用再擔心當年的收成,可以這麼說,只要包出去,就是旱澇保豐收,這種做法,再次證實了它的可行性。要充分利用好,在商海里打拚,和在市場的,大風大浪的搏擊中,不但開闊了眼界,而且,還轉變了觀念,和增長了本領,並且積累了大量資本的人們。

在他們中間的部分姣姣者,敢闖敢幹,並且具有一定的領導能力,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老闆,把他們勸說回來,為鄉親們半點事實,這是這位主任,當前要做的另一個,重要的事情,利用人們對鄉土思念,這也是人類共同的特點,不管在外面,有多麼光彩,總是在內深處,有一塊最,柔軟的地方,那裡裝著故土,裝著鄉愁,裝著父老鄉親。

這位曾經是軍人的主任,心裡比誰都清楚,這次對李佔地,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讓這個半生滄桑的打工人,打應了留下來,為了百姓能過上好日子,繼續辦企業。這是周主任得力之作,他知道這個人的能力與潛力,並非池中之物,自己不好好的把握住,他日也會被其他人發現。

春節過了,鞭炮的硝煙,還沒有散盡。一輛小車,停在陰山腳下,這裡海拔1400米,北緯41度,雖然靠北了一點,天氣有些寒涼,但這裡土豆的黃金產區,常年平均溫度18.8度,早春的天氣還是很冷,西北風,夾雜這砂石,打在人們的臉上,有點痛,塵土早被捲走了,所以風不小,並沒有沙塵,沙子乾淨的像用水洗過,當然風大的時候細小的砂石還是被風吹走。

沒有人喜歡這種天氣,當地人,早就貓在屋裡打麻將,男人們抽著用羊棒骨,做成的煙袋,煙草的味道,摻和這羊的膳氣,行成了一股特有的味道,這種味道,在山西也有,不過那裡的人們,抽的是一種,叫小蘭花的草煙,他有一種特殊的臭味,這裡的煙葉就沒有那種味道。沒有那股味道。

女人們很少,參與其中,她們坐在炕裡面,用五色線綉著鞋墊,其實沒用,鞋墊要裝在鞋裡,又沒人看見,年輕的小女女們還行,綉雙鞋墊送給心上人,表達一下愛慕之情。不過現在早就沒人送了,年輕人不管男女都去哪遙遠的地方,尋找著自己的美好理想,農民工在有些人眼裡,把他們看做是最底層的人,還好,他們在村子里,還算是有本事的人,是呀,家裡還有一些,既沒有本事;又沒有手藝的人,只能守著那,一畝三分地,每天盼這老天下一點雨,好滋潤那早已乾涸的心靈。

佔地,站在風地里,不自然地把頭,往裡縮縮,眼前一片沙石地,可能是來的太早的緣故,地上沒有小草出來歡迎他們,不過就算在晚一點來,也沒有多少綠色的植物。人們不管做什麼工作,總是免不了,留下一些痕迹,從翻過的土地看,都是一小片一小片的,並沒有連著。能連起來,用機械化耕種的只有村南的,那一片地,看樣子有200畝,那裡是全村人的保命田,平時不光是種土豆,還中玉米、莜麥、等雜糧。

木匠出身的李佔地,一眼就看出來,那裡的地形低洼,四面高出來許多,要是在這裡建一座水窖,把雨水存起來,總比打井要少花許多錢。這裡雖然風沙大,但是晝夜溫差大,日照充分,天熱了,雨季也到了,並且遠離大城市,沒有重工業的污染,土壤潔凈。

最大的好處,由於天氣寒冷,基本上,沒有病蟲害,這也就是說,這裡生產的東西,沒有農藥的殘留。看上去,這裡的環境是差了一點,但是她內在的優勢,也不少,這是沒有人發現罷了,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認真的去考察思考。事在人為,是人們對有本事人的稱讚,和對自然環境抗爭的決心。

車子圍著村子轉了一圈,終於來到村委會,村裡的人們認識,周主任陪同縣裡的領導,不止一次的來過村裡做調研,有人去找主任,村委會看門的人很熱情,把兩個人讓進屋裡,往火爐子里添了一些炭,風吹這煙囪里的煙,與火爐子形成了對流,呼呼的響著,不一會功夫,連火爐子帶煙囪都燒的通紅。

村裡缺水,所以,人們沒有喝茶的習慣,看門人拿出汗煙,「抽煙吧,自己種的有勁,」佔地很禮貌的回應著,「謝謝大爺,我們都不會抽煙,」一個30多歲的年輕人,長的很精幹,年輕人總是趕時髦,雖然在農村裡,還是把頭髮梳理的,像那麼回事,還沒有進門就喊上了,「周主任來了,」周主任站起來「我給你們介紹一下,王主任,」「這位就是我經常,給你說起的李經理,」王主任人很熱情,雙手握住佔地的手,「李經理,來吧,我們共同把村裡的經濟搞上去,讓村民們過上好日子,」佔地謙虛的說,「我可沒有周主任說的那麼玄乎,還得全靠王主任領導。」

副主任來了,50多歲的年紀,一看就是村裡人,滿臉的忠厚老實。歲數大了點,但還沒有到退休的年齡,所以還不能讓位與年輕人。不過現在的副主任,好像是個擺設,他們並沒有實權,一切聽主任的決定,人們互相寒暄了幾句,王主任性子急,見人來全了,「周主任,上次你們走了,我們村裡的兩委會,的人員,利用年前空閑時間,下到村民中去,挨家挨戶的訊問,後來又招開了,包括幾家種土豆大戶。

在內的村兩委擴大會議,總是意見不能統一,最終進行了舉手表決,才定起來,澱粉廠可以建,但是,土地不能轉讓出去,李經理我說話直,不要往心裡去,」「沒事,你說你的。」「村民們,不願意把自己的包命田,讓一個外來人管理,怕的是萬一賠了,你們拍拍屁股走了,我們不是連飯,也吃不上了嗎。」周主任思索這,這種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畢竟,農民對土地不光是熱愛,它連著人們的飯碗,更連著人們的心。

在舊社會,土地,都是地主的,現在好不容易分到自己手裡,怎麼能輕易的,轉讓出去呢。農民的問題,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一家一戶,過慣了的日子,不求進取的,思維方式,大家都一樣,也就顯不出來,誰家有本事,娶不上媳婦的年輕人,讓人介紹,去更好的地方,招了上門女婿。人們往往都是這樣,一個人做某件事,覺得奇怪,人多了共同做,就覺的不算回事。

周主任看了佔地一眼,「既然村民們,不願意轉包土地,那就按第二套方案,王主任第二套方案你們討論了嗎?」王主任拿出來一個小本子,認真的說,「全體參會人員一致通過,第二套方案,村裡決定,在村東頭讓出來十畝地,不收租金,只有一個要求,不允許破壞這裡的生態環境,只能在規定的地方建澱粉廠、挖地窖、養豬,都行。我們會按照縣委的要求,村南那200畝地,全部種上土豆,並且全部上繳到澱粉廠里,一顆也不外賣。價錢按當時的市場價,不多要更不會少要。

這裡沒水,你們可以,在場里打深水井。一點小要求,井出水了,就別讓我們村裡的人,在去5里地以外打水了,勻一點給我們,」王主任,彙報完了村裡開會的結果,周主任對佔地說:「李經理,有么意見請說出來,佔地總是那麼謙虛的站起來.

清清嗓子:「王主任說的很清楚,只要井水化驗合格,先建一個水池子,讓人們打水,一年以後,有場里出資買材料,村民出工,把全村都按上自來水。我在補充一點,秋了收購土豆的價錢,在市場價的基礎上,再加3%,具體多少錢一斤,到時候有主任牽頭,副主任,再找幾位村民共同商議,少數服從多數的,舉手表決。另外,我有個要求,能否再村南租給我半畝地,我要在那裡,建一個大棚,在裡邊種土豆,還要在大棚附近,挖一個地窖,存雨水,用來澆我大棚里的土豆,這些都是在做實驗,也有另一個目的,讓全村人看看,我的種植方法行,還是老的辦法好。

沒有比較就顯不出高低來,這樣才更有說服力,我相信明年或者是後年,人們會主動的,把他們的包命田,交到縣裡辦的這個場子里,」其實人們不知道底細,佔地只是與縣裡,定了合同,他只對周主任負責,縣裡與村裡簽合同,村兩委會再與,村民簽合同,這樣層層承包,層層負責。才能保證村民,步步走向幸福之路。村裡的兩個主任,互換了一下眼神,在一起工作的時間久了,一個眼神就知道對方的想法,這叫默契。

還是王主任說:「李經理,心裡想著百姓的利益,加3個百分點,我先帶表鄉親們謝謝你,在村南我家的地里,讓你建個大棚,佔多少都行,自家的地不要租金,不過你要,讓我經常去參觀學習。佔地笑笑,「歡迎,你有時間幫著干點活更好。」事情談到這個程度,基本上定調了,周主任拿出第二套方案的,合同文本,把欠缺的做了補充修改,遞給王主任,他仔細的看了一遍,轉給副主任,「我是個大老粗,別的不知道,就一條,別讓村裡的,鄉親們吃虧就行,要是到時候村裡人有意見,我就去縣裡找你周主任。」

副主任把聲調降低了一點,對這佔地說:「小李一個外鄉人,願意來這窮鄉僻壤,幫我們,很不容易,聽說你在大城市裡還有公司,」佔地笑笑,「不算公司,只是打工而已。」「你來我們這種地,你的公司怎麼辦,誰管理呀?」佔地笑著說:「那是一個勞務公司,不用具體的管理,工人們,有他們自己的管理人員,我只管與用人單位定好合同,有的用人單位,一干就是好幾年,平時工人們借支,到年底我去把,全年的工資算回來,給工人們開支。」副主任說,「你這種辦法好哇,用人單位放心,工人們更放心,」「是呀,反正誰家有問題,都找我的公司。」大家都笑了。

建一個新場子說起來容易,真正干開了,困難可想而知,佔地,把從老周那拿回來的錢,全部用上還不夠,又是老辦法,用自己的公司,做抵押貸款,這裡海拔高,地下水也就更深,第一眼井沒鑽出水來,又換了一家大型的鑽機,出水的那天,人們全來看熱鬧,他們幾輩子,也沒有見過從地地下,冒出水來。

用手接一點嘗嘗,「好喝有一點甜,跟水窖比起來,那就不叫水,是呀,水窖是下雨時,存起來的水,不能說裡邊什麼都有,最起碼,在村子里的道路上,的羊糞全順著雨水,流到了地窖里,雖然經過沉澱,味道總是有的,佔地在大門口修了,一座水池子,接上一個閥門,人們在大門外就能打到水,再也不去外村,挑那和著羊糞的水。

聰明的農村人,怕冬天凍住了閥門,在外面又壘砌了一個小的池子,把水管連同閥門,一塊用棉花羊毛,蓋了個嚴嚴實實,水井打好了,因為這是生產食品用水,必須去市裡,找專業的部門化驗,結果出來了,水質達到《地下水質量標準》Ⅲ類標準的要求,全村人高興,大夥湊錢,請了一班唱戲的,連著唱了三天,這是天大的喜事,從他們的祖先,走西口來到這個地方,從那以後,在也沒有吃過井水。

建大棚是佔地去河南買澱粉機器的時候,見那裡大人們都在棚里種菜,他覺的好奇,專門用一天時間到村裡,看人家怎麼種菜,用腳丈量著尺寸,比劃著高度,又進裡邊跟人家幫著拔菜,一邊幹活,一邊問一些有關在大棚里種菜的相關知識,人們一出門就害怕,總怕遇到壞人,其實世界上還是好人多,種大棚的老鄉見佔地問的詳細,乾脆停下來,從建大棚說起,到裡邊種什麼菜,應該注意什麼問題,熱了把塑料布掀起一個口,好讓它通風,一開始,佔地還能記住,後來越說,它的技術含量越高,佔地索性掏出小本子來,認真的記錄這,人們常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追趕太陽的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追趕太陽的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第45節世上無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