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綱

大綱

讓各位書友失望了,這本書還沒有堅持下來,大宰相這本書原本是我寫的最認真的一本,寫作前查了大量的資料,原本也保證過完本的,可是沒想到這本書真是命運多舛,連續碰到事情耽誤了寫作。第一就是疫情,大家知道我在鄉鎮工作,還是個小領導,疫情期間在單位住了四十多天。第二是我兒子今年高考,五六七三個月實在沒心情寫書,所以一直到八月份才準備動筆。但長時間不寫已經產生了惰性,在加上其中很多情節都已經忘了,在提筆接續實在續不上。經過兩個月的痛苦抉擇,只好將這本書太監。剛才看到有書友留言想要看大綱,那就把大綱貼上,請大家原諒我吧!至於接下來怎麼辦,我還沒想好,肯定是要寫書的,不過不一定是歷史了,可能是玄幻或者科幻,歷史已經寫了三本太監了兩本,不行去其他版試試水。

大綱

趙和:小名趙二狗,原名趙滿倉,出生於1596年(萬曆二十四年六月初一),南直隸蘇州府常熟縣開元鄉太平里梅李鎮人,小時候渾渾噩噩,在二十歲以後,也就是萬曆四十四年六月初一,被二十一世紀穿越者趙和佔據身體。

趙和是太平里糧長趙志高的兒子,母親早亡。趙和穿越后正好碰到父親趙志高交不上夏稅被縣丞責罰,所以趙和挺身而出為父分憂,解決了夏稅的問題,並被縣令楊漣知曉。

初步露出理財能力的趙和,被楊漣委任為新一任太平里糧長,趙和在萬曆四十四年秋糧的徵收時大放異彩,徵收的糧食比往年多出兩成,被縣令楊漣嘉獎到常熟縣三班衙役任職。

因為趙和卓越的理財能力,被分到課稅局當了一個稅吏。在這裏趙和利用職務之便,發現明代稅制有大漏洞,提出兩稅歸一和自封投櫃制度,獲得了楊漣的青睞。同時楊漣憑藉這兩個制度被升為戶科都給事中,在萬曆四十五年八月離開常熟。

楊漣的離開使趙和失去靠山,同時自封投櫃極大的觸動了基層官吏的利益,所以在楊漣離開后,趙和被同僚排擠,沒辦法只好辭職回家。

趙和在家中沒法待下去,同時因為想要在這個亂世中有一番作為,所以趙和離開家,去北京投奔楊漣。

趙和一路顛沛流離,終於在萬曆四十六年二月來到北京,楊漣知道趙和的遭遇后很是同情,所以將趙和收留,同時為趙和在宛平縣找了個差事。

在宛平縣當差的時候,趙和一個偶然的機會在賭場認識了宮裏的老太監李進忠。趙和的平易近人讓李進忠十分感動,二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趙和因為沒有住處,只能暫時在楊漣家借住,久而久之與楊漣的女兒楊婉結識,同時趙和為了自己的前途,勾引楊婉,未婚先孕。楊漣為了醜事不外揚,沒辦法只好將女兒嫁給趙和,同時幫助趙和在戶部謀的了一個差事。

萬曆四十六年,遼東努爾哈赤建立后金后,攻佔了遼東重鎮撫順,這時國家財政已經入不敷出,神宗皇帝下旨開始在全國徵收遼餉。作為戶科都給事中的楊漣,在趙和的建議下堅決反對這件事,雖然最後沒有成功,但趙和這一個戶部小吏,算是初步進入了中央決策層。

聲名大噪的趙和不甘心只當一個從九品的小吏,通過楊漣的關係想要謀的戶部清吏司主事一職,但趙和的出身哪裏能入了東林黨的法眼,那些東林黨人對趙和冷嘲熱諷,趙和心中惱怒,但也沒什麼辦法,萬曆後期東林黨把持朝政,他一個從九品的小吏根本沒有對抗的本錢。

時間來到萬曆四十八年七月,神宗皇帝駕崩,泰昌皇帝登基,東林黨因為擁立之功勢力大增。這時李進忠因為伺候太子有功,被恢復原姓,同時賜名忠賢,明代歷史上最後一個權閹魏忠賢登場。

趙和知道自己的老朋友李進忠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魏忠賢后,馬上攛掇魏忠賢依靠太子的實力奪權,可是魏忠賢水平實在有限,再加上這時候東林黨實力正盛,趙和只能暫時收攏自己的野心,繼續躲在楊漣的羽翼下混日子。

泰昌皇帝在位僅僅一個月,就因為紅丸案駕崩,楊漣在趙和攛掇下,發動移宮案,擁立太子朱由校登基。趙和也因為有功,終於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正六品戶部主事一職。雖然趙和為東林黨立下大功,但因為趙和不是科舉正途出身,所以東林黨內部對他十分排擠。這時候都以東林黨為敵的魏忠賢與趙和終於走到一起,聯起手來對付東林黨。

趙和為魏忠賢牽線搭橋,聯絡到東林黨的叛徒阮大鋮,讓魏忠賢獲得了東林黨第一手內部資料,同時趙和為了死心塌地投靠魏忠賢,將楊漣準備對魏忠賢動手的消息透漏出去,致使以楊漣為首的東林六君子入獄。

趙和這時不管提拔重用自己的楊漣,下死手收拾自己的老師,最後楊漣死在錦衣衛詔獄,趙和還不放心,將楊漣的兩個兒子全部殺害,同時將自己的妻子,楊漣的女兒楊婉也休掉。

趙和為了取悅於魏忠賢,拜魏忠賢為乾爹,同時迎娶魏忠賢手下第一號大將崔呈秀的女兒崔娥,至此趙和成為魏忠賢手下五虎之一,位於崔呈秀之下,官職也從一個七品主事,一路提拔成為戶部侍郎。

天啟五年,魏忠賢的勢力達到頂峰,雖然趙和也已經達到自己的目的,但是熟知歷史的趙和知道魏忠賢前途不妙,這時開始為將來準備。

就在這個時候,天啟皇帝的皇后張嫣找到趙和,讓趙和幫助自己,深知依附魏忠賢一黨不是長久之計,趙和開始為顛覆魏忠賢勢力做準備。

趙和拉攏魏忠賢手下第一大將崔呈秀,還有錦衣衛指揮使田爾耕,在閹黨內部開始組建自己的小團體。

天啟六年的王恭廠大爆炸,讓魏忠賢屬意的太子人選朱慈炅死亡,在趙和勸說下,魏忠賢終於同意立張嫣的兒子朱慈燃為太子。

天啟七年八月二十二日,皇帝朱由校駕崩,不滿一歲的太子朱慈燃即位,成為新一任的崇禎皇帝。趙和看着這個新崇禎皇帝,發誓一定不能讓歷史重演。

新皇帝登基的第二天,趙和就聯繫崔呈秀與田爾耕等一幫親信發動政變,將魏忠賢與客氏囚禁。崔呈秀與趙和同一天入閣,成為新皇帝的輔政大臣。

雖然這時趙和已經登上權利的頂峰,但他怎可能屈居於崔呈秀之下,在半個月後,趙和聯合太后張嫣,將崔呈秀下獄,趙和終於成為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首輔。

朝內諸位大臣斗的不亦樂乎,外面的世界卻還是按部就班的進行着,天啟七年陝西王二起義如期爆發。不過當時趙和正在與魏忠賢、崔呈秀斗的你死我活,所以沒有顧得上陝西。

崇禎二年,趙和終於掌握中央大權,他不想歷史再一次重演,所以第一時間準備派出精兵強將剿滅陝西的農民軍。可是這個時候朝中東林黨死灰復燃,在新一代領軍人物錢謙益的帶領下發動反撲。

開始趙和並沒有將東林黨放在心上,滿以為很容易解決這些人。可是太后張嫣卻站在了東林黨一邊,沒有掌握軍權的趙和只好黯然下台,回到南直隸老家居住。

趙和回到老家后深知自己的勢力弱小,下定決心開始培養自己的心腹,在老家常熟利用民團組建起五百人的地方武裝,為將來再次出山做準備。

崇禎八年,李自成等農民軍焚燒了鳳陽皇陵。這件事震動天下,首輔錢謙益承擔責任下台,太后張嫣也無力回天,終於想起來在老家養老趙和。在崇禎八年六月,趙和被重新啟用為首輔,同時身為天下兵馬大元帥,代天子出征平叛。

在家苦等六年的趙和終於苦盡甘來,趙和帶領自己訓練五百人來到鳳陽收拾殘局。在鳳陽趙和收攏敗兵,同時編練新軍,在崇禎九年初編練了三萬新軍,終於在河南開封第一次徹底擊敗農民軍。崇禎九年至崇禎十二年,三年期間趙和將李自成徹底擊敗,重新穩定了北方各省。

北方的叛亂結束,遼東的滿清開始蠢蠢欲動,皇太極利用明軍在關內平叛的時機,在崇禎十二年七月第三次入關。北京的太后張嫣頂不住壓力,三道聖旨召趙和勤王,但趙和不為所動,終於在年底前將農民軍全部消滅后,才帶領軍隊趕到北京勤王。

這時皇太極已經帶領清軍撤出山海關,太后張嫣命趙和帶領軍隊出關平定遼東叛亂。趙和利用兩年的時間,將遼東與蒙古問題全部解決。

功成名就的趙和回到北京再次成為太后的眼中釘,不過這次趙和不在是以前那個只會陰謀詭計的趙和,現在趙和統領全國上下上百萬軍隊,太后沒辦法只好封趙和為秦國公。同時趙和感覺首輔制度已經不能凸顯自己的地位和權利,壓迫太后交出實權,同時改首輔制度為宰相制度。

全國各地的戰火雖然結束,但實際矛盾並沒有解決,趙和深知如果不能解決土地兼并問題,農民軍會再次死灰復燃。為了徹底解決這件問題,趙和參考後世的火耗歸公與士紳一體納糧,開始在全國上下推行新政。

新政的實施緩解了民間矛盾,可是卻觸及了大地主的利益。南直隸作為東林黨的老巢,利用南方對趙和新政的不滿,拉攏一些逃到南京的明朝宗室,開始另立皇帝,反對北京的崇禎政權。

這次南方的叛亂雖然規模很大,但雷聲大雨點小,大半的農民並沒有參加,所以趙和很輕易的將叛亂平定,同時將東林黨的勢力一掃而盡。

消滅了所有反對派的趙和已經有了稱帝的本錢,但趙和的幾個兒子都不是完美的接班人,所以趙和這時也在猶豫自己死後應該怎麼辦,是傳位給兒子還是交權給已經成年的崇禎皇帝?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宰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