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曹文詔

第517章 曹文詔

明代的山東與後世並不一樣,除了山東省外,還管轄遼東,也就是後世的遼寧省,所以作為山東地區的最高軍政長官,山東巡撫的職位十分重要。

自從正統五年始設山東巡撫開始,歷任山東巡撫都是封疆大吏,這項制度延續到了後世清朝,在清朝中期直隸總督裁撤後,山東巡撫就成為疆臣之首,清朝名臣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都當過山東巡撫。

現在的山東巡撫是袁可立,這個老傢伙是萬曆十七年進士,歷史上評價他為官清任以和,直方而大!袁可立與楊漣是忘年交,雖然袁可立比楊漣大上二十多歲,但二人因為為官理念相同,所以二人關係十分不錯。

這次朝廷為了平定聞香教之亂,楊漣推薦了自己的老朋友袁可立出山,袁可立原本就是登萊巡撫,負責遼東戰事的後勤工作,現在平調擔任這個燙手山芋山東巡撫,也算朝廷對他的重用。

袁可立生薑之性老而彌堅,接到調令后毫不猶豫,第一時間帶着親兵衛隊趕往濟南。期間在經過泰安的時候,正好碰到聞香教亂民攻打泰安,袁可立身為巡撫之尊親自上陣,將亂民的進攻打退,這才保證了濟南府的平安。

解了泰安之圍袁可立長出一口氣,泰安是濟南府的南大門,如果泰安丟了濟南府也將不保。前任巡撫趙顏就因為丟了兗州府吃了掛落,自己如果還沒上任就丟了濟南府,那只有以死謝罪了。

袁可立到了濟南府,首先發佈安民告示,告訴全城百姓,濟南平安了,接着打擊城內藉機抬高糧價的奸商,同時抽調東昌府的運河備操軍來濟南協防,經過袁可立這一番操作,人心惶惶的濟南府終於算是初步穩定下來。

等都忙完了,楊漣的書信也到了,在書信上楊漣委婉的提出請袁可立幫一個忙,楊漣的女婿趙和半年前因為一件小事辭官了,現在既然老朋友出山,能不能請老朋友幫個忙,給自己女婿一個機會。

袁可立看到楊漣的來信心中有些不太高興,他知道自己這次獲得重用是楊漣幫忙,自己也應該投桃報李還楊漣一個人情,可是袁可立深知楊漣為人,是一個正直之人,怎麼為了趙和這小子肯求自己?

袁可立知道趙和的臭名,也知道楊漣說的小事是什麼,勾結閹黨後宮企圖迎立皇帝可不是什麼小事,同時袁可立與畢自嚴不同,袁可立十分討厭趙和這小子,認為這小子不學無術只會攀關係,所以袁可立並不想幫楊漣這個忙。

不過好朋友求到自己不幫忙還說不過去,畢竟自己能當這個山東巡撫是楊漣推薦的,所以袁可立經過深思熟慮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那就是給趙和一個官職,但自己在其中給趙和下些絆子,到時候只要趙和犯些小錯誤,就可以讓他主動辭職,這樣既可全了與楊漣的交情,又不得罪人。

正因為這樣,袁可立才讓趙和在五日內趕到濟南報到,霸州距離濟南五百多里,趙和一個文人,絕對是不能按時趕到的。可是讓袁可立沒想到的事,趙和連夜趕路,硬是提前了半天趕到濟南府巡撫衙門報到。

袁可立聽到手下通報還有些不太相信,直到看清趙和的告身,這才相信這小子真的趕來了。既然趙和按照規定時間趕到,袁可立也不好借題發揮讓他滾蛋,只好讓手下召趙和進來。

趙和因為着急趕路,兩腿根部都已經磨破,所以只能叉著腿用這種奇怪的姿勢走進書房。

袁可立昨晚上佈置作戰任務一夜未睡,這時正穿着官服坐在屋中,趙和走進屋中看到一個六十多歲的乾瘦老頭坐在中間,身穿正三品紅色官服,知道這就是自己的頂頭上司袁可立,所以趕緊上前躬身行禮道:「下官兗州兵備道趙和,拜見中丞大人!」

這個老頭正是袁可立,他看趙和這種姿勢進屋,皺眉問道:「趙和,你的腿怎麼了?」

「回大人,下官因為連日趕路,雙腿被馬鞍磨破,所以只能這個姿勢,在大人面前失儀,請大人恕罪!」

聽到趙和連夜趕路被磨破腿,袁可立倒是挺佩服這小子的狠勁,袁可立點頭說道:「來人,給趙大人看座!」

有了袁可立的吩咐,趙和這才敢坐在椅子上,屁股接觸凳子,雙腿的痛感減輕不少,趙和心中鬆了口氣。

等趙和坐下后,袁可立也不廢話,直接說道:「趙和,老夫知道你的名字,小小年紀摻和宮中之事,如果不是楊漣替你求情,老夫絕不會保舉你重新起複!」

趙和剛坐下就被劈頭蓋臉一頓臭罵,自然心中不高興,但沒辦法只能起身說道:「岳父大人也罵過小子,當年都是小子孟浪,中了奸人的毒計,不過經過這半年的修身養性,小子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希望中丞大人看在岳父大人的面子上給小子一次機會!」

袁可立雖然討厭趙和,但既然答應了楊漣,就不好直接收拾趙和,不過袁可立臉上的厭惡還是帶了出來,他揮手說道:「其他的不要說了,現在亂民在圍攻曲阜,你身為聖人門徒,也知道曲阜的特殊意義,所以老夫將為曲阜解圍這件事交給你!宣府鎮來了兩千騎兵,老夫給你五百,你要保證在半月內解決曲阜之圍,如果半月後曲阜還未解圍,你自己知道後果的!」

曲阜有什麼重要意義趙和當然知道,曲阜這個縣城倒沒什麼,地理位置也不怎麼重要,可是曲阜城內有一個號稱天下第一世家的門閥可就太重要了。

雖然現在是大明天下,但官面上也不敢說朱家是第一世家,因為朱家才發達了二百多年,二百年前的朱五四還是重地的農民,朱重八還是要飯的禿驢,而這個世家在兩千多年的春秋時代就已經存在,就算曆朝歷代的皇族,在這個世家面前也要畢恭畢敬,這個世家就是曲阜的孔家,至聖先師孔子的後人。

「這代衍聖公年初才獲封,所以朝廷絕對不能允許曲阜有失,你去了一定保護衍聖公的安全!」

衍聖公就是孔子嫡系子孫的世襲封號,當代的衍聖公是第六十四代,年初上代衍聖公孔尚賢死後,當代衍聖公孔胤植接替,不過現在朝廷新君登基亂成一團,所以冊封孔胤植的正式聖旨還沒下來。

趙和當然知道衍聖公在天下讀書人心中的地位,如果衍聖公死在亂民手中,可以說國本動搖也不為過,所以趙和知道這次作戰政治意義十分巨大,但只要能救了衍聖公一家,那自己在士林中的聲望也會水漲船高。

趙和知道這是袁可立給自己的機會,趕緊忍着腿上的劇痛站起來感謝道:「感謝中丞大人將這個機會交給下官!」

袁可立雖然討厭趙和,但楊漣的人情要還,所以才將這個頭功交給趙和,他沉聲說道:「你自己知道就好,你拿着軍令去城北軍營吧!」

趙和離開書房后,去照磨那裏領了軍令,然後出門騎上馬去了城北軍營。

濟南城歷史悠久,從夏商時代就有人居住,經過四五千年的發展,明代濟南城呈現為兩圓相切的局面,內圓是濟南的內城,一些王公府邸朝廷衙門設在這裏,外圓才是老百姓的日常居所。

趙和要去的軍營設在城北黃河故道上,黃河歷史上一共有五次大的改道,最近的一次在南宋建炎二年,當時為了抵禦金兵南下,東京守將杜充在滑州人為決開黃河堤防,造成黃河大改道,黃河從鄭州段開始南下奪淮入海。而濟南城外的黃河故道因為高於地面,所以經過三百多年的發展,成為軍營所在。

這次朝廷為了迅速平定山東民亂,從宣府鎮調來了兩千最精銳的騎兵,就駐紮的黃河故道上。趙和騎馬來到軍營門前,拿出巡撫衙門的軍令,很快就見到了山東總兵楊肇基。

這次丟了兗州府,山東巡撫趙顏等一干文臣倒了霉,可是身為山東總兵官的楊肇基卻沒什麼事情。這其中固有老楊中央有人為他說情的原因,但更為主要的是朝廷這時一時半會兒沒有合適人選接替楊肇基。

遼東慘敗對朝政的影響很大,上百名合格的將領死在遼東,在加上西北與西南同樣不安穩,所以雖然楊肇基對這次兵敗也有一定的責任,但因為無人可派,只能留着這個老傢伙發揮餘熱了。

正因為有了這層關係,楊肇基看到趙和這個新任兵備道十分熱情,天啟年間武將的地位還算不錯,在加上楊肇基身為二品總兵,如果不是負罪在身完全不用給趙和面子。

楊肇基看到趙和進入大帳,破天荒的站起來說道:「老夫早已經接到中丞大人的通知,沒想到趙大人來的這麼快!」

趙和上下打量一下這個楊老頭,笑道:「下官久聞楊大人的威名,現在能在楊大人手下聽差,實在三生有幸啊!」

楊肇基以前當過大同總兵,在與蒙古人的戰鬥中互有勝負,可是這個時節趙和說出這番話,有些譏諷楊肇基的意思。不過楊肇基人老奸馬老猾,知道趙和這小子背景深厚,是楊漣的女婿錢謙益的學生,所以楊肇基壓下怒火笑道:「那些都是老黃曆了,這次兵敗沒有糾責老夫,還是朝中諸位大人力保的結果!」

聽楊肇基這麼說趙和微微一笑沒說什麼,楊肇基此話的意思很明白,趙和你小子有背景老夫知道,但老夫身後也有關係,別惹得老夫生氣到時候下不來台就不好了!

趙和剛才那句話確實是無心之舉,他來山東就是蹭個熱度,完全沒必要得罪楊肇基這個老油條,所以趙和聽楊肇基這麼說,趕緊起來賠禮道:「楊大人,剛才是小子孟浪亂說話,小子在這裏賠禮了!」

說軟話就好,楊肇基快七十了,完全沒必要得罪趙和,為自己的子孫找麻煩,所以聽趙和說完后笑道:「趙大人年紀輕輕就如此謙卑,真是年輕人的楷模啊!請趙大人上復副憲大人放心,在我老楊這裏一定讓趙大人如願以償!」

楊肇基這句話就是表明態度了,楊漣已經透過話來了,讓老子幫你趙和一下,現在既然你趙和這麼知趣,那老子就幫你一下,在山東平亂中不給你使什麼絆子。

楊肇基是山東總兵官,雖然不是趙和的直接領導,但如果在背後給你玩些花活,比如給你一些老弱病殘,再讓你去攻堅克難,到時候真夠趙和喝一壺的。

現在二人已經將話說開,趙和也就拿出袁可立的軍令,交給楊肇基后說道:「楊大人,中丞大人命下官帶領五百宣府騎兵去解曲阜之圍,還請楊大人撥給精銳敢戰之士!」

聽趙和說完楊肇基嘿嘿一笑,問道:「趙大人,中丞大人這可是十分看重趙大人啊!解了衍聖公的圍,以後趙大人在士林中的風評就會扶搖直上的!」

「楊大人說笑了,這是中丞大人的信任,不過能不能解圍還需楊大人的幫忙!」

「趙大人,實話跟你說,五百人確實有些少!曲阜城外共有數萬亂民,就算宣府士兵再能打,一個能對上一百嗎?不過趙大人既然是楊大人的嬌客,我老楊自然不能不管,除了這五百人,在調給你三千河道備操軍,雖然他們不能打硬仗,但搖旗吶喊還是可以的!」

多給人自然好,趙和趕緊站起來感謝道:「這樣小子多謝楊大人了!請楊大人放心,小子一定將這件事報告岳父大人知曉!」

趙和明白楊肇基不會無緣無故幫自己,無非是看上了自己身後的靠山楊漣,趙和也是明白人,自然要表明態度,不會讓楊肇基的人情落空。

楊肇基聽趙和這麼說心中十分高興,這次他沒有倒霉背了黑鍋,一個是朝廷無將可用,一個是他使了銀子打通兵部關節,雖然現在沒什麼事情,但畢竟還算戴罪立功,如果在吃一次敗仗肯定要倒霉的。這次藉著趙和的關係結交楊漣,也算為自己多上一層保險。

「既然如此請趙大人回去休息,這裏的事情我老楊幫你辦了!」楊肇基說完招呼進來一個親兵,讓他在軍營中為趙和準備一頂乾淨的帳子,現在趙和屬於平叛軍官了,在回城居住實在不好。

趙和趕了幾天的路也是累了,聽楊肇基這麼說也就不推辭,起身出去休息。

楊肇基的給找的帳子十分不錯,乾淨整潔不說還十分僻靜。那親兵將趙和讓入帳篷后說道:「趙大人,帳內為趙大人準備的熱水與傷葯,還有簡單的飯食,如還有什麼吩咐請呼喚小人!」

沒想到楊肇基到挺細心,看到自己腿不便就準備了傷葯,趙和笑道:「好,多謝你家楊大人了!還有一件事請小哥去辦一下,本官帶了二百名親兵留在了齊川門,請小哥派人將他們帶過來!」

那親兵點頭答應退了出去,趙和鬆了口氣,進屋梳洗一下,然後為腿部上了葯,疼痛減弱後趙和放鬆不少,飯也沒吃就躺在床上沉沉睡去。

這一覺睡得十分香甜,不知過了多長時間,趙和被外面一陣陣叫罵聲驚醒,趙和一開始以為自己做夢,可是等清醒后才發現並不是做夢,而是一群人在門外打架。這裏是軍營,軍中嚴禁私鬥,怎麼有人還敢違反禁令打架?

趙和皺眉起身出去觀看,原來是自己的人正與一幫人發生衝突。曹寶與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正在廝打一處,曹寶的手下苗人卯讓看到趙和出來了,趕緊過來用半生不熟的漢話說道:「大人,您來了!這幫殺才上來就動手,要不是大哥拉着我們不讓動手,卯讓就要砍死這幫漢蠻子!」

卯讓的漢話不怎麼流利,趙和聽了半天也沒聽出所以然來,趙和只好叫道:「他娘的,幹什麼?都停手!」

趙和的話起了作用,曹寶聽趙和來了趕緊與那人分開,那人看到趙和穿了一身正五品官服,也鬆手跳開,面帶不善的看着趙和。

趙和看了看那人,三十多歲的樣子,長的十分精壯,身後站了五十多個士兵,估計都是他的手下。

曹寶來到趙和面前,說道:「大人,這幫龜孫是山西人,看咱們的盔甲精良,上來就要搶奪!老曹我剋制的很,沒有跟他們起衝突,但對面那傢伙不依不饒非要動手,老曹才與他動手的!」

聽曹寶這麼說趙和明白是怎麼回事了,這幫山西人一定是宣府鎮來的援軍。曹寶他們身穿最好的山文甲,這一身可不便宜,一套山文甲就要百兩銀子,就算在最精銳的邊軍中,山文甲也屬於高級將領才能穿着的。現在趙和手下這二百親兵人人一套山文甲,也難怪這幫山西人看着眼紅。

趙和來到那個宣府鎮將領面前,上下打量一下,然後笑着問道:「你們是宣府鎮的人?」

那中年人到不卑不亢,瞪着眼睛說道:「對!老子就是宣府鎮的人!」

「你叫什麼名字?不知道軍內私鬥是重罪嗎?」

「老子來幫你們打仗,要你們幾套盔甲不對嗎?老子也不怕你們,老子山西大同人,宣府鎮總兵座下游擊曹文詔是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宰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宰相
上一章下一章

第517章 曹文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