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 淞隱漫錄

一一 淞隱漫錄

數日前從上海寄到幾部舊書,其中有王韜的《淞隱漫錄》十二卷,我看了最感興趣。天南遁叟的著述在清末的文化界上頗有關係,其在甲申前後之意義與庚子前後的梁任公差可相比,雖或價值高下未能盡同,總之也是新學前驅之一支,我曾略為搜集,以備檢考,這回買《淞隱漫錄》的原因即是為此,但是感到興趣則又是別的緣故。我初次看見此書時在戊戌春日,那時我寄住杭州,日記上記著,正月廿八日陰,下午工人章慶自家來,收到書四部,內有《淞隱漫錄》四本,《閱微草堂筆記》六本。其時我才十四歲,這些小說卻也看得懂了,這兩部書差不多都反覆的讀過,所以至今遇見仍覺得很有點兒情分。當時所見的乃是小冊四本,現在的則是大本十二卷,每卷一冊各二十葉。據《弢園著述總目》雲,「是書亦說部之流,聊作一時之消遣,而藉以抒平日之牢騷鬱結者也。其筆墨則將無同,其事實則莫須有,如目為劉四罵人,未免深文周內矣。初散編於畫報中,頗膾炙於人口,後點石齋主人別印單行本行世,而坊友旋即翻板,易名曰『后聊齋志異圖說』,圖畫較原刻為工。」此十二冊本篇末常有紅綠紙痕迹,蓋是從畫報中拆出訂成者,可以說是初印,比小冊便覽多矣,唯披閱一二卷,華璘姑何蕙仙等雖極是面善,而已無復當年丰姿,此正與重讀盛氏本《閱微草堂》相似,今昔之感固亦寂寞,但眼經磨練,猶之閱歷有得,不可謂非是進益也。弢園此類著作,尚有《遁窟讕言》與《淞濱閑話》各十二卷,平日見之亦不甚珍重,今之特別提出《漫錄》,實以有花牌樓之背景在耳,而轉眼已是四十四年,書味亦已變易,他更不足論矣。一月三十日。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書房一角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書房一角
上一章下一章

一一 淞隱漫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