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舌戰王夫之

第639章 舌戰王夫之

第0649章舌戰王夫之

就在進入緬甸明軍的諸將正準備下一盤大棋的時候,朱聿鐭卻在南京迎接了一場不期而遇的挑戰。

朱聿鐭還是大明的皇帝,誰敢在南京挑戰他?

問題是,縱觀大明的天下,誰又能挑戰他呢?

再則,挑戰他不得見到他嗎?

圖謀挑戰他的人,應當是敵人,而這個敵人又是如何見到他的呢?

確實,如果是敵人,那是很難見到朱聿鐭的。

這一次見到朱聿鐭的是歷史上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給朱聿鐭挑戰的也是這個王夫之。

王夫之,字而農,號姜齋,人稱「船山先生」,湖廣衡陽縣人。

順治初年,他曾加入永曆帝朱由榔陣營,投身反清鬥爭。

但是當他看到了永曆帝的無能荒淫,尤其是永曆朝廷內無休無止的傾軋之後,徹底的對大明失望了。

後來,永曆皇帝向紹武皇帝投降,他原本是願意跟着大明的紹武帝一起反清復明的,然而當他得知紹武皇帝的麾下多是闖獻餘孽之後,斷然隱居了起來。

八旗鐵騎之所以能夠橫掃華夏建立大清,其實就是鑽了王夫之這樣的明朝內部對農民軍的階級仇恨的空子。

李自成「失蹤」之後,闖軍的余部因為沒有人可以繼續扛起大順的旗幟,最後兩害相權取其輕,準備改旗易幟,投靠大明,共同抗虜。

然而,整個大明,從皇帝到大臣,除了隆武帝朱聿鍵和湖南巡撫堵胤錫之外,沒有一個人願意真心實意的接納他們。

隆武帝朱聿鍵在鄭芝龍的掌控之中,無法脫身,更不能施展報復,最後被清軍殺死於汀州,可謂是出師未捷身先死;

堵胤錫的官職太小,只是一個湖南巡撫,雖然他接納了李過和高一功所率領的闖軍余部,可是上面還有一個湖廣總督何騰蛟,時時事事掣他的肘,在永曆朝廷之中,參他「勾結」闖逆的奏摺更是堆積成山,如果不是他長期在湘西一帶和清軍殊死作戰的話,那多半是被斬首示眾或者是杖斃,最不濟也是要入詔獄的。

最後堵胤錫是積勞成疾抑鬱而終。

除了隆武帝和堵胤錫之外,有一個算一個,無不排斥闖獻余部。

真理有時候在少數人的手上。

大順軍在內被明朝擠兌,對外被清軍打擊,最後只剩少數人逃入了夔東,繼續抗清。

並且一直抵抗到康熙三年。

但是所有的抗清武裝都已經被消滅了。

大順軍遠赴夔東之後,實力遠不如大順軍的大西軍卻能殺得清軍哭爹喊娘,這不就正好證明了隆武帝和堵胤錫的正確嗎?

如果永曆皇帝能夠團結闖獻余部,那就絕無天下男人都留老鼠尾巴之可能!

朱聿鐭抵達南京的第二天,正準備動身去吳淞看大明的鐵甲戰艦的時候,有人來報:大明忠臣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求見。

這三個人都是明末清初的大儒,大思想家,但是朱聿鐭沒有一次見這三個人,而是決定先見王夫之,探探口風,試試火力,看看他們一起來見自己到底要說什麼?

或者說是他們有什麼目的。

朱聿鐭也沒有在南京的紫禁城中接見王夫之,而是坐上馬車,往吳淞而去。

顧炎武和黃宗羲這坐在後面一輛馬車之上。

王夫之今年五十齣頭,頭戴老人巾,身着交領,雖然髮髻半蒼,但面色紅潤,雙目炯炯有神。

在略微顛簸的馬車之中,朱聿鐭問王夫之道:「而農先生,你來見我有什麼事嗎?」

王夫之反問道:「陛下可知天下民怨沸騰?」

「民怨沸騰?」朱聿鐭沒有想到王夫之開口之言便震驚四座,問道:「哪裏的民怨沸騰了?」

「天下!」王夫之回答得乾淨利落。

朱聿鐭搖頭笑道:「先生有些危言聳聽了吧。」

王夫之道:「陛下整日裏都在京師,對於外面的事,自然是知之甚少了。」

朱聿鐭道:「先生,我這不就是在南京嗎?」

王夫之道:「陛下無論去哪裏,都是前呼後擁,哪裏能夠知曉民間真情?」

朱聿鐭這一回出京,真的算不上是前呼後擁,但是朱聿鐭沒興趣在這個問題上和王夫之爭論下去,而是問道:「那請先生說說,民怨為何沸騰?」

王夫之問道:「陛下可知東周覆滅之原因嗎?」

東周覆滅的原因很多,但是,現在朱聿鐭就想聽王夫之的看法,問道:「先生以為了?」

王夫之道:「東周之覆滅,罪魁禍首便是井田制。」

朱聿鐭彷彿已經知道王夫之要說什麼了,但是他沒有馬上反駁王夫之,而是順着王夫之的話往下說:「還請先生指教,井田制如何就讓東周亡國了?」

王夫之道:「井田制,天下土地,皆為王田,使能者不願多勞,因為就算多勞了,也不能歸能者所有。商鞅變法第一步就是廢井田,開阡陌,激勵農夫耕作,是天下人種天下田,而後秦國方才能橫掃天下。」

朱聿鐭問道:「那先生之意為何啊?」

王夫之道:「我大明說推行之屯田制,不過是另一種井田制罷了,天下百姓無不怨憤。以草民之見,為息天下之戾氣,請陛下效仿商鞅,廢屯田,興分田,以順民心。」

朱聿鐭陷入沉思,他在思考的是並不是如何駁倒王夫之,而是在琢磨,難不成王夫之這樣的人也和朝廷中的達官權貴有勾連嗎?如果朝堂上的權貴真的和在野的士族勾結到一起了,怎麼辦?

朱聿鐭問道:「而農先生,你如何就如此的確定分田就優於屯田呢?」

王夫之躬身笑道:「陛下,秦國橫掃六國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

朱聿鐭問道:「從秦以來,就再也沒有井田,代代都是田地私有,那請問而農先生,從秦以來,有不亡的國嗎?如果分田如此的好,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朝代猶如走馬燈一般的更替呢?」

王夫之道:「有道替無德,天經地義也。」

朱聿鐭冷冷的問道:「莫非先生是擁戴闖賊造反嗎?」朱聿鐭的意思是,李自成打進北京城,逼死崇禎帝是「有道替無德」嗎?

雖然朱聿鐭的話是強詞奪理,但卻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懟得王夫之啞口無言,不知該如何對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明末當皇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重生明末當皇帝
上一章下一章

第639章 舌戰王夫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