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兩場比賽

第313章 兩場比賽

方元宏醒悟過來,雙手一撐從矢部雄太身上彈起,一招「步步生蓮」似踏實踢,迎向矢部雄太面門。

矢部雄太就地一滾,方元宏一腳踢空,重重跺在地上。

蔣元昌急得跳腳,喊道:「元宏!不要等招式用老!快速變招!」

他這麼說是有講究的,矢部雄太就地打滾時方元宏的腳還未完全落地,如果見機得快,自然應當身子橫掠,將步步生蓮變招為「咫尺天涯」,繼續對尚未來得及起身的矢部雄太形成追擊。

而方元宏偏偏要把「步步生蓮」用盡,一腳跺在地上,緩了那麼零點幾秒時間,自然錯失良機。

矢部雄太比想像中的要老到得多,右足偏擺,勾住方元宏的腳踝往後收,將方元宏絆倒在地。

兩人在地上抱住頭臉互毆,方元宏被打出真火,不要命的向對方飽以老拳。

蔣元昌怒罵道:「傻子!不要和他糾纏!快起來!多用用腦子!」

場上觀眾哪知其中厲害?只是隨着主持人的說辭賣力呼喊。

老蔣說的沒錯,嵩山龍爪手和柔道貼身糾纏在一起,就是完完全全的以己之短,攻敵之長了。

柔道最厲害的方面是什麼?以摔法和地面技為主的格鬥術。均是貼身糾纏為主,控制關節、壓迫窒息,只要一被對方沾上,就能把你摔得七葷八素,沒有還能站起的機會。

而嵩山龍爪手縱橫交錯,講究空間和距離的運用,身法、步法、指法的互相配合,力量與敏捷的融會貫通,才能把龍爪手的威力發揮出來。

你方元宏腦子有問題不成,偏偏和敵人摟頭摟頸的互毆,這不是找死嗎。

好在蔣元昌提醒及時,方元宏馬上調整策略,使出一招龍取水,脫開對方的糾纏,重新使出嵩山龍爪手。

一旦拉開距離,龍爪手的精妙之處就得到充分發揮,抓、勾、插、點等等技法漫天飛舞。

對面的水仙道場人員也在用日語向矢部雄太大聲吆喝,似乎讓他留意什麼。

沒過多久,方元宏又被矢部雄太抓住一個空子,兩人再次抱在一塊。

矢部雄太瞬間展開「送足掃」,蓄滿力道的一腳狠狠踹向方元宏的腳踝。

然而這次方元宏終於學會了用腦,手指死死扣住矢部雄太腰間的一塊軟肉向內收緊,指頭插入肉中。

在被矢部雄太踢倒的同時,他由於巨大的慣性作用,手裏直接將對方的一塊肉撕了下來,足有雞蛋大小,鮮血隨之噴濺而出。

水仙道場叫了暫停,但沒多久,他們的主教練便出來認輸,原因是矢部雄太已經不能繼續戰鬥下去。

就這樣,方元宏奪得了一場珍貴的勝利,但還是被蔣元昌罵了個狗血淋頭。比賽中的錯漏差池太多,如果不是矢部雄太自身也有很多不足,方元宏絕對贏不了。

賽後方元宏得到了兩家媒體的採訪,得益於蔣元昌的日常教誨,方元宏將此次勝利歸功於館主的英明領導和師兄弟之間的互相幫助。

下午五點是當天的最後一場比賽,開賽前半小時門票基本售罄,各路媒體悉數到場。

大家對這場比賽抱有很高的期待,一個是雲霸武館成名已久的武林高手,威名赫赫的次階武術大師,「鐵翼血鴉」徐家維;一個是朱雀武館館主、本屆貝殼杯的黑馬之一廖學兵。

而且器械組比賽往往比常規賽更激烈得多,俗話說刀劍不長眼睛,比賽中稍有一個不對付,便是皮開肉綻之厄。都市中的觀眾們生活平淡麻木,當然更喜歡看這些刺激的玩意。

作為中海絕代雙驕之一的大師兄,徐家維獲得了現場百分之八十的媒體關注,剩下的百分之二十擠不上位置才會勉強去找廖學兵。

廖學兵原以為能在現場看到傳說中青年一代最強者雲朗的身影,不過根據各方反應,那小子應該沒有出現。

雲霸武館的少館主,放在武俠小說里就是少林武當那種超級門派的少掌門,沒必要不會貿然出現在媒體之前。

秉承了名門正派弟子一貫的風格,徐家維接受採訪時展現的更多是基本的風度和應有的高傲。

這是中海時報記者提的問題:「徐師父,您認為這場比賽的結果是什麼?」

徐家維答道:「目前只是六十四強淘汰賽,我會盡自己最大努力去爭取每一場比賽。當然,我的最終目標是貝殼杯的前三名。」其中意思不言而喻:這場比賽不在我的考慮範圍內。

另一方面,《武林時事》網站記者向廖學兵提的問題則沒那麼友好。

「廖先生,第一場比賽就遇到徐家維這麼強大的對手你有什麼感想?你打算第幾個回合認輸?如果在比賽中受傷,你會不會起訴對方?」

「滾蛋。」廖學兵如是回答。

記者臉色一變:「廖先生,你這麼不配合我們的採訪,是不是想讓我們在新聞報道里給你特別寫上一筆啊?」

蔣元昌在旁邊好心提醒,說道:「記者先生,我們武館幾百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天天無所事事到處惹是生非見人就打見東西就砸見記者就揮刀,如果你不想給自己家網站惹麻煩,知道怎麼做么?」

那記者的臉色頓時又青又白,終究沒再敢廢話半句。

十五分鐘的採訪時間結束,進入準備階段。

廖學兵下面穿武館道服的褲子和鞋子,精赤上身,隨着主持人的唱名,走到擂台。

對面的徐家維大概三十歲左右,一米七六的身高,體重一百六十斤,道服工工整整,雙手各持一柄鐵尺。

有些缺乏概念的觀眾沒見過實物之前或許會以為鐵尺就像數學課堂上的尺子一般模樣,其實不然。鐵尺又名「筆架叉」,其形如圓柱,四面不內陷,上粗下細,兩側有向上旁枝,形狀和叉子差不多。

十六世紀傳入琉球后,日本把這種兵器稱為「十手」,設計上專門作為克制刀劍的一種兵器,威力十分強大。

當看到廖學兵手裏的天之煉獄巨劍,徐家維果然露出會心的微笑:優勢太明顯了。

他的鐵尺連柄長約五十厘米,每把各重兩斤半,是用強度與韌性兼備的高碳鋼鍛造的,一來是克制刀劍,二來擊打敵人足以造成極大的殺傷力,可謂攻守俱佳、笑傲擂台。

哨聲響后,徐家維挺起鐵尺說道:「廖師父,不好意思了。」

一個箭步上前,兩把鐵尺在半空中互相交擊,發出鏘的清響,一招「福壽雙全」從左右兩側向廖學兵發動進攻。

廖學兵挺劍相迎,西瓜劍法使出,橫劈向敵人。

徐家維立即變招,雙鐵尺交叉換為「福如東海」格住巨劍,向上一伸,鐵尺兩端的短枝扭住劍身,使了個絞字訣,就打算當場將敵人的兵器絞飛。

他在鐵尺一途功夫浸淫多年,只要被鐵尺纏上,不管你的劍法刀法有多威猛,照樣動彈不得。

不知多少劍術高手在輕敵大意的情況下,被徐家維一個照面將兵器絞飛。

而眼前的男人又能好得了多少?

徐家維手腕湧出一股內勁,正待下手段給對方一點顏色瞧瞧,但他馬上感覺到了不對勁。被鐵尺扭住的巨劍竟然紋絲不動!

廖學兵暴喝一聲,一腳踹中徐家維的肚子。

觀眾驚呼聲中,徐家維被一腳踢翻,鐵尺險些脫手飛開。

廖學兵邁步上前,又是一劍斬下,徐家維急忙翻身打滾,劍刃從臉側橫掠下去,剁在塑膠地板上,差點沒被毀容。

他半邊身子尚在地上,手裏鐵尺急切使出一招「壽比南山」逼退對方,這才得以站起,重新面對敵人。

「好傢夥,看不出你還真有些門門道道。」徐家維不得不收起小覷之心,重新打量對方。

剛才的一腳、一劍,精準有力,果斷敏捷,把握時機相當準確,就算是武道宗師來了也不過如此。

廖學兵淡淡笑道:「接下來還有你好受的。」

「是么!」徐家維再度使出一招「雙喜臨門」,兩把鐵尺一前一後擊向廖學兵。

左鐵尺在前,尺頭微微晃動,起到干擾攪亂對方注意力的作用,右鐵尺在後,蓄滿力道,隨時隨地準備配合左鐵尺發動致命一擊。

廖學兵隨手一劍劈向他的左肩。

巨劍長、鐵尺短,廖學兵又是后發先至,速度迅捷,迫使徐家維只能回身自救,那「雙喜臨門」便發不出來。

等徐家維的鐵尺轉而接住天之煉獄,廖學兵卻是一腳踹向他的膝蓋。

徐家維早已有備,暗道你一招得手還想再來第二次么?真正豈有此理!

左鐵尺架住巨劍,右手腕扭轉,眨眼間將鐵尺反握在手,向著廖學兵踢來的方向狠狠刺下!

「嗒!」的一下,鐵尺沉重有力的擊中了廖學兵小腿脛骨。

脛骨向來被稱為迎面骨,只有一塊微薄的皮肉,缺少肌肉防護,在運動中一旦被踢到碰到,往往令人痛不欲生。就連足球運動員也得在脛骨部位安置一塊擋板減輕衝擊力。

眼下廖學兵的小腿脛骨慘遭重達兩斤的鐵尺擊打,就算沒有骨折也要慘叫半天。

徐家維攻擊得手,心頭一喜,招數變作「洪福齊天」改往上撩,務必要擴大優勢,徹底廢了對手。

不料廖學兵似乎絲毫沒受到影響,反手抓住鐵尺的頂端用力一拉,徐家維被拉得立足不穩,險些踉蹌摔倒。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少年拳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少年拳聖
上一章下一章

第313章 兩場比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