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揮淚告別故鄉地

第570章 揮淚告別故鄉地

山風勁吹。殘陽如血。

吳玠站在萬山叢中的一面山坡之上,俯首往前看去,但見群山巍巍,萬壑悠悠,亘古不絕的清姜河水,像條玉帶,飄飄洒洒從大山中奔瀉出來。

沿清姜河岸蜿蜒的小道上,是一撥撥正向四川撤退的陝西軍;他們步履艱辛,一走三回頭,股盼著就要別離的故鄉土地,心情沉悶,目光遊離。

有些人乾脆蹲下身子,從路旁的田壟中抓一把黃土,小心翼翼包在帕子中,留作永久的紀念。

此情此景,使吳玠淚流滿面。

陝西軍要離開故土了,這叫什麼戰略轉移;可他不能離去;他在張浚跟前表過態,要固守大散關,固守和尚原,不讓金兵突破天塹,踐踏四川,保衛南宋朝廷的安全。

張置使同意了,可他也不得不忠告吳玠,大散關遠離朝廷,給養是個問題,上萬名軍士的衣食糧餉,朝廷恐怕難以保證。

吳玠振振有詞:「留有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朝廷不能接濟糧餉,我們自己來想辦法!」

說着雙目噙淚,道:「吾弟吳璘前往天乳山狙擊金兵,到現在還無音訊,從這個層面講,吳玠也得堅守大散關,等待吳璘迴轉!」

張浚熱淚橫流,緊緊抓住吳玠的手說:「國亂思良將,家貧念賢妻;吳將軍真乃國家之棟樑也……」

張浚難分難解地率領陝西軍向四川轉移了,看着張浚的身影消失在山旮旯里;吳玠忍住心中的悲痛,詢問身邊的嚮導:「鄉黨,遙遠處那座像和尚腦袋似的原堖叫什麼名字?」

嚮導是個六十多歲的老人,姓易名自堅,家住大散關下的易門堡。

宋金富平會戰時,易老組織了一個50匹騾馬的「運駝隊」,向前線運送糧草;不幸被金兵的「鐵浮圖」衝散。

幾十個鄉親們血染沙場,易自堅僥保住性命,帶傷返回易門堡,召集一二百鄉勇,準備找金兵尋仇,沒想到和吳玠不期而遇

易老一見吳玠,興奮不已地握着他的手道:「你不就是吳莊主嗎?你的姜城山莊和老漢的易門堡只有一河之隔啊,老漢早就知道莊主的大名!不光做過西軍大元帥,還在陝東殲滅金帥完顏婁室余部;為大宋立了不朽功勛!吳元帥在上,請受山野村夫易自堅一拜!」

易自堅說着,便要納頭叩拜,驚得吳玠容顏失色,慌忙扶起他道:「老丈既然和吳玠是鄰居,吳玠就得叩拜老丈;哪能讓老丈叩拜小可?起來起來快起來!」

易自堅被吳玠強行從地上扶起來,老人於心不忍地看了吳玠幾眼,說:「那好,元帥既然不讓老漢叩拜,就讓老漢隨大軍燒水做飯總可以吧!」

吳玠哈哈大笑:「老丈太過謙虛!」說着,一頓,道:「老丈家住大散關下?」

易自堅一怔,款款說道:「是呀,老漢時才不是說了嗎?家住大散關下的易門堡!」

「這就對啦!」吳玠緊緊抓住易自堅的手說:「富平之戰後,陝軍在川陝京湖四省宣撫使張浚張大人的率領下,進了四川!吳玠不想離開故鄉,要在在大散關上和金兵決一死戰,但小可這周邊的地形不大熟悉,還望老丈做個嚮導,帶領吳玠四處看看!」

說言未了,便見易自堅雙膝跪地,給吳玠叩了三個響頭,道:「吳元帥只要留在大散關,金兵就不敢侵犯我們家鄉!老漢代鄉親們先謝過元帥!」

吳玠又一次扶起易自堅說:「老丈你這不是折殺小可嗎?小可有求於你,你卻反過來給小可行此大禮!不敢當!不敢當!」

吳玠將易自堅服站起來,道:「老丈,小可想讓您做個嚮導,老丈對周圍的地理可否熟悉?」

易自堅哈哈大笑道:「吳莊主!不,吳將軍!不對不對,應該喊你吳元帥才是!」

吳玠笑道:「老丈不必客套,你直呼小可吳玠更顯親切!」

易自堅眼睛一瞪,鄭重其事地說:「這怎麼行,您是我們老百姓的保護神,老百姓怎麼能直呼其名?」

說着,在喉嚨眼裏提高一個音調道:「元帥讓老漢做嚮導,算是找對人啦!老漢從小就在大散關上牧羊放馬,對這裏的一草一木也很熟悉,這裏就帶將軍在四處走走……」

吳玠讓聚攏起來的官兵由洪大嫂、徐定、張榮、藍衣百合、紫衣海棠、羅天率領,上楊家灣石碐的養馬場暫時安營紮寨。

他和莫小兒、孫荊草、田牧香、童子雞、王進、楊謙、權生隸、郭子懷、薛睿先等將領,在易自堅帶領下,上大散關觀察地形。

這時候,易自堅聽吳玠這麼來問,便道:「啟稟元帥,那座酷似和尚腦袋的原堖叫和尚原,提起這和尚原,還真讓人心潮澎湃哩!」

嚮導老人將和尚原的好處講了一遍,吳玠不無感嘆地說:「真乃百聞不如一見,在下於大散關下的姜城山莊生活幾年,還沒聽說過這裏座奇特的原堖!」

吳玠一邊說,一邊對身旁的莫小兒道:「小兒你看,那原堖活脫脫一個和尚腦袋嘛!再看四周的石壁,彷彿刀切斧鑿,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倘若在那裏排下一軍,定能全殲金兀朮的拐子馬……」

吳玠遙看一陣和尚原,便和眾人向那邊走去,他想親自感受一下原堖的兇險氛圍,制定作戰方案。

吳玠在易自堅的嚮導下來到和尚原,站在突兀挺拔的的原來上,不禁浮想聯翩——

儘管南宋朝廷有主力部隊御營軍、神武軍,但實際上也是以北宋陝西軍為班底組建起來的,但由於南宋的主要陣地已經轉移到四川和江淮,陝西不再是唯一的軍事重鎮,陝西六路軍分解到了南宋諸軍中,陝西軍這個名稱實際上已經退出歷史舞台。

西軍——陝西軍,這支曾經承載着宋人太多的光榮與夢想的部隊,也是吳玠出任元帥的部隊,通過百年浴血奮戰,離目標只有一步之遙,卻不料突然從頂峰墜落谷底,無數忠直的將士在歷史巨變面前無比驚愕……

大散關上冷風凄凄,一輪殘陽悲酷地懸掛在西山頂山,微弱的餘暉,冷寂地灑在關隘上。

吳玠行走在和尚原上,看着最後一名西軍將士踏入四川界內的身影,禁不住熱淚盈眶。

從此以後,富裕肥沃的關隴大地,將不再屬宋國所有,而腳下的和尚原、大散嶺,幾乎就是孤島,矗立在萬山溝壑中。

堅守此地,金兵不能逾越,四川、雲貴等地就安全無恙,而金兵企圖佔領大西南,揮師東進,滅亡南宋的企圖就難能實現……

吳玠這麼想着,心中便湧起驚濤駭浪:關隴大地,是華夏民族的發祥地,周秦漢唐,曾經在這塊大地上創造過輝煌,可是有宋以來;這裏卻朝金暮宋,車輪般流轉。

如今,金人的鐵蹄終於在這塊豐腴的土地上肆意踐踏,作為軍人的吳玠,也只能眼睜睜看着沒有辦法。

可他能做到的就是堅守腳下的和尚原,不讓金兵越雷池半步。

凝視着和尚原下廣袤的關隴大地,一抹如血的殘陽掠過冰冷的陝西界碑,無數歷史畫面重新浮現吳玠腦海之中,這個鋼鐵鑄就的關中漢子,再也難忍心頭的悲痛,淚雨磅礴,對天嚎啕……

(完結)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執宰大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執宰大宋
上一章下一章

第570章 揮淚告別故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