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西遊記 第八十八章:長老不聽勸說,落敵手暗悔恨

第十卷 西遊記 第八十八章:長老不聽勸說,落敵手暗悔恨

卻說觀世音菩薩,聽了孫悟空矢口否認,心裏動怒,呵斥道,「我把你這個賴皮的潑猴。」

「不是你偷了紫金鈴,莫說是一個悟空,就是有十個,也不敢近牠身!」

「你可知這紫金鈴,太清仙君道源深,八卦爐中久煉金。結就鈴兒稱至寶,老君留下到如今。」

「威力無窮,還不快快拿出來還我?」

孫悟空瞄了觀世音菩薩一眼,忽噗嗤笑道,「菩薩,既然菩薩如此發話。」

「我且把紫金鈴還你,你再讓這金毛犼持紫金鈴,和我大戰,看看究竟誰勝誰負?」

觀世音菩薩見孫悟空神色篤定,心裏遲疑不定,悄悄掐指一算,卻笑道,「差點被你糊弄過去。」

祂也不管孫悟空,伸指朝麒麟山獬豸洞方向輕輕一點,只見一道金光飛躍而來。

落到了菩薩座下的金毛犼犼項下,正是那被孫悟空設計,強自奪取的紫金鈴。

這菩薩微微一笑,騎着金毛犼,調轉方向,在陣陣清脆鈴聲中踏雲而去。

孫悟空見狀駕雲返回麒麟山獬豸洞洞府,護衛在金聖宮娘娘身旁的「身外化身」,早已趁着祂和賽太歲大戰之際,將洞府中群妖眾怪盡情打死,剿除乾淨。

這大聖真身直至洞府宮中,請金聖宮娘娘隨同祂回國,那娘娘頂禮不盡。

孫悟空又將她和朱紫國國王,分居三年原由備說了一遍,娘娘聽了唏噓不已。

悟空尋些軟草,扎了一條草龍,對金聖宮娘娘道,「娘娘跨上,合著眼莫怕,我帶你回朝見你家國王也。」

金聖宮娘娘聞言閉目,謹遵孫悟空吩咐,大聖使起神通,便聽得耳內風響。

只半個時辰左右,就帶着娘娘回到了朱紫國,按落雲頭叫道,「娘娘且開眼。」

金聖宮王後娘娘睜開眼看,認得是王宮中鳳閣龍樓,心中歡喜,撇了草龍,與悟空同登寶殿。

朱紫國國王早看見神僧孫悟空,帶着皇后騎草龍回宮,急急忙忙奔來見皇后。

他兩個三年未曾團聚,國王一見面欲訴離情,伸手去拉扯金聖宮娘娘。

誰知這朱紫國國王,剛一觸碰到金聖宮娘娘雙手,猛然間卻跌倒在地上,嘴裏只叫道,「手疼,手疼。」

豬八戒在一旁看到這般情景,哈哈大笑道,「嘴臉!沒福消受!一見面就蟄殺了也!」

孫悟空看到也開口笑道,「陛下也勿要憂疑,這全是張紫*陽真人的功勞。」

孫悟空話音未落,忽聽得那半空當中,有人高聲叫道,「大聖,我來也。」

眾人聞言抬頭觀看,只見到,

「肅肅衝天鶴唳,飄飄徑至朝前。

繚繞祥光道道,氤氳瑞氣翩翩。

棕衣苫體放雲煙,足踏芒鞋罕見。

手執龍鬚蠅帚,絲絛腰下圍纏。

乾坤處處結人緣,大地逍遙遊遍。」

原來是大羅天上紫雲仙,今日臨凡解魘,孫悟空迎接道,「張紫*陽何往?」

紫*陽真人降落雲頭,直至殿前,慌忙躬身施禮道,「大聖,小仙張伯端起手。」

「小仙三年前曾赴佛會,因打這裏經過,見朱紫國王和王后,有拆鳳之憂。」

「我恐那妖魔將皇后玷辱,有壞人倫,後日難與國王複合,便將一件舊棕衣變作一領新霞裳,哄騙那妖魔與王后穿上之後,即生一身毒刺。」

「今知大聖成功,特來解魘。」

這真人走向前,對金聖宮娘娘用手一指,即脫下那件棕衣,那娘娘遍體如舊。

祂又將棕衣抖一抖,披在自己身上,對孫悟空道,「大聖勿罪,小仙告辭。」

不顧孫悟空挽留,長揖一聲,騰空而去,慌得朱紫國國王,王后及大小眾臣,一個個望空禮拜。

眾人禮拜完畢,國王即命大開東閣,酬謝取經人師徒,那君王又領眾跪拜,夫妻才得重諧。

李玄奘長老推辭道,「一則是因為賢王之福,二來是因為小徒孫悟空之功。」

「今蒙陛下盛宴,至矣!至矣!就此拜別,千萬不要誤貧僧向西去也。」

朱紫國國王懇留不得,遂換了關文,大排鑾駕,請李玄奘長老穩坐龍車,那君王妃后俱捧轂推輪,相送而別。

取經人師徒四個別了朱紫國后,整頓鞍馬,尋着了大路,繼續朝西天前進。

也不知行彀了多少山原,歷盡無窮水道,不知不覺秋去冬殘,又值春光明媚景色。

師徒們馬踏青玩景,忽見到路旁有一座庵林,李長老滾鞍下馬,站立大道之旁。

豬八戒呵呵笑道,「師父,莫不是在馬上坐得困了,要下馬觀看風景耶?」

李玄奘長老道,「徒兒,為師不是要看什麼風景,而是看那裏是個人家,意欲自己去化一些齋吃。」

孫悟空聞言眼珠一轉,輕聲笑道,「師父說的哪裏話,化齋還須得老孫我去才行……」

「俗語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豈有為弟子者高坐,教師父去化齋之理?」

李玄奘長老只道,「往日都是你們辛苦,沒遠沒近的去化齋,今日就在眼前人家,也讓我去化一個來。」

豬八戒勸解道,「師父沒主張。常言道,三人出外,小的兒苦,你況是個父輩,我等俱是弟子。」

「古書云,有事弟子服其勞,等我老豬去,正是此理也。」

李玄奘長老就是不聽,拗著性子道,「此個人家,等我去,有齋無齋,可以就回走路。」

長老不顧孫悟空,豬八戒的勸說,執意要自己出馬,去路旁庵林中化齋。

孫悟空忽沒頭沒尾詢問長老道,「師父呀,你方才在白龍馬上,是否念過一遍《多心經》?」

李玄奘長老啞然答道,「悟空猜測沒錯,為師剛剛念完心經,才起意要自己去化齋。」

孫悟空心裏哪裏還不明白,這長老念完《多心經》后,又要遭遇一番磨難。

祂也不多說,坐視豬八戒替長老即取出缽盂,又與他換了衣帽,拽開步,直至那庄前。

只見得那莊院,石橋高聳,古樹森齊,潺潺流水,聒聒禽鳴,茅屋數椽。

茅屋後面,又有那一座蓬窗,窗前忽見四佳人,都在那裏刺鳳描鸞做針線。

李玄奘長老看這戶人家沒有男兒,只有四個女子在此,唯恐自己失禮,因此不敢進去。

他將身軀立定,閃在喬林之下,等了有半個時辰,一發靜悄悄,雞犬無聲。

卻自思量道,「我若沒本事化頓齋飯,也惹那徒弟笑我,敢道為師化不出齋來,為徒怎能去拜佛?」

這李玄奘長老前思後想,咬緊牙關,臉上帶了幾分扭扭捏捏,趨步上石橋。

過了石橋又走幾步,只見那茅屋裏面有一座木香亭子,亭子下又有三個女子在那裏踢氣球。

這三個女子,一個個踢的汗流粉膩透羅裳,和先前那四個,靜若處子般的刺繡女子又大不相同。

李玄奘長老在石橋上面,看得時辰久了,只得走至橋頭,應聲高叫道,「女菩薩,貧僧這裏隨緣布施些兒齋吃。」

那幾個女子聽聞說話,一個個皆喜喜歡歡拋了針線,撇了氣球,都笑笑吟吟的接出門來。

向李玄奘長老道,「長老失迎,今到荒庄,決不敢攔路齋僧,請裏面坐。」

長老聽說,心中暗道,「善哉,善哉!西方正是佛地!女流尚且注意齋僧,男子豈不虔心向佛?」

雙方問訊后,相隨結伴進入茅屋,眨眼過了木香亭,裏頭卻也沒甚房廊。

只見處處山巒高聳,地脈遙長,九曲灣流,藤薜掛懸,桃李遍地,芝蘭飄香,盡頭有座石頭門。

七個女子帶着李玄奘長老到了門前,一女上前推開石頭門,請李長老進裏面坐。

李玄奘長老只得進去,忽抬頭看時,鋪設的都是石桌,石凳,冷氣陰陰,心裏暗驚。

那些女子看李長老躊躇不安,全都滿臉喜色,笑吟吟道,「長老請坐。」

李長老沒奈何,只得隨言坐了下來,不過短短時間,猛然間打了一個冷顫。

眾女子看了有趣,詢問道,「敢問長老從哪裏來?為何要到奴家這裏來化緣?」

李玄奘長老只好道,「貧僧乃是奉了東土大唐天子聖旨,前往西天取經的和尚。」

「正好路過寶方,突覺得腹間飢餒,特造檀府,募化一齋,貧僧就行也。」

七個女子聞言粉臉顯露喜色道,「好,好,好,常言道,遠來的和尚好看經。」

「妹妹們,不可怠慢,快辦齋來。」

便留下了三個女子,陪着李玄奘長老,言來語去,顛來倒去只說些因緣。

另外四個卻到廚中撩衣斂袖,炊火刷鍋,安排些人油炒煉,人肉煎熬。

熬得黑糊充作麵筋樣子,剜的人腦煎作豆腐塊片,兩盤兒捧到石桌上放下。

對李玄奘道,「長老請了,倉卒之間,不曾備得好齋,且將就吃些充腹,後面還有添換來也……」

這長老聞了一聞,只覺得腥膻沖鼻,勃然變色,欠身合掌道,「女菩薩,貧僧是胎里素。」

眾女子全笑道,「那長老,此便是素的。你是出家人,切莫揀人布施。」

李玄奘長老哪裏不知曉,自己是遇到了歹人,急忙掙扎著要走,早早那女子攔住門,怎麼肯放他走?

一個個皆道,「上門的買賣,倒不好做!放了屁兒,卻使手掩,你往那裏去?」

便把這長老扯住,順手牽羊,撲的摜倒在地,眾女子按住,將繩子捆了,懸樑高吊。

這吊有個名色,叫做「仙人指路」,一隻手向前,牽絲吊起,一隻手攔腰捆住。

將繩子吊起,兩隻腳向後一條繩吊起,三條繩把長老吊在樑上,卻是脊背朝上,肚皮朝下。

李玄奘長老落入敵人手裏,忍着疼,噙著淚,心中暗恨,我這和尚好命苦。

只說是好人家化頓齋吃,豈知道落了火坑,徒兒若是來遲,兩個時辰命早休矣。

又看到這些女子把他吊得停當,便去脫剝衣服,唬得李玄奘長老心驚肉跳。

暗自尋思道,「這一脫了衣服,是要打我的情了,或者夾生兒吃我的情也有哩。」

那女子們只解了上身羅衫,露出肚腹,望着李玄奘長老,個個妙目露出精光。

這正是,「夫妻重新團聚,長老落入魔手。」

也不知道這七個女子脫了羅衫,究竟意欲何為,且聽下回分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猛蘿降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猛蘿降世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卷 西遊記 第八十八章:長老不聽勸說,落敵手暗悔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