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267諸侯治家

第266章 267諸侯治家

第266章267諸侯治家

窹生不在新鄭的消息,已經傳了出去。

探子混在朝見的隊伍中暗中觀察,沿途都沒有發現窹生的行蹤。武姜得到消息,便肯定,窹生也去了潁城,想過潁谷前往雒陽。

有那則預言在先,武姜堅信,不能讓窹生繼位。另一方面,作為母親,她氣惱窹生的隱瞞,毫不猶豫對潁谷方向,下達了「務必攔截」的命令,至於如何攔,卻沒有細說。明眼人都知道,立嗣關係重大,這一出手,必定要鮮血洗就。

武姜沒說留下活口,旁人也就默認了。

當務之急,還是讓公子段能夠立即出城。

因為兩位公子去雒陽的事被推遲,鄭武公還是帶了子都和泄寇兩人,說去成周漲漲見識。子都不在,武姜直接找來了公子呂和尹錚。

尹錚手下的人本來就不多,之前在去新密途中追殺姬足時,已經折損過半,這時候也不敢輕舉妄動。他想着,鄭國境內,自然是鄭國的人比較管用,要用人,武姜也越不過公子呂去。

得了武姜傳訊,尹錚第一時間到了上卿府。

公子呂一如既往的面無表情,端著朝臣的架子。見尹錚走了進來,只道:「坐。」

尹錚問:「上卿大人,敢問可有接到君夫人的傳訊?」

「恩。」

公子呂不咸不淡應了一聲,將手中的竹簡批閱好了,才放下毛筆,對尹錚道:「如今,犬子跟着君上出行,君夫人那邊,就交給你了。」

公子呂不相信鄭武公在城中沒有佈置,還想着給子都留一條後路,反正有尹錚折騰。

尹錚問:「上卿到這時候還要作壁上觀?」

「不然呢?」

「君上說過,誰先到雒陽就是世子。眼下,嫡長公子出城恐怕已有三日,指不定已經到了雒陽,公子段再不出發,就真的沒有機會了。」

「既然窹生已經到了雒陽,公子段現在出發,也沒有機會。」

尹錚被公子呂堵得說不出話來。深吸一口氣,才道:「君夫人,之前上表過的朝臣,在背後默默支持的世家,無一不殫精竭慮,都在為公子段想辦法。上卿大人,敝臣說句不該說的,子都的態度如此明缺,上卿府早就不能置身事外了。」

「放肆!」

公子呂拍案而起,尹錚巍然不懼,直視公子呂的雙眼。這已經不是尹錚第一次逼迫公子呂了,上一次,捏著殺害窹生的把柄,就讓公子呂憋了一肚子氣。

公子呂喝道:「跪下!」

尹錚跪是跪了,腰板卻挺得筆直,不緊不慢道:「上卿請三思。如今,立嗣在即,不是留手的時候。哪怕您今日將尹某殺了,尹某也要說一句,時不待我。」

公子呂對尹錚恨之入骨,卻不能殺尹錚泄憤,氣得雙眼通紅。鄭武公想留着尹錚釣大魚,尹錚卻藉機作亂,幾次險些害了子都。好在,子都到底是學着了幾分,經過聘箕山嬴氏一事,也總算醒悟,對尹錚不如以前依賴。

公子呂恨尹錚,恨不得將他扒皮抽筋,挫骨揚灰。可是,再恨,眼下卻還留着要用。畢竟,子都打定主意,要支持公子段上位,尹錚這個奸佞小人,正好派上用場。他留着尹錚的性命,就是留着一張擋箭牌,可以將子都所作所為都推在尹錚身上。

公子呂的殺機一閃即逝,罵道:「就你有謀略,旁人沒有?你可曾想過,你有今日這般境遇,全拜我上卿府所賜!是誰將你從管縣接來,是誰能讓你破格晉陞大夫?你做了這般多事,又是因為誰,你才得以保全性命,不被君上責罰,反倒官兒越做越大?」

尹錚心中不服,卻還是拜首道:「公孫閼大恩,上卿大恩,尹錚永不敢忘。」

「你明白就好。起來吧。」

尹錚猶豫一瞬,將勸誡的話吞回肚裏。他看出了,公子呂有自己的考慮,容不得他說。眼下都知道面臨什麼事,他只管聽公子呂吩咐就是。

公子呂果然道:「你莫不服氣,且想想,天下之大,不乏有才之士,為何大都默默無聞。就你那些兄長,血脈比你純粹,至今不過在中士下士徘徊,說穿了,也就是些跑腿不得實權的官,任人拿捏。而你,六年時間,一路從默默無聞的庶子,直到如今位列我鄭國大夫,扶搖直上。沒有上卿府,你可能做到?」

尹錚乖順道:「不能。」

「那你可知道,我公子呂,論謀略,不如堵父;論勇猛,不如邊父。為何君上卻讓我,位列上卿?」

「是忠?」

「那你可曾想過,為何諸侯三千,先君桓公獨佔鰲頭,先暫居雒陽,后駐守封內。君上拿下虢鄶,為何天子不問究竟?」

「這,這以前天王收過虎牢啊……」

「收過,卻還是要還。」公子呂自信笑道,「是親。世族血脈相連,溶而為親。親者,利益相通,遂有『一嫁九娶,二國滕之』,亦有『諸侯治家,家和萬事興』。是以,君上在位一天,就要被天王器重,任何人都越不過去。我子封活着一天,鄭國便任何人都越不過我去。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所以,你做了錯事,子都做了錯事,君上都會顧忌顏面,輕拿輕放。」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個典故,尹錚清楚。

傳說有個燒木炭的老漢,有兩個兒子,大的叫青山,小的叫紅山。老漢快去世時,把東崗分給了青山,把西崗分給了紅山。

西崗樹木稠茂,紅山很勤快地燒炭,三五年後,樹都被伐光了。於是,紅山就在崗上種了莊稼。不料,被一場暴雨沖走。他去東崗投奔哥哥,才發現樹木稀少的東崗,綠樹成蔭,山清水秀,一片興旺。

原來,青山把不成材的樹木伐了燒炭,補種新苗,在崗下開荒種田,餵養牛馬。暴雨時,東崗上因為為樹木防護,所以莊稼一點也沒受損害。青山還勸誡說:「你吃山不養山,終究會山窮水盡;先養成山後吃山,才會山清水秀」。

後來,人們稱讚青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不只是說根本還在,不傷大體,實則也是歌頌青山和紅山的兄弟之情。公子呂用這說詞,顯然同時包含了這兩層意義。

尹錚的眼中快速閃過一絲怨恨。他最恨血脈,就是這血脈,能讓無才無德的人位列高位,而他縱使滿腹才華,也只能屈居其下。但是他掩飾得很好,沒有泄露一絲,做出一副聽訓的模樣。

公子呂不察,還振振有詞道:「我與你說這般多,就是要讓你明白,這才是諸侯公族。子都沿途設局,先行出發為公子段盪清前路;你在新鄭謀划,送公子段出城;我坐鎮新鄭,守住後路,才是萬無一失之舉。」

尹錚只道:「恐怕君夫人另有想法,還請上卿給臣指條明路。」

「你就道,君上還未花甲,時日還長,誰知道會發生什麼?能立嗣,就能改嗣,事不可為,便不爭這一時得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春秋第一權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春秋第一權臣
上一章下一章

第266章 267諸侯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