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顛沛的希望

第七十一章 顛沛的希望

張鎬接到聖旨,便即刻要趕赴河南。張鎬知道睢陽被圍已有九個月之久。就個月的時間,就是鐵打的城池也該在十多萬叛軍的包圍中生鏽了。可就在張鎬帶領親將親兵離開靈武時,他又接到皇上的聖旨,要他即刻見駕。

原來唐肅宗已覺察到了什麼。房琯曾給他奏報說,許叔冀已在譙郡與數倍叛軍大戰一場,殺敵上萬,使叛軍的觸角沒有再往江淮伸展,而賀蘭敬明雖然畏縮在臨淮,也不斷與叛軍作戰。唐肅宗開始還信以為真。但遲遲沒有受到賀蘭敬派兵增援睢陽的上書,冥冥間,唐肅宗感到了河南諸將不合,情勢不容樂觀。所以即便房琯跪伏在地,再三請求要以虎威猛將許叔冀取代猶豫不決的賀蘭敬明為河南節度使,唐肅宗一直沉默不語。

當李毅和李戴直面向唐肅宗稟報又看過李賁的上書後,唐肅宗越想越覺得蹊蹺。唐肅宗下旨將所有河南的上書呈送到宮中。房琯不敢再怠慢,戰戰兢兢地將厚厚一摞上書放到唐肅宗面前。唐肅宗終於看到了來自魯炅、李賁等河南將領的全部上書。可唐肅宗不看則罷,看后才知道,自己連連下旨催促賀蘭敬明、許叔冀出兵增援睢陽,但均被二人以本部已經接敵為由搪塞過去。可他們在數月之內只與叛軍打了寥寥幾仗。唐肅宗惱怒不已,大聲罵道:「賀蘭敬明、許叔冀人如此大膽,竟然擁兵自重不肯與叛軍作戰,朕要殺了他們!」

房琯嚇得跪趴在地,磕頭出血地說道:「啟奏我主萬歲,此事微臣也有罪過,是微臣感到尹子奇有十二萬騎兵,而我河南唐軍多為步卒,一旦相遇,恐不能戰勝叛軍反被叛軍所破,白白損失我軍元氣,所以才曾高知賀蘭敬明、許叔冀二人要慎重用兵。萬歲,賀蘭敬明、許叔冀二人雖救援睢陽遲緩,但二人終歸保住了河南大軍主力啊。」

房琯的一席話,果真說中了唐肅宗的要害。唐肅宗火氣消了大半。如今收復兩京還要向回圪借兵,唐肅宗確實不想再看到唐軍再有大的損失。唐肅宗沉默了一會,才說道:「可無論如何,他們不能眼睜睜地看着睢陽被圍困九個月而見死不救。下旨張鎬即刻來見朕,朕要他派人將賀蘭敬明、許叔冀押到京城候審。」

張鎬立即返身回到宮中。他跪倒到唐肅宗面前接了聖旨。唐肅宗唐肅宗不僅要他兼任為河南節度使,並統帥浙西、浙東、淮南、青州四處兵馬,火速趕往睢陽,並在睢陽至汴州之間殲滅佔領河南的叛軍。如是之下,張鎬到河南的的使命不止再是援救睢陽,而是統帥河南諸軍與叛軍決戰。張鎬慌忙接過聖旨,即刻下去準備。

這下張鎬有的忙了。張鎬到吏部查實一番后,向皇上奏請下旨浙東節度使李希言、浙西司空襲禮、淮南節度使高適、青州節度使鄧景山等唐軍將領立即整備軍務,隨時聽候張鎬調遣。張鎬還請皇上嚴旨各位將領,再有懈怠者將嚴懲不貸。

接着,張鎬又以宰相兼領河南節度使的名義向魯炅、李賁等將領發去文書,要他們務必在原地堅守並做好策應大軍與叛軍決戰的準備。

待聖旨和文書發出各部后,張鎬又接到唐肅宗聖旨,要他務必救出睢陽將士。張鎬更急了。但這也差點要了張鎬的性命。

八月二十早上,張鎬和兩百親將親兵帶着印信、天子劍和唐肅宗給張巡、許遠和睢陽將士的嘉勉以及給賀蘭敬明、許叔冀的聖旨出了靈武。

從靈武到臨淮,最好繞過長安,經河南南部再往東行。但張鎬覺得留給睢陽的時間已經不允許了。於是張鎬決定選擇穿插叛軍佔領的地區向南直接行軍,以求最快抵達臨淮,指揮兵馬前往睢陽。

可欲速則不達。張鎬和他的兩百親兵一路上先後與兩股叛軍騎兵遭遇。

七天後,他們到達了京兆府的北面,也就是到了叛軍控制的地區。張鎬下令加快行軍速度。而就在第二天清早,他們剛騎馬走出樹林,準備快馬加鞭繞過京兆府城,便遇到了三百名叛軍巡邏騎兵。此時他們已無退路。張鎬只好大喊一聲,帶領親兵沖了過去。叛軍先是被打蒙了,讓張鎬的親兵沖了過去。但他們清醒過後,便在後面緊追不捨。並且領兵校尉派人向京兆府的叛軍將軍稟報,要截殺張鎬。

張鎬下令晝歇夜行。

被叛軍前後夾擊,慌不擇路跑了整整一天,直到入夜,張鎬才甩掉叛軍。清點人數后,有四十三名親兵被叛軍殺死或者掉隊。而更要命的是,張鎬不知道身在何處了。

經過小心打探,張鎬才知道自己沿着黃河南岸向東跑出去了近兩百里地,就快到東都洛陽了。而據老百姓說,最近叛軍一直向西行軍。張鎬知道,叛軍一定得知朝廷大軍又一次進攻長安,所以向長安和潼關方向調兵遣將。張鎬只好下令晝歇夜行。這在很大程度上耽誤了行程。直到九月上旬,張鎬帶着親兵才繞過了洛陽。

洛陽是叛軍的核心地帶。將洛陽甩在身後,張鎬鬆了一口氣。他下令兩名偏將帶領五十人立即趕赴睢陽。他告訴兩位將軍說:「睢陽被圍九個月,隨時都有可能城破,你們務必衝破叛軍營寨,告訴張巡張大人,援兵很快就到了。」

偏將帶領兵士領命而去。他們順利地來到睢陽城外的叛軍營寨前。可沒曾想他們還沒有衝到城下便全部陣亡。但他們也給睢陽城頭了一個信號。那是希望的信號。

而張鎬則與親兵們打馬如飛,直奔南陽。傍晚時,他們剛拐過一個山口,就突然迎頭撞上了上千叛軍騎兵。張鎬和親兵們來不及猶豫,便舉起刀槍沖了過去。

與上次一樣,毫無防備的叛軍被打蒙了。他們還在想着這是從哪冒出來的唐軍,張鎬已殺到了近前。但隨即叛軍將軍反應兩個過來,立即指揮兵士截殺這百餘人的唐軍。

只有四五十騎衝過了過去,而且叛軍騎兵調轉馬頭追了上來,緊緊地咬住他們不放。張鎬等人又開始了見路就跑的歷程。

叛軍騎兵便追邊放箭,天色就要黑下來的時候,張鎬扭頭一看,身後還只有二十多名親兵。他不由懊悔不已。但現在不是後悔的時候,他仍聽到叛軍嗷嗷怪叫的喊聲。他只能帶着剩餘的親兵繼續向前跑下去。

張鎬等人跑了一夜,叛軍也追了一夜。天快亮的時候,他們來到了一個山口。張鎬的親將猛然喊道:「宰相大人,停一下!」

張鎬帶住戰馬回頭一看,大叫不好。方才還有十多人,現在加上自己也只剩下了四個人。親將輕輕喘了一口氣,說道:「宰相,不能再這樣跑了,否則我們誰都跑不掉。」說着,親將讓張鎬的貼身親兵將印象、天子劍、聖旨和皇上的嘉勉交給了張鎬。

張鎬決意一起走。

親將着急地說道:「宰相大人,您身負皇上聖命,解救睢陽要緊,您快走吧!」

張鎬明白了。親將要帶着兩名親兵以命與叛軍相博,掩護着他走。張鎬猶豫了一下。親將急了:「大人,睢陽將士還在苦苦支撐,您要速去啊!」說完,抬起槍桿照着張鎬的馬屁股狠狠打了一下。張鎬的戰馬灰溜溜大叫一聲,馱著張鎬絕塵而去。

張鎬剛剛拐過山谷,叛軍追兵就到了。張鎬的親將橫槍立馬,與兩名軍士站在了路的中間。

張鎬騎在馬上,邊跑邊哭。張鎬本是宰相楊國忠提拔的一位將軍。但張鎬只忠於皇上。潼關兵敗后,唐玄宗出逃,忠心耿耿地張鎬步行扈從唐玄宗直到蜀地。就在馬嵬坡,兵士們揮刀砍向楊國忠時,因痛恨其專權誤國,張鎬不顧楊國忠的大聲呼救,轉身離去。去年七月,唐肅宗在靈武登基后尊唐玄宗為太上皇,唐玄宗覺得張鎬可獨當一面,便命他去輔佐唐肅宗。張鎬也確實是一位難得的人才。他不僅武功高強還智勇雙全,深得唐肅宗喜歡,不久前,唐肅宗下旨拜張鎬為相。可如今,宰相張鎬卻要屬下的性命來換取自己的安危,他焉能不落淚。

好在單人單騎的張鎬雖然一路勞頓,但再也沒有遇到兇險。九月十九日夜裏,他來到了南陽城的東門外。

魯炅聽守城兵士稟報說張鎬來了,又驚又喜。他趕忙趕到東城外,下令放炮開城,將張鎬迎進了城內。魯炅與張鎬交往已久,但魯炅差點差點沒認出張鎬。火把照耀下的魯炅一臉灰塵疲憊不堪,憔悴的脫了人形。魯炅趕緊命令兵士用轎子將張鎬抬進府衙歇息,布酒擺飯。

而張鎬與魯炅說話之間,昏昏沉沉地喝了一碗粥,便倒頭就睡。第二天早上,張鎬仍是臉色蒼白雙眼無神。魯炅勸說道:「宰相一路顛沛,還是歇息兩日在上路才好。」

張鎬擺手道:「張巡及睢陽將士苦守孤城數月,張鎬這點小疾算得了什麼。再說解救睢陽已刻不容緩,就請魯將軍為我準備一架馬車吧。」

魯炅知道留不住張鎬,一邊讓人準備馬車,一邊說道:「若賀蘭敬明、許叔冀等人有大人十之一二的忠義,睢陽城之困早就解了。若睢陽有難,賀蘭、許二人罪不可赦啊!」

張鎬聽后,臉色更加蒼白。他嘆聲說道:「若如此,叛軍很快就完蛋了。魯將軍,除了昨日所的五百精兵,那兩位小將也借給我吧。」

張鎬說的兩位小將就是李毅和李戴。二人帶兵前往長安,將兵馬交於郭子儀,然後到了靈武去告賀蘭敬明和許叔冀的御狀,因此得罪了房琯,被房琯嚴令返回了河南。而魯炅十分喜歡這兩位敢說敢做敢打敢拼的小將軍。但為了河南的平叛,魯炅答應了。

紅彤彤的太陽從東方升起時,李毅、李戴帶領五百精兵,護送著一輛三駕的馬車,迎著清冽的陽光疾馳而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泣血英魂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泣血英魂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十一章 顛沛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