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聯姻

第二百八十八章聯姻

江面上擠滿了嘉月水師的大小戰船,士兵們肆無忌憚的撈捕掙扎呼救的晉軍水兵,這些水兵也知道本國的水師被打得狼狽逃竄,他們已經被遺棄,要麼投降,要麼被射殺或沉入江中餵魚。

當兵的都是窮人,參軍入伍只是為了混飯吃,什麼忠於帝國全是屁話,保命才是王道,在江面上掙扎呼救的二千多晉軍水兵都老老實實的當了俘虜。

此戰,嘉月水師大獲全勝,丁泰率水師逼近李家渡挑戰,晉軍水師龜縮在水師營寨里,任憑秦軍怎麼叫罵都不出戰。

水寨架設有大量的霹靂戰車,丁泰沒有被勝利沖暈頭腦,見晉軍水師不出戰,天色又漸暗,唯有撤軍回營。

晉帝國對秦帝國的不宣而戰令大陸為之震動,不過,讓人眼鏡大跌的是號稱大陸第一大強國的晉帝國竟然被排名倒數第二的秦帝國痛揍,這玩笑開大發了。

對於此戰,各帝國反應不一,大多是嘲笑與幸災樂禍,也有個別野心勃勃的君王從中看出來,昔日強大的晉帝國已經沒落,只是外強中乾,唬人而已。

晉軍水師大敗,令晉帝國朝堂攻秦派全體失聲,他們惱羞成怒之下,要求晉王嚴懲作戰不力的水師統領蘇牧。

晉王華昭雖算不上是明君,但也不是昏君,心情好的時候還是能夠聽進忠言,他沒有懲處蘇牧,仍命他統領臨潼水師,還從豐都、江淮兩郡水師抽調一些戰船,補充給蘇牧,還命臨潼船坊加緊打造新戰船。

晉王此舉,令蘇牧感恩戴德,也讓人感覺到晉王沒有放棄進攻秦帝國的決心,諸帝國都在觀望,也在找尋渾水摸魚的機會。

在人們還在為這場水戰議論紛紛的時候,秦帝國丞相府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客人姓白名復,晉帝國曲陽名士,官拜內侍侍中,奉晉王華昭之命出使秦帝國。

白復雖是晉王特使,卻沒有堂堂正正的出使秦帝國,而是扮成商人,悄悄來到長安,投貼求見丞相李剛。

李剛安排他暫住客舍,然後召集一眾心腹議事。

晉王的親筆書信,還有白復的言辭,都是在解釋一個原因,咱晉帝國之所以出兵,只是為了麻痹對,真對的目標是周帝國,你們放心好了,一旦對周帝國的戰事打響,集結在李家渡一帶的大軍就會撤走,不會讓你們感覺到壓力。

當然了,按白復的意思,他此行的任命是兩國聯姻,這些話只是順帶而已。

在座的眾人忍不住心生鄙視,明明是你們的水師被揍慘了,還死要面子說得如此堂皇。不過,政治嘛,也就是那麼一回事,也是很正常的事,也讓包括李剛李衛在內的所有人也都鬆了一口氣,帝國水師依仗堅船雷霆炮,足以把晉帝國的大軍阻擋在江對崖,但兩線作戰,消耗驚人,帝國財政難以支撐,能夠減少一個強大的敵人還是讓人很舒心的。

不管晉王的意思真假也罷,這警惕必須高度保持,直至集結在李家渡的晉帝國大軍完全撤走才會讓人放心。

還有,晉王竟然派來使者,多少都讓人感到有些驚訝,虛榮心得到了小小的滿足,積弱多年的帝國總算讓最強大的晉帝國也不敢輕視了。

李衛把玩手中的禮單,晉王還蠻大方的,一出手就是價值二十幾萬兩銀子的珠寶古玩,有人送錢上門,不拿白不拿。

不過,晉王的目標竟然是周帝國,這多少讓他感到有點驚訝,本來預測晉王要渾水摸魚會選擇仍在交戰中的秦唐兩帝國中的一個做為目標,讓他們都失算了,看來,晉朝廷里還是有能人吶。

如果晉帝國參與進來,別的帝國絕對不會坐看其中一個被滅掉,最終的結果只會再一次引發蒼雲大陸的世紀之戰,或許,迫於壓力,秦唐兩帝國間的戰爭會不得不中止,轉而變成反攻晉帝國的盟友。當然了,也不排除唐王發狠,不顧各帝國的壓力,也不顧大局,任由強大的晉帝國吞併秦帝國。

理論上,晉帝國選擇拿弱小的秦帝國開刀是理所當然,只要能夠在各帝國還沒有反應過來的的時候滅掉秦帝國,就算是完美的吞併,諸帝國也只能幹瞪眼。

但是,這僅僅只是理論上的推測,現實幾乎不可能,秦帝國再是弱小,晉帝國也不可能在諸帝國還沒有反應過來的短短時間內攻佔秦帝國全境或大半國土。而李家渡江面的水戰,晉帝國的水師被揍得損失慘重,讓晉王不得不改變放棄攻秦,轉而偷襲周帝國。

巫悠、田策等謀士皆認為晉帝國選擇攻擊周帝國才是上上之選,上一次的世紀之戰緣於晉帝國入侵周帝國,並佔領了周帝國的半壁江山,才迫使得大陸諸大帝國組建聯軍攻擊晉帝國。

此次世紀之戰,所有帝國皆損失不小,但損失最慘的要數周帝國,雖然休養生息了二年,但元氣頂多恢復了三四成。

選擇攻擊周帝國也有出其不意之優勢,所有人都理所當然的認為晉帝國會選擇秦唐兩帝國中的一個為目標,而且晉帝國還真的揮師渡江進攻秦帝國了,但誰又會想到,水師失利,晉王會果斷的放棄進攻秦帝國,轉而選擇候補目標周帝國?

大陸諸帝國不會坐視原本就強大的晉帝國吞併別的帝國,會再一次組建聯軍攻晉,但秦唐兩帝國正打得不可開交,他們未必會出兵救周,就算要出兵,也得先停止兩國間的戰爭,光是雙方的停火協議就有得一輪爭執,等商量出雙方都能接受的協議,弄不好黃花菜都涼了。

白復敢把晉軍要攻擊的目標說出來,自然是不擔心秦帝國會告之周帝國,等你的信使千里迢迢的趕到周帝國,只怕周帝國的邊關早被襲占。

也不知道是哪個牛人出的主意,端的是好算計,不過,他還是算漏了一著,秦帝國如今最快的通信不是八百里加急的快騎,而是信鴿,一天的時間就OK。

接下來就是討論兩國的聯姻問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在大秦跑龍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我在大秦跑龍套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八章聯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