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結局 終章(下)

大結局 終章(下)

那顆行星,是圍繞着一顆紅矮星轉動的行星。紅矮星的體積小,溫度低,但是因為體積小,溫度低,所以紅矮星擁有1000億年的壽命!比太陽的壽命更長,但是紅矮星星系的宜居行星,距離紅矮星的距離,要比地球距離太陽的距離近得多了,如此之近的距離,潮汐力的作用會讓行星失去自傳能力,也就是說,這顆行星的一半是永遠白天,另一半是永遠黑夜。

永遠白天的那一邊,靠近赤道的位置,海洋都快要沸騰了,溫度極高;永遠黑夜的那一邊,那兒冰天雪地,暗無天日。所以說,這顆行星的宜居地帶只有白天黑夜交叉處的那麼一圈地盤,其餘的地方都不適合生命生長。

正因為這顆行星不能自轉,宜居帶只有狹小的一圈,所以只有低等級生命的存在,沒有高等級生命。另外,因為距離母星太近了,紅矮星的耀斑會對地面造成嚴重影響,所以那些低等生命都有自我保護方式,那些低等植物,在母星發出耀斑的時候,會以巨大的葉子自動閉合,保護自己不受傷害;而動物都是水裏的動物,沒有陸生動物,正是這個原因,所以這顆星球很難進化出智慧生命。若不是因為地球人的到來,也許再經過幾十億年幾百億年,能進化出水生高等智慧生命,但是現在已經不可能了,因為地球人移民到了這顆星球,使得這顆星球的生命只能成為地球人的食物,不可能再進化為高等智慧生命。

移居這顆行星的地球人,是上一個文明的地球人,因為環境污染,地球環境惡化,再加上恐怖的核戰爭,而且這個文明的人類未能造出能夠抵禦核武器的能量防護罩,所以地球上的生態環境惡化,他們只好移民到了這顆星球。

這顆行星的質量是地球的2.5倍,上面的引力是地球的翻倍,人到了上面,體重增加了。

羅斯柴爾德乘坐的飛碟抵達了這顆星球,他們的飛碟落在地面之後,這才發現,這顆星球上的地球前文明人類,他們在經過了幾百萬年的發展之後,武器先進程度,居然沒有比目前的地球人先進特別多!除了掌握了蟲洞技術,光速飛行技術之外,其他方面的技術並未比地球人先進太多,武器方面雖然先進了,但是沒有能量防護罩,若是這裏的人類回去地球,同目前的地球人開戰,能不能打的贏還是個問題。

「怎麼會這樣?你們經過了幾百萬年的進化發展,為何科技發展如此緩慢?」羅斯柴爾德吃驚的問道。

「還不是因為這顆星球上的生存空間小,環境惡劣,人類基本上只能在溫室內生活了,這就限制了科技的發展。另外,因為沒有了戰爭,就不需要發展武器了,所以武器的發展,比目前的科技還要落後幾個等級。」前來迎接羅斯柴爾德的一個人說道。

看到這個樣子,羅斯柴爾德暫時放棄了讓這些人打回地球報仇雪恨的念頭。畢竟他們如果打回去,或許會取得勝利,但是代價太大了。這裏的人類技術還不夠特別先進,要擊敗目前的地球文明,需要體積極大的運輸工具。而這顆星球在外圍的那些大型太空城市,都無法以光速飛行,而且因為體積太大,無法穿越時空隧道走近路抵達地球。若是以每秒2000公里的速度飛行,大型太空艦隊和太空城市要抵達地球,需要太長時間了,等他們到了地球,或許地球上的科技已經發展到他們無法擊敗的程度了。

那個人說道:「為何我們這些前一級文明的人類,要同目前的地球人自相殘殺呢?我們需要的是和平,除非是外星人來到這裏,我們才會同他們展開戰爭。另外,我可以再告訴你們一件事,其實我們這些人,也只是地球人的一支分支而已,還有一部分人類,他們早在一百多萬年前,就已經飛往更遠的星球了,他們在那裏發展,他們的技術更先進,但是距離太遙遠了,也許是已經飛出幾千光年外,也許是幾萬光年,甚至他們去了銀河系以外的其他星系。他們是不會回來了。」

羅斯柴爾德等人最後只好放棄了重返地球的打算,安安穩穩的生活在那顆星球上。在那裏,他們不用擔心人類會滅亡,因為那顆紅矮星還有九百多億年的壽命,即使是科技發展緩慢,經過九百多億年的科技發展,也能達到脫離這個宇宙的四級文明,即便是目前所在的宇宙全部被黑洞吞噬,他們也能存活下去。

而地球人的前一級文明,是同這些生活在紅矮星周圍的人類一起來到這裏,他們不願意留在一顆環境惡劣的紅矮星行星上,於是他們同這些留在紅矮星行星的人類道別,繼續向宇宙深處探索。

這些前一級文明的人類在宇宙中進行了漫長的飛行,他們又飛行了44光年之後,先是發現了一顆藍色的星球,那顆星球位於距離恆星的宜居地帶,而且星球上的藍色,更加光譜得知就是大面積的海洋。於是他們抵達了這顆星球。但是透過雲層,他們這才發現,這顆星球根本就沒有一塊陸地!

這些人乘坐的宇宙飛船圍繞着星球飛行,當宇宙飛船降低到海平面的時候,他們感覺自己就像是在地球上的南太平洋中心,四周都是一望無際的大洋,沒有一塊陸地!而這顆星球也完全沒有陸地。

後來經過他們的研究發現,這顆星球其實和地球的構造完全不同,這顆星球並非是一顆類地行星,而是本來是一顆類似於海王星那樣的冰雪星球!因為運行軌道發生了變化,這顆行星進入到距離恆星較近的軌道內,結果在光和熱的作用下,星球上的冰雪融化,這顆星球就變成了一顆完全由水組成的星球,這裏的海洋深不可測,到了水深幾百公里之處,下面的水在高壓作用下,變成了冰。而冰層之下,因為萬有引力帶來的壓力,下面存在高溫高壓的冰。而這顆星球的中心,還是岩石,比重比水重的岩石在萬有引力作用下,沉入到了星球的最中心,在強大的壓力作用下,高溫的岩石變成了粘稠的岩漿,岩石內的鐵滲透出來,形成了鐵核。

很明顯,這樣的星球是不可能提供給人類生存的,連一塊落腳點都沒有,所以這些人只能離開這顆星球,再去尋找下一顆適合人類生活的星球。

最終,他們找到了一顆適合人類生活的星球,此時他們已經距離地球有2000多光年了,那顆星球上,有着和地球類似的環境,也是圍繞一顆黃矮星運行,星球上也有一年四季,星球以19個小時一圈的速度自轉,有白天黑夜,星球上擁有和地球差不多厚的大氣層,只不過是氧氣濃度比較大。最終,他們選擇了這顆星球作為定居的星球。

這顆星球上並沒有出現高等級的智慧生命,那是因為沒有圍繞着行星的一顆月球,所以星球上的海洋沒有像地球上那樣大的漲潮退潮,這就使得生命無法登陸陸地。

這些人抵達了這顆星球之後,把從地球上攜帶出來的動植物,已經在他們的超巨型宇宙飛船上飛行了一百多萬年了,這些動植物被放到了這顆星球上,最終茁壯成長,形成了和地球上差不多的生態圈。這些人類又在這顆星球的軌道上創造出了一顆大型人造天體,圍繞着這顆星球轉動,產生了潮汐力,可以造出更大的漲潮退潮,也使得在遙遠的外星上能夠看到月亮升起落下。

找到了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后,這些人居住在上面,科技開始迅速發展。但是在經過了幾十萬年之後,他們的後代已經找不到地球在什麼地方了,因為銀河系內的星球也是在運行的,他們抵達這顆星球之後,這顆星球距離太陽就越來越遠,最終,使得他們難以找到他們的老家太陽系。

蜥蜴人離開了地球之後,地球恢復了和平,人類可以集中全世界的能力,進行星際移民和星際旅行的發展。

人類又經過了2000多年的發展,終於完成了1.0級文明,地球人正在對火星進行改造,再有一萬年,火星就能變成一顆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變成太陽系中第二顆擁有藍色水域的行星。

不過對火星的改造,只是計劃的其中一個步驟,人類開始了戴森球的建造計劃。

在火星改造完成之前,人類經過6000年的發展,已經在太陽周圍建造起一圈巨大的戴森球,使得人類可以直接從太陽獲取巨大的能量。

人類的壽命也在極大的延長,機械人造心臟的出現,使得人類徹底消滅了心血管毛病,人類心臟的極限壽命是120年,因為機器心臟的出現,使得人類壽命突破120年;各種抗癌藥物的成功,機器器官的成功,人類擺脫了癌症。

而人類大腦的極限壽命是200年左右,即便是各種器官都換成人造器官,唯獨大腦不能更換,因為大腦更換了之後,這個人的意識就已經不是他自己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想出了在人的大腦壽終正寢之前,把腦電波提取出來,輸入了電腦中,以電腦擁有人類意識,來取代人類活在世界上,而且這種電腦可以安裝在已經全部換上機器器官的人體上,這樣人的意識就能長生不老。

不過這樣的人,已經不是原來的生命了,而是一個具有自主意識的機械人。

最終,是延長大腦壽命,延長器官壽命的物品研製成功,使得人類自身的壽命可以達到千歲。

在星際旅行的發動機方面,也出現了新的突破,宇宙中無窮無盡的能量,就可以當成宇宙飛船的動力,使得宇宙飛船可以達到光速。

完成了戴森球之後的地球人步入了二級文明,之後又經過一億多年的發展,進入了三級文明。在進入三級文明之前,人類遭遇了外星來的襲擊者,彼此之間爆發了星球大戰,最終人類守護了自己的家園,擊敗了外星入侵者。

達到了三級文明,就已經是神一樣的文明了,只有宇宙大爆炸才會毀滅人類,就連黑洞都無法吞噬三級文明,而三級文明可以輕鬆摧毀一個黑洞。

但是宇宙也是有生命的,最終宇宙也會滅亡,那就需要更進一步,達到四級文明,才能讓人類永遠延續下去。

全書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鐵血雄鷹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鐵血雄鷹
上一章下一章

大結局 終章(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