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

完本感言

終於完本啦!

寫了一年多,對我來說也是相當長了,完本了頓時感覺一身輕鬆。

動物園這個題材寫起來還是挺費勁的,有些動物,像長頸鹿,去動物園逛,你看到那麼一個漂亮的大傢伙站那慢悠悠吃樹葉,就可以看得很開心,它的魅力就在於此。

記得之前看過一個蠟筆小新去逛動物園的片段,人家老師看着北極熊感嘆:「光是看着就很感動啊。」

但是你要寫的話,這一兩段就寫完了,就沒東西了。

還有像考拉這種內斂的動物,天天擱那呼呼睡覺,你能寫啥呢?只能寫點科普對吧。

當然,它們肯定還有很多可以寫的,生病、發情、交配,動物之間的互動,哪個和哪個關係好,哪個和哪個鬧彆扭了,動物和飼養員的關係。

但是你想寫出更多的東西來,需要去投入精力去觀察。像齊白石畫蝦一樣,蝦是很普通的動物,但是人家就能畫得活靈活現,畫出魂來。

寫老虎、寫小熊貓、寫熊貓,它們有很多視頻資料,我去大量地看這些視頻,去觀察它們的行為,有東西可以寫,但是不是每種動物都能投入這麼多精力。

寫科普是需要去查資料的,這麼多動物,寫一種動物,就要了解一種動物的知識,這方面完全是一片空白,從頭學起,寫起來真的很累。

如果是飼養員或是什麼動物專業的,有專業知識,平時和動物有很多接觸,寫的時候不用去費勁學習,不用去看視頻觀察它們的行為,東西都在腦子裏。

省下來這部分精力,用來構思情節,去想一些有趣的段子,這樣其實就是一個理想狀態。

我都十幾年沒去動物園逛過了,寫這麼一本動物園的書,真是有夠難的。

寫得越久,就越感覺到自己的不足。

如果要再寫一次的話,開書前去各個動物園逛一逛,去跟着飼養員混一混,參加動物園的活動,跟着一起佈置丰容,去野外觀觀鳥,這樣肯定輕鬆不少,能有不少可以寫的。

不止是動物園知識這部分,裏面的鄉土展區,寫個種田,水稻的一生,各個階段是什麼樣的,怎麼脫殼變成米的,寫得人頭都大了。

像是一頭奶牛一樣,吃草本來應該仔細咀嚼,反芻一番消化了產奶,囫圇嚼幾下就忙着擠奶出來,產奶的質量不佳,身心也很疲憊。

但是網文就是這樣,每天更新,沒有讓人慢慢消化的時間。

有些地方可能過渡不太自然啦,情緒醞釀不到位啦。

說起來用結婚作為故事的結尾是比較好的選擇,不過結婚選在櫻花綻放的時候,這個和熊貓交配,新展館建設時間上沒法顛倒。

把這兩個坑填掉,用女鵝作為結尾。

中間再插個遊客參觀,可能觀感柔和一些,不過後面節奏已經加快了,再寫又有點拖沓。

員工身上其實也有很多可以寫的,出場率還沒遊客高呢。

遊客身上也有很多可以深挖的細節,比如說看了動物園的科普展牌,開始嘗試一些環保的行為,出門用環保袋,吃堂食,嘗試自己在陽台上種菜,做一些環保小裝置。

身邊的人從不理解,到慢慢地了解,接受,改變。

這個沒有切身經驗不好寫,反正就是很多需要學習了解的內容。

感情戲確實寫得爛,不過不寫哪來的進步呢。

前面是沒有關於感情戲的規劃的,只是打算寫一下。再寫的話就會從開局就慢慢安排一點內容,不會那麼突兀。

寫感情戲這個和考大學是一個道理,並不是非要上大學,有個文憑才有出路,但是能考上就多了一個選擇。

我又不打算在這個題材上深耕,關於動物的知識,換個題材這些積累用處就比較小了。

但是愛情這個是什麼題材都可以往裏放的。

你要搞ip,拍電視劇,連個女主角都沒有,這說不過去吧?

東北虎下山,大象進城,動物在學習如何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它們會「犯錯」,我們也應該給動物一些試錯的機會。

作者是一樣的,哪有一上來就寫得盡善盡美的。都是在不斷的試錯中成長。

動物的生老病死,這個我最多的寫的是生,其它幾個方面寫得不多。

當動物死亡,它們對於同伴的離去的反應是什麼樣的呢。

有小象本來調皮搗蛋,欺負妹妹,當妹妹得病死掉后,一下成熟了很多。小象最後也死掉了,家族成員都很傷心。

有感情忠貞的狼夫妻,伴侶死後,荒原上都回蕩着它的哀嗥聲,幾天後和伴侶死在了一起。

地震里,小熊貓被樹榦壓倒死掉,工作人員想帶走它的屍體,同伴緊緊咬着裝屍體的袋子不鬆口。

這個其實也應該發點刀片,多安排幾個情節的,賺點眼淚。

還有一些比較有趣的情節,比如動物越獄,前天北動大熊貓萌蘭就翻出來了。

這個當然是很嚴重的安全事故,不過寫一寫還是挺有意思的。關鍵場館設計得太好,動物沒有越獄的機會。

上動以前有隻水獺,腦袋畸形,頭很大,因此也特別聰明,是水獺里的女王,會指揮着其它水獺搭梯子越獄。

總之還是積累不夠,沒時間去思慮,留下一些缺憾。

還有動物園的歷史,動物園承載的人們的感情,這個也是可以寫寫的。

人們小時候看動物看到大,和動物一起成長,見證它們變老,死去。

有的動物死去的時候,人們紛紛來送花束,紀念它陪伴的美好時光,一些動物園的展牌上,也會記錄曾經生活在這裏的動物。

這個時間跨度就比較長了,動物園開局一窮二白,完全和過去做了割捨。

當然,很多東西都是寫的時候才慢慢意識到的,沒有經常逛動物園的經驗,也不好寫這種內容。

這種細膩的情感,需要慢慢醞釀。

還有水生動物,基本沒怎麼介紹。

本來想寫長江女神白鰭豚的,但是虛構的臨海地理位置上夠不到,只有瓜頭鯨。人家要救助個白鰭豚憑啥讓你去呢?想着成功救助瓜頭鯨有經驗被請過去,但是那樣又有點重複。

說完缺憾,其實寫完這本書,也有很多收穫。

最大的當然是關於動物的各種知識,這要是去動物園玩,我都能當導遊了。

還有人獸衝突、環境保護啊。

寫這個題材關注了這方面的消息,就知道現在其實很多糟心事,並不是歲月靜好。

動不動有哪片濕地要被產了種樹、蓋公園的,哪片鳥類繁殖期要放水的,佈置捕鳥網的,拼多多上各種捕獸夾明目張膽,最近還有說野豬要踢出三有,還有「公眾意願普遍難以接受」的大小嘴烏鴉,這就離譜。

大家看完這本書,應該也學到不少知識吧。

以後在遇到一些新聞熱點事件的時候,肯定能有不一樣的見識。

公眾的關注,意識的提升,這個就是作為普通人對於環保最大的貢獻了。

所以我寫了蝙蝠、野豬、蛇、蜜蜂、貉。它們可能並不可愛,也沒有明星動物那麼多的關注,但是它們需要被人了解。

我覺得寫這麼一本,也是挺有意義的一件事情。

上本遊戲製作文,寫了一個流浪貓的遊戲,寫流浪貓在城市中求生。

更新了知識后,就知道其實不應該隨便亂喂。

我覺得動物和醫生這兩個題材很有潛力,一個關注世界的健康,一個關注自己的健康,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以後說不定寫本醫生文。

說起來下本書,這本書發現了很多的不足,需要好好充電學習一下,題材沒有定。

可能御獸文銜接起來容易點,都是寫動物的嘛,而且現在這個題材也比較火。

克蘇魯、科幻也很有趣,反正先積累著,慢慢思考。

這本書的成績還算不錯,比起上本提高很多,有滿意的地方,也有很多遺憾。

等我閉關修鍊出來,下本成績肯定更好。

大概歇個一年半年吧。

休息這段時間,打算換個房子,現在租這個地方交通比較方便,但是我又不出去活動。而且夏天巨曬,悶得不行。

反正作者這職業呆哪都行。換個偏僻點的地方,房租便宜,空間也能大點。買了個健身環,現在這房都沒得玩,每天運動運動,鍛煉一下身體。

也有空出去玩了,可以陪陪家人。

話說有沒有深圳的妹子,想談個戀愛,或者哪個書友給我介紹一下,本人26~

感謝一路陪伴的書友,感謝幫我解答動物方面困惑的大佬們。

最後介紹一下,寫書時候比較有價值的參考書目,網站,紀錄片,公眾號這些。

對動物有興趣可以看看了解,想寫這方面的題材也可以作為參考。

誒呀,買的書有的完本了都還沒看呢。

……

紀錄片,《動物園的秘密生活》,這個特別好看。

《可愛的小崽子們》,主要是講幼崽的。

《天行情歌》,講長臂猿相親的故事,就是書里寫的那個。

書籍,《圖解動物園設計》,這個是我最常用的一本,有個這個腦子裏才建立起來動物園的各種概念。

想玩《動物園之星》,這個是很好的參考。

還有zoolex,這個網站收錄了世界上很多優秀的動物園設計。

《動物園野生動物行為管理》,講行為訓練什麼的,這個就比較專業了。

《大家想知道的動物園50問》,裏面是一些動物園的常見問題,適合小孩子了解動物園。

《動物的秘密語言》,講了一些各大陸比較有代表性動物習性,孔雀、大象啊什麼,也是我經常用的一本書。比較類似的《動物生活史》。

《逛動物園是件正經事》,作者花落成蝕,花蝕老師,可以順便關注一下他的站也有號。這本書就是介紹了一下什麼是好動物園,國內和世界各個動物園的特點。

《那些我生命中的飛羽》,作者是鳥窩裏的貓妖,很知名的鳥類科普博主,書里講了各種鳥。我手裏還有一本《猛禽救助中心操作指南》,也是人編寫的,是BJ猛禽救助中心的大佬。像鳥類救助時候避免依賴的手偶,這個就是聽人講課時候學到的。

《中國鳥類觀察手冊》,介紹全面,繪圖很細緻,適合喜歡觀鳥的朋友。

《朱䴉的遺言》,《鳥鳴時節》,《狼的智慧》,《猿猴家書》《犬中之貓》,講狐狸的。

《生命的力量》,中國野生動物保護的攝影集。

介紹環境危機類的,《日益寂靜的大自然》,《瀕臨滅絕》,《海洋塑料,一個入侵物種》,《死亡區域》,《深海之下》,講藍鯨的。

其它雜七雜八的書就不介紹了。

公眾號,動物園的關注了一堆,質量參差不齊。

「成都動物園」「上海動物園」「廣州動物園」「NJ市紅山森林動物園」「昆明動物園」「重慶動物園」,這幾個可以,更新比較快,而且有乾貨。還有個「BJ動物園保護教育」,這個好像有點水。

科普類的「物種日曆」,「把科學帶回家」,「上海自然博物館」。

「iPanda熊貓頻道」,主要是講熊貓的,我熊貓的知識全是從這學的。

「野象谷研學」「象語KTE」,講大象的。

「阿爾泰山自然保護」,守護河狸的。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這個內容是很有深度的,在這裏面學到很多。還有「貓盟CFCA」,貓盟主要是守護中國大貓的。

「雲山保護」,保護天行長臂猿的。

「GangriNeichog雪境」,主要介紹高原動物,人熊衝突這些。

「自然之友」,「讓候鳥飛」,這個主要關注鳥類問題,裏面基本是去哪哪拆捕鳥網,哪哪的鳥市販賣保護鳥類,執法人員不作為,哪的濕地有威脅。

「反盜獵重案組」,也是介紹各種糟心事。

鳥類的還有「觀鳥者」,「刑小天的鳥類博物館。」

「自然測量員」,這個是王放老師的公眾號,我關於城市動物很多知識都是從他那學到的,特別感謝一下。b站上也有賬號。王放老師講課水平很高。

「野生青年陳老師的咸鹽和碎雨」,陳老師在紅山做救助動物的工作,文章風格很有意思。主要講救助的一些趣事。

「原罪與救贖」,這個是齊園的號,b站上叫「圓掌」,發一些兔猻雪豹的視頻。

「城鄉荒野Studio」,他們是上海做自然教育和本土物種保育的,鄉土展區和稻田的生態系統就是在他們這了解到的。類似的有個「鳥獸蟲木」。

關於動物up的明天再補充吧,先吃個飯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有一座野生動物園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我有一座野生動物園
上一章下一章

完本感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