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揭陽

第一百三十九章揭陽

第一百三十九章揭陽

從三艘軍艦上搬運大量的物資下來,把海mén守御千戶所當作這次抗震救災的中轉站。\對此,杜mén庭也是毫無怨言,十分支持。畢竟高建修給了他兩百條好槍,這樣的好東西,就是有錢都買不到,更何況還是高建修免費送給自己的呢。

對於高建修的「義舉」,杜mén庭也是感慨良多啊。雖然官場上都在傳說高建修難纏,蠻橫無理,撈錢的辦法層出不窮。可是,官場上又有幾個人能做到他這樣,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人家可是真金實銀的拿出錢財來救災的。就憑這一點,也值得我老杜結jiāo,更何況給他結jiāo,還有意想不到的好處呢。

這次從軍艦上帶來的馬騾和馬車並很少,畢竟空間有限。要把這麼多的物資快速運送到數十裡外的揭陽縣城,也是一個難題。這時候,杜mén庭站出來了,他表示能解決這一難題。海mén守御千戶所,本來是個軍事機構,是防止海盜入侵的一個所城。自從嘉靖末年肅清倭寇后,這數十來海面基本平靜了,雖然不時還有海盜扣邊。這個所城已經成了一個數千近萬人的民城了,各種生產活物資應有盡有。

作為本城最高長官,杜mén庭馬上搜集了一百輛手推車、二十輛馬車,以及民夫兩百人。這些民夫,當然算是高建修雇傭的,每天三十五文錢,也算是高薪了。有了杜mén庭的幫忙,這運送物資的事情就好辦了。於是高建修留下個得力的助手在守御千戶所來協調運送物資,自己帶著一干人等騎馬往北邊揭陽縣城而去了。

快馬加鞭,到了下午趕到了揭陽縣城。放眼望去,揭陽縣城的建築並沒有太多的破壞,大概只有一到兩成的老舊房子被震倒坍塌。那些質量好的民居完好無損。只是縣城裡的難民太多了,大家都不敢回家,因為這幾天偶爾還有餘震,那些窮人家裡的房子本來就破舊,如果碰到餘震,說不定房子一倒把自己壓在下面那就完蛋了。

進入縣城,發現竟然有衙役站崗,說是為了防止sāoluàn。一般來說,在古代,有大災大難,都是jiān人作luàn的好機會。看來這個揭陽知縣張明弼不是個糊塗人。高建修只得派親兵送上自己的名帖給知縣。

張明弼這幾天忙得頭髮都要白了,地震這種百年不遇的事情怎麼就讓自己給趕上了。自己治下發生地震,這在官場上絕對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這次地震大啊,雖然震中心不在縣城,可是餘震不斷,那些愚民只知道往縣城跑不敢回家,這麼多流民聚居在一起,這就給了不少不法jiān徒以機會了,隱患非常大。

cháo州府各縣,土賊山寇海盜橫行,民變軍luàn不斷。自己還記得在崇禎十一年,也就是自己任職揭陽剛一年的時候,本縣土賊數百人攻打竹橋,若不是自己指揮得當,率領鄉勇拚死抵抗,估計不但竹橋就是縣城都要丟失了,形勢危險啊。即使這樣,本縣的典史陶夢龍也壯烈犧牲了。所以,這次地震一來,張明弼有了上次的經驗,還是拉出一票鄉勇先維持縣城的秩序以防止jiān徒作luàn,然後再想辦法救災。

張明弼也是沒有辦法。自己從崇禎十年chūn任職揭陽知縣,按道理到了去年銓選就該離任升職或者平調到外地。可是自己得罪了朝廷大員,沒有被降職卻留在揭陽繼續當知縣,還算一個不錯的結果,這其中就有崇禎十一年平定土賊有功的原因。因為上面有一雙眼睛在盯著自己,如果這次地震引發sāoluàn甚至民luàn,那自己這個官也當不長久了。

維持好縣城的秩序,又不能勸這些受災百姓回家,只好請大戶們施粥救濟。但是這些大戶們,平時說的好聽,一聽要他們拿出點真傢伙來就推三阻四,跟要了他們老命似的。他們紛紛訴苦,說大人前兩年為了建塔,自己這些鄉紳出了大力,現在還沒有回復元氣。

真是豈有此理。這個涵元塔是你們這些鄉紳自己要建,自己何曾要建來著。當初,揭陽縣因為自嘉靖末年以來數十年沒出過一個進士,鄉紳們最終找出了「巽地有陷,則文采不發」的原因,需要建塔以振文風。於是在天啟七年年底開始修建涵元塔。到了崇禎二年chūn,知縣馮元飈調任,塔卻只建好了一層而已。馮知縣被調走,塔自然也沒人建了。可是建塔的成果卻開始慢慢顯現。自此之後,揭陽縣在短短十年時間內出了六位舉人、四位進士。人們這又想起這涵元塔的好處已以及修建的初衷,馬上就請知縣張明弼把未完工的涵元塔修建好,大家出錢出力也要把這涵元塔建成最好最大的文風塔。

於是,剛剛上任的張明弼組織全縣huā費了巨大的財力人力,歷時兩年之久,終於把這涵元塔建成。塔建好了,揭陽縣的元氣也傷了幾分。但是,這不是大家不賑災的借口。只要大家出力,每家出十石糧食或百兩銀子,這個災難很快就能過去的。就連那些平時跟自己一起喝酒寫詩的詩友們如郭之奇等人,也是一máo不拔,實在讓自己傷心。

「香港參將高建修拜訪?」張明弼拿到名帖的時候,嚇了一跳。這個高建修跟自己毫無瓜葛,他跑到這裡來幹什麼?沒理由啊,不管他是以市舶司副提舉還是以參將的身份,都不應該出現在揭陽縣啊。

不過人家不管是什麼身份,官職都要比自己高,他來拜訪,自己還是要出去迎接的。

「高將軍到敝縣,下官未來得及迎接,還請恕罪。高大人,請。」見到高大威猛的高建修,身為南直隸金壇人氏的張明弼還是有點不習慣。畢竟在南直隸和廣東,個子高的人很少。現在陡然見到高大的高建修,還是有些吃驚。從高建修的身高,再聯想到他殺人如麻的戰功,張明弼心裡一顫,他到底來幹什麼?

「張知縣客氣了。我這次到揭陽來,是特地送一些救災物資來的,不代表官方,只代表我香港到的商民。我香港島,這兩年生活還算富足,聽說揭陽發生強烈地震,我等心有不安。都是我大明子民,朝廷赤子,揭陽的百姓受苦,我們心裡也不好過。所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香港的商民們,特地推舉我來協助大人救災。救災物資—糧食、棉衣、yào材等等,一共百多車,正在運輸的途中。」高建修開mén見山道。

什麼?張明弼使勁róuróu自己的眼睛,面前的這個人不是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啊。你高建修這是要打什麼壞主意,竟然運來這麼多物資到揭陽來救災?無事獻殷勤,非jiān即盜,是個正常人都不會相信其中沒有什麼隱情的。

「怎麼,我等前來救災,張大人不歡迎?」高建修見面前的知縣大人呆立原地毫無反應,這才問道。

「歡迎,歡迎之至。高大人高風亮節,香港商民的義舉,實在令下官慚愧啊。大人的車馬都到了哪裡?需不需要下官派人去接送?」張明弼放應過來后馬上表示歡迎。管他高建修是什麼用心,現在能有人幫助救災,安定災民度過這個冬天再說。

「車馬就在後面,最早的一批估計在天黑就能趕到。張知縣能派人去接,最好不過了。」高建修不客氣道。

張明弼馬上組織鄉勇在高建修親兵的帶領下去迎接第一批救災物資了。

「張大人,我看城內和牆外的涵元塔邊,到處都是災民。這些災民無所事事,也是個隱患啊。」高建修意味深長說道。

來了,高建修終於lù出了狐狸尾巴了。原來他是在打咱縣災民的主意啊。自己都聽說了,現在高建修在香港和附近島嶼上建立了不少工廠作坊,需要大量的勞力。可是讓自己想不明白,香港島就那麼屁大的地方,怎麼就需要這麼多的工匠勞力呢?作坊開多了,香港島又不種田,為了這些勞力的口糧,想必高建修也是費了不少力氣的。

「那高將軍有什麼好的辦法,安置這些災民?」張明弼順著高建修的思路問道。

「張大人是這方面的行家裡手,自然知道以工代賑這一辦法的。」

「以工代賑?是不是高大人的香港島那裡缺乏人手?我這裡的民眾對香港島上工匠的良好待遇非常眼熱呢。」張明弼半真半假的打趣道。

高建修微微一笑,把對方的諷刺完全不放在心上。在香港做工,確實要比廣東其他地方工錢高一些,就是在香港明碼頭當搬運工,在貿易季節,每個月也能掙一兩銀子。

「不是,我聽說揭陽有幾個瓷窯因為經營不善而陷入困境。我香港的商人們,每年都要出口大量的瓷器到外洋。若是我們把這幾個瓷窯盤下來,擴大生產,招募大量的勞力。一來解決大人的心腹之憂,維護揭陽的和諧安定,二來讓我們這些香港人有一個穩定的貨源。怎麼樣?」高建修終於亮出了自己的底牌。

更多手打全文字章節請到【——諾*書*網——】【小說-網】閱讀,地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新時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大明新時代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九章揭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