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兵種

第72章 兵種

【叮,恭喜唯一特殊領主玩家建成第一座軍用建築——軍事學院,領主玩家集中注意力盯視可獲取軍事學院信息。】

成為領主第二天,趙彥傑終於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他迫不及待的按照遊戲世界規則的提示盯向比市鎮中心佔地面積還要廣闊的軍事學院。

【軍事學院:結合軍營及馬廄功能的中國建築物,可以混合訓練及升級步兵與騎兵單位。

來源背景:17世紀初,滿族皇帝努爾哈赤建立了八旗軍,主要根據血統及部落關係,將所有的家族成員都編製在這些行政團隊之中。

而各旗軍又被分為牛錄。努爾哈赤想要創造一群可以隨時被徵召為滿族打仗的人民,因此要求各牛錄都必須編製一群士兵(通常是300人),各牛錄集合起來即可組成一支大型的地方旗軍。

後來,當努爾哈赤之後的皇帝在17世紀中葉征服了蒙古人及漢人時,便把這些新戰士吸收到旗軍系統中。

在八旗軍系統的巔峰時期,共包含了滿族、漢族以及蒙古士兵。雖然原本一開始是做為強加在被征服者身上的外族軍事系統,但卻迅速發展成許多管理制度的核心行政理念,例如支付薪餉、分配土地、管理財產及監督大眾福利與司法相關事務。

中國文明有自己一套建造軍隊的方法,就是透過軍事學院,讓中國人將軍事單位進行分組訓練,快速地建造更多軍事單位。

這些組別叫作旗軍,每支旗軍都有一項專長,可能是速度及反步兵,或是攻城及炮兵。

軍事學院可提供的旗軍包括禁軍、御林軍、明軍、舊漢軍、蒙古軍、正規軍以及防衛軍。】

「果然是老外做出來的遊戲,對我們東亞人的歷史只知道一些皮毛,竟然把明軍加入到滿清時代的中國軍事體系當中……

讓我看看軍事學院都可以招募什麼樣的兵種。

該死,我當初真的應該好好玩一玩帝國時代三,我竟然對帝國時代三遊戲里中國勢力的兵種信息沒有任何印象!」

【殖民時代的軍事學院可招募三類混搭兵種,以小隊的模式招募。

分別為舊漢軍、正規軍、明軍。

舊漢軍:一隊需消耗255單位食物,180單位木材。

一隊舊漢軍包括3名中國連弩兵和3名中國長槍兵。

正規軍:一隊需消耗255單位食物,170單位錢幣。

一隊正規軍包括3名中國連弩兵和2名草原騎兵。

明軍:一隊需消耗345單位食物,120單位木材。

一隊明軍包括2名中國長槍兵和3名怯薛。】

「這……」

趙彥傑眨了眨眼睛,又看了一邊兵種簡介,單從名字上他還真沒看出這三個小隊兵種的強弱……

就連價格方面也很難分辨,因為趙彥傑並不知道這座小島上的資源是木材多還是錢幣多。

雖說樹木更容易尋找,但這個遊戲世界的帝國時代三系統,很多資源都會換算成錢幣,比如說幾乎所有的礦產,就連平淡無奇的石礦都可以變成少量的錢幣!

當然,這裏的石礦不是隨地撿取的石頭,而是那種大塊的石料。

而且石礦轉換錢幣的比例是所有礦產中最低的。

然而,架不住石頭多啊!

不過,還沒有對小島展開探索的趙彥傑所擁有的資源,錢幣確實是最少的。

周圍只有少量石礦,沒有其他金屬礦藏。

「以我現在的資源儲備比例,暫時只能選擇不需要花費錢幣的舊漢軍和明軍。

我的食物資源並不充足,選擇明軍的話暴兵會很傷,而且士兵和平民單位都需要吃飯,包括我在內……

選擇消耗食物少木材多的舊漢軍,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負擔,我還有許多建築需要建造,主要消耗的都是木材資源,短時間內無法使用大量木材用來招募士兵……

算了,還是讓我先看看這些兵種的性價比吧。」

【中國連弩兵:單次攻擊為三連發。古老的中國弩兵單位,發射速度極快,擅長攻擊步兵。

簡介:中國連弩兵是便宜、攻擊力也相當弱的中國弓兵單位,但射箭的速度比一般弓兵單位快上3倍。

由於射箭的速度極快,因此他們射出的單一枝箭所造成的傷害小於其它種箭,但在攻擊重裝步兵及輕型騎兵時卻佔有優勢。

中國連弩兵是舊漢軍及正規旗軍的一部份,玩家可在中國軍事學院訓練他們。

來源背景:中國連弩以設計簡單和射擊快速著稱。

它的箭匣可裝十支弩箭,箭頭為鋼製,可以連續擊發。連弩的操作方式是,左手握住箭柄,瞄準之後,右手扣下扳機,接着弩箭下降至發射位置、上弦、隨即射出,然後另一隻弩箭又下降至發射位置。

這種武器的設計就是要能快速射擊46至76米距離內的敵人。

連弩對騎兵特別有效,因為準確度不高,所以較易命中馬匹這種大型目標,而且坐騎受傷后不但難以駕馭,還會使得周遭的軍伍陷入混亂。

中國有關連弩的傳聞最早出現在公元前250年,據說秦始皇曾使用連弩射殺鯊魚而自豪。不過大多數的說法是,中國連弩出現於公元200年的漢朝。】

【中國長槍兵:配備長矛的步兵單位,擅長攻擊騎兵及建築物。

簡介:中國長槍兵是中國的步兵單位,他們在戰鬥中使用被稱為「槍」的長矛。對敵人造成的近戰及攻城傷害比一般長矛兵多,但生命值比較低。

他們就跟大多數長矛兵單位一樣,極為擅長攻擊騎兵。中國長槍兵是舊漢旗軍及明軍的一部份,玩家可在中國軍事學院訓練他們。

來源背景:槍常被稱為「武器之王」,因為在中國,它的使用時間最久且最可靠,是極為普及的武器。

它的握柄是略有彈性的水臘木,長度可從2.1米(步兵用)到3.9米(騎兵用)。

槍自商朝(公元前17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就很常見,直到清朝末年(公元1616到1911年)都還在使用,而且變化不大。

槍的頂端是一片葉形刀,刀末靠近槍柄處有一綹馬鬃。

揮槍時,這綹具裝飾性的馬鬃可以製造模糊焦點的效果,使敵手無法有效地奪取這把武器。據說這綹馬鬃還有一種功能,就是能讓血水不會流到木柄上,否則木柄會變得黏滑,難以操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越諸天坑自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穿越諸天坑自己
上一章下一章

第72章 兵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