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前言

祖國傳統中醫藥學,博大精深,多少人皓首窮經、窮盡畢生心血仍難以窺其堂奧。古今單驗方,作為中醫藥學獨特的一種表現形式,一代又一代在中醫界、在民間流傳著,其生命力何其旺盛!我平時好讀古今醫學典籍,有意無意間,搜羅到很多單驗方,時間久了,積累的古今單驗方少說上萬個,在臨床實踐中時常用之,每收奇效。於是我把相對繁複、需要專業中醫來使用的方子分開來存放,把自認為驗、便、廉的單驗方挑揀出來,以「金風玉露」(QQ531432045)的網名在網上(新浪博客、騰訊QQ、華夏中醫論壇等)連載「古今單驗方選評」系列文章。

起先僅限於在QQ空間里發表,影響力相對較小,僅有三兩網友瀏覽,並未受到重視。後來我得到摯友廖勝勇的指點和王學峰的鼓勵,將這些文章逐一放到新浪博客裏面,這樣任何人只要百度一下就可輕易找到這些文章。網絡的傳播力量實在不可估量,我的這些文章被大量轉載,一部分文章被某網友轉至「華夏中醫論壇」,竟然未署上我的網名,有朋友知道后告知我,我當時像個愣頭青年,血脈賁張,大為光火,要討要說法。後來「華夏中醫論壇」的「人蔘」兄台敦促該網友在文章上署上我的網名,並聯繫到我,邀請我做論壇講師,將「古今單驗方選評」系列文章徑直發佈在論壇上,我欣然接受了,聲討的事也就不說了。文章逐一發佈后,在論壇的反響很不錯,我深深地得益於他們的宣傳。我內心有一個宏願,就是接着搜集、整理單驗方,把這個系列文章繼續寫下去,寫出一千集,如果可能,哪怕更多,至一萬集……

再後來,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的王實編輯在網上發現我的文章,聯繫我出版事宜。我們並未謀面,但我為他的那份真誠所打動,我感覺他有一種編輯特有的使命感。在他的一再鼓勵、督促下,我鼓起勇氣,將這些文章重新一一修訂(增刪很多),決定交由他出版。

出版事宜有眉目后,我找到我所在的醫院——南方醫科大學附屬恆生醫院中醫科的虞勝清教授,他是原江西中醫學院中醫各家學說教研室主任,江西知名中醫,曾參編《中醫方劑大辭典》,退休后受聘於恆生醫院,前不久恆生醫院還為他隆重舉辦了「從醫50周年慶祝會」,虞勝清教授邀請我參加他的慶祝會,令我又驚又喜。我曾多次向他請教中醫專業的問題,他總是耐心解答,細細剖析給我聽,讓我茅塞頓開。這次請他幫我寫個序言,提出一些修改意見,沒想到虞教授獎掖後生,愉快地答應了。

我不敢掠人之美,我必須感謝那些創製單驗方的作者及推廣宣傳使用者,沒有他們的方子,我寫這些文章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我堅定地認為一些單驗方有其存在的價值和研究、推廣的必要,誠如明代醫家張景岳所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斷流之水,可以鑒形;即壁影螢光,能資志士;竹頭木屑,曾利兵家。是編者倘亦有千慮之一得,將見擇於聖人矣,何幸如之!」(見《類經》序)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說的雖是文學作品,其實《古今單驗方選評》作為一部中醫科普著作,寫起來何嘗不應該慎之又慎。文稿交付前的一段時間,恆生醫院康復醫學科安雲龍主任審閱了書稿,並提出了很多中肯的修改意見。另外,同事王勇、饒來生、熊麗輝、張龍芝、陳麗偉等諸位醫生對所選擇的單驗方也有不少可貴的建議,特此致謝。這裏也一併感謝默默支持我的家人,感謝父母親給我的春風化雨般的教育,感謝妻子為我辛勤地付出。

最後,讀者諸君如有發現書中不妥之處,可直接網上聯繫我,指偏糾謬,善莫大焉!

劉全豐

2013年元月23日於深圳恆生醫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古今單驗方選評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古今單驗方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