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煙驟起圖拉吉

烽煙驟起圖拉吉

烽煙驟起圖拉吉

戰略要地圖拉吉位於佛羅里達島南岸,為當時英屬所羅門群島首府所在地——美日雙方對此地的爭奪隨後將誘發更加血腥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今天,所羅門群島首府已遷往南面瓜島北部的霍尼亞拉。

由於聯合艦隊增援航母尚未到來,井上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也在為將來的MO作戰進行着積極籌備。3月底,南洋部隊兵分三路實施了一次小規模的布干維爾—布卡作戰,其目的是控制拉包爾周邊區域,為未來的大規模作戰鋪平道路。3月28日,布干維爾登陸部隊從拉包爾起航,艦隊包括3艘巡洋艦、1艘彈藥船和少量地面部隊,由五藤第六戰隊的4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和3艘驅逐艦護航。

同一天晚些時候,由3艘炮艦組成的布卡登陸部隊駛離拉包爾,前往南方300公里的布卡修建輔助機場。30日黎明,布干維爾登陸部隊在肖特蘭卸下海軍第八根據地部隊主力,31日佔領布干維爾島東岸首府基埃塔。與此同時,日第八根據地部隊一部佔領布干維爾島北部的布卡島。所有艦隻在將登陸部隊送上岸后迅速返航拉包爾。到31日,這一小型作戰已告結束。日軍隨後迅速在兩地建起了水上飛機基地。

由於日軍迅速回撤,隨後得到消息的弗萊徹根本來不及發起攻擊。上述兩地均處在日軍拉包爾陸基航空兵的打擊範圍之內,弗萊徹認為以暴露航母行蹤為代價攻擊無關緊要的陸上目標是不明智的,而且尼米茲之前曾經有令「第十七特混艦隊以打擊日軍水面艦艇為主要目標」。弗萊徹的做法引起了金的強烈不滿,這也為他很快離開戰場到陸上賦閑埋下了伏筆。

此前的偵察報告顯示,圖拉吉並無多少盟軍部隊駐守。井上認為由志摩擔綱的圖拉吉之戰不過是一次愉快的旅行而已,根本未料到南方不遠處活動着一支美軍艦隊。4月30日,日軍圖拉吉攻略部隊從拉包爾啟航。志摩坐鎮「沖島」號佈雷艦,在「菊月」號、「夕月」號驅逐艦及幾艘掃雷艇的簇擁下前往圖拉吉,運輸船上裝載着日本海軍吳鎮守府第三特別陸戰隊和第八十四警備隊一部及大批軍需物資。

在所羅門群島及南太平洋諸島,活動着一支不穿軍裝的特殊部隊,它就是被稱作「斐迪南」、隸屬澳大利亞海軍部的眾多海岸觀察哨。其創始人是澳大利亞海軍的埃里克·費爾特少校。「斐迪南」的名字來源於華特·迪斯尼的漫畫「猛牛斐迪南」,這種體形碩大的鬥牛喜歡蹲在樹下聞花的香味。他們的任務是潛伏各地,及時向盟軍提供日軍的情報,其配備的通信設備的發報距離可以達到740~1100公里。這一組織原本是一戰時期為防備德國人建立的。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澳大利亞皇家海軍迅速恢復並領導了這一組織。由於大量當地土著的加入,這支隊伍的偵察範圍幾乎達到無孔不入的地步。在恢復該組織的同時,50名澳大利亞海軍工程人員來到圖拉吉,建起了一個水上飛機基地。隨後進駐的6架水上飛機可以時刻監視拉包爾日軍的各項活動。

日軍艦隊向南駛過新喬治亞島時,被無處不在的「斐迪南」發現並及時向圖拉吉發出了「敵艦隊來襲」的警報。5月2日,明知不敵的少許澳軍及6架飛機連夜撤出。

澳大利亞人前腳剛走,日本人後腳就到了。2日19時30分,日軍圖拉吉攻略部隊抵達薩沃島以北海面。22時整,吳鎮守府第三特別陸戰隊開始換乘。3日凌晨1時,日軍發起搶灘登陸。由於澳軍已經撤離,日軍不戰而得圖拉吉及附近的加武圖島。利用未被澳軍完全破壞的設施,日軍迅速修復了水上飛機基地、碼頭和兵營,橫濱航空隊的5架川西二式大艇立即進駐。為預防可能到來的襲擊,日軍在港口部署了4門80毫米防空炮和少許12.7毫米高射機槍。

3日18時30分,準備次日黎明與菲奇和克瑞斯會合的弗萊徹接到了「兩個月來我一直期盼的那種信息」。來自西南太平洋戰區的電報稱:據來自海岸觀察哨的消息,5月2日16時30分有一支日軍船隊前往圖拉吉,其中最大的船有5000~8000噸——它無疑正是志摩的旗艦「沖島」號。隨後另一份報告指出,日軍運輸船正將登陸部隊卸載到登陸艇上。結合頭一天澳軍撤走的消息,弗萊徹認為圖拉吉無疑已落入日軍之手。

此時美軍第十七特混艦隊距圖拉吉740公里。只需高速航行一夜,登陸日軍就將進入「約克城」號艦載機的打擊範圍。儘管「列剋星敦」號無法參戰令人稍覺遺憾,但弗萊徹認為自己的1艘航母、4艘重巡洋艦、6艘驅逐艦足以完成打擊敵人的任務。圖拉吉和莫爾茲比港是「約克城」號編隊重點保護的兩大目標,日軍對莫爾茲比港的進攻暫時不會發起,附近海域似乎並無敵軍航母,弗萊徹堅信日軍仍不知道自己的所在,奇襲圖拉吉大有可能。他的艦隊剛剛補給,有足夠的燃油可供高速行駛。於是弗萊徹下令「尼奧肖」號油輪和護航驅逐艦「拉塞爾」號按原計劃與菲奇和克瑞斯會合,之後帶他們東行330公里,5日清晨在瓜島以南600公里的「玉米點」等他。

做好上述安排之後,弗萊徹率第十七特混艦隊以27節高速向北駛往所羅門群島中部,準備在翌日黎明攻擊剛剛登陸圖拉吉的日軍部隊。弗萊徹清楚本次打擊將暴露美軍在珊瑚海至少有1艘航母,但他還是想趁熱打鐵給日軍以意想不到的打擊。

4日黎明,一夜高速航行的「約克城」號編隊抵達瓜達爾卡納爾島西南160公里的預定攻擊陣位。儘管天氣異常惡劣,但由於之前在南太平洋巡邏月余沒有打仗,艦隊全體官兵鬥志格外高昂。當艦長埃利奧特·巴克馬斯特上校宣佈飛行大隊將在清晨出發空襲圖拉吉時,「約克城」號甲板上一片歡騰。一些很早以前的《全國地理》雜誌被發放給飛行員,上邊有模糊的圖拉吉地圖。

弗萊徹判斷剛剛被佔領的圖拉吉不太可能有日軍戰鬥機進駐,他將18架「野貓」全部留下用於艦隊空中保護。4時31分,第一攻擊波——比利·伯奇少校的13架俯衝轟炸機、喬·泰勒少校的12架魚雷機及華萊士·肖特上尉的15架偵察轟炸機——依次起飛。轟炸機均攜帶454公斤炸彈,「蹂躪者」則裝載一條MK13型533毫米航空魚雷。

空襲指揮官是資歷最深的伯奇,但他並非編隊中軍銜最高的軍官。在一架「無畏式」的後座上,坐着太平洋艦隊火炮射擊參謀沃爾特·辛德勒中校。在他的再三懇求下,弗萊徹勉強同意他參加第一波攻擊,在實戰中考察美軍空襲效果。在珊瑚海海戰中,盡職盡責的辛德勒先後5次登上飛機,現場觀摩了戰鬥過程。

因魚雷機速度較慢,美軍3個機隊是順次投入戰鬥的。6時30分,伯奇機隊率先抵達圖拉吉上空。日軍根本未料到美國人這麼快就來了,登陸部隊沒有任何空中掩護。此前護航的「祥鳳」號已掉頭北上,前往掩護莫爾茲比港登陸部隊,高木機動艦隊此時仍滯留在拉包爾附近,試圖完成運送9架零戰的倒霉任務。剛架起的幾門高射炮無人看守。6時45分,第一架轟炸機率先發起攻擊。美機從5000米高空接近目標,在3000米高度以70度角高速向日艦俯衝至760米投彈。伴隨着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一顆454公斤炸彈準確命中「菊月」號,艦上水兵當場死12人、傷22人。隨着更多炸彈落下,港口被炸得一片狼藉,到處都是烈火、濃煙和衝天的水柱。爆炸甚至將飛機引擎的轟鳴聲都淹沒了。

6時50分,泰勒少校的魚雷機群抵達戰場。此時日軍已做出反應,防空陣地上寥寥幾門高炮和高射機槍紛紛開火。美機對此毫不理會,紛紛降至20米低空尋找合適目標投雷,水面瞬間被劃出一道道白色的痕迹。此時肖特機隊適時趕到,15架飛機每5架為一組分別攻擊了1艘水上飛機供應艦、1艘驅逐艦和1艘商船。遭受炸彈和魚雷聯合攻擊的日軍艦船紛紛逃向外海。志摩一邊發出呼救信號,一邊下令「高榮丸」號、「吾妻山丸」號運輸船停止卸載,迅速逃往圖拉吉以北,暫時躲避。

8時45分,返航的第一攻擊波開始在「約克城」號陸續降落。儘管並未遭受任何損失,但第一個跳下飛機的伯奇對攻擊效果大為不滿。當他們進行俯衝轟炸時,低空濕熱的空氣很快在飛機風擋玻璃上形成了一層霧氣,大大影響了飛行員的可視度,導致攻擊效果大打折扣。伯奇建議立即發起第二波攻擊,因為港內仍有大量日軍艦船。

陸續返航的飛行員對伯奇的觀察進行了補充。魚雷機隊聲稱擊沉2艘驅逐艦,重創1艘輕巡洋艦和1艘貨船。經過七嘴八舌的驗證,大家認為,至少有4顆炸彈命中目標,還有1顆疑似命中,敵軍有3艘運輸艦中彈,2艘巡洋艦逃向外海,1艘水上飛機供應艦和1艘貨輪也遭到攻擊,但炸彈是否命中不敢肯定。實際上敵軍的損失遠沒有飛行員吹噓的那麼大,日軍只有老式驅逐艦「菊月」號重傷,為避免沉沒不得不搶灘擱淺。

9時6分,弗萊徹下令第二攻擊波出發,包括13架偵察轟炸機、11架魚雷機和14架俯衝轟炸機。抵達戰場的美機開始在瓜島西、北兩個方向追擊從港內外逃的日軍艦船。9時45分,攻擊開始,俯衝轟炸機第一小隊1彈中的,3彈近失,第二小隊1彈命中,第三小隊獲得一顆近失彈。偵察轟炸機隊在10時40分攻擊了1艘受傷的水上飛機供應艦,擊落起飛頑抗的水上飛機1架。魚雷機隊同樣選擇攻擊水上飛機供應艦,未能命中。剛剛進駐基地的日軍水上飛機對美軍轟炸機實施了攔截。

第三波攻擊機群在12時40分出發。這一波只有偵察轟炸機12架和俯衝轟炸機9架。為排除日軍水上飛機的干擾,4架「野貓」奉命出擊為轟炸機護航。13時30分,攻擊開始,起飛迎戰的日軍水上飛機迅速被「野貓」擊落3架。麥卡斯基駕駛戰鬥機掃射了「夕月」號,導致該艦艦橋起火,包括艦長橘廣太在內的10人死亡、24人受傷。偵察轟炸機隊聲稱重創貨船1艘,還轟炸了港口設施。俯衝轟炸機隊依然對那艘水上飛機供應艦投下所有炸彈,無一命中。「吾妻丸」號上吳鎮守府第三特別陸戰隊死亡5人、受傷29人。

美軍第二波攻擊損失魚雷機1架,2架參加第三波攻擊的戰鬥機迷航降落在瓜島亨斯洛角的海灘上,那裏距艦隊約80公里。愛兵如子的弗萊徹立即派出2艘驅逐艦前往救援。「哈曼」號成功接回了2名戰鬥機飛行員。未被「帕金斯」號找到的魚雷機機組成員幸運落在傾向盟軍的所羅門島民手中,之後輾轉回到了部隊。

艦載機攻擊期間,弗萊徹曾試圖派出2艘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去「結果那些受損的日軍艦隻」。「阿斯托利亞」號上的約翰·史密斯少將隨即安排了出擊艦隻。雖然艦隊與圖拉吉的直線距離僅140公里,但碩大的瓜島橫在面前,出擊艦隻必須繞道而行,天黑前肯定無法抵達戰場。斟酌再三,弗萊徹取消了水面艦艇的出擊命令。此舉無疑非常明智,否則那4艘無法及時趕回的艦隻第二天只能成為高木艦隊攻擊的活靶子。

匯總戰果,美軍聲稱擊沉驅逐艦2艘、小型艦隻4艘,重創大型運輸船和水上飛機供應艦各1艘,擊落水上飛機5架。根據飛行員的誇大描述,弗萊徹認為攻擊取得了顯赫戰果。實際上日軍損失輕微,僅遭受重創的「菊月」號拖上岸后被廢棄,特設掃雷艇一號、二號和「玉丸」號以及4艘登陸駁船被擊沉,人員死亡87人、受傷124人。

隨轟炸機飛了三個來回的辛德勒觀摩了攻擊的全過程,並坦言這些初出茅廬的小夥子準頭「很糟」。如果能達到訓練時的標準命中率,日軍的損失將3倍於此。糟糕的戰績值得原諒,長期有驚無險卻異常折磨神經的巡航已經讓飛行員疲態盡露,圖拉吉作戰對他們不過是一次熱身而已。這也是「約克城」號魚雷機隊首次在實戰中投雷。

在隨後發給珍珠港的報告中,弗萊徹聲稱「敵人遭受了重大損失」,報告結尾處他說:「真痛快!」在簽署弗萊徹的戰報時,尼米茲稱,圖拉吉戰鬥「從耗費彈藥情況看所得戰果實在令人失望」,但他還是立即向弗萊徹發去了熱情洋溢的激勵電報,「祝賀你和你的部隊圓滿完成任務,望能和援軍一起擴大戰果」,同時稱讚「約克城」號的飛行員「不摧毀目標誓不罷休的精神非常值得表揚」。

日落時分,弗萊徹回收了飛機之後打道回府。「約克城」號以23節向東南航行,準備和第十一特混艦隊會合。

5月4日,日軍14艘運輸船在梶岡艦隊護航下從拉包爾拔錨啟航,MO作戰正式拉開了序幕。5日上午,戰役總指揮井上乘「鹿島」號輕巡洋艦從特魯克前出至拉包爾,親自坐鎮指揮多支艦隊的聯合作戰。

剛剛抵達拉包爾的井上屁股還沒挨着凳子,前方就傳來了圖拉吉登陸部隊遭遇空襲的消息。隨後發回的報告表明,發動攻擊的是航母艦載機。此時井上方才明白,珊瑚海竟然潛伏着一支強大的美軍航母艦隊。井上立即向各部隊頒佈緊急命令,「敵軍機動部隊位於圖拉吉370公里範圍之內」,高木機動部隊「務必儘快捕捉殲滅該敵」,五藤支援部隊及山田所部陸基航空兵迅速出擊,「一舉圍殲剛剛出現的美軍航母艦隊」。為避免圖拉吉部隊再遭打擊,井上命令志摩率部暫時北撤避讓。剛剛出發的梶岡運輸船隊也受命暫停前進,待高木、五藤、山田各部圍殲美軍航母艦隊后再行南下。

5月1日4時,經過3天補給整備的MO機動部隊從特魯克出發向東南航行,同日,艦隊指揮官高木武雄晉陞中將。高木認為,晉陞表明東京對自己在爪哇海戰中的表現是基本認可的。現在帶着如此強大的艦隊出征珊瑚海,高木認為這正是自己建功立業,讓那些質疑之聲統統消失的絕佳機會。但想到自己從未指揮過航母作戰,興奮中的高木也隱隱感覺到一絲不安。

機動部隊被井上賦予了一個看似簡單的任務,為第二十五航空戰隊捎帶9架零式戰鬥機。之前由於出擊頻繁,山田的戰鬥機僅存10架。由於聯合艦隊的直接干涉,壓制澳大利亞北部陸基航空兵的任務現在改由山田承擔。高木對運送戰機的附帶任務一直頗有微詞,後來正是這一行動無意中幫了美國人的忙。

2日清晨,機動部隊行駛至拉包爾東北440公裏海域,原下令放飛移交給台南航空隊的9架戰鬥機。天氣異常惡劣,起飛后的戰鬥機無法在瓦納卡奴機場降落,只好再次返回母艦。高木決定停止輸送直接南下。但井上認為這9架零戰對爭奪莫爾茲比港的制空權至關重要,嚴令高木必須完成任務。無奈高木只好推遲進入圖拉吉以東海域的時間,向北兜了一個大圈於3日再次回到放飛點。天空暴雨如注,飛機起飛后無法降落,於12時35分再次返回,1架「翔鶴」號的零戰在着艦時衝出甲板墜海,所幸飛行員被救起。

感到厭煩的高木決定暫時不向拉包爾輸送零戰,等艦隊到達所羅門群島靠珊瑚海一側再說。僅僅為節省一次額外的渡運任務,戰場第一主力「雙鶴」被迫在遠離戰場的海域滯留長達2天,機動部隊已大大落後於原來的日程。按照原定計劃,當「約克城」號派出艦載機空襲圖拉吉時,日軍2艘航母應該位於圖拉吉以北220公里處,美軍艦隊完全處於其打擊範圍之內,從暗處突然殺出的「雙鶴」將對「約克城」號構成致命威脅。高木完全可以在敲掉「約克城」號后揮師東進,一舉圍殲菲奇少將的第十一特混艦隊。但由於被迫執行運送戰機的任務,高木的實際位置位於圖拉吉以北870公里,錯失了打擊美軍艦隊的機會。雙方的一系列錯誤就此開始陸續上演。

圖拉吉遭遇襲擊時高木機動部隊正在加油。從5月4日6時24分起,高木連續接到圖拉吉發出的呼救信號。此時航母和巡洋艦已完成加油,高木命令尚未加油的驅逐艦和「東邦丸」號留在原地繼續補給,自己率領2艘航母、2艘重巡洋艦和驅逐艦「夕幕」號、「有明」號快速趕往戰場。

7時22分,原下令「雙鶴」的艦載機在甲板上一字排開,隨時準備出發攻敵。8時整,「瑞鶴」號放飛了6架魚雷機,兩機一組以130度、140度、150度為基準線實施搜索。每組先飛行460公里,然後向右飛行37公里后返航。日軍搜索方向選擇了所羅門群島以東,而「約克城」號卻是向南航行,搜索未果的日軍魚雷機於11時50分后陸續返回母艦。

當時能及時到達作戰區域的只有駐肖特蘭的3架水上飛機,但它們接到命令時,天色已晚。如果能及時起飛,它們就能輕鬆發現位於偵察半徑內的美軍艦隊——弗萊徹的運氣的確不錯。

得到圖拉吉遭襲的消息,五藤立即率「祥鳳」號及4艘重巡洋艦高速向西行駛。但當他們趕到瓜達爾卡納爾島海域時,美國人已經不知去向。美國人走得太快,否則「祥鳳」號的壽命就要縮短3天了。

事實上,美軍對圖拉吉的空襲可謂得不償失。因為缺乏必要的後續手段,遭襲的圖拉吉依然掌握在日軍手中,水上飛機基地仍可正常使用,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美軍陸戰一師登陸圖拉吉和瓜島的8月8日。更重要的是,之前日軍並不知道珊瑚海有美軍航母存在,處在暗處的弗萊徹佔有情報的絕對優勢。本次襲擊使美軍完全暴露了行蹤,雙方在情報上完全拉平,美軍喪失了突襲對手的機會。

5日6時46分,在南緯15度、東經160度的「玉米點」,弗萊徹、菲奇和克瑞斯3支艦隊順利會合。由於高速行駛耗費了過多燃油,「尼奧肖」號立即開始給「約克城」號編隊實施補給。

剛剛會合的盟軍艦隊很快被日軍1架川西二式水上飛機發現。雖然「約克城」號的4架「野貓」立即升空將其擊落,但墜落之前的日軍飛行員已經向拉包爾發回了發現美軍艦隊的消息。幸運的是,日軍此時正忙於出動空襲莫爾茲比港的陸基飛機,居然未對這封重要電報做出任何反應,也未將其及時轉發給高速南下的高木艦隊。弗萊徹再次幸運躲過一劫。

當天下午,「列剋星敦」號的1架俯衝轟炸機降落在「約克城」號甲板上,從飛機後座走下了矮矮壯壯的菲奇少將。一名地勤人員以為這個貌不驚人的矮胖老頭兒可能是個報務員,就對他高聲調侃道:「喂,老大,你們昨天可是錯過了一場好戲。」「是呀,孩子,我猜我肯定是錯過了。」菲奇微笑着亮出了自己的兩顆將星,嚇了一跳的小夥子立即向他立正敬禮。隨後兩位老同學就未來的作戰進行了詳細溝通。

5日當天,麥克阿瑟的司令部開始發出一系列混亂的情報。布雷特的搜索機報告說,敵軍各種艦船已聚集在所羅門群島以南海域。布里斯班把所有情報都轉發給弗萊徹,期望他能派出飛機進一步核實。8時30分,從澳大利亞起飛的一架B-17在向東飛越莫爾茲比港之後,意外地發現了一支向西航行的日軍艦隊,艦隊核心是一艘航空母艦,這無疑正是五藤的支援艦隊。隨後美機對「祥鳳」號實施了攻擊。由於受到零戰干擾,美軍投下的炸彈距目標很遠。11時,又有幾架美軍轟炸機在新不列顛島外海發現了梶岡的登陸船隊,之後的攻擊同樣顆粒無收。5日對交戰雙方來說可謂有驚無險。

5月6日5時30分,弗萊徹將所有艦船合編為第十七特混編隊,並分成以下幾個相對獨立的大隊。

第二大隊為突擊編隊,由「阿斯托利亞」號、「新奧爾良」號、「明尼阿波利斯」號、「波特蘭」號、「切斯特」號5艘重巡洋艦,驅逐艦第一中隊「菲利普斯」號、「杜威」號、「莫納根」號、「艾爾溫」號、「法拉格特」號5艘驅逐艦組成,指揮官為托馬斯·金凱德少將——他是太平洋艦隊前司令官金梅爾上將的小舅子。

第三大隊為支援編隊,由「芝加哥」號、「澳大利亞」號2艘重巡洋艦,「霍巴特」號輕巡洋艦,「帕金斯」號、「沃爾克」號2艘驅逐艦組成。由澳大利亞海軍格瑞斯少將指揮。

第五大隊為航母編隊,由「列剋星敦」號、「約克城」號2艘航母,「羅塞爾」號、「莫里斯」號、「安德森」號、「哈曼」號4艘驅逐艦組成,指揮官為菲奇少將。

美軍航母的飛行大隊由4個飛行中隊組成。「列剋星敦」號有艦載機70架,其中戰鬥機22架、偵察轟炸機18架、俯衝轟炸機18架、魚雷機12架。「約克城」號有艦載機71架,其中戰鬥機20架、偵察轟炸機20架、俯衝轟炸機18架、魚雷機13架。2艘航母共有戰機141架。

第六大隊為補給編隊,包括「尼奧肖」號油輪和護航驅逐艦「西姆斯」號、「蒂普卡努」號油輪和護航驅逐艦「沃登」號,指揮官為「尼奧肖」號艦長約翰·菲利普斯上校。

第九大隊為偵察編隊,其實也只有水上飛機供應艦「丹吉爾」號1艘船,共搭載「卡塔琳娜」水上飛機12架,指揮官為該艦艦長喬治·德班上校。

就在弗萊徹編組部隊的同時,6日上午,高木機動部隊已繞過所羅門群島東南端從盟軍背後插入珊瑚海。高木艦隊的核心是大名鼎鼎的「翔鶴」號和「瑞鶴」號,護航艦隻包括第五戰隊重巡洋艦「妙高」號、「羽黑」號,驅逐艦「曙」號、「潮」號、「白露」號、「時雨」號、「有明」號、「夕暮」號和「東邦丸」號油輪。儘管日軍護航艦隻相對稍弱,但美軍在珊瑚海只有一支孤軍,而高木能隨時得到五藤、梶岡、丸邦、志摩的支援,其偵察手段也比美軍豐富得多。井上在此犯下了多路分兵的兵家大忌。真正遇到危機,上述幾支艦隊無法及時形成拳頭——這種弊端在之後的中途島海戰中表現得更加明顯。

與美軍航母不同,日軍航母的飛行大隊僅有3個飛行分隊。「翔鶴」號飛行大隊有艦載機54架,其中戰鬥機17架、俯衝轟機21架、魚雷機16架,「瑞鶴」號飛行大隊有艦載機63架,其中戰鬥機20架、俯衝轟炸機22架、魚雷機21架。加上為拉包爾運送的8架零戰(墜海1架),2艘航母總有戰機125架。

從雙方飛行大隊的構成可以看出,美軍航母比對手多出一個偵察機中隊。儘管充分搜索非常必要,但日軍歷來不願從有限的攻擊力量中抽調兵力用於偵察,而將偵察任務交給護航艦隻的水上飛機承擔。擁有雷達的美軍卻願意以犧牲攻擊力為代價,對搜索偵察投入1/4的力量。在不久之後的中途島海戰中,日軍輕偵察重攻擊的弊端將會得到更明顯的顯現。

大戰在即,改組后的美軍艦隊利用濃雲掩護迅速進行加油補給。拂曉時分,「列剋星敦」號放飛了12架偵察轟炸機,向北搜索510公里。天空陰雲密佈,狂風大作,偵察機並未發現在喬治亞島以南加油的高木艦隊。

8時50分,日軍橫濱航空隊的1架水上飛機再次發現了盟軍艦隊。藉助濃雲掩護,這架飛機始終與對方保持接觸並從容發回電報:「發現敵軍大型編隊,方位192度,距離240海里。」

接電后的高木留下「有明」號、「夕暮」號為「東邦丸」號護航,自己率領艦隊主力以26節高速直撲美艦所在海域。但到12時,那架與對方接觸的水上飛機突然失去了跟蹤目標。對此高木大失所望。14時20分,他下令艦隊停止追擊轉向北行。下午,「東邦丸」號及2艘護航驅逐艦前來會合,高木於22時30分完成了加油。

6日下午,弗萊徹收到了珍珠港發來的最新情報:在航母掩護下的日軍登陸船隊預計將在第二天穿越路易西亞德群島前往莫爾茲比港。17時30分,弗萊徹下令艦隊以21節向西高速行駛,準備翌日黎明在喬馬德航道設下埋伏,對日軍登陸船隊發起突然攻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太平洋戰爭五:絞殺日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太平洋戰爭五:絞殺日本
上一章下一章

烽煙驟起圖拉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