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回 馮玉祥長城抗戰 吉鴻昌北平遇害(下)

第七一回 馮玉祥長城抗戰 吉鴻昌北平遇害(下)

第七一回馮玉祥長城抗戰吉鴻昌北平遇害(下)

長城抗戰烽火燃燒之時,北平、天津、南京、上海等地工人分別舉行集會,要求政府誓死抗日,收復國土。各地學生紛紛發出通電、宣言,要求國民政府速定國防計劃,宣佈對日絕交,調集軍隊抵抗侵略。駐紮在閩西的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鍇積極行動,從各師抽調義勇官兵,組成抗日先遣隊北上。蔣介石聞訊后暴跳如雷,電令先遣隊「速回閩西,專心剿共」;先遣隊將士被迫忍痛返回。

蔣介石的倒行逆施,激怒了民族英雄馮玉祥。在各界民眾的擁戴下,馮玉祥怒髮衝冠,毅然舉起了抗日大旗。5月26日,馮玉祥在張家口發表通電,成立了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會,自任總司令。中共河北省委立即響應,成立了前敵委員會,特派共產黨員、原西北軍將領吉鴻昌幫助馮玉祥作抗日準備。

吉鴻昌,字世五,河南扶溝人。生的身材雄壯,相貌威武,性格剛正,有膽有識。他出身貧苦農家,自由飽受饑寒。青年時期投身行伍,因能吃苦耐勞、作戰勇敢,倍受馮玉祥之賞識,逐步提拔,歷任西北軍連長、營長、團長、師長、軍長,成為馮玉祥之愛將。中原大戰期間,他與共產黨人宣俠父結識,旋即加入共產黨,無比欣慰地宣稱:「我能夠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為人類解放而奮鬥,乃畢生最大之光榮。」九一八事變后,他對蔣介石的賣國行為深惡痛絕,在部隊中宣傳共產黨的抗日主張,積極鼓動官兵群起反蔣。事泄,被蔣介石撤銷職務,威逼其出洋考察。在國外,吉鴻昌為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在胸前掛上一塊木牌,上書:「我是中國人」。他曾數次申請去蘇聯進行訪問,卻遭到國民黨政府的百般刁難,不予辦理簽證。悲憤之下,吉鴻昌奮筆疾書:「渴飲美齡血,飢餐介石頭。歸來報命日,恢復我神州。」歸國后,恰逢馮玉祥成立抗日同盟會,吉鴻昌受中共河北省委派遣,趕往張家口,積極協助馮玉祥組建同盟軍。

次日,駐守宣化的方振武發表通電,稱:「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誓與暴日血戰到底,拚死收復祖國河山。」隨後,他率領抗日救國軍加入同盟會。接着,原東北、熱河的抗日義勇軍余部和流亡關內的東北青年也紛紛投奔馮玉祥,加入抗日洪流。抗日同盟軍迅速發展到五萬人。

六月中旬,馮玉祥主持召開第一次同盟會代表大會,通過了同盟軍綱領、決議等,規定同盟會為革命軍民的聯合戰線,以外抗暴日、內除國賊為宗旨,誓以武力收復失地。大會選舉產生了軍事委員會,推舉馮玉祥、方振武、吉鴻昌、孫良誠、冬麟閣、宣俠父等為常委。大會發表通電稱:「中國的土地可以被侵略,但中華民族決不會亡。中國的人民可以被殺戮,但永遠不會被征服。」

消息公佈,全國各地抗日團體和社會名流、愛國將領紛紛致電馮玉祥,表示大力支持。相反,正在廬山舉辦軍官訓練團的蔣介石聞訊怒火中燒,授意中央通訊社播發文告,大肆造謠,稱:「馮玉祥勾結日本,聯俄投共;宣傳赤化,並非真心抗日;而是企圖割地自雄,妨礙國家軍令統一。」繼而密電何應欽,速派龐秉鈞、馮欽哉率兩個軍包圍、進攻同盟軍。又密電宋哲元等人出面,勸馮玉祥取消抗日同盟會名義,解散同盟軍。

馮玉祥不顧蔣介石的威逼和利誘,任命吉鴻昌為北路前敵總指揮,方振武為前敵總司令,率部出征,收復察東失地。吉鴻昌、方振武等二十六名將領聯名通電全國,稱:「吾輩應民眾要求而奮起,願為民族生存而血戰。敢對國人一掬肺腑:凡與吾人同一戰線者,皆為吾友;凡與敵人同一戰線者,皆為吾仇。吾輩今重整義師,克日北指,誓死收復失地,再圖還我河山。」

七月初,抗日同盟軍同仇敵愾,所向披靡,連續克複康寶、寶昌、沽源三城。捷報傳出,舉國振奮。社會各界紛紛電賀:「捷報傳來,歡聲雷動,凡屬愛國之人,莫不同深佩仰。」「政府之不敢為者,而公等為之;政府之不能克者,而公等克之。」許多愛國人士、團體紛紛慷慨解囊,捐錢捐物,支持同盟軍奮勇抗敵。然而,蔣介石卻再次與全國人民的意願背道而馳,命令何應欽調動大軍,圍剿同盟軍。同時致電馮玉祥,提出:「立即結束軍事行動,交卸兵權。取消同盟軍名義,離開察哈爾省。」隨後,蔣介石又竭力阻撓、破壞,以斷絕給養,劫截民眾捐款等手段,企圖迫使同盟軍在飢餓、流血中潰亡。

抗日同盟軍將士不為所動,在極度艱難的環境中頑強抗爭。馮玉祥通電全國,揭露當局不予接濟,反以重兵壓迫,造謠栽誣,欲置同盟軍於死地之險惡用心;並表示同盟軍要「於血泊之中求掙扎,為民族生存而奮鬥」。在吉鴻昌、方振武的指揮下,同盟軍兵分左、中、右三路,向日軍盤踞的多倫發起猛攻。吉鴻昌身先士卒,袒臂衝鋒,率領數萬飢疲之師,與日軍血戰五晝夜,收復多倫城;又乘勢追擊,把日偽軍全部趕出察哈爾省境。

捷報飛傳,舉國欣喜若狂。國民黨中的愛國人士宋慶齡、何香凝等聯名致電蔣介石:「為國家惜人才,為社會留元氣。速停同室操戈,槍口一致對外。立即撥付軍餉,接濟抗日部隊。」蔣介石接電,惱羞成怒,在廬山召集軍事會議,研究圍剿抗日同盟軍之策。決定從江西抽調八個師,約十二萬兵力北上,由何應欽親自指揮,會同龐秉鈞、馮欽哉兩個軍,共計十五萬人馬,四面合圍抗日同盟軍,務要將其斬盡殺絕。同時,蔣介石委派馬伯援趕赴張家口,強迫馮玉祥接受四項原則:「一、勿擅立各種軍政名義,致使察省脫離中央,妨害政令統一。二、勿妨害中央邊防計劃。三、勿濫收散軍土匪,為地方秩序之患。四、勿引用共匪頭目,煽揚赤化,貽華北以無窮之患。」馮玉祥仰天長嘆,被迫發表通電,表示:「國難嚴重,不忍自相殘殺,自即日起,忍痛收束軍事。」隨後,馮玉祥揮淚宣佈,撤銷抗日同盟軍總部,帶領數名親隨離開張家口,返回山東泰安隱居。

與此同時,何應欽率領十五萬國民黨精銳部隊,與一萬日軍、二萬偽軍互相配合,向僅剩一萬餘人的抗日同盟軍重重圍逼,大開殺戒。

馮玉祥離開后,吉鴻昌和方振武堅持鬥爭,誓死反蔣抗日。然外援完全斷絕,糧彈極度匱乏,強敵四面緊逼,處境極其艱險。吉鴻昌、方振武不愧為中華好兒男,聯名通電全國,表示:「我們反蔣,是因為他賣國。我們抗日,是要保住祖宗留下的江山!一息尚存,奮鬥到底;殺滅倭寇,視死如歸;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並將「抗日同盟軍」改名為「抗日討賊聯軍」。方振武就任代理總司令,吉鴻昌任左路軍總指揮,率部誓師,稱:「有賊無我,有我無賊。非賊殺我,即我殺賊。半壁河山,已經改色。是好男兒,捨身報國。」隨後,方、吉指揮近萬人的抗日隊伍頑強拼殺,衝破敵軍重圍,艱苦轉戰兩個多月。

在最艱難的時刻,吉鴻昌始終不忘自己是共產黨員,他多次派人與河南的抗日同盟會高樹勛部聯繫,計劃把部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在豫東一帶建立蘇區;但卻因敵軍四面圍追、堵截而未能如願。

十月中旬,抗日討賊軍行至小湯山一帶,再次陷入商震、龐秉鈞、關征麟等部與日、偽軍的包圍之中。方振武、吉鴻昌率部與敵血戰竟日,終因彈盡糧絕,部隊死傷慘重。方振武、吉鴻昌力竭被俘,部隊被消滅。方、吉在被押解途中僥倖逃脫,潛往天津。蔣介石立即懸賞緝拿。方振武隱姓埋名,逃往湘江。吉鴻昌被國民黨軍統特務追蹤、綁架,押往北平陸軍監獄監禁。

抓住了吉鴻昌,蔣介石聞之,不由得暗自竊喜。蔣介石的邏輯是:「抗日有罪,愛國該殺。」他授意北平軍政委員會,專門組建軍事法庭,以「莫須有」的罪名,對吉鴻昌開庭審判。

在法庭上,吉鴻昌一身正氣、大義凜然地宣稱:「我是中國共產黨黨員,由於黨的教育,我擺脫了舊軍閥的生活,而轉到工農勞苦大眾的陣營里來。為我們黨的主義,為全人類的解放事業而奮鬥,感到無尚光榮。」法官秉承蔣介石的旨意,無需多問,便匆忙宣佈:「吉鴻昌犯有違抗軍令、擅自抗日罪;加入共黨,煽動赤化罪;判處死刑,立即槍決。」

1934年11月24日,雪后初晴,寒風刺骨。吉鴻昌一身戎裝,外披大紅斗篷,在一群特務的押解下,從容不迫地走向刑場。刑場設在北平陸軍監獄後院,院內積雪滿地,冰掛樹梢。吉鴻昌走到院子中央,伸手摺下一截樹枝,俯身彎腰,在雪地上寫詩一首。詩曰: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寫訖,吉鴻昌挺直身軀,環目四顧,神情威嚴。面對身旁的特務,吉鴻昌聲色俱厲地喝斥道:「抗日是民族大義,是光明正大的革命事業。我為抗日而死,為革命而死,不能跪下挨槍。我死後不能倒下,給我拿把椅子來。」特務被其威嚴所震懾,匆忙搬來一把椅子。吉鴻昌慨然就座,昂首挺胸,又大聲命令道:「到前面開槍。共產黨員要死的光明正大,決不能在背後挨黑槍。蔣介石是大賣國賊,我要親眼看着他的子彈是怎樣打死我的。」其凜凜神威、雄雄氣概,令身旁的特務們瑟瑟發抖。特務們在他面前哆嗦著舉起槍時,吉鴻昌怒斥道:「草包,手不要發抖。」隨即厲聲高呼:「抗日萬歲!」「中華民族萬歲!」「共產黨萬歲!」在這氣壯山河的呼喊聲中,共產黨員、抗日英雄吉鴻昌壯烈犧牲。何以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民族英雄吉鴻昌,光明正大共產黨。遺恨未能抗日死,大義凜然赴刑場。從容就座不倒地,要看子彈穿胸膛。轉赴陰曹招舊部,化作天兵斗老蔣。

這才是:英雄未能死沙場,卻被殘害在刑場。四萬萬人齊下淚,中華民族哭國殤。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雄獅覺醒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雄獅覺醒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一回 馮玉祥長城抗戰 吉鴻昌北平遇害(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