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大海

擁抱大海

擁抱大海

荀子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故有「行千里路,讀萬卷書」的句子。距離大海千里之外的宜昌因為成了世界水電城,既有財匯大江的黃金水道,也有了四通八達的陸上交通,更有了三峽機場。就有了一飛衝天的機會,飛到膠東半島去擁抱大海。

這就是大海。那片恬靜的藍色一望無際,波瀾不驚。給人一種心平氣和的感覺。心情不好的時候呼吸大海的空氣,感受大海的氣息,會變得心平氣和;而愉悅的時候親近大海,擁抱大海,會感覺神清氣爽,雍容華貴。看到大海的感覺很複雜的!可以感嘆它的遼闊,也可以感覺它的神奇;它能帶給人希望和美妙,也能帶給人孤獨和寂寥。

一條小魚對大魚說:「我想要去大海看看」,大魚說:「這就是大海啊!」,小魚說:「這裏?這只是水啊,我想要的是大海。」——這是《心靈奇旅》劇中的話,因為小魚不知道水彙集起來就是江河,而千條江河歸大海。故事裏的大海寬容又狹隘,安寧又活潑,殘酷卻可愛,而眼見為實以後卻感覺它似乎可以滿足人們所有的幻想。

面向大海,就喜歡站在它的身邊眺望,靜靜地聽它的呼吸,出神地看它美麗的模樣,望着浪花一次次的親吻著海灘,一下子明白了為什麼要把面向大海,春暖花開聯繫在一起,因為那是一種完美。喜歡峰巒雄偉的神農頂那種高處不勝寒,也喜歡國之重器三峽大壩高峽出平湖的人間奇迹;喜歡從雪山走來,向著大海奔去的萬里長江,也喜歡看不見盡頭、無邊無際的大海。

看到大海就有種莫名的敬仰:因為它比我想像中的大海不知道要大多少倍。藍色的海水湧起滾滾浪花,浪濤拍打着岸邊的礁石,往遠處望去,天和海連在一起,無邊無際。都知道大海是所有生命的母體,而海水就是生命的來源。因為我去的時候正值寒潮來襲,雖是仲春時節,可還是氣溫很低、狂風呼嘯。可是面向大海,沐浴海風,卻還是能感受到身後滾滾紅塵間千種風情的無限魅力。

看着無邊無際的大海,心胸似乎也變得開闊了。在這種海天共一色的境界裏,無疑會使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都說「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一句應景但俗氣,不過深信這能治癒人心!我喜歡大海的沉靜,雖然它沒有鬧市的喧囂,山谷的雲煙,青草的清香,花兒的芬芳,可是大海有着純潔的清流,也有着神秘的魅力;除了大張大合的氣概,還有深藏若虛的氣質。

大海是藍色的。不同的藍色如果與白色相配,會表現出明朗、清爽與潔凈;藍色如果與黃色相配,對比度大,顯得較為明快;藍色如果與綠色互相滲入,會變成藍綠色、湖藍色或青色,這也是令人陶醉的顏色;如果淺綠色與黑色相配,會顯得莊重、老成、有修養;但深藍色不能與深紅色、紫紅色、深棕色或者黑色相配,因為這樣既顯得無對比度,也無明快度,只有一種贓兮兮、亂糟糟的感覺。

曹操《觀滄海》寫道:「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寫得很美:「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寫的是友誼:「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張九齡《望月懷古》寫的是中秋:「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而李白《行路難》則是一種氣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屹立在岸邊的沙灘上,極目向遠處望去,只能看見白茫茫的一片。海水和天空合為一體,都分不清是水還是天。遠方的海水在北方的陽光照耀下,好像片片魚鱗鋪在水面,又像無數金色小蛇在水面遊盪。那清爽而潮濕的海風吹過,帶着淡淡的海腥味,這就是大海的標誌;初春的海風還很有幾分涼意。和一個小孩子一樣,調皮的把人的頭髮攪亂;從面頰、額頭、嘴唇、下巴和脖子上一掠而過,就猶如少女的情竇初開。

漲潮了,海水中的波浪一個連着一個向岸邊湧來。有的升上來,像一座座滾動的小山;有的撞上了海邊的礁石或觀景平台,濺起高高的浪花,發出嘩嘩的聲響!海浪一層又一層地被狂風趕來,碰撞到卧在海邊的礁石,濺起了水花又落下去。頑皮地帶走人類留在沙灘上的印記,似乎在宣告這是自己的領地。

站在海邊,來自內陸的人會神往著大海的冷峻與平靜;會神往著大海的遼闊與深奧;神往著大海的一帆風順與波濤洶湧!站在海邊,閉上眼睛,張開雙臂,和著海風滑過耳際的聲音,恍惚之間,如入蓬萊之境,安若天堂。(20210410-0414)。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屐痕點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屐痕點點
上一章下一章

擁抱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