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大計

發展大計

第二天,俞善如約帶著俞信來入學。

不僅帶著關書上約定的五百文銅錢,還恭恭敬敬的奉上十條肉乾、一合紅棗、一合桂圓等六樣約定俗成的拜師禮物,俗稱六禮。

鄭秀才也滿意的回贈一小捆蔥和一把芹菜,寓意希望弟子聰明勤奮。

俞善笑眯眯的收下了。

鄭秀才雖然屢試不中,基礎知識卻掌握得相當紮實,想來應試的經驗也十分充足。

據俞善打聽來的風聲,鄭秀才為人不算迂腐,教導學生也有耐心,不會動不動就體罰打手板,就是學費收得貴。

不過相應的,鄭秀才收學生也有點門檻,不是見人就收,寧缺勿濫。

俞善想著,往後俞信若是能考上秀才,有點功名傍身也好。要是不能,也沒關係,至少希望讀書可以明理。

反正,一個九歲的孩子必須得去上學是俞善腦海中固定的思維。

半個月的時間一晃而過,俞善訂的東西陸陸續續送到了小鏡庄。

而小鏡庄的庄奴們這些天也沒閑著,地里沒什麼活計,正好騰出人手,按照俞善的吩咐,搭起了竹屋。

從山上伐來老竹,簡單的火烤殺青之後,刷一層桐油,搭建成一排三間相通的屋棚。

再用買來的石灰和上黃泥,摻上河裡淘出的細沙,做成簡易的三合土,糊在竹屋的棚壁上,就能做到不透風雨。

當俞善定做的石磨和石臼送來的時候,就直接安置在其中一間竹屋裡;

中間的竹屋按照俞善的吩咐,起了兩口大灶,架上兩口大鐵鍋:一口蒸鍋,一口煮鍋。

那煮鍋上還特意開了一個巴掌寬的缺口,要是俞善在,就可以解釋,那是為了引流而特意設計的。

可庄奴們卻是不懂,幾乎確信年輕的主家被偷工減料的鐵匠矇騙了。

最後一間屋子是做什麼用的,庄奴們也看不出來。

鄧春會點木工活,做了不少竹架子擺在這裡。要不是每個竹架都分很多層,數量又太多,他真以為是主家是要晾衣服用的。

最後竹屋完工的時候,已經痊癒的楊黍特別興奮帶著同胞妹妹楊禾,在三間相通的屋子裡亂跑亂跳。

這倆孩子出生以來,還沒住過這麼好的屋子呢。

看得米氏的眼眶一陣發熱:「當家的,你說主家就是聰明,山上砍點竹子搭成的屋子,比咱們的泥屋可要好上太多了,又高又敞亮,還不怕漏雨。

你說,咱們就守著這滿山的竹子,怎麼就沒想起來蓋兩間?」

「你以為砍些竹子,糊點黃泥就行了?」

多少人一輩子連縣城都沒去過,楊庄頭往年給周家送糧食、送魚米菜蔬,經常跟車到府城,還是頗有些見識的:

「別看屋子上頭鋪的竹瓦做起來簡單,可是主家教的方法就是嚴絲合縫,不透光不漏水,沒有主家教,咱們哪個會做?還不是捆點秸稈搭上,該漏雨還漏得像篩子一樣。」

「挖地基的時候,為了防蟲蛀,地底下硬是灑了半寸厚的石灰,還有摻在那什麼三合土裡的石灰,光這一項就不是一個小數目。」

「一是有見識,二是有資財。」

說著話,楊庄頭也愛惜的進屋子裡轉了一圈,出來以後,神情希冀的說:「孩他娘,我總覺得咱們是要有好運道了,跟著俞主家,肯定有好日子過,也能住上這竹房子。」

其實俞善的想法很簡單,她想把稻米加工成米粉來賣。

說起來,米粉、麵條好像做法很簡單。可是在這個時空,一直都是米麥同食。

人們像吃米一樣,直接把麥粒蒸熟,稱為麥飯。

麥飯的滋味如何俞善沒試過,但是想一想就覺得費牙口。

一直到前朝才有人把麥子磨成麵粉,再加工成麵條、饅頭,自那之後麵食才發展出眾多花樣。

廬州府地處中原偏南,俞善不知道前世雲貴地界現在有沒有發展出米粉,至少這裡沒有。

據說一斤米可以出一斤半米粉,深加工產品總比原材料有賺頭吧?

這天,趁著俞信休沐,俞善帶他一起來小鏡庄試做米粉。

當俞信知道這個莊子是姐姐的時候,驚訝的小嘴張得像河蚌,半天都合不上。

他可是立下心愿,好好讀書,出人頭地,以後讓姐姐過上好日子的,現在一看,有個如此能幹的姐姐,他的壓力好大啊啊啊……

按照俞善事先叮囑的,庄奴們先碾出一百斤稻米,一大早就取清水泡上,等著俞善姐弟倆上門。

俞善來了以後,凈過手,伸手捏起幾粒泡過的米,輕輕的一捻就碎,她滿意的點頭:「以後泡到這種程度就行了。」

用新石磨把大米磨成雪白的米漿,再倒進細布袋中,像壓豆腐一樣,用重重的石板,擠出其中的水分。

水分擠得差不多了,就可以把這些濕粉打散,再團成一個個扁扁的粉團,有成年男人兩個拳頭那麼大。

把粉團上籠蒸熟,夾出來放進石臼里打成粿團,直到它們變成一盆白嫩嫩、顫巍巍,韌性十足的柔軟粉漿之後,重頭戲來了。

俞善帶來了兩個造型奇特的超大漏勺,說造型奇特,是因為它們沒有手柄。

在大鐵鍋里倒滿水,煮得開而不滾,俞善示意楊庄頭撈起一勺粉漿,倒進漏勺里,直到漏勺盛滿。

眼見往下漏的粉漿開始變得均勻,俞善才把漏勺平移到鍋的上方,輕輕抖動,瀑布一般的雪白的粉漿落進開水鍋里,迅速定型。

過了一會兒,燙熟了的米粉開始在水中上下漂浮,俞善示意楊谷的妻子:「鄧桃嫂,麻煩開始撈吧。」

鄧桃早就拎著一雙長長的特製筷子,緊張的等在一旁,等著俞善一聲令下,她就慌慌張張伸出筷子在大鍋里攪了起來。

剛煮好的米粉柔韌無比,又長又滑,可不是那麼好撈的,鄧桃的筷子滑了好幾回,才慢慢的找到竅門。

這時候就顯出鐵鍋上那個引流口的好處了。

鄧桃盯准鍋里漂浮的米粉,一筷子夾下去,快速卷幾下,順著引流口,輕鬆就將米粉撈出來,流進早就準備好的一盆冰涼清水裡冷卻。

眾人七手八腳的將冷卻好的米粉撈起,濾干水分,直接晾在鄧春做的竹架上。

如此忙活了整整一上午,一百斤大米用完,做出一百五十斤鮮米粉,和預估的一樣多。

俞善大手一揮:「今天中午大夥就吃米粉吧,做法和麵食差不多,風味卻很不一樣。」

俞善來的時候拎著楊庄頭那天當謝禮的山雞,早上請米氏把它燉成一大鍋雞湯。

中午,每人一大碗鮮雞湯米粉。

面前的米粉剔透晶瑩,色白如雪,浸泡在金黃的雞湯中,湯麵上飄著碧綠的蔥花、芫荽,熱騰騰的香氣四溢。

楊庄頭慎重的撈一筷米粉,只覺得入口非常爽滑,再一咬竟十分彈牙,米香濃郁、韌勁十足。

再呷一口雞湯,連湯帶粉唆進肚子里,整個人暖洋洋的,一碗下去,滿頭都是汗。

「過癮!」楊庄頭簡直是一口氣就幹掉了一大海碗的粉。

他話一出口就覺得失態了,不好意思的抬頭看,才發現人人都是吃得頭也不抬,唯有小兒子楊黍發出含糊的「嗯嗯」聲,應合自己老爹。

俞善也許久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米粉了:「怎麼樣?楊庄頭,這個米粉的營生可做得?」

「做得做得!」楊庄頭興奮的直搓手:「這等秘方主家都願意託付給我們這些庄奴,我們一定不負重望,絕不會泄露出去的!」

其他人也紛紛表示忠心。

俞善倒是沒想到,楊庄頭想起的第一件事,居然是保密。

手底下的人有保密意識當然是件好事。

其實,俞善並沒有把這做法看得很重,因為像米粉這麼簡單的製作過程早晚會有人琢磨出來,但是俞善不介意先吃上一口肉。

她在心裡默默計算成本。

大晉朝的一石有一百二十斤,按照一石稻米六百文算,一百斤大米的成本就是五百文。

這麼算下來,新鮮米粉一斤的成本是三文零三厘,以二兩一碗粉來計算,一斤粉能做五碗,賣一文錢一碗都有賺頭。

就是不知道晒乾以後,干米粉能保存多長時間。

俞善可不覺得光靠在鎮上或者縣城裡這麼一碗碗的零賣,就能賣完七十石稻米製作的米粉。

以後銷路打開,哪怕薄利多銷,也肯定要以批發乾粉為主。

不過今天親手試做了一遍,俞善倒是發現了其中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她都一一記在心裡,想著回頭有了收益,再慢慢投錢進來。

下晌,楊庄頭他們特別積極的又泡了一百斤大米,打算多做些米粉出來。

見他們越來越熟練,彼此間配合也算默契,俞善這才帶著俞信回家去了。

還沒走到門口,俞善遠遠就看見有人在等,還不止一個。

這大半個月相安無事,俞善幾乎要忘了俞家老宅那幫人。

看樣子,人家可沒忘記他們姐弟倆。

俞老頭蹲在石階上,吧嗒吧嗒的抽著煙桿;趙老太不耐煩的團團轉,俞善看著,地上的地皮都彷彿薄了一層。

趙老太先看見姐弟倆回來,眉毛一豎,張口就罵:「小蹄子不好好在家呆著,亂跑什麼?倒叫我一通好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拖油瓶只想種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拖油瓶只想種田
上一章下一章

發展大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