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變故,太后插手

第58章 變故,太后插手

不管怎麼說,這次前往神機營倒是讓朱厚照頗為滿意,雖然在劉瑾看來這群沒見過血的兵丁不堪大用,但是,在朱厚照看來用這些人來威懾那群吸血蟲還是不錯的!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攻!而伐謀者必備攻,伐交者攝於威,伐謀者,同交!」這是王守仁寫給朱厚照的奏對,原本朱厚照不大在意,但是,王守仁則舉了個例子:同樣遠交近攻,大秦一統六國,但是大宋卻是由北宋龜縮江南,又由半壁江山到斷了江山社稷。上兵之所以伐謀不代表不能伐兵?就算寫下這句話的孫武子,不也是先練兵攻伐,再動用權謀之術?

如此新奇的解釋讓朱厚照大開眼界!不過經過自己對歷史的研究,卻也說不上錯,自古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用謀也需要一力降十會的實力!而這些也是他堵住自己母后借口,當然他不敢明說,自己母后心思單純,根本無法在那群讀書人面前守住秘密!不過顯然不是所有事情都會圍着他朱厚照,正高興間,只見一個小黃門匆匆趕來,在劉瑾耳邊低語道:「老祖宗,楊大人去見太後娘娘了!」劉瑾臉色微變,低聲喝問道:「哪位楊大人?」其實他已經猜到了,如今在京師有資格求見太后,還姓楊的只有一個,楊廷和「帝師!」不由得心中暗罵一聲:「不顧綱常!」急忙走向朱厚照耳邊低聲道:「陛下,楊廷和去了太后那裏!」朱厚照眉頭挑了挑,笑道:「無妨,朕早就安排皇後過去了!」

坤寧宮,

「大膽!」看着楊廷和越說越過分,甚至把亡國之君的帽子扣到了自己夫君頭上,夏皇后見做母親的張太后還不做聲,頓時厲喝道:「楊大人可還知曉三綱五常么?」卻見楊廷和冷哼一聲,冷笑道:「先皇遺詔皇上都敢不遵,臣不過是仗義執言罷了!」夏皇后頓時氣得鳳眸圓瞪,她實在沒有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虧得她之前還以為楊廷和說的難聽是為了這大明的江山社稷!可是如今整個大明朝誰還不知道皇上違背遺詔更改年號!而對於年號來說,在楊廷和暴露后,夏皇后也知道那不過是楊廷和在幾位閣老和先皇面前詆毀自己的丈夫造成的後果。

楊廷和看着怒極的夏皇后,神色一動,不由得開口說道:「皇後娘娘,該不會和皇上一同胡鬧吧?微臣怎麼聽說前些日子有人雙人一騎鬧市縱馬!」張太后目光一厲,看向夏皇后,不過夏皇后畢竟出身書香門第,再加上朱厚照近一段時間帶他奔走各處,雖然對於朱厚照不是什麼機密,稍稍用點心就能打探出來,但是對於夏皇後來說,這可是走向政局的一種表現,雖然自古女子干政都有禍患,但是每個人都有把握自己命運的慾望,當然那種刻意被培養起來的沒有未來的死士例外!對於讀書人來說,女子干政亂了綱常,但是,對於女子來說只不過是為了自保而已,昔日最高貴的女子大漢長公主的女兒,陳阿嬌,最後不也落了個囚禁冷宮的結果?不可否認,漢武帝唯一愛過的女人也就一個陳阿嬌了!但是後宮讓漢武和阿嬌多了不少隔膜!

「本宮身為皇后,自然會維護皇家威嚴,楊大人擅自打探天家私事是何道理?」夏皇后雖然盛怒,但是頭上的凰飾卻沒有絲毫動蕩,威嚴盡顯。「天家無私事!皇上身為天下之主!」楊廷和還沒說完,就被一道聲音打斷了「天子則百官以御天下!不知道楊大人的私事可否拿來一說啊!」卻是朱厚照領着一行人進了殿內,還沒等楊廷和搭話,便躬身作揖道:「兒臣見過母后!」雖然朱厚照行為怪誕,但是作為先皇唯一的子嗣,根本沒有經受過宮廷鬥爭的洗禮,所以對皇宮裏的人沒有多少提防,也對自己這個名義上的老師沒有多少親近感,本來依著朱厚照的性子,即使不親近也不會這樣當眾打臉的去與這個人對峙,不過自從與內閣老臣關係緩和,革新之舉提上日程,這個上竄下跳的楊廷和就顯得尤為顯眼和討厭!

不過朱厚照的一番話,只是讓楊廷和眉毛動了動,久經官場的他自然不會在這裏動怒,雖然自朱元璋和朱棣之後,文人地位極為顯赫,但是凡事過猶不及!而楊廷和不動怒的後果,就是太后怒了,雖然朱厚照和楊廷和有君臣之禮,但也有師徒之份,在她看來,朱厚照這麼明目張膽的諷刺楊廷和是極為失禮的事情,頓時低喝道:「皇兒,還不向楊太傅道歉!」朱厚照聞言一怔,餘光偷偷掃向自己的皇后,他只是氣不過楊廷和在這裏斷章取義胡說一通,所以才盲目開口打斷,更重要的是,他還探查皇家私密,一個天家無私事,就想挾天子以令諸侯?只不過自己母后的態度實在過於古怪,知子莫如母,看到朱厚照眼神飄忽,頓時有些笑意,不過楊廷和還在,所以,張太后只能黑著臉直接繼續喝問道:「怎麼?身為天子卻不能知錯就改么?」

「母后明鑒!」朱厚照目光一轉,計上心頭,「古語說:「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不知楊師有何見教?」

楊廷和微微一笑,並不以為意,貌似恭敬地行禮道:「不知是誰教導皇上這等暴秦法術之言?莫非是王華?」朱厚照點點頭,不過任誰都知道那不是回答楊廷和所說的動作,因為朱厚照隨後便說道:「那朕怎麼記得此語出自太史公的《史記》?」楊廷和額頭見汗,他學富五車自然知道出處,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欺負太后不通孔孟,皇帝還在讀四書,當然,這也是他的打算,儒家之中最為核心的思想便是四書,史記這種史書雖然也是皇帝需要熟讀的,但是楊廷和顯然不會讓皇帝讀這些,他需要的不是雄才大略的皇帝,而是一個拱垂而治的帝王!

對於皇帝的反問,楊廷和眸子一垂,並不回答,在他看來,皇帝獨攬私權的後果就是一旦皇帝昏庸那就王朝覆滅,作為一個儒生,他雖然有些私心,想要宗族得些好處,但是他也有心懷天下,所以他不想讓皇帝掌權,這不僅僅是利益的訴求,更有可能皇帝在權欲的泥潭深陷,賢明如漢武和唐玄不也在此列?因為君權與軍權使的他們沒有敬畏,可是楊廷和絲毫沒有意識到失去了權利的帝王更加容易導致王朝的覆滅,東漢末年的劉協,甚至未來的大明,大明崇禎他自然不會看到,東漢末年他也自動忽略,更重要的是,不是每一個管家都會在乎主家是否覆滅的。

「哼!陛下太過多憂,如今大明承平百餘年!」楊廷和有些陰損地說到:「若是遷都必定使天下振動,耗資彌巨!」卻見朱厚照並不接話,他本是聰慧之人,否則也不會涉獵雜學梵文了!只不過先皇教導,他不屑於爭辯這些小事,但是遷都事大,乃是中興大明的第一步,他如何能不謹慎!雖然因為東廠錦衣衛受到滲透,根本上算是用輕紗遮面,若非劉瑾是他近臣,身為宦官又為文臣不喜,他也是不敢信的,尤其是了解到楊廷和兩面三刀,四處點火之後!

「確實!」朱厚照點點頭,笑道:「既然遷都之事百害而無一利,朕出宮巡視也是耗資彌巨,那陪都修繕也是一大筆銀錢!不如削了南京陪都之稱如何?」

楊廷和吞了吞口水,仔細思考怎麼回答皇帝,這個決定雖然是皇帝說出來的,但以他對朱厚照的了解絕對是掛他的名號,畢竟每次勸諫朱厚照拱垂而治的時候他都是急先鋒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故國神遊之正德風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故國神遊之正德風雲
上一章下一章

第58章 變故,太后插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