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文智軒上了戰場

第四百一十一章:文智軒上了戰場

農作物收完了,潘凡青帶走了大部分上繳朝廷,來年再派發到各州縣好大量種植。

林初九也帶來了聖旨,皇帝讓文智軒官復原職,李建蘭也成了將軍夫人。等農作物上繳朝廷后,她便被封為二品誥命夫人,在京城賜下宅子、丫鬟奴僕等。

皇帝的態度已十分明顯,不過李建蘭有什麼樣兒的本事,眼下是他的人了,其他人休想動她分毫。

消息傳出,震驚朝野。

名滿全國、令敵人聞風喪膽的無名將軍,既然是名農村漢。

而那個一直與凌舉人、三皇子鬥智斗勇的女子,竟是無名將軍的妻子,同時,她也是名農婦。而隨着邊境戰、爭的打響,這無名將軍重新被皇帝重用,他的夫人聽說足智多謀,皇帝眼下多了一名勇士與謀士,可謂是如虎添翼了。

可結果再一次讓大家感到意外。

文將軍並沒有回歸朝野。

文夫人依然在村裏伺弄草藥、偶爾打理她的店鋪。

這兩人絲毫沒有上京的意思。

將軍與誥命夫人呆在鄉下種田,這是幾個意思啊?

……

自從接了聖旨后,李建蘭的兩個鋪子生意便水漲船高,越發紅火了。不過,她眼下是有兒萬事足,什麼都不想了,只想守着這兩個鋪子過平凡日子。錢不再多,能溫飽就行。

兩個農莊已種上了桃樹,再過一年,就能開花了。離她所嚮往的桃花源,又進了一步。

一切都挺好。

唯一令她難過的是,文智軒馬上要上戰場了。皇帝找了個與他身形差不多的人在培養。等文智軒走後,這人會假扮他的模樣,代替他在李建蘭身邊。

一時為了麻痹敵人的探子,以為文智軒沒走;二是為了保護她。

離別在即,李建蘭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就盼著時間過得慢一些。

可時間從來都是過得很快的。

轉眼間,到了年三十。

這一日,家家戶戶都在殺雞拜神。

文家直接就宰了一頭豬,過個大肥年。

豬肉一部分腌起來,等年初二走親戚用;一部分做成各種美食小吃,好到時招待客人。

文家家大屋大,村裏的小孩經常進來與文家幾個小孩玩鬧,加上村民與文家的親戚,每一日都很熱鬧。

李建蘭每日都在歡聲笑語中醒來。而文智軒或許想到自己即將李家,便越發捨不得李建蘭,每日早晨也沒有早起練功或者做家務,只是側身靜靜地望着她熟睡的美好容顏,內容充滿了柔軟與深情。

年初二這日,因李建蘭要在家安胎,不能出門,李秀才便主動拖兒帶口來給文家人拜年。

難得的是,老李氏也來了。

這是老李氏第一次踏入文家,所以得到了最高級別的禮遇。

所有人都說,她年紀大了,又跋山涉水的,對李建蘭是真心的疼愛。又有人正因為她眼光獨到,才給李建蘭找了這麼好的一門親事。

也有人說,她眼下是見文家日子好過了,才刻意來巴結的。

李建蘭不管他人說什麼,見到老李氏顫巍巍的身形,所有的怨恨都煙消雲散了。

她的雙胞胎弟弟越長越好看,一雙靈動的大眼睛,頗有幾分李建蘭古靈精怪的樣子。這也多虧了兩個孩子的奶娘許鳳。她是真的當孩子是自己親生的一般,照顧得很用心。不過,李建蘭對許鳳的感覺,總是說不上來的怪異。因此她向陳氏提議,年後就辭了許鳳,大不了找個小丫頭回來。陳氏只是笑笑,沒有說什麼。

熱熱鬧鬧的新、年沒過幾日,這一日李建蘭醒來后,習慣性地摸向枕、邊,卻沒有像以往一樣,摸到她熟悉的那張臉。

她猛地睜開雙眼。房內空蕩蕩的,只有她一人。

被窩裏早已冰冷,文智軒不知什麼時候走了。

她這兩日是有預感的,只是不敢面對,也不敢問他,寧願自欺欺人地活在自己編織的幸福當中。

這樣悶聲不吭地走了也好,省得離別時她哭哭啼啼的不吉利。

可是,他這是上戰場啊,還不知猴年馬月才能歸……

李建蘭眨了眨雙眼,還是忍不住伏在被子上痛哭起來。

……

年後村民們馬上開始春耕了,文家的地兒也雇傭人種上水稻,在旱田種上花生、玉米、辣椒、番薯等農作物。

因有了國家的號召推廣,番薯最是多人種植的。他們想起去年文家種番薯獲得大豐收,似乎能預見他們未來的日子也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個個都笑眯了眼。

李建蘭既要打理兩個鋪面和兩個農莊,家裏的事情全交給了文智山,她則在外邊聯繫了書局。幾番談判,她終於將文智歡的書稿價格敲定。

因書稿是一個系列,第一個系列的保底稿費是二百兩,首印五百冊,每冊還給十文錢的提成。在李建蘭眼裏,雖然錢不多,可好歹也是激勵文智歡的一種方式,幫他實現了自我價值。

消息傳迴文家,文母是欣喜若狂,逢人就說李建蘭是大兒子的伯樂。

文智歡卻在牢裏嘀咕,「我寫故事是興趣,什麼錢不錢的,我才不在乎。」可濕、潤的雙眼卻透著無盡的狂喜。這是他人生當中掙的第一筆錢,他文智歡向所有人證明,他不再是那個被父母養著的讀死書的廢物,如何讓他不激動?

而文智山呢,也不知使用了什麼法子,竟然將趙影這個高冷美女哄回了村裏,與他一同下田插秧、餵雞放牛。

村裏人全都嘩然,一群小夥子還憤憤不平地說他是依靠李建蘭兩夫妻的干係,才硬將人拐回來的。

可瞧著兩人你儂我儂的樣子,他們又覺得自己是小人之心。

李建蘭沒有心思去關注這些。

因為,文智軒被封為大將軍親自領兵上了戰場,太子慕容睿為將軍,輔助其左右。

新來的縣令將這份公文公開后,整個北流縣的百姓都沸騰了!

想不到,他們這窮鄉僻壤的地方,竟然也出了這麼一位了不得的人物!

石窩村的村民更是高興壞了,村裏連着開了三日的流水席來招待前來恭賀的鄉里鄉親。

在這一片歡呼聲中,唯有李建蘭憂心忡忡。

雖說文智軒身經百戰,可戰場上刀劍無眼,簡直是將腦袋別在腦袋上,意外時刻發生!

她開始頻繁地做噩夢,夜不能寐,什麼事兒都做不了。

「蘭兒,你莫要擔心軒兒,安心把孩兒生下來,讓他沒有後顧之憂才是正事啊。」文母等人苦苦勸說。

李建蘭也明白,可就是做不到啊。

而正在這個時候,暗衛傳來了一個壞消息:皇上病重,慕容琪從牢裏逃脫。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農門毒婦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農門毒婦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一章:文智軒上了戰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