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2抗蘇 渠道駁回

第476章 2抗蘇 渠道駁回

凱西上任后,便向里根要求放鬆對中央情報局秘密行動的控制。

自1960年以來中情局的秘密行動均由相關政府部門的官員組成委員會進行監督,包括國防部、國務院和聯席參謀部的高層官僚,耳目眾多,不易保密。

凱西建議改由國家安全計劃小組直接監督,由於該小組僅包括總統、副總統、國防部長、國務卿、國家安全顧問和中央情報局長,如此一來便能夠開展真正意義上的秘密行動。

里根不僅接納了此項建議,還規定國家安全計劃小組討論的秘密行動不事先列在議程上,小組成員在會議上即席發表意見,從而完全隔離了各成員屬下幕僚的參與。

在里根的8年任內,中央情報局的活動大部分便是在這樣的「黑箱」作業形式下進行,鮮為外界所知。

凱西還着手加強對蘇聯經濟的情報收集和研究工作,聘請全球頂級智庫蘭德公司(RandCorporation)前總裁哈利·羅文(HarryRowan)擔任國家情報委員會主管,同時僱用《財富》雜誌前編輯赫伯特·邁耶(HerbertMeyer)為他的特別助理,這兩人都是研究蘇聯經濟的專家。

凱西的白宮聯絡人戴維·威格(DavidWigg)也是經濟學者,而且是中央情報局監察及追溯蘇聯外匯收支機制系統的設計人。

從凱西任用和倚重的幹部來看,便可知里根與他的心思所在:打擊蘇聯。

據威格回憶,「凱西在中央情報局的頭一年花了很多時間去了解蘇聯經濟的實際情況,至1982年春天已經瞭然於胸。」

凱西的總結是:「蘇聯倚靠與西方貿易和技術生存,而唯一積累外匯的方法是以高價輸出石油,簡直不可思議,如果我們能好好地利用手上的牌,他們便會潰敗。」

在第一次國家安全計劃小組會議上,凱西在艾倫和溫伯格的支持下,提出修正美國向來對蘇聯的政策。

他認為,追求維持美國相對的軍事和經濟優勢是不夠的,其效果只是拖延時間,美國應積極尋求和採用削弱蘇聯國力的政策。

艾倫則補充到:民主政體在與獨裁政體的鬥爭中,先天上已吃了虧,所以在戰略上應盡量發揮本身的長處,尤其是利用在經濟上的優越性。

凱西引用中央情報局收集到的資料,指出蘇聯的計劃經濟是他們的致命弱點,蘇聯工業自1970年以來便停滯不前,多種產品供應不足,情況比一般人想像中更嚴重。

此外蘇聯在東歐的負擔、波蘭的煩惱以及阿富汗的戰爭,也都對其經濟造成雪上加霜的損害。

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機會,處理得當的話,美國可以由此重創蘇聯。

隨後,凱西指示邁耶進行高度機密的研究工作,評估蘇聯的經濟弱點,提出可供利用的方案。

這項任務在中央情報局內是一項創舉,因為之前對蘇研究着重分析其優勢,如軍力、黃金儲備、外援等,而現在則是要了解和利用蘇聯的弱點,打擊它的痛處。

1982年5月,里根總統簽署了一份國家安全決策備忘錄(nationalsecuritydecisionmemorandum,NSDM)作為對蘇聯政策的主導思想,這份長達8頁的文件明確提出:蘇聯要為他們的經濟弱點付出代價。

因此,在凱西、艾倫和溫伯格等人的策劃下,里根政府上台不久便定下一系列向蘇聯主動出擊的政策,以貫徹落實這一思想,其中包括:(1)、秘密支持波蘭的工會,使它成為蘇聯心腹地區的一股反對力量;(2)、秘密支持阿富汗的武裝反抗力量,並把戰爭擴大至蘇聯境內;(3)、爭取沙特阿拉伯壓低石油價格,破壞蘇聯天然氣輸出西歐計劃,以減少蘇聯外匯盈餘;(4)、遊說西方盟國禁止對蘇聯輸出高科技,以抑制蘇聯工業發展;(5)、散佈虛假工業技術情報,企圖混亂和阻撓蘇聯工業計劃;(6)、積極發展高科技軍備,即所謂星戰計劃,誘使蘇聯投入大量資源進行軍備競賽,從而加劇蘇聯的經濟危機;(7)、減少西方對蘇聯的貸款,使蘇聯及其東歐附庸國不能輕易以信貸解決現金短缺的問題。

這些政策除了第1、2、6三項表面看是外交和軍事上的對抗,其餘都是直接的經濟戰手段。

歸根結底,擊蘇7條都是為了打擊蘇聯經濟,削弱其國力,動搖其士氣和民心。在此種情況下,趙繼統又提出了聯合中國共同抵制蘇聯的提議,里根是美國新保守主義的代表人物,有強烈的反共情結,聲稱要「把馬列主義拋棄在歷史的塵埃中」。

競選期間,他和美國親台勢力相呼應,抨擊卡特對華政策,聲稱他上台後將重建與台灣的「官方關係」。

《人民日報》曾多次發表評論員文章,駁斥里根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因而里根上台後,很多人預料由於這一「過節兒」,他的對華態度會比較冷淡。

但正如里根自己所述:「我肯定不是一個僵硬的教條主義者。」

「如果以溫和的方式行事意味着更為明智和有效,我肯定是個溫和的人。」

里根高就高在他沒有為這一「過節兒」所累,而是審時度勢,及時調整了他的對華政策。

上台後,里根逐漸認識到,要對付蘇聯咄咄逼人的擴張態勢,美國力不從心,需要借重中國。而如果在台灣問題上走得太遠,就會遭到中國的強烈反對,嚴重損害中美關係。

因此他開始把台灣置於美蘇爭霸的全球戰略下考慮,放棄了競選時促使美台關係升級的許諾,鄭重表示遵守中美聯合公報。

這種務實態度一直主導著里根政府的對華政策。他示意趙繼統以溫和的方式和中國進行進行接觸,老趙欣然領命,作為隨尼克遜訪問過中國的趙繼統來說,對中國多一點偏好也是無可厚非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平凡的間諜2:再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平凡的間諜2:再生
上一章下一章

第476章 2抗蘇 渠道駁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