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魯迅和猹1

第81章 魯迅和猹1

魯迅對動物,也是有興趣的,這可以從《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看出來。

在這篇作品中,談到的動物很多,在他兒時的記憶中,長大後有印象的昆蟲有鳴蟬、黃蜂、油蛉、蟋蟀、斑蝥、蒼蠅、螞蟻等,而鳥兒則有雲雀、麻雀、張飛鳥等。

大家學過《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如果以此得出結論,他只在孩童調皮時,才對動物感興趣,那就大錯特錯了,因魯迅後來還寫過《兔和貓》、《狗·貓·鼠》,又專門談到動物。

特別有趣的是,在《狗·貓·鼠》這篇作品中,他說自己養過一隻隱鼠,還特地談到古人傳說中的「墨猴」:

我聽父親說過的,中國有一種墨猴,只有拇指一般大,全身的毛是漆黑而且發亮的。它睡在筆筒里,一聽到磨墨,便跳出來等著,等到人寫完字,套上筆,就舐盡了硯上的餘墨,仍舊跳進筆筒里去了。我就極願意有這樣的一個墨猴,可是得不到;問哪裏有,哪裏買的呢,誰也不知道。「慰情聊勝無」,這隱鼠總可以算是我的墨猴了罷,雖然它舐吃墨汁,並不一定肯等到我寫完字。

他以不能養墨猴為憾事,可是好歹養了一隻隱鼠,權且當作替代品,但可惜的是,後來隱鼠也被不明真相的長媽媽踩死了。

以不能養墨猴而遺憾,因隱鼠被踩死而傷感,這些都不是最上心的,而讓魯迅最為牽掛,並付出很多時間來關注的,卻是另外一種動物——猹。

談到猹這種動物,當然繞不過閏土這個人物,但凡念過幾年書的人,沒有不知道少年閏土和猹的,這緣於魯迅的作品《故鄉》:

深藍色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儘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在這篇作品中,閏土說吃瓜的常有獾豬、刺蝟和猹三種動物。刺蝟很普通,而獾豬就是豬獾,猹就是狗獾,大家統稱豬獾和狗獾為獾子。

獾子四肢短小,身子長得圓滾滾的,而兩種獾的區別是,豬獾的鼻吻長得像狗,豬獾的鼻吻則像豬。

寫完這篇作品,過了好長一段時間,魯迅幾乎對猹都淡忘了,直至來到廈門,又與獾子產生關係。

因廈門靠近大海,與閏土生活的環境差不多,也有很多人種西瓜。

夏天吃過晚飯,天色尚早,屋內又熱,魯迅便經常去海邊散步,為的是吹海風,待暑熱消減了,再回屋子看書寫文章。

這一天,他的興緻很高,走得很遠,無意中看到了一大片西瓜地,瓜農還在瓜棚邊擺了一個小攤,以方便路人買瓜消暑。

魯迅也買了一個,破開后嘗一塊,覺得味道不錯,便隨口問一句:「主人家,有沒有動物偷吃瓜啊?」

「肯定有的,刺蝟的胃口不大,也好驅趕,可獾子是最難防的!」

「那用什麼辦法驅趕啊?」

「看那邊,不是有一隻犬嗎?它一旦發現獾子,就會發出叫聲,我便拿出叉子衝過去,跟犬一起去驅趕。」

「犬!管用不?」

「一兩隻獾子還管用,如果獾子多了,只得求助於獵人。」

「這是怎麼回事?」

「獾子的牙齒,那可厲害了,一般的犬都不敢靠近,如果被逼急了,還會咬人。如果數量多,一旦被犬或人驚擾,這些畜生就分散到瓜田中,那就不好辦了,只有找獵人幫忙。」

「哦,原來如此,看來獾子挺厲害。」

「有些年份,獾子多了的話,瓜還沒成熟,就被它們吃光了,真是讓人心疼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動物聊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動物聊齋
上一章下一章

第81章 魯迅和猹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