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殘酷的「希望」

第310章 殘酷的「希望」

早在三級怪獸登場之後的幾天,遊戲中發生了一場關於「知識」的求助。

以極端理性的角度,人類已經做得很好,起碼在工業完全毀滅前,把人類的希望送上了太空,哪怕其中還有幾個早期考慮不周之處,也能藉著最後的時間進行補完。

人類不會滅亡。

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可以宣佈,人類依靠自身的力量跨越了行星級災難。

但從人性的角度看,現在還在土球的人類,全都處在等死狀態。

大家甘心直面自身悲慘的命運嗎?

怪獸打崩工業鏈,人類又沒有死絕之前,應該會有一個非常長的拉鋸階段。

說是拉鋸,其實會更像動物性的領地爭奪,人類以不能移動的城市為單位跟怪獸爭奪生存空間,輸了就全滅,隨着時間推移,最後會變成以地下基地為單位。

在這段無法預計時間長度的未來里,為避免人性之惡被無限放大,人們還是需要一點希望,於是一場關於知識的求助發生了。

章魚聽完聯絡員對局勢的描述、判斷與土球人的訴求后,少見的給出了忠告。

「在末日下尋求超越時代的解決方案,必然會開啟禁忌的盒子。今天就到這裏,如果你們真的想得到答案,兩周后再來找我。」

兩周時間什麼都沒變,只是未來變得更清晰了。

聯絡員再次申請會面,並再次提出了一樣的要求。

章魚這次不再勸告,粗略介紹了某些面對末日的人類分支曾經選擇過的所謂「希望」。

一上來就是大震撼。

人類AI化!

一聽名字就能明白,是種類似數據永生的線路。

以章魚的觀點,區別在於數據永生是把整個人類的信息數據化,不但包含腦子裏有效和無效的信息,還包括個人肢體帶來的體感情報。

而人類AI化,則是在科技實力完全不達標的狀態下,直接用人來訓練AI,目標是讓AI呈現出訓練者一樣的狀態。

AI化之後,虛擬世界裏便存在着一個不需要操作,行為邏輯就和訓練員一模一樣的「生物」,後續可以通過上傳或複製AI到機械人上的方式,獲得一個……物體。

AI化和數據永生的共通點,是兩者都可以和原生命同時存在,既人還活着,數據世界裏已經有複製體了。

說到底那東西都不再是人類,只能稱之為餘燼罷了。

即使用這些餘燼,去嘗試反過來訓練一個新的人類嬰兒,也與「本我」無干。

「我能感覺到且只能感覺到『我』,我的意識從未感知到『它』」。

這明顯不是生命延續,不過在末日環境下,特別是土球這樣技術實力,透支未來才勉勉強強能建小型太空永居點的,人類AI化已經是技術難度、物資及工具需求最低的「希望」。

當然具體操作中,絕對不能明說「人類AI化」,需要給它做個包裝,比如什麼「數據方舟計劃」、「意識儲存」、「數據永生」等等。

說白了,跟胡吹出一個「希望」,對於后災難時代的人群管理,效果是一樣一樣的。

只是人類AI化真的能做出來,而且數據一直保存下去,以後對於考古、研究、虛擬世界擬真化也真的會有用。

第二個禁忌答案,缸中之腦,機械飛升。

從土球兩年來對怪獸屍體及殘骸碎片的研究可知,用一個有特殊屏蔽層的機械腦殼,更夠做到有效保護大腦,避免因孢子、特殊輻射等情況,產生的生命替換、基因變異、化學物變化引發怪獸化現象。

缸中之腦路線剛開始的時候,對人類世界的倫理觀衝擊會非常大,在一個健康的人群環境裏幾乎必然被扣上反人類罪,只能在末日環境中才有進步的可能。

該模式的優點不少。

首先對應土球的情況,能夠杜絕人類因進食、飲水、排泄等行為產生的暴露風險,只要確保營養液不被外來孢子污染,腦子會出於幾乎絕對安全的狀態中。

其次大腦是神經元集合,排除了軀體的因素,它能夠訓練新的神經細胞來對接更複雜的機械軀體。

最後,神經元的訓練重建機制,使得大腦壽命要遠長於身體,採用合適的營養液循環運輸機制,壽命能普遍達到150歲(按人類軀殼出生年計算)。

缺點嘛……特別容易發瘋。

人類的腦子終究不是AI,會受大腦分泌的化學物影響,營養液在運輸中可以添加化學物,但不能洗乾淨已有的。

缸中之腦與機械飛升的組合,會導致人腦抑鬱和發瘋風險增大,抑鬱到自己拔管的還算好,如果發瘋殺人,根據設備不同,其危害可能比普通人類大無數倍,甚至可能引發智械危機。

另外,大腦的神經細胞,以土球技術也沒辦法用來做試管胎兒……話說土球的試管胎兒,還是需要一個活着的母體對接胚胎提供營養,光剩下缸中之腦人類還是完蛋,最後還得等太空人來救。

介紹完基本信息,接下來是技術難點。

缸中之腦本身的技術難度其實很低,甚至不需要專業的營養液及循環模式,直接恆溫生理鹽水盆加魚缸打氣機,都能活一陣。

但如果要讓腦子實用化,技術難度會隨着功能需求,指數級往上跳。

想活過半小時,必須有專業的高溶氧量液體或模擬紅細胞的攜氧顆粒,鹽水遠遠不夠看。要活過幾個月,還得有營養輸入、廢物排出等功能。

而要驅動一個人形機械人,最好的方式是保留脊髓,手術難度和手術存活率且不論,光是安裝后的神經信息傳遞、電信號解讀,那就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體系。

若算上體外營養液廢物處理、液體融氧及二氧化碳排出等,輕量化到足以加入人形設備的營養液循環系統本身,都足以實現土球醫療技術向前推進二十年,包括機器軀體在內所有系統融合一體,是個不亞於推動航天技術發展的超級項目。

能走到這一步,所謂沉浸式虛擬艙、神經鏈路駕駛模式才成為可能,壓根不是古代遊戲與文學作品裏幻想的那種,啥啥基礎都沒有,玩家提個需求就直接蹦出來。

以土球現有的技術實力,在沒有怪獸威脅的環境,撇開倫理再發展三十年都遠遠不夠。

話說回來,人類的軀體到底是生命數億年演化出來的,具備高自然競爭力的結構之一,與大腦完美配合,放在機械人技術路線里,也是技術難度偏高的類型。

退而求其次,如果不驅動人形外觀,是不是就容易很多了?

比如用履帶式底盤加機械臂,那麼需要識別、處理和輸出的信號數量就會減少,光禿禿的大腦也更容易操作,將更多的精力,投放到視覺、聽覺甚至第六、第七感官的開發。

腦子是個可塑性十分強的器官。

對於生物而言,腦子是個策略裝置,並非越大越好,更大的腦子只會造成難產,需要把母體生育時間再提前。對於工業時代,早產不是特別大的負擔,而如果因戰爭等原因倒退回農耕時代,過度早產帶來的哺育難度進一步增加,有可能導致人類走向滅絕。

但如果拋棄掉軀體,腦子的可塑性,就會變成一種非常強大的生命優勢,可以針對各種設備進行對接神經元培養。

連《宇宙進化大觀》裏的超腦種族,實際都可以看作缸中之腦的超進化版,整個生命體,都是為了讓腦子長到合適的成熟度便於移植。

聽完章魚的簡介,遊戲裏面無表情的聯絡員,在真實世界裏一臉難受的向上提交了錄像和文字記錄等素材。

到了四月底,聯絡員再次申請和章魚見面,提出需要技術層面的幫助。

兩種都要!

這次章魚沒有有求必應,人類AI化還好說,缸中之腦這一側有非常多的非開放技術,即便面對看似挺文明的古代AI,他也沒打算拿出來。

最後他給聯絡員提供了三份文獻和一份公約。

文獻分別是《個人專屬化AI訓練與生物邏輯》、《AI思維模式的擬人化資料庫模型探索》、《腦細胞營養液發展思路》。

公約的名字很長,《關於智械危機的預防、處置,超行星級管理AI邏輯編碼及學習庫掃描與整理規範,暨大銀河高等智慧生命聯合體1744次監管者會議一號決議》。

土球早就有在研究遊戲里的AI模塊,並且開發出了正在太空裏服役的智人機械人系列。

但遊戲里NPC用的AI,在章魚那屬於弱AI,不具備對實際設備的操作許可權,就算全部解剖了也沒什麼用。

而擬人AI,是智械危機里比例最大的罪魁禍首,古代玩家就屬於這種,雖然他們的研究成果離不開平台框架,但把公約拿出來看看有好處。

文獻中的前兩份,基本框定了人類AI化的技術線路。

其中的訓練模型,土球有足夠的技術直接用上。屬於聲光技術,需要視線追蹤技術支持,通過一系列的圖片、視頻以及黑暗環境給人出題,邏輯反饋到AI訓練中。

營養液文獻,則只關係到腦細胞。

腦細胞用的營養液,是從開顱手術的需求中發展出來的,專門針對腦細胞直接接觸的需要,術后像組織液一般進入血液,后隨循環系統排出。它與支持身體深度休眠的沉浸式營養液完全不是一個路線。

神經鏈路相關線路指引,章魚沒拿出來,沒有經歷足夠的死亡,一個文明永遠不會明白它的意義。

土球的技術,已經能做到設備利用腦電波打字,但這僅僅是單向交互,而且信息類型不大於鍵盤鍵數,神經鏈路可不是人道研究就能順利實現的技術,如果獲得太容易,更有可能被濫用成為一種涉毒技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塔防戰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塔防戰略
上一章下一章

第310章 殘酷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