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向武之心

第3章 向武之心

方玉偷偷到無人之處細細思量了一陣,療效確切,藥力甚猛。

事情既無法改變,方玉便不再多想,去賬房領了這兩個月的月錢和差旅補貼。

紋銀共六兩,月錢二兩,差旅補貼四兩。

出遠差按規矩當有賞銀,不過方玉和翠夫人約好,許他攜帶私貨,這例行賞銀便不要了。

翠夫人派人出門本就不是為了賺錢,販賣貨物只是掩人耳目。再加上她對身世清白的方玉另有安排,所以便答應了方玉的提議。

方玉懂得好處不能獨吞,院中其它人的販貨請託,只要不影響差事,他從不拒絕。方玉眼光倒也不是很高,但他懂得高買低賣的道理,逢關過隘,上上下下都打點得很順心,所以方玉每次出門都獲利頗豐。

與賬房先生聊了一會兒路上見聞,他便和賬房先生告辭,回到了自己的住所。

所謂住所,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房間。翠玉坊隔壁是一間客棧,也是翠玉坊的生意。方玉本打算買個小院居住,后又覺得吃喝都在外面,倒不如長住客棧方便。

翠玉坊不招待客人過夜,便開了這個客棧,平日裏一般招待醉酒不能歸家的客人住。開封府客棧很多,翠玉坊所開的客棧其他客人很少,生意不佳只能勉強維持。

客棧髒亂差,方玉為了居住舒適一些,便向翠夫人提出客棧應走高檔路線,只招待那些外地豪商入住。因客棧乃青樓所開,名聲不好,官員及讀書人自然不願入住,翠玉坊可將這客棧掛靠在某個讀書人身上。

翠夫人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便將此事委託方玉辦理。

方玉請國子監祭酒寫了牌匾,這客棧便有些不俗。

這客棧漸漸出了名,來往開封的豪商富戶都知道這家客棧服務極好,居住舒適方便,只是價格略高了些。

只是略高而已,豪商喜攀比好面子,外地官員入京自然也講究個身份地位。

方玉無心插柳之下,竟幫了翠夫人的大忙。翠夫人對他也越發看重。

這客棧最差的房間也要一兩銀子一晚,方玉自然住不起。不過這事因他而起,翠夫人自然不會虧待方玉。這客棧常年有一間沒有掛牌的房間留給方玉居住。

方玉回到房間美美地睡了一覺。下午的時候他才緩過乏,精神抖擻地離開了客棧。

方玉絕不在客棧或翠玉坊里談隱秘之事,因他知道翠夫人身份神秘,這些地方每時每刻都有人偷聽。

幼年時,方玉聽到過院中主人翠婦人和某人的密言。

每過幾年,翠玉坊便要收養一批孤兒幼童。這些幼童長大后,洗白身份被送到別處做耳目。至於做不了耳目的孩童都已經消失不見。

內奸這種差事危險性極高,九死一生,方玉自然不肯去做。

翠夫人曾戲言,誰要是讀書用功考上秀才或進了武舉,便可除了奴籍。

有奴籍之人按律不許參加科舉或武舉,大家都以為翠夫人是在談笑。只有方玉知道自己這些人本就身價清白並無奴籍在身。

不過為了擺脫翠夫人的控制,也為了活命,方玉頭懸樑、錐刺股,竟在十三歲時中了秀才,驚掉了翠玉坊一干人的下巴。

這個年代讀書人的地位極高。在翠玉坊,方玉的地位便有些特殊。除了翠夫人,沒有人敢指使方玉做事。方玉只逍遙了一年,遇到了另一個敢管他的人,薛疏影。

薛疏影身份神秘,就好像憑空多了這麼一個人。翠夫人也不怎麼管薛疏影。方玉反抗過,可惜沒什麼用,反而被薛疏影捉弄的更慘。

方玉出了客棧,直奔茶攤吳老闆所在的街道而去。到了拱辰街,路過一家香料鋪,才想起答應送香料給薛疏影。當時方玉只是隨口一說,但薛疏影既然當了真,要是不送的話,後果嚴重。

拱辰街是開封府里最有名的購物街,首飾、服裝、香料店一應俱全,當然價格也不菲。達官貴人的女眷平日裏極喜歡到這裏閑逛。

拱辰街最有名的香料鋪是趙記香料鋪。這店歷史久遠,從首任主人到現在,已有幾代人了,算是開封府里的老字號。

這店香料極貴但貨真價實。店裏最便宜的香料也要一兩銀子一兩,只有大富大貴的人家才捨得使用。

方玉這趟販賣的私貨獲利不少,買上幾兩香料也不心疼。

趙記香料店裏有幾名女客正在挑選香料,看到一少年男子進來也不慌亂,依然自顧自的挑選香料。只有兩名面帶黑紗的女子多看了方玉幾眼。

方玉以前時常替樓中的姑娘們跑腿買香料,和店鋪的夥計極熟。

「孫二哥,可有什麼新到的貨色?」方玉向一名年輕夥計問道。

「你小子怎麼又跑腿買香料了,好久沒看到你來。」孫二哥看到方玉說道。

「一言難盡。」方玉說道。

孫二哥笑了笑,沒有繼續追問,「這個月進了不少的貨,其中有幾種極少見的香料。高將軍府中買了不少,所以存貨不多了。」

「那幾種少見的香料,各要一兩,都包起來吧。」方玉財大氣粗地說道。

孫二哥詭異地一笑,說道:「共三百一十二兩!這就包起來?」

「且慢!」方玉叫道。這店鋪的香料雖貴,但貴有貴的道理。不過還是要問個明白。

孫二哥料到方玉會問,說道:「這次貨中,有龍涎香、黑篤耨和白篤耨,想必你是知道的。」

龍涎香方玉倒是聽說過,也見過。不過這黑篤耨和白篤耨,方玉只聽說過,沒見過。

篤耨香乃是樹的樹脂,色白而透明者名白篤耨,色黑有雜物者名黑篤耨。盛夏不融,凝而不散,香氣清遠。

薛疏影曾與方玉提起,讓他幫着留意。並告訴方玉,無論價格多貴,都要買下來。

黑篤耨一兩價值60兩白銀,白篤耨一兩高達160兩白銀。

這兩種香料都產自真臘國。黑篤耨每年只產數百斤,白篤耨每年只產幾十斤。這兩種香料運到開封,路程近萬里,平日裏價格便奇高。

又因連年征戰,商路堵塞,篤耨香已斷貨很久。

方玉問道:「這香很少見,開封府只有你們一家有貨?」

孫二哥點了點頭,得意地說道:「這香乃是一越國客商帶來,只有幾斤。篤耨香本就沒有多少人見過,價格又極高,竟沒人購買。我家老主人早年學徒時見過此香,便將越商手中的篤耨香都買了來,各留了一兩自用。前天高將軍府中那位香公子買了半斤白篤耨。剩下的就待有緣人了。」

方玉心中盤算了一下,覺得有點兒把握和薛疏影做筆交易,笑道:「既如此,篤耨香我便全要了,其它香料不要。」

孫二哥低頭扒拉兩下算盤,抬頭說道:「既如此,共計三千三百五十一兩。」

三千兩白銀,三百多斤,方玉自然不會帶在身上。不過拱辰街上有幾家信譽極好的銀庄,買賣雙方到銀庄將銀錢過了戶即可。

店中女客已走了幾位,只有兩名看似年紀不大的蒙紗女子在挑選香料、香丸之類的物品。

這兩名女子出身富貴之家,名貴香料也是常見。篤耨香沒有龍涎香名貴,但因極其稀少,這兩名女子也是第一次聽說此香。

聽方玉和孫二哥閑聊,這兩名女子留了心在旁偷聽。

說話的女子走上前仔細看了看,又聞了聞,也沒有什麼稀奇的地方。

那女子說道:「此香也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夥計,龍涎香稱上二兩,黃金可付賬嗎?」

店中其他夥計稱好龍涎香,「黃金二十兩」。

和那說話女子同來的蒙紗女子走上前將兩根金條遞給夥計。那夥計賠笑道:「貴客可否隨小人去附近的銀庄過戶?」

蒙紗女子說道:「這金條不行嗎?我等與銀庄並無來往。」

夥計面露為難之色,這黃金之物容易作假,店中並無檢測的手段。平日裏極少有客人用黃金交易,大宗交易一般都是去銀庄過戶。一般本地富戶豪商和常來開封做生意的商人,一般都在本地銀庄開戶。這兩名女子看來不是本地人。

這事夥計做不了主,「兩位貴客可否等我家主人回來?」

為首女子也不為難夥計,點了點頭。

這時,方玉、店主人及夥計孫二哥三人推門進來。方玉和店主人客氣了幾句,拎着包好的篤耨香離開了香料店。

方玉在街上慢慢行走,心裏卻在盤算這些篤耨香能不能從薛疏影手裏換來內功秘籍。

山賊強盜、保鏢護院、軍中勇士也見過,都是爭勇鬥狠之輩,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

原以為這世間並沒有什麼武藝高絕的高人,坊間的那些傳說只是傳說。

然而自從認識了薛疏影,方玉才曉得這世間確實有身手高絕之人。

薛疏影是不是世外高人,方玉並不曉得的,只知道十幾名保鏢護院絕對打不過薛疏影。

當時方玉正從考場回來,一進翠玉坊,便看到那慘絕人寰的場面。

此後,方玉科舉、賺錢的心思就淡了。身處亂世,沒有一技之長保命,榮華富貴都是虛幻。

方玉在翠玉坊不走,和想向薛疏影學習武藝也有關係。

他也曾軟磨硬泡,使勁渾身解數向薛疏影討教。薛疏影不耐煩方玉的糾纏,教了方玉幾招粗淺的招式。

後來方玉才知道,招式雖有,但還需修鍊內力。沒有內力相助,這招式便是浮水游萍,不堪一擊。

待到方玉向薛疏影請教內功之法,薛疏影很堅決地拒絕了,什麼「方不傳六耳」,什麼「無師門之命,不可外傳」。

方玉不死心走訪了別處,可是一無所獲。

現在方玉希望能用薛疏影十分在意的篤耨香換來一種內功,即便是最粗淺的內功也好。。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國色千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國色千嬌
上一章下一章

第3章 向武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