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鳳山感懷(2)

第429章 鳳山感懷(2)

0425、鳳山感懷(2)

老人龍飛鳳舞之字、筆下之隱詩、老人之話語,讓大將軍吳世琮重又想起不久前深入錦城求取石碑之事,同時也想起隱詩中衡山之事。

鳳山上,建立四十八座寺廟,自從有了山下百姓參與,一切均在順利、有序進行。唯有石碑之事,卻受到最大障礙。而此事正是大將軍吳世琮親手經營。

上一次,雖最初並沒想着第一次去就能把石碑取回。可後來,在乾瘦老者『指導』下,終於看到了石碑,也把石碑送到了山下,並用船送到了錦城。

可是後來……

這一切,均為乾瘦老頭精心安排。吳世琮等人,要不是潛入清江水中逃命,差一點就把自己性命搭上。

作為一名征戰沙場之將,更大的陣勢、更猛烈的殺伐都見過。可是,對於陰謀算計,是真刀真槍拼過來之武人最疼恨之事。他深深憎恨錦城之乾瘦老頭,痛恨他的陰謀。

這一劫,他永遠記在心裏。

今天,看着鳳山上這位老人揮毫潑墨,正在練習那首通過老兵軍師默默交給他練習之『隱詩』。也許老人並不知此詩來歷,對於他來說,只是完成一項任務,可他卻那麼投入,那麼聚精會神、那麼充滿激情。將軍深深為老人的筆力及專註力所感動。一時之間,臉上一下凝重起來。

他走向前,一手拿起老人筆下之手稿,嚇得老人及身邊眾人不敢大聲說話。

「將軍恕罪,老朽不知將軍到來,一時過於投入,才……」

老人來到鳳山已好幾天,自他來到山上,老兵軍師陶潛交給他唯一任務就是練字,以最好之書法寫好此詩。

老兵軍師告訴他,練好此詩,到時要寫好並雕刻上石碑,這可一點馬虎不得。

老人,本就是鳳山下寨子裏有名之『秀才』。少時,雖讀過一些書,但距離參與科舉考試還遠遠不夠。之所以叫他『秀才』,他是寨子裏唯一稍通文墨之人,以至於寨中大小『事務』都必得他參加,寫些對聯、紅白喜事記賬、給百姓寫寫狀紙等。正因為他得到了這樣一個鍛煉機會,一來二去,他的字練出來了。在百姓中之威望,隨着年齡增長而逐漸提高。故『秀才』之名也由此而來。

在大將軍吳世琮看來,在昆明,在衡州,在廣西,他都曾見過軍中文官之筆墨。今天,老秀才之文墨與他們相比,不相上下。

在軍中,可能算不了什麼,可是,在這荒郊野村,能把書法練得如此高之人,確實讓他驚嘆,讓他不由得走上前去,把老秀才所寫之字提直來,又認真看了看。

老秀才剛才一驚,把一張剛剛寫好之字,手中之筆落下,正好落在紙上。幾天來,老秀才一直在練,可是,在他看來,直到今天,自己聚精會神、全心身投入寫成的這一張,才是他最滿意的一張。可是,剛才一驚,卻把帶墨之筆掉在了上面,這麼完美、『滿意』之作,就這樣塗上了『污點』。

老秀才不知這詩的具體來歷,可是,作為村中『秀才』,詩中之意,他能略懂一二。既是寫好用來刻入石碑、立於山上,就更知其重要。

今天,老秀才練到最好境界,一氣哈成。可是,吳世琮等突然到來,把他嚇得一跳。才把筆落在紙上。這位叫『大將軍』之人走過去,並把紙提起來,老秀才不知要發生什麼,故而趕緊向大將軍認錯。

「老人何罪之有?」

吳世琮提起紙,正在欣賞老秀才之精妙之作,卻不想把老秀才嚇成這樣。他趕緊伸出雙手,把老人扶著,道。

「老夫不知將軍到來,故一時急切,把墨塗於其上,有辱其詩了。」

「老人何出此言,是我驚動了您,不想山野之中,能寫得如此好字之人,故而讓我驚嘆之餘,才不願打擾。老人不必驚慌,重寫一張就是。再者,墨流於紙上無妨,只是刻入石碑而已,此處可忽略。」

「唉!老夫練了好幾天,僅今天這張還能入得了眼,這……」

聽老秀才如此說,吳世琮放下手中紙,重新拿起其他草稿。其實,要論筆力、神韻,還真的都趕不上這一張。如果僅是一幅書法,落入紙間的墨跡,還真是壞了這一幅上好作品。可這是用於拓於石碑之草稿,就不必讓老人如此內疚了。

「老人家不必如此,用於石碑拓寫,有墨亦無妨,就用老人您所寫此幅作品了。」

此時,老秀才臉上緊張之色才稍稍緩過一些。

「詩已寫好,只可惜石碑未到,可惜了。」

吳世琮仍然盯着紙上這字,感嘆、遺憾。

眾人知將軍此時之心,均安慰道:

「將軍不必如此,下一次,一定想好了辦法,求取石碑,應該不是困難。」

在眾人安慰之下,吳世琮之心稍稍得以寬慰。然後道:

「石碑之詩已成,立碑之地在何處?」

老兵軍師陶潛走上前,道:

「將軍,我等正想向將軍彙報此事,只是將軍近來太忙,沒能告知將軍,今將軍既已問到,我等選了兩處,現帶將軍去看看,如何。」

「哪兩處?」

「一處,此廟左側,有一古井,井旁有兩古銀杏樹,聽說已有好幾百、上千年歷史,石碑立於此,與此景正同。」

「另一處?」

「另一處,在山最高處,向東南,視野開闊,一望千里,亦自有一番氣勢。」

「好,帶我走走。」

老兵軍師陶潛,以及陳飛虎,還有老秀才等人,帶着大將軍吳世琮一起,首先來到所建之廟左側。

兩棵高大銀杏,之前吳世琮早已見過,樹下之古井之水,上一次他還喝過,古井、古樹、石碑,確實是一很好去處。石碑立於此,情景相融、文史相錯,正好。

看過此處,老兵軍師陶潛又帶着吳世琮登上山之最高處,來到東南角。

「將軍,就是此處,地靠東南,登高遼遠,晨望東日,視野千里,您看……」

吳世琮前後左右一看,此處,不正是自己穿越前來到山上,夢中遇見山澗道觀老者之地。此再往上右側,不正是他第二次來到此山,劍劈石棺材,第一次安葬大周昭武皇帝遺骨之地。

再觀此景,吳世琮再一次陷入沉思。

「好好!你們先下山吧,我想一個人在此靜靜。」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周殘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周殘陽
上一章下一章

第429章 鳳山感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