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五章 箭在弦上

第八百六十五章 箭在弦上

艦隊意外遭遇颱風,的確讓哈爾西有些失望。

雖然知道曼哈頓的大概計劃,可是哈爾西過於詳細的東西並不清楚,當接到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的命令時,哈爾西抓耳撓腮也沒琢磨明白。

不過有了尼米茲的放權,哈爾西再度鼓起了信心。

「地毯式打擊,將日本人的港口全部破壞!」

哈爾西一聲令下,第三艦隊在雷伊泰灣完成補給,再度出航。

艦隊的任務只有一個,消滅日軍軍港。

這次不僅僅是俯衝轟炸機和魚雷機,就連戰鬥機都裝備了一種變時引信的碎裂彈去轟炸。

這麼一來,空襲的時候,讓日軍戰機根本沒辦法升空。

而哈爾西的航母編隊可以在日本海岸線150英里的範圍內任意穿梭。

這種新型碎裂彈對散兵坑和壕溝有着致命殺傷力。

裏面裝有地面遙感雷達,可以在空中自動觸發爆炸。

橫掃日軍的港口還有航空基地,一下讓第三艦隊信心十足,展開了轟轟烈烈的一系列打擊行動。

與此同時,面對即將展開的遠東對日作戰行動,蘇聯里也在緊張謀划。

此時蘇聯遠東軍司令部已經對日本關東軍完成了調查,雖然仍有百萬之眾,但大多是臨時徵召的退伍日本兵。

武器裝備也不如以前,差不多還有5000多門火炮,1000多輛坦克和不足2000架的飛機。

從歐洲戰場剛剛結束時,斯大林就已經開始將遠在幾千公里以外的歐洲戰場上的蘇軍秘密運往遠東地區和后貝加爾地區。

為了保證閃電戰的突然性,所有運輸都是晝伏夜出。

目前蘇軍在遠東已集結了十個合成集團軍,兩個戰役集群,一個坦克集團軍,三個航空軍集團和三個防空軍集團,四個獨立航空兵軍。

總兵力達157萬,配備有26137門火炮,5556輛坦克,3446架飛機,此外還擁有太平洋艦隊和阿穆爾地區艦隊。

會議室內,斯大林盯着地圖指了下:

「三個進攻集團軍群是否全部就位!」

「是的,斯大林同志,我們的同志到達集結地點后,全部採取了無線電靜默,並且嚴格控制了人員外出活動!」

華西列夫斯基立刻進行了彙報。

眼下三個集團軍群分別由華西列夫斯基元帥,麥列茨科夫元帥,馬利諾夫斯基元帥指揮。

濱海集團軍群,遠東方面軍,后貝加爾方面軍。

其中,麥列茨科夫元帥指揮的濱海集團軍群,共計60萬人,突擊方向為牡丹江地區,進而攻佔哈爾濱、長春。

會同后貝加爾方面軍和遠東方面軍作戰,是東部地區的主要攻擊方向。

遠東方面軍由普爾卡耶夫大將指揮,共30萬人。

其突擊方向為沿黑龍江直指哈爾濱,支援后貝加爾方面軍和濱海集團軍群,屬於次要打擊方向。

后貝加爾方面軍由馬利諾夫斯基元帥指揮,共60萬人,蘇軍在遠東唯一的坦克集團軍也在該方面軍。

這個方面軍分為兩個方向,一是以坦克集團軍為主,穿越浩瀚的沙漠,草原和大興安嶺,直攻偽滿首都長春和東北的工業中心瀋陽。

二是以機械化集群向長城以南推進,直指張家口、多倫一線,牽制日本華北方面軍。

「等波茨坦會議結束后,我們再定具體的攻擊時間!」

聽到元帥們的彙報,斯大林摸了下鬍子,「不過,我相信這個攻擊時間並不太遠!」

「是,斯大林同志!」

「另外,將我的預計時間通知延安方面!」

與此同時,八路軍冀熱遼軍區遵照延安指示,選派出精兵強將就近進入東北,會同東北抗日聯軍準備進行作戰。

剛剛結束的湘西大捷后,民國政府完成了對廣西,湖南的兵力部署。

中華的神州大地上即將展開對日寇的大反攻。

同一時間,在波茨坦的馬歇爾收到一份電報,立刻來到了史汀生的辦公室。

「這是我們在蘇聯的情報人員發出來的!」

馬歇爾將電報遞給了史汀生,「目前預測蘇聯將會在8月初對日本人動手!」

他們預計的波茨坦會議將會在7月底結束,蘇聯的調兵遣將也在情理之中,只不過,秘密情報員發來的情況,讓他們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

上百萬的軍隊直接直面關東軍,而且蘇聯也調動了艦隊。

「我們也應該提早做準備!」

史汀生思考片刻,立刻就說,「我去找總統!」

儘管羅斯福生前並沒有做交接,可是這些幕僚還是告知了杜魯門,因此,杜魯門對於這一切早已心知肚明。

「萊斯利的提議呢?」

「他認為儘早一些會讓我們掌控局勢!」

史汀生回應,「投擲提案他會在波茨坦會議期間報到這邊,具體時間應該在8月的頭幾天!」

「好,那就按照他們說的去做!」

杜魯門點了點頭。

他想起了前一天丹麥物理學家波爾剛剛找過他,手中拿着愛因斯坦給來的信。

原子彈本來的設計是要制約德國,而不是真正用於使用到戰場上,這點違背了愛因斯坦當時建造的初衷。

愛因斯坦在信中稱他是無國界之分的、無論是哪國人,都應該有着生存的權利。

而原子彈的研究,是為了造福人類。

杜魯門並沒有責備波爾,只是反問了一句:

「您可能不了解前方的戰事如何殘酷,您現在每猶豫一分鐘就會有一位美軍戰士犧牲,您是希望我國戰士的犧牲還是敵國的人員的傷亡。」

對此,波爾無言以對。

「我聽說哈爾西這兩天加大了打擊力度?」

「是的,總統先生!」

史汀生點了點頭。

從這點上不難看出,哈爾西對於投放原子彈並不太贊成,事實上,杜魯門徵求意見時,這些上將們大部分都持反對意見。

他們想用最基本的壓制在逼迫日軍儘快投降。

只是日本方面毫無動靜,很顯然,波茨坦會議將是最後一次的正式警告。

不管日本方面是否繼續裝聾作啞,投放原子彈已經箭在弦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抗日之制空太平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抗日之制空太平洋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百六十五章 箭在弦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