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變革之心

第三百三十一章 變革之心

「三山鵠袍十萬眾,兩紀知名鄭南仲。妙年官賦甲秋闈,一發輒中仍再中。豈知天地大變革,原夫八韻竟無用。雖然改爾亦得力,斗南斗北聲價哄。」――方回《閩中鄭君炎南仲兩魁鄉賦比自?教為昌化簿》

晚間天階夜色涼如水,一輪幽月暗暗綻放着淡淡的寒光,窗前月下,宋齡娥獃獃的看着西院外的那株古松,這株古松已然曲翹挺拔,沒有什麼變化,可是人卻已經變了。

宋齡娥、咸豐和王青雲吃了一頓家常便飯,王青雲只弄了一個菜肴,其他的菜肴都是宋齡娥動的手,讓咸豐和王青雲大飽了一次口福。吃過飯之後,又閑話家常了一番,宋齡娥堅持要在宋家住下,咸豐一口便答應了下來,跟着傳旨行在,他也在宋家住上一晚,結果讓行在護駕的官兵弄了個雞飛狗跳的,里三層、外三層的把宋家圍了個嚴實。

燈火之下,咸豐仍是批閱著奏摺,行在的摺子都搬了過來,除了南邊的戰事之外,最大的事便是出兵俄國的部署了。一班軍機大臣倒也弄出了個糧草供給的章程,但宋齡娥一看便知道這個章程費時、費事、費銀,最為誇張的是裏面居然寫着待江南稅賦糧餉,經海運到京后,直接解赴關外供晉軍使用,如果真按這個章程辦理,等到糧餉到京,黃花菜都涼了。

宋齡娥當下建議咸豐向民間一十三家大的票號大舉借貸銀兩,以此筆銀錢作為出兵的糧餉,就地採購糧食,也減少了中間轉運的環節。這次借貸,出現了國家發行戰爭債券的雛形,票號的厘息雖然不能免除,但比起千里轉運江南銀糧相比,可是節約了很多。咸豐聽着宋齡娥算了算這比細賬,眼前豁然開朗起來,打算明日召集隨行的大臣們商議一下,宋齡娥堅決讓咸豐不要透露這是她的注意,否則多半要被大臣們詬病的。

其餘的瑣事,宋齡娥也沒有了興趣,便坐到窗邊欣賞月色,咸豐一人在書桌邊批閱著奏摺。他批了幾本都是些無聊的請安摺子,也提不起興趣來,瞥見伊人在窗邊獨坐,悄悄放下筆,走了過去,哪知道才走近,宋齡娥頭也不回,淡淡的說道:「功課沒做完,不許過來。」

咸豐愣了一下,涎著臉笑道:「功課太多了,朕休息會兒在批好了。齡娥,你在看什麼呢?」

宋齡娥嘆了口氣說道:「我在看那株老松樹,想起了一些事來。」她頓了頓回過頭來說道:「不說不開心的事了,怎麼樣?這趟微服私訪,可有什麼收穫么?」

咸豐皺眉說道:「民間疾苦還是很多,朕的很多旨意都不能下到民間,就好比這直隸之地,朕年初便下旨,因為長毛北犯,直隸諸省多有飽受戰火之地,免除這些地方的額賦,但直隸不少地方仍是在收,朕很是惱怒,一查之下,地方官吏竟然說是追收去年的,讓朕氣得不行,辣手殺了幾個官吏,希望能震懾一番。」

宋齡娥搖搖頭說道:「直隸一地,靠近京城,此處都有官吏敢如此,只怕河南、山東、江蘇諸地更加不堪,你又不能把全部官吏都給殺光了,這吏治當真是到了該整頓一番的時候了。」

咸豐負手而立,長長嘆口氣說道:「自古貪官如恆河沙數,清官如鳳毛麟角,先帝勤儉,希望能上行下效,但是收效甚微,朕如今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齡娥,你有什麼良策嗎?」

宋齡娥搖搖頭說道:「我也沒什麼好的辦法,倘若現下是太平,倒是可以變法改革,整飭吏治,但現在是多事之秋,假若現在大行此法,定是不妥的。」

咸豐皺眉說道:「也不能不管啊,朕決定了,回京之後,讓肅順這個酷吏,再出馬一次,好好整頓一下吏治,震懾宵小,待到平定了長毛,再想法子變法。」

宋齡娥輕輕嗯了一聲說道:「肅順是被你當成惡人來使了,他的手上也是不幹凈的,只怕難以服眾。」

咸豐淡淡一笑說道:「朕知道,自古能做清官的人不多,本朝除了林則徐之外,再無他人。肅順手段狠毒,治人不留情面,也不懼權貴,朕就需要這樣的人沖在前頭,他就是朕的魚鷹,替朕拿魚的。不過他的命運也早已註定,假若有一天犯了眾怒,他手上不幹凈,朕正好可以下手,所以朕敢用他。」

宋齡娥哦了一聲說道:「原來你打的這個主意,肅順和六爺兩幫人各成一黨,到有些像康熙朝的索額圖和明珠,兩人也是黨爭多年,最後都被康熙帝一一收拾了,你這是學着康熙帝的啊。」

咸豐笑了笑說道:「朕自問還是有些自知之明,創新之舉,朕不敢嘗試,但學效聖祖,朕還是能依樣畫葫蘆,只希望能穩定朝局。」

宋齡娥嗯了一聲說道:「你已經做的很好了,先帝留給你的就是個爛攤子,你能支撐到如此局面已經不容易了。」

咸豐說道:「對了,朕到了山西之後,也發現了些讓朕高興的事。」

宋齡娥問道:「什麼事呢?」

咸豐說道:「朕發現山西一地,山多地貧,物產不豐,但此處民間過的卻比鄰省要好得多。朕走訪了幾日,發現此處民間百姓多為作坊匠人,或是行商,賺取銀兩換取糧食布帛,看來這山西巡撫張集馨還是有些能耐的。」

宋齡娥微微一笑說道:「張集馨是個好官不錯,但這卻不是他一人的功勞,你不覺得山西變得如此,主要原因在於商業的發達嗎?」

咸豐點點頭說道:「你說的是,這山西一地,物產不富,要養家餬口,百姓只有行商,山西一地百業興旺,來往流通貨物極多,通蒙古商道更是興盛,民間富足多半源於此。」

「其實不止這些,你也該記得這些年山西、陝西、甘肅等地上繳的稅賦是多少吧,其中商稅可是佔了大半的。西北幾省民生已經變了,不再是靠着種田得糧過活的,幾地的百姓大多都是在各大商號的作坊、商號里做事,作坊產出貨物,售往各地,賺取銀兩,一來富足民間,二來富足稅收,於國於民都有好處,可在全國推廣的。」

咸豐皺眉問道:「那假若人人都去經商了,無人種田了怎麼辦?」

宋齡娥淡淡一笑說道:「糧食也是一種商品貨物,商人們賺取了銀兩,也要買糧食,也要吃飯的,你擔心的情況永遠不可能出現。假若糧食少了,必然價貴,而價貴之後,必會促使百姓多種糧食,來多買糧食賺錢取利,利益驅使之間,會有一隻看不見的手自然調劑的。」

咸豐似乎明白了一些,說道:「朕明白了,到時候糧食價貴,不用朕命令,自會有人搶著去種田產糧,想想也是這個道理。只是齡娥,此法與聖人古訓多有違背,只怕難以在其他地方實行的。」

宋齡娥點頭說道:「是這個道理,西北諸地自古土地貧瘠,有史以來多有行商之人,民風如此,喬家等商號才能在此地應運而生。要想在全國推行,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這個也是變法要項之一,但此時尚不能行此變革之事。」

咸豐嗯了一聲說道:「聽了你的話,朕也決定了,等到平定長毛內亂,便要開始行變革之法,興辦洋務,富國強兵!」

宋齡娥聞言欣喜的說道:「你有這個決心就好了,那我就放心多了。」咸豐如今受自己影響,開始有了變革的心思,這可是很難得的,但滿人的特權和政體不變,始終不能達到天下會天下大同的理念,但宋齡娥有些期盼了,只要他肯邁出變革的第一步,就是成功的一半。假若他真的能變法變革,自己再拋出五族共和的理念,恢復漢人衣冠,也並非是痴心妄想,想到這裏宋齡娥有些歡欣鼓舞起來。

咸豐奇道:「你不放心什麼?」

宋齡娥笑嘻嘻的說道:「沒什麼,國道一途,窮則變,變則通,自古皆然,你奮發上進,我替天下百姓開心,我小時候可是過着苦日子過來的,這疾苦比你知道的清楚。」

咸豐嗯了一聲說道:「齡娥,明日我們四處轉轉,然後回承德好嗎?皇額娘和貞兒都在承德,出來旬日,我們也該回去了。」

宋齡娥啊了一聲,她今日才到上秦,想不到這麼快就要回去了,本想衝口說自己想在留住幾日,但轉念一想,自己只要一出口,咸豐必定是會答應的,但是他又違反祖制了,讓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為了自己違制,這可是不太好的,當下輕咬紅唇說道:「好,明日我們一路遊山玩水回承德去。」

咸豐很是高興,看得出他原本以為宋齡娥會要求多住幾日的,想不到宋齡娥會答應和自己一道回去。宋齡娥看他笑得真切,也是報以一笑說道:「你為我做了很多事了,我也該聽你的一次。」

咸豐笑了笑,伸了個懶腰忽然說道:「齡娥,你不是說要交朕跳什麼慢四步的嗎?那是怎麼個跳法呢?」

宋齡娥微微一笑,站起身說道:「來,我教你跳,改日我們可以辦個舞會。」

皎白的月光之下,兩人一個教一個學,在西院之中跳起了舞來,暫時的歡樂之中,讓兩人都是沉醉在這短暫的幸福之中。歡樂的時候會有多長久?人心總是覺得歡樂的時候太少,但自己在歡樂的時候,卻總是不會滿足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異時空之孝欽顯皇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異時空之孝欽顯皇后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一章 變革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