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雨驛 上

三、雨驛 上

江南的雨總是不知不覺地就來了的。來了以後,便綿綿不絕,眉邊髮際,縈繞不止。沈放看着三娘子騎在花驢上的身影,才知『風鬟霧鬢』四字到底是何含意。那雨一開始只潮潮的,像只聞得着,卻看不見,漸漸卻霪霪不止,有些寒涼,惹人煩亂。好在和三娘在一起,便是秋雨有時也像是春雨了。

他和三娘子重新上路時,荊三娘找了個偏僻的地方把那頭餘杭大車店的青騾賣了,換了一頭叫騾和一頭小花驢。他兩人並騎而行,放心肆志,只覺沿途所經,風光無限。

沈放問過三娘子一遍去哪兒,三娘子不答,他再問時,三娘子方露齒一笑道:「淮上」。兩人一路北去,沈放見三娘行得慢慢的,不由奇怪——就不怕文亭閣追上來嗎?那三娘子一笑道:「你不知道文亭閣這個人,外表斯斯文文,心狠手辣。內里卻心高氣傲,一擊不中,恥於再次出手,我不知他在官場中如何逢迎,但在江湖上必還有他自己的規矩。」

沈放奇道:「你把他說得這麼厲害,怎麼會被一個身受重傷的人一言不發地趕跑了?」

三娘子搖頭嘆道「當今世上,氣概武功能及得上耿蒼懷的,又有幾人?能在他面前來去自如、全身而退也就算相當不凡了。」

沈放點點頭,想起耿蒼懷的默語豪情,不由心中一陣激蕩。又想起三娘子那日捨命相救自己,更是滿懷感激,默默地把三娘看着,半天不說一句話。三娘子看他一眼,也知道他在心內溫存自己,輕俏一笑,一拍花驢,自己先跑到前面去了。

說來好笑——兩人結髮十年,雖一向胸懷坦蕩,相敬如賓,但心中卻絕沒似這幾日路上的小兒女情態。一番變亂,倒好你把兩人都變年輕了。三娘子對沈放一向敬他重他,卻很少如今日這般把他這麼又羞澀又溫柔地想起;沈放一向也覺得自己很愛重三娘的了,卻沒似現在這樣看着她一搔首一揚眉心裏便浮起一種憐惜的感覺,像是心尖真的微微在發顫,——這種感覺真的該珍藏一生一世。晚上兩人住了店后,油燈之下,常常好半天都是一言不發、一動不動的相互看着。雖然知道從那日刀頭舔血之後,彼此就等於纏上了無數的煩惱——大車店的追殺,秦丞相的探訪,今後在這擾擾的江湖中只怕再難得一天的安穩了。但只是那麼靜靜地把彼此看着,似乎就已覺得歲月靜好,此生安穩了。

這時沈放見三娘子已跑到前面,一拍騾子,快步追上,卻找不出話,搭訕道:「真沒想到,一路上地界你竟這麼熟,倒真是個老江湖了。」三娘子回眸一笑道:「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人生兩大快事——這前一句已經讓給你了,后一句我也就不敢自謙。」

沒想這場秋雨越下越大,兩人行至銅陵外困馬集時,便真的被困住了。困馬集只有一家客棧,前後兩進。只為前面幾條溪流暴漲,加上道路泥濘,眾人都怕牲口滑蹄,不敢往前再走,一條窄路便斷在了這裏。這條路本不是什麼正經官道,只因為近,所以還有人走。客棧本就小,這麼着有三五日,每天都有幾個人一邊咒罵天氣一邊住進店裏來,烘衣吃飯,倒頭悶睡,等著雨停。偏那雨硬是下個不絕。日子過得太悶,這些來住店的客人南北皆有,罵老天爺的話自然也千奇百怪,聽來也算長日裏的一樂。

沈放等先來的人還有房住,後來的客人卻只好打地鋪了。這天見雨依舊未停,沈放心下煩悶,向暮時,便向店家借了一雙木屐,一把油紙傘,出門野望。離店數十步有一個土丘,沈放就登上那裏,極目遠眺。只見草色蒼黃,雨腳如麻,心裏不由忽忽就有了種蒼蒼暮色起中原的感嘆。忽聽得一陣馬鈴兒響,向南邊的來路望去,只見有八九輛鏢車正在道上艱難地走着,一共二十幾個趟子手跟在後面,趟在泥地里。車隊拉成了長長的一排,趕車的都是老把式,可車輪還是不時陷進爛泥里。那二十幾個趟子手都十分精壯,是正當年的小夥子,便費勁吃力地把那車子再撥出來。這些小伙兒們家教倒好,雖遇到這麼個鬼天氣,並沒有大聲咒罵,只默默使勁——否則像店裏的客人一樣,這麼血氣方剛的二十幾條嗓子一起吼起來,想來定會十分壯觀。那隊鏢車距離小店也不過千餘步了,可這麼短的路程還是有車子接連陷進去了五六次,一輛停下,前後的就都只得停下,每次都留下深深的車轍,足見鏢貨的沉重。

沈放遠遠看着他們進了店裏。想來他們這條路上是走熟的,和店家們都認識,一到門口,店家就出來招呼個不停。沈放又站了一會兒,見四周景色漸漸模糊,也就趿著木屐往回走了。

才回到店門口,就發現門首的側柱上不知何時已拴上了頭駱駝。那駱駝好瘦,小店門臉本就破爛,那頭駱駝被拴在這裏,越顯得毛色蒼黃。只見它渾身又是泥又是水的,十分骯髒,背上只有個單峰,軟耷耷地垂著,也不知多少天沒吃飽了,身上也全不見鞍轡。那牲口好高,四腿精瘦,更顯得四個蹄子極大。一雙眼半垂著,拉蹋狼狽。江南本來絕無此物,只偶爾有關外人騎來、不由人不當個稀奇看,店主的兩個孩子就圍在門口的雨地里不肯走開,真是「看到駱駝認作是馬腫了背」,實在稀奇。

沈放也是第一次見到,不由好奇,繞着它轉了兩圈,多看了幾眼。店裏幫傭的是個愛說話的,見他停步,便笑道:「先生也看這個稀奇?真別說,我在這條路上也幫忙了二十幾年了,還是頭一次看到這東西。算長了回見識。這牲口骨架子這麼大,一次怕不能馱上好幾百斤?」

沈放估量了一下那牲口的身架,只怕那店伙說得不錯。

那店伙說着卻皺眉道:「那個穿黑衣服的哥兒也不吩咐一聲,到底喂什麼呢,難道就盡着它餓著?只說有酒給它喝兩口,可料呢?怎麼也算個『遠客』,到底叫我怎麼喂?」

沈放無心聽他哆嗦,走進門,就看見店家還在打理著那群保鏢的呢,口裏不住地在跟那幾個走鏢的鏢師陪罪:「實在對不住,這雨下的,到今天柴房裏都住滿了。您看這怎麼辦?只有委屈幾位年輕兄弟在這前屋裏先坐一晚上,困了趴在桌上打個盹吧。小人兩口兒也不敢睡,且在這兒侍候大夥兒,有什麼吩咐可以立馬招呼到,這麼就騰出了一間屋,可以給秦老爺子和兩位鏢師歇歇,——秦老爺子,您看怎麼樣?委屈您眾位了,我說着都不好意思。」

眾趟子手都正在洗臉,那店家婆娘招呼得細緻,親手絞毛巾遞給他們。兩個鏢師也不多說話,只等那秦老爺子吩咐。那秦老爺子一望是個乾瘦的老人,一張臉上皺紋如刀切石刻,滿頭的花白頭髮,可精神頭十足,也就看不出到底是個什麼年紀——是因為功夫好所以精神頭這麼旺呢、還是年紀本不太大卻只是顯老。只聽他說:「就這樣吧,出門在外還能講究什麼,要講究,就在家裏別出來了。你先弄點兒飯來,再多來點兒牛肉,夥計們也餓了,先吃起來再說。」

店家忙應着——暗想這趟鏢居然由秦老爺子親自出馬,可見非同小可。他是省事的人,也不多問,只暗暗算計這近五年來還是頭一次看這老頭親自出馬,可見鏢貨之重,這麼想着也就自己忙活自己的去了。

那前廳本是個穿堂,秋涼寒重,店家便生了個火塘。火不算旺,難為他還留的有乾柴,但多少也有些潮了,一屋裏便熏的都是松油味。門口掛了個棉布帘子,算是擋寒,正是掌燈時分,眾客人無事可做,除了倒頭悶睡的,大多都湊在前堂里坐着,自己說話,聽人說話,解解悶。點菜吃飯的佔了桌子,不講究吃喝的都是一條條凳上坐了,或靠牆角,或圍着那火塘,隨便吃點什麼。沈放見三娘子也在右邊較僻靜處佔了張桌子,便走過去,笑問:「你怎麼也出來了?」

桌上已點好了幾樣菜:一碟干筍、一尾魚、一塊白煮豆腐、一碗五香乾絲,在這樣店中,有這幾樣,也就算不錯的東西了,又都沈放愛吃的,所以沈放一見之下,雖是羈旅之中,心裏已不由暖了。

三娘子低聲笑道:「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江湖多風雨,仔細聽人言——這是我師傅當年教給我的江湖口決。如今咱們既然犯了事,就不能不小心些,屋裏悶着也是悶着,不如出來坐坐,一來聽聽最近有沒有什麼新聞沒有,哪條道能走哪條路不能走,或是又有什麼不利傳言;二者、也好叫你這個彬彬君子也嘗嘗江湖小酌的味道,看比你那深宅大院、廣廈明堂如何?」

沈放知她說笑,當下也就一笑入座,吃了兩口菜,忽見火塘邊坐着祖孫倆兒,正是前日在酒樓上遇見的那個說書的瞎老頭和三娘子送她木釵的小姑娘。兩人身上穿得單薄得很,又濕透了,正在火堆邊瑟瑟地烤著。沈放一奇,當真天涯何處不相逢——他們倆個也來了。三娘子嘆口氣:「你也認出來了,唉!這些難民也真可憐,大概在餘杭了又混不下去了,剛才是跟着那隊鏢車一起進來的。」

說着一指,——鏢局中有個濃眉大眼的小夥子,剛才是他把那快累壞的老頭兒攙進來的。

沈放「哦」了一聲,隨眼四處望去,卻見靠店門口的一張油膩的桌子上正趴着個穿黑衣服的少年,桌上還放了個布包袱,想來、大概就是店小二說的那頭駱駝的主人了。他人象是睡著了,臉埋在胳膊里全看不見,只露個側影,人看上去很瘦,那種很標挺也很標準的身材。腿上濺了不少泥點,象趕了不短的路,可人雖疲倦,看起來還是有一股精神氣兒。看裝束有些象關外的人,只不知為何要到這江南來。他黑衣的質料也甚奇怪,非麻非葛相當粗硬,放在桌子上的包袱也孤零零的小,讓人全猜不出他是幹什麼的。沈放暗暗有些奇怪:自己站在門口的土丘上那麼久,怎麼沒看見他進來,也沒看到他從哪條路上來?他這麼想着就收回眼,心裏卻無來由的忽忽一亂,只覺得那少年身上不知有些什麼東西讓他感到一種興奮和似曾相識的地方,並由此而來的一縷不安,卻又說不出是什麼。沈放不由又不自覺回頭望去,只見他黑衣的領子與髮際之間正露出一小截淡褐色的脖梗,柔韌堅挺,顏色特異,膚色也極為細膩,叫人一見難忘。那是少年人的脖梗,有着少年人特有的堅執與嬌嫩。三娘子也注意到他,輕輕地說了聲:「我也覺得那少年好怪。」

沈放一笑:「看來是關外人,也不知南方這麼亂他到這兒來幹什麼?塞外不很好嗎?你還沒看到他那頭駱駝,生得好是奇怪……」正說着,店主走了來,陪笑請他們把桌子再往邊上挪一挪,原來要給鏢局的人騰地兒再安上三張桌子,沈放他們也就讓了。一時店內越是人多座少,別的桌上便多有三五處客人雜坐在一起的,沈放夫婦雖衣着平常,卻一個彬彬儒雅,一個容貌如花,也就沒有什麼人擠到他們這張桌子上。奇的是那少年那張小桌子上也沒人湊,可能因為他是騎着駱駝來的,也頗奇怪,叫人似乎也就湊不到他身前。鏢局的幾輛馬車這時都已趕進了後院安頓好了。有四個趟子手專門守在車裏面吃喝,其餘的人都滿滿地坐在這前廳里,他們也都餓了,但挺有規矩,不見象別的桌上一疊聲地催著上東西。

沈放好奇,倒要看看是哪家鏢局。他一生很少有機會和這些刀頭舔血的漢子們打交道,這時仔細看去,只見他們桌面插了桿小鏢旗,吃飯時還忘不了這個招牌。只見鏢旗上面用金線綉了一條金龍,龍有八爪、下面用紅線綉了五朵紅雲,再用黑線挑刺著「臨安」兩個字,綉工十分精緻,可見鏢局牌子不小。三娘子喃喃道:「臨安鏢局,臨安鏢局……那就該是傳說當年『泥馬渡康王』時護駕有功,後來皇上親批的的『江南第一鏢局』了的臨安局了?掌局的不知還是不是鷹鶴雙搏門中的龍老爺子。聽說他們這十幾年都沒出過什麼事了——這是批什麼貨,要這麼多人來押?」

沈放知她江湖見聞極豐,笑問道:「怎麼,我們的女俠客也要打它的主意?」

三娘子「卟哧」一笑:「你是想說女強盜吧?」說着仔細打量那張桌子。她看起人來和沈放又不同,眼中似是無意、其實把對方人人都已看了個透。嘴裏輕輕念著:「啊,一共有三個鏢師,那大眼小夥子只怕是剛出師的,還看不出什麼來,另兩個一個是練鐵掌功夫的,一個是五虎斷魂刀彭家的。」

沈放知道她是在說給自己聽,對三娘不由更是又驚又服。三娘子這時悄指著那個花白頭髮的老頭道:「看到沒有,那頭髮花白的老頭兒,他大概姓秦,——你以為在秦穩口裏搶食是好玩的?這老頭子當年縱橫江湖時我還不知道在哪兒呢?當真怕只有龍老爺子才有這麼大面子,能請得動他做副總鏢頭。你再借給我幾個膽,我也不敢動這趟鏢貨呢。」

沈放微微笑道:「副總鏢頭?臨安鏢局?——這鏢局叫臨安鏢局,倒真是好好名字。唉——臨安臨安,臨時而安。可嘆那班達官顯貴,當此危亡之秋,不思金兵壓境,虎狼在榻,只知雇些鏢師護院自保妻子,卻不知履巢之下,豈有完卵,鏢保得再好,又有何用?當真不過是臨安臨安,苟且偷安罷了!」

他這話說得聲音並不大,且中間隔着數座,人聲又吵,卻見鏢局那邊已有兩個人望過來,一個正是那姓秦的老者,另一個卻是個濃眉大眼的小夥子。那小夥子眼中隱隱透著不高興,姓秦的老者卻神色不露,直盯着沈放看了兩眼。沈放一愕,三娘輕聲笑道:「知道他們的厲害了吧?」

說着,三娘子沖那邊點頭一笑、道:「諸位、勿怪、我家相公書生議論,你老師傅怒罪則個。」

她聲音清脆,雖不甚大,但有意說給那邊聽的,在場的人大多都沒聽見,那邊人卻聽見了。那為首的老者卻再瞧了三娘一眼,欠欠身道:「不敢當,這位先生所說的原都不錯,只是我們這些升斗小民,為了養活妻子,也是無奈的勾當。」

這一下沈放可是大驚。相隔頗遠,沈放卻覺得他的聲音不高不低,就象響在自己耳邊一樣,彷彿就是站在自己這張桌子邊上說話。側目四顧,旁邊人似乎都並未聽見,心下更是駭然。卻見荊三娘神色不動,只和那老者四目碰了一下,便即分開。那目光交匯之際,似隱隱似有劍光石火迸出,連沈放都看出來了。然後她們兩人就各自回頭,誰也不再理誰。過了一會兒,三娘才輕聲『嗤』笑道:「他露這手功夫是給我看的,到底是老江湖,一進門就盯上我了,難道我的臉上有賊字嗎?」

沈放不由也一笑,想起三娘氣質不俗,就是平常人也會注意到她的,但他生性穩重,雖和三娘夫婦和諧,也不好意思貧嘴薄舌,只一笑笑算了,全搞不清他們這些江湖門道。

正說着忽聽門口帘子『啪』的一掀,大踏步地走進一個人來,好一個壯大的和尚。提着一口鐵禪杖,想是走得熱了,敞了前襟,身上騰騰地冒着熱氣。他上下衣服也全被雨水打濕了,緊粘在身上。臉上是獅鼻闊口,雙眉橫擰,偏又穿了件杏黃色的僧袍,那顏色就穿在女孩子們身上也嫌嫩了些,偏被他三不管地直披在身上,倒把他襯得越發凶煞。

那和尚一進來就要酒,又沖鏢師座上看了一眼,象是有什麼不滿意,一連聲的叫店主。等店主的那一會工夫,又把那邊座上鏢師看了一眼,從鼻子裏『哼』了一聲,十分輕蔑。這時店主趕了出來,那和尚就叫道:「給我拿三斤燒酒三斤牛肉來,不管熟不熟,要快,主要是快。」

店主忙答應了,打量著要給他安插個座兒,隨口順勢說:「大師傅要吃飯好說,但要住宿這店中可已滿了。」

他看出那和尚不好惹,連忙就把該說的先都說了,省著一會那和尚弄脾氣,這也是開店人家的乖覺。沒想那和尚卻似脾氣挺好,並不在意。他又望了鏢局中人幾眼,才道:「就是有房我也不住,和尚還要看着幾個龜孫子呢。」

說着、嘴裏喃喃道:「龜兒子們跑得倒快,老子喝了口酒,差點就趕不上了,嘿嘿,叫和尚這一陣疾趕。」言下毫不掩飾一腔敵意。

鏢局中那濃眉大眼的小夥子神色便一怒,似想接話,鏢局桌上諸人也齊齊變了臉色,這時卻被那姓秦的老者看了他們一眼,便不由都低頭按捺住了。

店中人也不由都吃了一驚:難道這和尚竟是強盜?心裏又緊張又好奇,正不知就他一個人呢,還是先來探路的。不過看他這架式,有他一個人麻煩似乎就已夠大了。有謹慎的便擔上心來,不由得就摸了摸自己在意的行囊。

那和尚見到每桌上都有人,不由心頭焦躁,罵道:「老子今天霉運,碰上這瘟雨不說,好容易找個店,連坐的地方都沒了?」

忽見門側暗處有個黑衣服的少年人獨佔了一桌,正趴在桌邊睡着。他不由分說便走上前,嘴裏嘀咕著:「這麼多人,你憑什麼就一個人一張桌?」說着就已走到,到了也不說說話,一巴掌就拍在桌子上,真是地動山搖的,把桌子怕都要拍裂了。拍下去后他才發話道:「你小子憑什麼一人獨佔一張桌子!」

那少年當時就被他這一拍驚醒,茫然抬頭,這一露臉,看見的人不由都心中一贊,只見他淡褐色的皮膚上生著削挺的五官,搭配勻稱,眉峰挺秀,雙頰蒼冷,襯著那身黑衣格外齊楚。江南秀麗人物本來多有,但從沒見過這少年這種風神的,也不能說他多漂亮,卻覺得他的神氣更多了分自然。那和尚卻看都沒看,一伸手就朝他脖子上撥攏去,要他坐着讓個空地給自己。

他也不思量自己手勁有多大,那少年人不防之下,身子本輕,一下就被他跟跟蹌蹌地帶出去好幾步才站穩。那和尚已經坐下,見他被推成這樣,倒有點兒不好意思,口裏喃喃著:「奶奶的,你怎麼這麼輕,我也還沒使勁兒呢……」說着,就望向那被他險些撥翻的少年。那少年才立住了身子,和尚的神色不由就呆了下,眾人也才看清那少年人,不只那和尚呆,店中人也都呆了下。那少年進店時座上還沒什麼人,進來后又一直趴在桌上睡覺,所以沒幾人看到他,這時他被和尚一撥正撥到盞油燈下,那燈亮,真把他照了個纖毫畢露——讓人第一眼難忘的是他的身材,削肩猿臂、細腰窄臀,只站在那兒,那脖梗腰眼,便無一處不讓人覺得好,彷彿和恰到人心裏。多有人還沒見過這麼細生的哥兒,有人便不由怒目看向那和尚,眼中甚是不滿:想人家又怎麼招你惹你了?一上來就險些給人家一跟頭。那和尚也一搔自己頭皮,喃喃道:「好俊生的哥兒!奶奶的,和尚又莽撞了。」

眾人見他憨態可掬,不由又好笑起來。店家已去又找來張小桌子,遠遠離開那和尚放着,怕惹事,請那少年人坐了。少年人也就把他的包袱拿着,到了那桌上后,又趴在那張桌子上睡著了。

眾人一回神,才聽有個小姑娘嫩嫩的聲音說:「爺爺,就這兩個饃饃了,一個是你的,一個是我的。」卻是坐在火塘邊烤著濕衣裳的那瞎子祖孫倆兒。小姑娘手裏卻只有一個饃,左手拿着,右手裝着也拿了一個。把左手那饃饃遞到她爺你了手裏,說:「爺爺,這個小的你吃了吧。」

瞎老頭有些疑惑,問:「中午不是只剩下一個了嗎,怎麼又變成了兩個?」

卻聽那姑娘笑道:「中午是我數錯了,這包袱底兒還藏了一個。」說着裝着自己已咬了一口,還『呸』了一聲,說:「爺爺,我這個有點餿了。」眾人才知道原來她因乾糧不夠,只剩下一個饃饃,怕爺爺不肯吃,要騙她爺爺獨吃的,不由看得就眼中一熱。

那瞎老頭這才信了,才開始吃自己的,口裏猶在說:「小娃兒家,別太挑剔,糧食種得不容易,有吃的就是福了,可不行吐啊。這是今天的,明天還不知有沒有的吃呢。」

眾人看那小姑娘雖幼,卻如此孝順,心中不由都暗暗感嘆,都在思量著幫她一餐飯。那邊和尚也看見了,搔搔自己腦袋,喃喃道「他奶奶的、他奶奶的,」猛地一拍桌子,叫道:「小二」跟打雷似的,把那店家嚇了一跳,和尚已大聲說道:「還不快給那小姑娘爺倆個送幾個熱乎乎的包子?要肉餡的,再加上幾塊風乾牛肉給他們路上包了路上去吃,還要兩碗熱湯,快點。」

店家愣了下,和尚已怒道「怎麼,怕老子不給錢?」店家忙點頭下去了。眾人先見他相貌醜惡,行動粗魯,本甚討厭,沒想他卻是個好人。小姑娘也沒想到有這等好事,她懂事,忙站起來謝了,想來也是有自尊心的,又或者想到了別的什麼,眼裏卻悄悄流下淚來。

這時外面的雨越發沒緊沒慢地下個不停,有好一會兒工夫,才聽見又有人牽着馬罵咧咧地走到門前。店家忙迎出去系馬,只聽得外那人說話聲音尖尖的,口氣里趾高氣揚,一掀簾進來,原來是個三十多歲,尖嘴猴腮,穿一身綢褲褂、官府家人模樣打扮的漢子。當真「宰相家人七品官」,只見他神氣驕躁,往店裏面掃了一遍,如他所想,並沒有什麼官爺,便露出一臉不屑。及看到鏢局那桌,楞了楞,卻似認識,抬手沖那姓秦的老者做揖道:「秦老爺子,您也在呀?」

那邊秦老爺子微欠了欠身,答道「來管家也出來公幹?沒在家侍候万俟大人?」

那人裝扮怎麼看也不象是個什麼正經管家,秦老爺子這麼叫可能只是為了好聽。那『來管家』聽了果然一臉喜色,一邊跺腳上的泥一邊說:「可不是,為了一個老不死的瞎子和一個小不死的丫頭,万俟大人吩咐下來,叫我知會各府衙緝拿,弄得這大雨天也不能清閑。」

他這幾下腳跺得很重,泥點有的都濺到附近幾個坐矮凳子人的臉上,被濺上的人見他如此氣勢,也都不敢吭聲,只忍氣認倒霉擦了。

姓秦的老者點點頭,便不再多話。——那邊那祖孫倆一從他進來就嚇得瑟瑟發抖,生怕他看見自己,把身子盡量往小里縮。可就這麼大間屋子,兩個這麼大的人,藏又能藏到哪裏去?那來管家一轉身,就正看到他倆,當下臉上就一喜,冷笑道:「我說哪兒都找不到你們,兩個不知死的奴才——原來你們兩個討飯的躲到這兒來了,叫爺們好尋!乖乖地給我坐着,等我吃了飯跟我走,——害爺們這麼大雨天被老爺派出來窮跑,有得發落你們呢!」

那小姑娘握著爺爺的手,淚珠兒早就在眼圈裏打轉兒,這時忍不住驚嚇,終於『哇』地一聲哭了出來。手裏的包子牛肉一口都吃不下去,一張小臉嚇得發白,眼睛通紅,十分可憐。

眾人都不知道怎麼回事,也就不好開口。那姓秦的老者見那小姑娘可憐,剛想說話,那個『來管家』已覺察,先沖他道:「這是我們大人親**待下來的事」,秦姓老者嘆了口氣,也只有不言語了。

那來管家想來也是餓了,先要雞要肉地點菜,亂了半天,好半晌才打點清楚。他才拿起筷子,一望那祖孫倆,才猛地想起點什麼,喃喃道:「你個小丫頭機靈,上回居然給你跑了,這回我得先防備着點兒。」說着就從口袋裏掏出副極精巧的鐐銬,看着重量不過兩三斤,卻打造得極為細密,只見下面兩個大環上面串著條細鏈、鏈子連着上面兩個小環,是用來上系手下系足的。沈放與三娘子對望一眼,這人開口大人、閉口万俟,想來一定是万俟咼了。他夫婦二人在鎮江就已久聞自万俟咼門生吳謹出任大理寺丞以來,就制出許多新鮮刑具,這家人大概就是万俟家的了。那刑具也當真新奇得前所未見,鏢局那濃眉大眼的小夥子看了不忍,就要開口說話,秦老爺子這時卻盯了小姑娘頭上一眼,沖他搖了搖頭。

小夥子一愣,低聲急道:「師伯,他們好歹是跟咱們車隊來的,也好可憐,那小姑娘又孝順,你給求個情,她一個小姑娘能有多大罪?」

姓秦的老頭卻依舊搖頭。

小夥子還待說什麼——「可是……」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杯雪.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杯雪.
上一章下一章

三、雨驛 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