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大結局(上)

第437章大結局(上)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鄱陽湖西畔,由步兵組成如長蛇般的隊伍,正自南向北而去。他們一部分身穿漢軍制式盔甲,一部分是藤甲蠻兵。

為首一將乃是嶺南道經略使士燮,他這次受命從番禺(廣州)引兵北上,從西路進擊江東。有嚴顏全殲沙摩柯在前,南嶺一帶山越人為之膽顫,一路上聞風景從。

士燮北上時只有漢兵兩萬,但到了豫章城下時,已經有上百多個部落山越蠻兵隨行出征了。士燮十多萬大軍兵壓豫章,偏僻的南昌縣城顯得十分渺小。

但就是這麼一個城郭不過十里的小城,卻硬是阻擋了士燮大軍達到三日之久。十多萬大軍輪番上陣強攻,愣是讓城中軍民打得退回一次又一次。

此時,率領三千軍和上萬民夫死守南昌的豫章郡太守諸葛瑾,正憑欄遠眺。一襲灰袍的諸葛瑾已過而立之年,黝黑的臉顯得幹練。但是差在臉長如馬,遠沒有諸葛亮那般帥氣。

此刻他正看着清晨再度準備發起攻城的嶺南軍,眼神複雜異常。

漢軍威壓金陵,豫章是不可能有援軍到來了。他唯一的寄望,就是周瑜能夠一舉殲滅漢軍水師。這樣一來,江東還有希望。

桑落洲的大勝,也給了諸葛瑾一定的信心。可就在昨晚,噩耗終於傳來了。周瑜率領的江東水師竟然全軍覆沒了,他自己則是狼狽逃回金陵去。

江東已經喪失最後希望了,讓諸葛瑾堅持下去的精神支柱也在一夜之間轟然倒塌。南昌城被嶺南軍連日猛攻,已經搖搖欲墜,還能堅持幾日?

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向蠻夷投降的了。唯有長劍刎頸,以死相報孫家知遇之恩。

想到這裏,他不由拔出了腰間長劍。這把由父親諸葛玄贈給他闖天下的利劍,想不到今天竟然要用來了結一生。

「太守?」周圍的親兵見狀,急忙走過來要奪劍,但卻被自幼習武的諸葛瑾一把推開。無奈之下,親兵們只好一同拔出刀劍來,架在自己的脖子上準備同時自盡!

就在諸葛瑾等人打算誓死不降的時候,一封諸葛亮及時飛到的鴿信,使他們改變了主意。諸葛瑾打開讀了幾遍之後長嘆一聲,下令打開了城門。

士燮喜出望外之餘又不敢輕慢諸葛瑾,低調開進了南昌接手了城防。自此,孫吳西大門豫章郡被敲開,嶺南軍沿着長江往東北直逼金陵...

而在另一邊的東海之上,士燮之子士徽率領着龐大的海上艦隊,從珠江口出發來到了會稽郡外海。

這些巨型海船載有近兩萬兵卒,他們隨後選擇在錢塘水口登陸。兩萬大軍兵分兩路,分頭進攻江東腹心地帶。由於江東軍大多被調到了長江南岸佈防,青壯勞力又被徵發到丹陽挖礦,這片魚米之鄉正處於最空虛的狀態。

僅憑老弱婦孺根本不是正規軍的對手,加上四大世家的子弟官吏有意捨棄。不過短短兩三天時間,錢塘水南岸的會稽郡十五縣中,諸暨、余暨、太末、上虞、餘姚等縣已經陷落,郡治山陰縣(紹興)都被包圍了。

另一路軍由士徽親領,進攻江東核心地帶,也是孫家老巢所在的吳郡!這一帶位於錢塘以北,物產豐饒縣城甚眾。

不過士徽沒有理會其他產糧重地,首先率軍去攻曲阿、富春兩縣。這一個是孫家的祖地,一個是孫權老母的故土。雖然他們遭到了頑強的抵抗,但卻是極大地動搖了孫吳的根本!

會稽郡治山陰,吳郡郡治吳縣(蘇州),以及餘杭、烏程、無錫、丹徒等縣相繼向金陵告急...

金陵,吳候府。告急文書如雪花一般飄來,使得原本英姿勃發的孫權一日之間彷彿老了十歲。不過短短數日時間,孫策打下來的偌大江東就僅剩下金陵附近數百里了!

這個殘酷的現實,孫權根本沒有勇氣面對。但作為江東之主,他根本無法迴避。接連的挫折使他精神已經接近崩潰,特別是得到水師覆沒的時候,更是提刀到處砍人泄憤!

現在整個吳候府人心惶惶,每天都有家奴門客結伴出逃。這時,大廳中再度傳來了咆哮聲,令門口的兵卒都為之一凜,急忙挺直腰梁。

「我將水師全部託付給你,你居然給我弄得一條扁舟都不剩!你有何顏面見我?有何面目見吾兄?來人,將此人拖下去斬了!」

孫權狠狠踹了一腳跪在下方的周瑜,怒髮衝冠破口大罵!隨後,怒不可歇的他乾脆想殺掉周瑜以解心頭之恨!

「主公息怒!公瑾都督雖有大過,但木已成舟,且他自己也是追悔莫及!當今用人之際,何不給他一個將功贖過之機?」

「是啊主公,臨陣殺將乃是兵家大忌!」

魯肅、步鷲、虞翻等人當即出來,為周瑜求情。孫權雖然氣憤,但也沒有完全失去理智。他恨恨地瞪了灰頭土臉的周瑜一眼,最後以罰俸降職作為處罰。

就在這時,一個渾身血跡的兵卒忽然衝進來:「報...主公大事不好!軍中走漏會稽陷落的風聲,有姦細趁機鼓動丹陽挖礦民夫發生暴亂,董襲將軍陣亡了...」

廳內眾人大驚失色,三十萬民夫要是叛變,可怕程度絲毫不亞於江北的漢軍!這絕對是北朝的細作滲透在內,蓄謀已久的一場叛亂!

「主公,丹陽如今有新鑄成火炮數百門,彈藥更是有萬枚之多,萬萬不可有失!」魯肅首先反應過來,當即向孫權拱手道。說着,還不忘向周瑜打眼色。

孫權也反應了過來,急得來回踱步。

「主公,周瑜願意領兵前去鎮壓叛亂!」周瑜一咬牙,沉聲請命道。

孫權這才停下腳步,形式緊急已經容不得他猶豫了。當即許了周瑜五千軍,讓其前往丹陽平定民變。周瑜沒有拖沓,領命后立馬點軍西去。

周瑜是不會知道,在西郊官道不遠處的莊園高樓上,四大世家和若干小世家家主正眺望着他們的軍容。甚至他臉上的焦急之色,都被窺見了。

「孫家這艘千瘡百孔的破船就要沉沒了,在場諸公可願意搭上身家性命,跟着這條破船一同沉入這濁浪之中?」

向來薄情寡義的顧雍指著周瑜大軍遠去的背影,回頭對眾人問道。這還是第一次將這種忤逆的話宣之於口,但顧雍絲毫沒有感到有什麼不妥。

樹倒猢猻散,到了今時今日,孫家人心喪盡,也到了劃清界線的時候了。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顧雍可不會為了孫家而犧牲掉顧家。

其他世家家主紛紛搖頭,內心想法與顧雍一般無二。可憐孫家三世經營江東,到頭來竟然被集體拋棄。真是世事無常,人心難料!

世家們暗中發力,很快就控制住了金陵城。

半天後,由朱治牽頭,文武百官首先一同進皇宮去,要求劉辨退位。做了幾年有名無實又沒有自由的皇帝,劉辨早就厭煩了這種金絲雀般的生活。所以沒有推諉,當場就痛快答應了。

不過,劉辨的前提條件就是要保證他的性命。但天知道劉協會怎麼處置這個大哥?不過世家們也姑且爽快地應允下來。『宣室殿』中,皆大歡喜!

緊接着,他們使軍隊包圍了吳候府。孫權想要召回周瑜已經來不及,憤恨之下縱火焚屋!魯肅等人驚慌失措地逃出火場,到後院去找吳國太。

最後,吳國太正式向江北遞交了戶籍冊,請求歸降。劉協看着孫尚香和小喬的面子上,同意了江東投降。

正當大家都以為東南戰事算是結束了的時候,忽然傳來周瑜在丹陽屠殺了數萬反叛民夫的消息。對這個冥頑不靈的分子,劉協沒有手軟,當即發動了渡江戰役!

漢軍四面夾擊之下,周瑜即便擁有千門火炮依舊落敗被擒!

憤怒又失望的小喬當着十多萬人的面休掉了周瑜,周瑜當場吐血而亡...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七雄歸漢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之七雄歸漢
上一章下一章

第437章大結局(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