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闕望龍庭議平叛

第3章闕望龍庭議平叛

司徒府,王允放下茶盞對下首的黃琬和陳宮道:「你們有沒有發現天子今日比往日大為不同了?」

士孫瑞當即搖頭晃腦:「陛下自病癒后,英明神武!在養心殿親自手刃叛賊,可比光武;又顧全大局、賞罰有度,直追孝宣;真乃中興之主也!」

王允瞥了他一眼:「說人話!」士孫瑞像泄了氣的皮球:「陛下越聖明,司徒的權柄就會越縮小,比如今日之事。」

「嗯,董賊剛剛伏誅,他就急不可耐的要削老夫的權了,這大概就是忠臣之悲吧!」王允一陣黯然。

陳宮適時拱手說:「司徒、將軍,宮雖不才,卻是知道前朝是如何滅亡的!」王允眯着眼睛:「哦?公台說說前朝是因何而亡的?」

「前朝一掃六國,天下一統!不過二世而亡,究其主因:秦無史可鑒,整合六國又並百越後秦帝國中樞權力過於集中,又未及時修正法案!

秦之前國土不過十郡,軍民不過五六百萬,而吞併六國百越以後:民六百萬戶,國土三十六郡!

當時並無先例可循,大權多集中在始皇、李斯、蒙恬和那閹豎趙高手裏,互相平衡。但始皇一崩,平衡被李斯和趙高打破,合力逼死蒙恬。趙高又借勢殺了李斯,權力嚴重傾斜、民心盡喪致使強秦二世而亡!」

王允凝視了陳宮片刻,長嘆道:「公台果是國士之材!誠然,車輦只有二輪相衡才能走得長遠,朝堂亦是!

但皇帝這麼快就要削老夫的權,實是令人寒心!」士孫瑞寬慰道:「司徒,陛下如此做又何不是保存司徒?董仲潁當初也是漢之忠臣,何故落此地步?不過貪心不足矣!」

王允雖然器量不大,但忠心是毋庸置疑的,歷史上是因為被人吹得如皮球一般飄飄然,而忘記自己的本心。

因今日在養心殿上被劉協打壓,雖然也得到了補償,但誰能說這不是一次警告呢?心氣低落的人是容易勸服的,在二人的勸說下王允也擺正了自己的態度。

既然不敢用軍權逼宮,那就乾脆做好自己本分就是了,說不定死後還能追封個國公!

司空府,楊彪正和長子楊修對坐。楊彪皺眉道:「天子自病癒后,好像比往昔更善斷了!雖然這是好事,但為父總覺不對勁,就如同換了一個人似的!」

楊修此時年方十七,卻是自小聰穎,擅長揣摩人心;深受弘農楊家長輩所喜。他侃侃而道:「孩兒曾與天子見面,知其後脖頸處有一胎記...」楊修說完,楊彪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翌日,天色未亮。在京的文武官員紛紛洗漱穿衣后湧上直通未央宮的華陽大街,向位於長安城南的未央宮走去。

到了未央宮正門西安門等候。至四更,闕樓鐘樓鐘聲響起,西安門緩緩打開,文武大臣魚貫而入。王允在門前下了馬,徒步向宣德殿走去。

椒房殿,劉協昨夜與伏壽相擁而眠(不要想歪了),此時已經起床更衣。「陛下,來戴上!」繁瑣的穿好了紅龍袍,伏壽端著幾斤重的黃金流須天平冠站在劉協身後。

一群宮女太監很快幫劉協把天平冠戴平整,整理一下衣冠,劉協與伏壽道別後大步向宣室大殿而去。

兩世為人,這還是他第一次主持早朝,還是闕望大朝!一想到自己將接受數千文武官員叩拜,他一陣激動,當皇帝就是不一樣。

數千官員早已在宣室殿內依序站立,竊竊私語。王允站在左排最前面,和太尉馬日單、新任司空的楊彪並立,後面是九卿依次排列。

馬日單開口對一旁的王允道:「子師兄今日氣息不錯啊!」王允要是沒有受到天子的打壓,必定懶得理馬日單,只是如今他還是微笑回道:「呵呵!董賊伏誅,懸在老夫心頭的巨石終於落了下來,老夫心裏高興啊!」

馬日單也笑着說:「董賊得以伏誅,其功皆在於子師兄啊!」王允擺了擺手:「非也,若無太尉與司空居中相助,王允才疏學淺焉可成事?」二人皆回:「司徒過謙!」這時新任殿前太監的左令扯起尖細的嗓子:「陛下駕到!」

劉協一身着外黑內紅的龍袍、頭戴天平冠大袖飄飄的走到了御座前,三千大臣俯身伏拜:「恭喜陛下剷除佞臣董卓!吾皇萬歲萬萬歲!」

聲勢浩大,震得劉協耳朵嗡嗡作響!劉協環視一眼,後世十餘年的領導生涯使他的穆穆天子之威油然而生:「此功在諸卿,平身!」

「謝陛下!」下面的官員站了起來目光齊齊望向劉協,特別是楊彪!劉協從容不迫地擺正龍袍跪坐了下來,舉手投足之間,越發有帝王的威儀,一眾大臣心中大為讚歎!

劉協雙目烔烔望向下方,王允出列:「陛下,臣剛剛收到征西將軍皇甫嵩的捷報!」說完從袖筒里取出一份信件。

劉協看了一眼左令,他當即會意小跑下去取過信件呈了上來。劉協看了一眼,暗暗心驚,董賊竟然守颳了如此之多錢糧寶藏,遞給左令:「念!」

左令清了清嗓子,尖聲道:「今於郿塢殲滅董賊餘黨千餘人,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等帥三千飛熊賊軍逃竄向東,徐榮、胡珍不敵呂布,率部投降!

抄斬董卓家眷三百餘人,釋放被囚禁良家女子數百,繳獲黃金數十萬兩,白金數百萬兩!良田兩萬餘頃,莊園三十餘處存有糧食四十餘萬石;綾羅綢緞,珠寶器皿不計其數...」

在場文武官員只有三公等數人不為所動,其餘全都目瞪口呆!尚書僕射楊瓚原初因為自己在長安有不少產業,而蔑視不少從洛陽過來一窮二白的其他官員。

咋聽聞董卓這廝竟然家底如此豐厚,自己那點薄財根本微不足道!不由轉頭看了一下前天被自己嘲笑的侍中楊琦,正好楊琦似笑非笑的看向他,他馬上別過面去,暗暗咬牙。

王允一臉正色道:「除惡務盡,董賊之所以能為禍,全因這四人及飛熊軍在後相助的緣故;臣懇請陛下降旨誅殺董賊同黨李郭等人,以警效尤!」

劉協剛想開口,馬日單一系的太僕魯馗出列道:「陛下,臣建議陛下且將叛黨安撫住,避免他們聯合起來狗急跳牆!」

王允立即拱手道:「陛下萬萬不可!若違亂國祚之人都能輕饒,又如何去懲罰作姦犯科之人呢?」

魯馗繼續道:「如果不饒過他們,他們藉機造反如何是好?現在我們在長安附近並沒有多少兵馬!」...

劉協擦了擦眼睛,一本正經地看着下面比電視劇更經典的黨爭大戲!

王允搖了搖頭:「如此便開了輕饒賊黨的先例,如今大亂之世,助紂為虐之風必定大漲!」

魯馗這時卻譏笑道:「怕是司徒記恨當年李傕往你的馬車吐痰吧?」劉協眉頭一皺,王允卻抓住了機會激動的拜倒在地:

「陛下!臣之忠心可昭天人,今日之言若有半句公報私仇,王允不得好死!」劉協開口道:「司徒之忠心朕與百官有目共睹,司徒且快快起身!」說罷示意左令跑過去將王允扶起,對魯馗的評價差了不少。

劉協站了起來,對着百官道:「李郭等四人必須追奪官身,貶為庶民!飛熊軍將校全降官兩級,由皇甫嵩接管,諸卿以為如何?」

王允還想開口,但抬頭對上了劉協烔烔的目光,滿口說話化為一嘆,開口拜道:「陛下聖明!」三千官員立馬跟着拜倒:「陛下聖明!」

劉協繼續坐下,又說道:「接下來卿等可商議一下如何清除接手潼關一帶,派誰去?」

現在還是董卓的舊部將牛輔、段煨、董越守住潼關一線,抵禦山東十八路諸侯軍。太尉馬日單出列道:「陛下,可遣皇甫嵩老將軍為帥,呂布部為先鋒兵發華陰!」

劉協不置可否,問道:「諸卿可有異議?」呂布是王允的人,王允當然不會反對,遂帶頭出列道:「臣無異議!」見三公之中無人反對,九卿以及群臣自然不會不長眼,都附和「臣等無異議!」

馬日單見沒有人駁自己的意見,老懷大暢,又拱手道:「可令安邑牛輔、黽池董越、華陰段煨當即投降,可免一死!如負隅頑抗,格殺勿論!」...

接下來三公群臣商議如何鞏固西京長安,恢復統治。劉協任命王允錄尚書事,主管關中地區政事和民生事宜。

命太尉馬日單主管審判叛賊、為皇甫嵩軍提供糧草事宜。最後劉協下令大赦天下,將繳獲董卓錢糧拿出一部分犒勞軍士,封賞群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七雄歸漢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之七雄歸漢
上一章下一章

第3章闕望龍庭議平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