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佔據兗州:曹操羽翼漸豐

第68章 佔據兗州:曹操羽翼漸豐

這個人是劉表。

《資治通鑒》記載:(公元192年)冬,十月,荊州刺史劉表遣使貢獻。以表為鎮南將軍、荊州牧,封成武侯。

《後漢書·劉表列傳》記載:及李傕等入長安,冬,表遣使奉貢。傕以表為鎮南將軍、荊州牧,封成武侯,假節,以為己援。

《資治通鑒》的記載還含蓄一些,只說劉表派遣使者給皇帝獻禮品,於是朝廷封劉表為鎮南將軍、荊州牧,封成武侯。

而這個時候朝廷是由誰掌控的呢?

答曰:李傕、郭汜。

所以《後漢書》里就沒客氣,直接載明了李傕、郭汜此時已經和劉表結為盟友。

為什麼李傕、郭汜沒有和袁紹、袁術、曹操結為盟友,偏偏就和劉表結盟了呢?

而且結盟的過程中劉表還是主動方!

要知道,現在名義上劉表和袁紹還是盟友,而袁紹與董卓系是死敵!

所以,從劉表的行為來看,再次印證了我上文關於劉表是董卓系要員的推測。

從李傕、郭汜控制朝廷后的種種行為來看,雖然二人的殘暴和董卓尤有甚之,但是二人在大事情的處理上還是比王允高明了許多。

在二人東西布局的同時,也沒忘記再次給自己加官進爵。

公元192年的9月,李傕升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假節;郭汜升為後將軍,樊稠為右將軍,張濟為驃騎將軍,皆封侯。李傕、郭汜、樊稠筦朝政,張濟出屯弘農。

至此,和董卓的政策形成鮮明對比,李傕、郭汜便把西涼軍將領封為朝廷重號將軍,從此,像王允那樣的文臣全部被甩到一邊,便再也沒有翻身之日。

當然,現在的朝廷之中,還有一個人處於高位,那就是已經被扶上太尉之位的皇甫嵩。

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說明,李傕、郭汜只所以剛入長安時重用皇甫嵩,只不過是穩定時局的一個擺設,在公元192年的12月,李郭二人把皇甫嵩從太尉的位置上拉了下來,換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周忠上台。

皇甫嵩被罷官,便標緻著李傕、郭汜二人已經完成了對東漢朝廷的控制,如果說,董卓控制下的東漢朝廷還是一個以軍人為主導的具有嚴重軍政府色彩的政體的話,那麼李傕、郭汜二人控制的東漢朝廷便是徹頭徹尾的軍政府。從此,他們二人便可以呼風喚雨為所欲為了。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很多人會錯以為董卓和李傕、郭汜控制朝廷的時間非常短,基本上是剛掌握大權就被殺掉或者推翻了。

但如前文所述,其實董卓從洛陽到長安,把持朝廷的時間長達兩年零七八個月,只比美國一屆總統的任期少一點。

而李傕、郭汜二人把持朝政的時間,從公元192年六月入長安,到公元195年七月漢獻帝車駕出長安東歸,事實上李郭二人控制朝廷的時間長達三年還多,比董卓主政的時間還長。

所以李傕、郭汜二人的歷史形像,未必就如《三國演義》中描述的如此不堪,否則也不會把持朝政如此之久。

事實上,李傕不僅僅是一個將領,還可能是個頗通文墨的儒將,要不然也不會被董卓作為使者派去和孫堅和親。

至於郭汜,歷史記載同樣非常之少,但是和李傕同時作為西涼軍團「少壯派」的後起之秀,他們在當時還是頗有名聲的。

比如在孫堅擊敗胡軫、呂布,斬殺華雄之後,董卓感慨說關東諸侯不堪一擊,但孫堅很不好對付,而侍中劉艾卻不以為意。

《山陽公載記》記載:「艾曰:堅雖時見計,故自不如李傕、郭汜。」

《後漢紀》也記載:「艾曰:堅用兵不如李傕、郭汜。」

可見,能成為新一代西涼軍團的領袖人物,李傕、郭汜絕對不是一般人想像中的有勇無謀之輩。

李傕、郭汜二人打仗雖然厲害,但是革命成功后,能不能在長安的聲色犬馬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呢?

這個後面再說,但不管怎麼說,東漢朝廷已經在他們和賈詡的領導下又再次在風雨飄搖中維持了下來,在李傕和郭汜的西涼軍團重新佔領長安之際,我們再來看看關東的「國之青年」們又怎麼樣了。

在長安變亂之際,最先獲得發展機遇的是曹操。

前文已經提過,公元192年,青州黃巾軍侵擾兗州,殺死了兗州刺史劉岱。

這個劉岱曾經殺死袁紹的得力盟友東郡太守橋瑁,到這裡竟死於黃巾軍之手,基本上也是漢末大豪中的一個特例,因為被黃巾軍殺死的大豪實在沒幾個,劉岱之死,要麼說明他軍事能力欠佳,要麼說明他的軍隊沒有戰鬥力,總之不是超一流的牛人。

劉岱死了之後兗州刺史的位置就空了下來,這個時候在陳宮的建議和遊說下,關東十三路諸侯之一的鮑信派人迎曹操為兗州刺史,至此,曹操也第一次成為刺史這樣最高級別的地方官,再次擴大了自己的地盤。

但是,曹操雖然有幸成為兗州刺史,但兗州還被黃巾軍攻打,於是曹操率部和黃巾軍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鬥,白天打完了晚上接著打,史稱「操撫循激勵,明設賞罰,承間設奇,晝夜會戰,戰輒禽獲,賊遂退走。」

但是在這次大戰之中,曹操也損失了一員重要的盟友,即屢次為他出謀劃策的濟北相鮑信。

鮑信戰死後,連屍體都他找著,讓曹操痛不欲生,史載「鮑信戰死,操購求其喪不得,乃刻木如信狀,祭而哭焉。」

至此,關東討董的十三路諸侯之一,官位最小的濟北相鮑信也黯然死去,他開始是袁紹的人,後來轉而和曹操結盟,可以說是在曹操最艱難的時候給予曹操信心的人,我相信曹操和鮑信之間也是有真正的友誼的,才會在鮑信戰死後如此傷心。

但是,我們要提出的是,鮑信的死,對曹操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原因就是鮑信的功勞太大了,如果沒有鮑信,曹操很難成為兗州刺史並擁有一塊兵精糧足的根據地,而且鮑信說到底也是當時關東十三路諸侯之一,地位和一般人不大一樣,如果以後鮑信和曹操之間出矛盾,又勢必會兩敗俱傷。

我想曹操對鮑信之死如此傷心,亦未必沒有這方面的擔心和慶幸。

曹操坐上了兗州刺史的寶座,但是當時王允控制的朝廷並不答應,派了一個叫金尚的人來接替劉岱做兗州刺史。

這個金尚字元休,和王允差不多,是很有名聲的文人,與同郡韋休甫(一作甫休,指韋端)、第五文休(指第五巡)俱著名,號為三休。

在兵荒馬亂之際,派一介文人來當兗州刺史,我不得不說,這是個相當扯淡的人事任命,大概也只有書獃子王允幹得出來。

當然,曹操根本沒根朝廷客氣,直接帶兵把金尚一頓猛打,金尚沒辦法和曹操講理,只好跑去投奔袁術了。

曹操的好運還不止於此,當黃巾軍敗退後,曹操率兵一直追至濟北,就是鮑信當相國的這個地方,黃巾軍打也打不過,逃也逃不了,於是只好全部投降曹操。

《資治通鑒》記載:曹操追黃巾至濟北,悉降之,得戎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收其精銳者,號青州兵。

一直到這個時候,曹操才真正以兗州為根據地,打造出一支兵動天下的青州兵,正是這支青州兵,成了曹操真正的王牌部隊。

拿下了兗州,曹操已經今非昔比,可以和袁紹、袁術、劉表這樣的大豪平起平坐了,但是要成就大事,不但要有勢力,還要有清晰的戰略思想,袁紹在拿下冀州時有沮授上了一個「隆中對」,曹操也很幸運,在大事初成的時候,也有一個聰明人給他上了一個毛玠版的「隆中對」。

毛玠,字孝先,陳留平丘(今河南封丘)人,三國時期魏國大臣、政治家。

從漢高祖劉邦以一介布衣,得天子之位之後,後人便總結出一個規律,一個人要想成功,要獲得三種人的幫助,即蕭何、張良、韓信這三類人。

正常來說,張良和韓信這樣的人最容易獲得名聲,因為他們做的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和兩軍對陣衝鋒陷陣的事情,但是劉邦自己也說,蕭何的功勞比普通將士都高,因為蕭何是「功人」,其他人是「功狗」。

所以我認為,劉邦的三架馬車,其實是缺一不可,而毛玠之於曹操,大概可以算是蕭何一類的幕後人物。

毛玠在青年時期就在縣裡當了小官,以清正廉名著稱,當時兵荒馬亂,他便想去荊州避亂。但在路上又聽說劉表政令不明,遂往魯陽。

魯陽當時還是袁術的地盤,毛玠大概又想去投袁術,但是估計袁術他也沒看上,後來曹操擔任兗州刺史之後,也聽說了毛玠的大名,便把毛玠請來坐了治中從事,這已經是刺史府中最高級的屬官了。

既然蒙曹操如此重用,毛玠也投桃報李,給曹操上了一個至關重要的戰略方針。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陽謀三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陽謀三國
上一章下一章

第68章 佔據兗州:曹操羽翼漸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