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登高一呼:諸侯貌合神離

第23章 登高一呼:諸侯貌合神離

關於臧洪為什麼能當上代盟主,史書里雖然講明了原因,但是很簡略,《三國志·臧洪傳》記載:

(張)邈即引見(臧)洪,與語大異之。致之於劉兗州公山、孔豫州公緒,皆與洪親善。乃設壇場,方共盟誓,諸州郡更相讓,莫敢當,咸共推洪。

這裡說得很明白,是因為在盟誓的時候,各個州郡的刺史和太守都互相推讓,不敢擔當盟主大位,然後就一起推舉臧洪做主持人。

看到這裡,我們不禁會有一個疑問,這些諸侯的腦子都銹了嗎?為什麼放著當領袖的機會不上,最後讓臧洪這樣一匹黑馬成就也代盟主的大位呢?

當時會盟的各路諸侯,甚至還有曹操、袁術這樣的猛人在,當然不可能腦子都銹了。

那麼惟一的原因就是,這裡面暗藏了一種很古老的生存哲學。

往遠處說,劉邦在起兵的時候地位比蕭何、曹參都低,可是蕭何、曹參都不敢當老大,愣讓劉邦一個小小的亭長當了老大,成就了千古一帝。

再往近處說,辛亥革命的時候,熊秉坤等人也死活不敢當老大,結果把大位拱手讓給黎元洪,可是黎元洪還是不敢當頭,最後是被逼起.義。

就是我前文寫過的邊章、韓遂、馬騰叛.亂,他們也一直沒敢自己做老大,先是弄了一個王國出來,後來又找到閻忠,不到山窮水盡,就不願意自己出頭。

其實說到底,他們最害怕的都是一件事:槍打出頭鳥。

關東十三路諸侯反董,他們表面上說得大義凜然,彷彿董卓真的是十惡不赦人人得而誅之的奸賊,但是當時事實的情況卻是天子還在董卓身邊,而董卓在名義上是漢朝的丞相和代言人,他們打董卓就相當於進攻皇帝。

如果事情成功了,把董卓殺了還好,如果沒有成功,他們起事失敗,那麼等待他們的就是誅九族和永世不得超生。

所以別看一幫諸侯咋呼咋呼的,真的到了生死考驗關頭,馬上就見出了高下。

這些諸候不敢動,自然有人敢動,這個人就是臧洪。

《三國志·臧洪傳》記載:

(臧)洪乃升壇操盤歃血而盟曰:「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大懼淪喪社稷,翦覆四海。兗州刺史岱、豫州刺史伷、陳留太守邈、東郡太守瑁、廣陵太守超等,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暞力,以致臣節,殞首喪元,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藝高人膽大,臧洪以一個小小的功曹身份竟然真的登上了盟主的寶座,親手開啟了關東諸侯反董的大旗。

而且臧洪的代盟主做得極為成功,用史書的原文就是「洪辭氣慷慨,涕泣橫下,聞其言者,雖卒伍廝養,莫不激揚,人思致節。」

真是臧洪登高一呼,應者百萬,在這一刻,臧洪站在高壇下,環視著自己率領的各路諸侯,誓師反董,我想臧洪在這個時候,一定是想以身報國,與董卓大軍決一死戰的。

也就是在這一刻,臧洪站到了人生最輝煌的頂點,在青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我在看到這一段的時候,便突然想起了歷史上另一位很複雜,但也擔當得起英雄稱號的人:項羽。

我們且來看下面這段《史記·項羽本記》中關於巨鹿之戰的記載:

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

在漢朝建立之前,正是項羽這樣一位超世英雄,做到了讓天下諸侯伏首聽命的高度,而時間過去了近四百年之後,又有一個英雄幾乎達到了項羽的高度,這個人既不是統一中原的曹操,也不是《三國演義》中大書特書的劉備,卻是很多人極易忽略的臧洪。

難道就憑這一點,臧洪的勇氣和血氣不值得我們所有人敬仰嗎?!

而且和項羽相比,臧洪甚至連一路諸侯都不上,只是張超的部下,可是都能登壇統領諸軍主持會盟,其實力可能有遜於霸王,但是其勇氣,在我認為,比西楚霸王也相差無已。

但事實證明,登壇主盟是臧洪人生最輝煌的一刻,卻還不是他人生中最重要,或者說,最讓歷史難忘的一刻。

單憑臧洪主持諸侯會盟,或許已經足夠名留青史,但是後面發生的事,卻讓他成為了「三國第一義士」。

關於這次關東十三路諸侯起兵反董勤王,歷史上不同的說法。

我先說第1種:這一種是認為關東諸侯起兵反董勤王是一件值得頌揚的大好事。

他們的理由是在我國的其他王朝,在王朝快要崩潰的時候都沒有諸侯自發起兵討伐朝廷里的權臣或者說奸臣的。

而在東漢末年會出現關東諸侯自發起兵反董,這是因為漢朝一直以孝治國,皇帝的謚號都加一個「孝」字,比如漢孝文帝、漢孝武帝,而且漢朝的取官先官也非常注重孝道,比如著名的舉「孝廉」之法,曹操就是通過舉孝廉為官的。

也正是漢武帝時代採納董仲舒提出來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方針,才讓在以後的兩千多年裡,以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才成為中國主流思想,而儒家思想里最核心的部分便是仁,而仁的具體標準則是父慈子孝。

在國家政體上,皇帝是萬民之父,那麼自然就要求所有臣子都要忠孝兩全,所謂是孝子必定是忠臣,不是孝子的一定做不了忠臣。

我們要承認,這種說法的確很有道理。

因為在思想相對開放的唐朝,後期就發生了許多太監殺掉皇帝的事情,而地方割據也不大願意管中央的事情,而到了明朝,事實上在崇禎殺掉了諸多抗金名將之後,在李自成進北京時,北京已經變成了一座空城,而最後陪著崇禎在煤山上吊的也只有他的一個太監王承恩,而那個明清之際的重臣吳三桂是死活不來救北京,與漢末時代的諸侯相比,差距實在是忒大了些。

針對第1種看法,我的意見是這種說法很有道理,但也只是有道理而已,因為從我們的分析來看,這次起兵的口號和大政方針上就很有問題。

如上所述,這次諸侯起兵的借口就是「三公移書」,可以說就是以袁氏集團為號召口號,不僅組織者和參加會盟的大多數是袁紹的手下和舊部,而且盟主又是袁紹本人,那麼我們就有理由判定:這次起兵即使非常成功地殺死董卓,將漢獻帝解救出來,也不過就是讓漢獻帝再次落入袁紹的掌握,所謂為虎驅狼而已。

參考後來袁紹和袁術對待皇帝的態度,我們有理由認為,如果諸侯聯軍非常順利,那麼漢家天下也早就被袁紹、或者袁術篡奪了。

所以第2種說法就和第1種截然相反。

因為第2種說法是對這次諸侯會盟持否定和批評態度,認為這些諸侯雖然聚集在了一起,但根本就是貌合神離,名義上是要攻打董卓,但實際上卻在起兵之初就開始互相掣肘,相互吞併,而這種吞併的過程基本持續到了三國真正形成的時刻。

關於這種意見,《三國演義》也寫得很多,主要突出有兩點:

1,袁術沒有按時提供孫堅軍糧,導致孫堅戰敗。

2,董卓兵敗退時,曹操主張諸侯進兵追擊,可是袁紹等人不願出兵作戰,於是曹操自己帶著兵追擊,卻被打得大敗而回。

事實上持第二種態度的人,最堅決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人不是別人,就是魏武帝曹操自己。

這個很好理解,因為其他諸侯包括袁紹的不配合,曹操自己率所部兵馬和董卓的部將徐榮大戰,這一戰打得很艱苦,《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

(曹操)到滎陽汴水,遇卓將徐榮,與戰不利,士卒死傷甚多。太祖為流矢所中,所乘馬被創,從弟洪以馬與太祖,得夜遁去。

從這一戰,也可以看出曹操的戰爭風格,由於曹操本人也比較勇武,和李世民一樣喜歡親自帶兵作戰,所以經常遭遇險境,這一次也不例外,曹操在戰場上被箭射中,所乘的戰馬也受了重傷,曹操的小命差點都丟了,還是那位著名的戰將曹洪把自己的戰馬讓給了曹操,曹操才得以脫險,而且還是趁著夜晚才逃出生天。

這一戰雖然不是曹操的處.女戰,但卻是他自己起兵以來的第一戰,因為在平定黃巾起義的時候,他還是皇甫嵩的部下,算不上獨自掌軍,現在不同,他的軍隊是他自己召募的,他就是這支軍隊的最高統帥,但是第一仗就打敗了,這讓以前苦讀兵書的曹操情何以堪。

我們分析曹操這次戰敗的原因,可以說有兩個。

第1個當然就是曹操自己所說的諸侯不配合,導致他孤軍作戰。

第2個,我認為曹操的5000人馬都是剛剛招募來的,還沒有進行過系統的訓練,戰鬥力比徐榮所率領的西涼軍相差太遠,所以失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陽謀三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陽謀三國
上一章下一章

第23章 登高一呼:諸侯貌合神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