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二章何去何從三十

第九百七十二章何去何從三十

但是李密的臉上,裝出一副很感激的樣子,笑道:「這次出使突厥,無論結果如何,能夠結識封兄,真乃是人生一大快事啊,封兄,以後咱們二人可要在官場上互相扶持,共同進退啊,不瞞你說,以前小弟也是存了同樣的心思,跟現鴻臚卿楊玄感結交,也是看中了弘農楊氏的龐大勢力和當時楚國公的衝天權勢,想要與之同氣連枝,唉,奈何天意無常,楊家就這樣一下子倒了,本來作為兄弟,我理應跟楊大哥一起渡過這難關的,可是楊大哥卻責怪當年楚國公落難時,我沒有出頭在關隴世家中搞串聯保楊家,所以與我割袍斷義,現在我李密是真的沒有什麼兄弟和朋友了,這次結識了封兄你,也是小弟以後在官場上的明燈啊。」

封倫睜大了眼睛,疑惑的問道:「怎麼,你跟楊鴻臚斷交了?何至於此啊。」

李密嘆了口氣,無奈的說道:「楊大哥那人的脾氣,過於剛直,一口咬定當年是陛下逼死了他父親,當年他是求了我和唐國公出面,以八大柱國的名義召集關隴家族,為楚國公說情的,唉,可是連唐國公都不敢出頭,還把原來和他訂親的女兒許配給了柴紹,我又有何德何能,做得來這事叫,封兄你當年也是此事的當事人,應該知道我所言非虛吧。」

封倫點了點頭,說道:「不錯,當年確實是陛下要楚國公的命,楚國公也算是用自己的一命保全家族罷了,這點我也跟玄感說過,可是他們兄弟幾個也把火發到了我身上,還把我趕出了楊家,唉,楚國公一世英明,幾個兒子卻是練武練得腦子裏都是肌肉,不可理喻,蒲山公不必放在心上,其實我倒是覺得,跟楊玄感他們保持點距離,不是壞事,這些人現在恨上了陛下,以後不知道還會怎麼樣呢。」

李密倒吸一口冷氣,裝着很驚訝的樣子,然後問道:「封兄,此話不可亂說啊,要說我楊大哥對陛下有些意見,那是可能的,但楚國公明明是發病而死,並非陛下所為,再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作為臣子,無論如何也是不能反抗君上的!」

封倫搖了搖頭,否決道:「這可不是我說的,而是陛下的話,楊玄感當世無敵的虎將,可是陛下根本不敢給他兵權,你看這些年來他當的官,全是些文官,可是這些適合他嗎?」

李密嘆了口氣,又道:「這麼說來,我還真是得找機會再去勸勸楊大哥,不能讓他在這條路上越走越偏了,不管怎麼說,兄弟一場,該拉的總還得拉一把。」

封倫笑道:「那也得是我們回去以後的事情了,現在楊玄感也是在到處結交有力人士,聽說跟那些亂臣賊子們,走得倒是很近啊,我們若是沒有權勢,只怕想見他,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李密知道這是封倫對自己的無形中試探,只要自己表現得跟那些人有所瓜葛,封倫一定會對自己生出戒備之心,他微微一笑,應道:「封兄說得極是,我跟楊大哥翻臉,也有很大程度是這個原因,我們堂堂的世家子弟,怎麼能和這樣的人混在一起,所以我是堅決想要楊大哥離這些人遠一點的,可惜楊大哥根本聽不進去,話已經說到這份上了,我還能說什麼。」說到這裏,李密不停地搖頭嘆氣,臉上也只剩下苦笑了。

封倫的心中一塊石頭落了地,聽到李密這樣親口否認,他的感覺好極了,得意洋洋的說道:「就是就是,蒲山公千萬要勸楊玄感和他離得遠點,以免受其害了。」

二人正說話間,長孫無憲一行已經奔了過來,封倫收住了和李密的話,抬頭看着風塵僕僕的長孫無憲,笑道:「長孫將軍,這次真是辛苦你啦,現在情況如何了?」

長孫無憲來不及抹臉上已經流成小溪樣的汗水,說道:「現在情況有些變化,始畢可汗主動向我們交代了乙支文德之事,看來他是聽到些什麼風聲了。」說道此處,他看了一眼在一邊的李密,欲言又止。

封倫哈哈一笑,指著李密說道:「長孫將軍,我們的事情,已經都跟蒲山公說過了,以後咱們就是一輛戰車上的朋友了,不必諱言。」

長孫無憲的臉上閃過一絲喜色,笑着在馬上向李密行了個禮,然後笑道:「見過蒲山公。」

李密心中冷笑,這長孫無憲現在不容於關隴集團,自己在這個時候對他加以禮遇,對他無異於雪中送炭,可他也是連忙回了個禮,姿態作得比長孫無憲更低,只聽他說道:「長孫將軍為國效力,李某聽得也感動不已,回朝之後,一定會向陛下上奏你的大功。」

長孫無憲點了點頭,裝得一臉忠義的樣子,又道:「先父在世的時候,就一直教導我們這些做兒子的,一定要忠於國家,突厥人狼子野心,千萬不能放鬆了對他們的監視與控制,而這次是突厥人居然和我大隋的死敵,高句麗人聯起手來了,這種事情,作為一個大隋的百姓都不能忍,更不能說我們世代食君之祿的世家子弟啦,所以我一聽封舍人(封倫現在正式的官位是內史舍人)說,高句麗的使者混在使節團里到了突厥,馬上就動用了先父留下來的情報關係,密切地打探此事,功夫不負有心人啊,現在那高句麗國相乙支文德的所有行蹤,都已經在我們的掌握之中了!」

李密輕輕地「哦」了一聲,和封倫對視一眼,說道:「長孫將軍,現在乙支文德就在大利城中嗎?你剛才所說的始畢可汗主動交代了此事,又是如何」

長孫無憲剛才一氣說了這麼多話,有些接不上氣來,趁著李密說話的當口,好好地緩了緩,一聽到李密的問話,馬上說道:「就是始畢可汗也主動找到了我,說這個乙支文德是大特勤阿史那咄必找來的,他並不知情,也沒有和這個乙支文德接觸過,只是為了表明對我們大隋的忠心,所以才穩住了乙支文德,就是想找機會拿下此人,交給我們大隋呢。」

封倫的雙眼一亮,追問道:「那現在始畢可汗,可是把乙支文德給拿下了?」

長孫無憲搖了搖頭,否決道:「那倒沒有,始畢可汗說了,現在咄必大特勤人也在大利城,那乙支文德就藏在他的行館之中,如果公開拿人,那無異於就是要跟咄必特勤開戰,現在他剛剛登上汗位,不宜向自己的兄長開刀。所以只能使計暗捕。」

封倫的眼中閃過一絲失望之色,若是剛才始畢可汗把乙支文德拿下,當然是最好的選擇,至少自己不用冒險去捉乙支文德,引發兩國的外交糾紛了,但他仍然說道:「那是怎麼個暗捕法?」

長孫無憲再次笑道:「始畢可汗說了,我們可以調動這些護衛的突厥騎兵,去追擊乙支文德,剛才他已經下令,讓咄必大特勤派人護送乙支文德回陰山汗庭,我們只要在半路截殺,就一定可以捉住乙支文德。」

封倫哈哈一笑,狠狠地一擊馬鞍,大笑道:「好,太好了,有始畢可汗相助,乙支文德插翅也難飛啊!只要這回捉住了此人,我們就可以向陛下復命了。」

李密點了點頭,說道:「那不如這樣,封兄和長孫將軍帶一千突厥騎兵,加上三百隋軍騎衛,前去追擊乙支文德,務必把此人拿下,盡量不要傷到突厥人,尤其是萬萬不可傷了那咄必大特勤,我帶着其他使節團繼續前進,和始畢可汗相會。」

聽了這句話,封倫興奮的笑道:「那就依蒲山公的意思辦,事成之後,我們在大利城會合。」

李密搖了搖頭,應道:「不,如果抓到了乙支文德,你們就火速回大隋,萬不可在突厥逗留,其他的事情,我來和始畢可汗交涉。」

封倫心中求之不得,笑道:「那我就祝莆山公一切順利了。」

大利城內,一處金壁輝煌的宮殿,從外表上看,像是一頂巨大的帳蓬,極象那陰山的汗庭,可是這裏卻是貨真價實的土木結構,乃是當年長孫晟特意為了啟民可汗度身打造的一座土木式的宮殿,卻又在外型上做得和陰山的汗庭一樣,以此來減輕突厥人離鄉背井,來這城市中居住的不適應。

現在在這座帳蓬式的宮殿裏,卻是熱鬧非凡,來自草原上數百個部落的設,吐屯(突厥給各僕從部落的首領的官名),已經全都聚集在了一起,穿着最漂亮的草原民族服裝,臉上堆著笑容,準備迎接着這大可汗的冊封之禮。

儘管啟民可汗已經過世大半年了,但自從突厥被隋朝征服以來,歷任大可汗都必須隋朝來使親自冊封,才有資格稱為大可汗,而今天,就是始畢可汗正式的加冕之禮,遠近數百個部落的頭人們,都紛紛來此,也想看看這位新可汗,在面對隋朝來使時,是不是象他父親那樣懦弱,在這個草原上,一向實力為王,對隋朝來使奴顏卑膝的可汗,是無法鎮服這些各部落的頭人的。

外面響起一陣鼓角之聲,大門緩緩地被打開,一條用紅色絲綢鋪就,從大門一直綿延到帳內汗座下的通道,一下子被外面透進來的陽光照耀着,紅毯上的金色絲線開始散發出耀眼眼奪目的光芒,猶如一條王者之路,讓不少部落頭人們都心中羨慕不已,尤其是那些來自偏遠地區的小部落頭人,有些開始盤算起來,這條長達數百步的紅色絲綢,若是拿回去做衣服,全部落的女人一年也不用做新衣服啦。

李密和始畢可汗二人並肩而行,昂首挺胸地闊步而入,兩邊的突厥人都開始拚命地鼓起掌來,站在靠前位置的那些地位崇高,實力強勁的大部落的設們,一個個都以手按胸,向著走過自己面前的李密和始畢可汗行禮,而李密也是面帶微笑。不停地拱手還禮,時不時地還以突厥語回謝,兩邊的持刀背立的突厥衛士身邊,不停地有些戴着頭紗的突厥美女,向天空中拋撒著鮮花的花瓣,把這條通向汗位的紅色絲綢大道,弄得飄香一片。

漸漸地,李密和始畢可汗走到了盡頭,李密跨上台階,站上了汗位之前,而始畢可汗則是恭敬地站在台階之下,垂手而立,大殿裏的歡呼聲變得漸漸地平息了下來,上千雙眼睛,都盯着這汗位前的二人,想看看這回始畢可汗會如何表現。

李密變戲法似地從袖子裏拿出了一卷黃色的絲綢帛書,正是這次他帶來的聖旨,他清了清嗓子,正色道:「大突厥阿史那咄吉可汗,草原的霸主,漠北的雄鷹,我大隋天子今天特命本使帶來詔書,冊封你為始畢可汗,還請你下跪接旨。」

始畢可汗的眉毛微微一挑,朗聲道:「尊敬的大使閣下,我阿史那咄吉作為突厥狼神的後代,草原的霸主,不能向任何人下跪,大隋當年對我父子有救命之恩,我父汗感激大隋的恩德,所以在上次的汗位冊封儀式上,向當時的長孫晟大使下跪。」

「可是現在,父汗已去,今天這裏又有這麼多部落的頭人,我突厥雖然願意世代與大隋友好,做大隋的屏藩,為大隋保衛邊疆,但今天在我們大利城內,我想按照我們大突厥的風俗來繼承汗位,按我們大突厥的風俗,大汗是不可以向任何人下跪的,還請大使諒解!」

李密微微一笑,也不氣惱反而笑道:「本使來突厥之前,陛下就說過,說大汗父子世代效忠我們大隋,應該尊重你們草原上的風俗習慣,但是大汗已經繼承了汗位,也按你們的風俗,也是應該娶了你父汗的可敦,我們大隋的義成公主,此事不假吧。」

始畢可汗點了點頭,又道:「不錯,按我們草原的風俗,父汗的姬妾,上自可敦,下至女奴,只要不是自己的生母,都要由本汗來繼承,這點是我們草原的風俗,我知道和中原的禮教有所衝突,還請大使能尊重。」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混在隋末當王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混在隋末當王爺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百七十二章何去何從三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