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謀划奪取政權

第259章 謀划奪取政權

羅通率領逐郡十萬兵馬出戰,文武王卻是親率百萬大軍而來,一眼望去,全是人,在人數上被碾壓,若是常人,必然心虛,可羅通是羅成之子,陳毅義子,豈會懼怕。

「文武王,你竟敢背叛夏王,起兵謀反,就不怕被誅九族嗎?」羅通喝聲道。

按照唐律,但凡是謀反者,皆會被誅九族。

文武王大聲道:「夏王若在,本王絕不敢謀反,可夏王離開已經十年了,十年未歸,怕是早就死在了異國他鄉,屬於他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羅通,你區區十萬大軍,是抵擋不了本王百萬大軍的,你若是肯投降,本王封你為大元帥,統帥百萬大軍。」

羅通冷聲道:「我羅通豈會跟你這個亂臣賊子同流合污,想要入我中原,先打敗我。」

「炮兵準備。」

炮兵出列,推出了二十門紅夷大炮。

「紅夷大炮,本王雖然沒有紅夷大炮,卻是有火藥。」文武王冷笑一聲,根本不懼紅夷大炮,這些年來,他一直在命人暗中研製火藥,經過無數次失敗,終於研製出了火藥,有了這個秘密武器,他才敢起兵謀反,攻打中原。

一聲令下,大軍中數架投石機開始投射火藥,投入羅通大軍中,轟!火藥爆炸,瞬間炸死數人,威力雖然比不上紅夷大炮,可殺傷力依舊驚人,超越了任何的冷兵器。

砰砰砰!

一顆顆炮彈轟入新羅百萬大軍中,爆炸連連,炸死了無數新羅士兵。

「佈陣。」

羅通下令佈陣,布下錐形陣,騎兵衝鋒,陌刀手,長矛步兵壓后,弓箭手打輔助,一輪接着一輪的箭雨射出。

「放箭。」文武王下令放箭,一陣箭雨朝羅通大軍射去,百萬大軍衝殺。

羅通英勇無比,身披白色銀甲,手握銀槍,彷彿另一個羅成,絲毫不減他爹當年的雄威,英勇殺敵。

「羅通,我來戰你。」文武王麾下先鋒金世宗持刀朝羅通斬去,一道刀氣呼嘯而出,羅通連忙避開,一槍朝金世宗刺去。

金世宗也是二流高手,刀法精湛,剛猛,卻是龍虎武館的刀法路數,文武王派出了不少資質極佳的人進入中原武館,拜師學藝,金世宗就是其中一人,還是那批人中的佼佼者,武藝超群,跟羅通不相上下,一時間勝負難分。

羅通一槍刺傷金世宗,金世宗不顧傷勢反擊,一刀斬出,斬傷了羅通的手臂,而他麾下大軍卻是潰敗,根本無法抵擋新羅百萬大軍。

「撤。」

大喝一聲,下令撤兵,大軍迅速撤退,回到了城內,嚴守城池。

「攻城。」文武王卻是得勢不饒人,率領大軍攻城,投石機不斷投射火藥,轟炸城池,大批士兵拿着攻城梯衝上前,將梯子搭在城牆上,迅速往上爬,城樓上的士兵放箭射殺,展開一場攻防大戰。

文武王起兵謀反,派兵攻打逐郡的消息很快便傳了出去。

「大膽文武王,竟敢起兵謀反,攻打我羅通侄兒,我尉遲恭要一鞭子打爆你的腦袋。」火爆脾氣的尉遲恭得知此消息,頓時就如火山爆發,立即前往軍營,調集大軍支援逐郡。

秦瓊,程咬金等諸王也紛紛派兵支援,根本不需要內閣下令,內閣也沒有資格命令他們,內閣只負責治理國家,而打仗這些事自然得仰仗他們。

各路大軍支援逐郡,兵力加起來雖然還比不上新羅百萬大軍,卻是也差不了多少,若真打起來,新羅那百萬大軍根本就不是對手,畢竟那百萬大軍是雜牌軍,而秦瓊等人的大軍卻是正規軍,他們也一直在走陳毅的精兵強將的路子,兵力雖然不多,頂多也就十萬,可卻是訓練多年,個個都是精兵強將。

皇宮,大興殿。

「陛下,告訴你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武媚娘朝李治道。

李治正在練習書法,一副文人的模樣,他放下手中的筆,道:「媚娘,什麼好消息,讓你如此高興,你做事一向莊重,朕還是第一次見你如此激動。」

武媚娘道:「潮州文武王起兵造反,恢復了新羅國的國號,率領百萬大軍攻打逐郡,秦瓊,程咬金等諸王已經出兵。」

李治意外道:「文武王竟敢起兵謀反,他難道就不懼夏王之威。」

「夏王若在,他就算有再大的野心也不敢謀反,可夏王離開中原已經十年了,至今未歸,或許已經死在了異國他鄉,文武王突然聚集百萬大軍,必然早有圖謀,節度使朴正解之死也必然跟他有關。」

武媚娘眼中露出一抹勃勃野心,道:「他起兵謀反,卻是給了我們機會。」

李治雖然文弱,卻不傻,知道了她的言外之意,開口道:「媚娘是想要趁機奪取政權。」

武媚娘跟李治是夫妻,夫妻一條心,道:「不錯,如今各郡兵力空虛,我們可趁機發動政變,奪取政權,恢復帝制,到時你就是真正的皇帝。」

李治道:「父皇當年被夏王剝奪了皇權,皇帝成為了一個象徵,最終鬱鬱而終,我李氏沉寂多年,如今這個機會千載難逢,我當奪回李氏江山,告慰父皇。」

一改之前的文弱,眼神變得剛毅,露出了帝王之勢。

武媚娘道:「要發動政變,奪取政權,魏徵和劉文靜二人是最大的阻礙。」

李治點頭道:「不錯,魏徵和劉文靜二人執掌內閣多年,天下諸多官員皆是出自他們門下,雖然我們有士族支持,可寒門也不可小覷,朕擺下宴席,邀二人前來赴宴,然後將他們二人囚禁,你再趁機奪取政權。」

「只能如此了。」武媚娘贊同李治的意見,魏徵和劉文靜二人卻是不能殺,一但殺了,那天下諸多士子必然暴亂,到時事態一發不可收拾,李氏江山也會岌岌可危。

二人商議好了對策后,武媚娘離開大興殿,留下李治一人,李治提筆在紙上寫下了一個忍字,他父皇一直教他隱忍之道,終於隱忍到了李氏翻身的一天。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隋末霸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隋末霸主
上一章下一章

第259章 謀划奪取政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