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出塞

第909章 出塞

張飛、趙雲、馬超擔任自己的副將,這種陣容真就是想輸都難。

既然已經確定對步度根的作戰,最先開始進行戰爭的就是天網密探,大量的密探開始向著草原而去。

原先校事府的對於草原上的情報也被整理出來后製作成冊遞到了劉禪手中。

草原上地形地貌、水源、牧場、聚集群,以及草原軍隊的作戰方式、裝備、將領等等情報,越多越好,越詳細越好。

情報比糧草更加先行。這也是劉備軍隊相比於過去的戰爭發生的一個明顯改變的點。情報是完全能左右一場戰爭勝負的。

冀州、幽州的糧草軍備也開始大規模調度,曹丕的投降,讓政權平穩的過度,北方這幾個州的實力並沒有損傷多少,完全有足夠的糧草、裝備支撐劉禪率領軍隊出境做戰。

「涼州鐵騎兩萬人,再加上雲叔湊出來的五千騎兵,這便有兩萬五千人了。這幾乎是目前中原能湊出來的所有騎兵部隊了。」

「這一戰要是輸了,還真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劉禪算了下兵力,一算之後,自己這邊能拿得出手作戰的騎兵部隊只有這麼多了。

能成建制、具備戰鬥力的騎兵部隊就只有兩萬多人了,其他零散的騎兵自然也是有的,糅合在一起或許能多湊個一兩萬人出來,但以這些騎兵倉促而成的戰鬥力,恐怕只會托作戰的後腿。所以並不能將這些人拼湊成軍隊來與從小就在馬背上生活的草原部族戰鬥。

騎兵是很耗費錢財資源的軍隊,舉國之力或許都養不了十萬的騎兵。

田豫已經帶着使命出發,去幽州各個烏桓部族聚居地了,要拉攏最少五千人的烏桓義從騎兵加入戰鬥。這些烏桓人也同樣是在馬背上戰鬥,若是論騎技,不會輸給草原上的鮮卑人,比中原漢人也要強上許多。

除開招募烏桓人之外,劉禪還發佈了招賢令,想要募集幽州邊地善騎射的漢人青壯,這幾日下來應徵著許多,不少漢家兒郎都是自帶戰馬、弓箭前來軍營應徵,劉禪帶着張飛、馬超、趙雲都去見了漢家好兒郎,他們聽聞要出塞作戰,紛紛響應,原因無他,只因草原上的一些部族時常侵擾邊地,在邊地的漢家子,鮮有不仇恨草原上的鮮卑人的。

隨着時日推進,天氣轉冷,劉禪在薊縣停留已經有半月,這一日田豫過來拜見,向劉禪舉薦一人進入軍中。

劉禪正巧從軍營巡視歸來,見田豫身後跟着一個中年男子,心想這便是田豫要舉薦的人,問道:「此是何人?讓大都督你來親自推薦?」

兩日前,還在黃河的劉備便將任命田豫為幽州大都督的任命詔書差急馬送來,田豫便正式成為了第五位大都督,也是轄區範圍最大的一位大都督。

「草民牽招,拜見殿下。」那神色疲憊,面有滄桑的中年男子朝着劉禪一拜。

劉禪一愣,以經過這十幾年的時間流逝,差不多都已經忘卻的前世歷史知識,只是覺得這個名字熟悉,並不能想起這個名字的主人的事迹。

田豫知道劉禪不熟悉這個人,於是提醒道:「殿下,牽招曾經是漢中王年輕時候的摯友,在曹魏擔任平虜校尉。北伐戰爭發起時,牽招正在與東萊賊作戰。大軍入徐州,牽招率軍投降,欲要返回安平郡老家的時候,在路途上見到的軍隊往北調動,便心知可能要對北用兵,便找到了我,想要為北征貢獻一番力量。」

由田豫這麼一提醒,劉禪終於是想起來了牽招。此人在歷史上可以說是與田豫並稱之為曹魏北疆的雙壁。

牽招坐鎮北疆,聯合北地軍民,任用烏桓騎兵,無數次的擊敗來犯的鮮卑騎兵,讓當時的鮮卑人不敢犯牽招坐鎮的雁門郡,並且牽招還善於使用離間計,讓草原各個部族之間相互猜疑,爆發戰爭。

之後牽招屢次擊敗來犯的軻比能,遂威震內外,遠近胡人,都心悅誠服。

陳壽評價牽招威風遠振,治邊之稱,次于田豫,百姓追思之……田豫居身清白,規略明練。牽招秉義壯烈,威績顯著。並且陳壽還感嘆而豫位止小州,招終於郡守,未盡其用也。認為田豫和牽招二人沒有物盡其用,覺得曹魏沒有重用二人。

又是一位能安寧邊疆的大能來投,劉禪十分欣喜,牽招又是劉備年輕人的摯友,心中更是與其有親近之心。

行禮過後,劉禪邀請二人進入營帳。

「我爹要是知道將軍願意與我們一起並肩作戰,肯定會很高興的。我待會便寫信一份去告訴我爹這件事。」劉禪對牽招說道。

牽招道:「漢中王現在一切安好?」

「好著了,現在應該過了黃河了,往青州去了,他要巡視一番天下。」劉禪說道。

牽招說道:「只恨當年沒有跟隨漢中王一起離開北方,征戰天下,這是我唯一悔恨之事。聽聞殿下欲要對北方草原用兵,斗膽過來想要奉獻一份力量。」

「將軍也久在邊地,對邊郡之事多有了解,如今我們正需要將軍這樣的人才。天下剛剛平定,北方是重中之重,唯有將外敵攔在國門之外,才可讓中原有修養生機的機會。有將軍在北方,又有田都督在。將軍與田都督,足可號稱北疆雙壁了。」

牽招被說的有點不好意思,謙虛道:「殿下盛讚了,罪將只是一個有幾分力氣的人。」

劉禪當然不會認為牽招只有力氣,思索道:「我這段時日正在思考幽州大都督的副都督人選,將軍來了,這個位置便正適合將軍。將軍不妨現在這個位置上熟悉一下,之後并州還可能需要將軍坐鎮。」

北方防備草原的防禦佈置,劉禪已經有一些構思了。在北地郡的賀蘭大都督府,并州還設一方都督府,以及幽州都督府,這便是三個都督府用來防備草原部族。

牽招過來還只是認為最高讓自己做做後勤工作,擔任一些小職務,卻也想不到劉禪這才見面一會就讓自己擔任田豫這個大都督的副手。

劉禪看向田豫:「田都督有沒有其他意見?」

田豫欣喜道:「有子經幫助我,幽州大都督府很快就能建立完善,並且能最快的發揮作用。」

「我也正是做這個考慮的。儘快建立幽州都督府,而後在并州也設立一個都督府,這個位置我給牽將軍留着,不過牽將軍可事先說好了,并州的都督府並不會統轄一州。」

牽招拜道:「殿下為何如此信任?按照常理,我一個投降的降將,何至於如此讓殿下看中。」

「有能力的人就應該放到他合適的位置上,讓他發光發熱,我不會因為出身而貶低一個人,只要他有足夠的能力,我便讓他平步青雲。」劉禪說道。

……

牽招是意外之喜,讓其在他應該處的位置上便可。接下來的劉禪便要開始緊鑼密鼓的準備戰爭了。

田豫拉來了五千多的烏桓騎兵,這些烏桓部族的騎兵多是幽州各地聚居的烏桓部落的青壯,都善於騎射,能在短時間內就成軍,具備戰鬥力。

這些人全都被歸攏在田豫麾下,由田豫擔任統率。這也是未來幽州大都督府的主要戰鬥力量。

同時應徵入伍的漢家子弟也有兩千餘人,他們也同樣由田豫統領。田豫在出征之前要做的事情就是緩和烏桓和漢家兒郎們的關係,讓他們能彼此接受,日後成為袍澤戰友。

對這些烏桓部族的政策也沒有落下,不管是採用劉禪對南方還是涼州胡人的政策,其核心就是讓他們漢化,這些部族有些已經深度融入了漢文化當中,漢化起來並不難,甚至只需要給他們漢人的身份戶籍,他們便開始以漢人自居,對那些剛剛遷居進來漢地,心中嚮往漢文化的烏桓部落,讓他們的部族遷移到已經漢化的差不多的烏桓部落旁邊,讓兩個部族相互融合,也讓新來的烏桓人見識到那些已經漢化的烏桓人過的好日子,促進新來的烏桓部落漢化進程。

烏桓人的漢化好說,幽州這邊太多的烏桓人與漢人通婚,混雜而居的情況,這個漢化阻力比在益州南部的漢化阻力還小。匈奴人也還好說,也多數跟漢人分不開了。唯獨一些鮮卑人鬧一些么蛾子,開始零星的在邊地搶掠作亂,但邊民也不是吃素的,劉禪也讓剛剛組建的幽州騎兵進行邊地掃蕩,清理這些作亂鮮卑人。

薊縣的戰爭氛圍已經非常的濃厚,天氣也一天比一天冷,在十一月中旬,劉禪率領三萬五千人全數騎兵隊伍,兵出薊縣,向北而去。

天網的情報已經探知,步度根正在彈汗山,其人膨脹的認為自己已經是鮮卑單於,欲打算立王庭於彈汗山。

「桓帝時期檀石槐立王庭於彈汗山仇水上,步度根有野心,想要重現檀石槐時期的鮮卑,他不過是做夢罷了。」劉禪得知消息后,立即下令讓大軍直撲彈汗山。

與此同時,一隊儒生正遊學於薊縣,見前方沙塵揚起,眾儒生大驚,口呼沙暴將至,速躲,速躲。

唯有一儒生,看到前方遮天蔽日的動靜,不動聲色。隆隆之聲響徹天際,儒生聞之心動,望眼欲穿前方。果不其然,首見火紅色的漢字大旗從遠方出現,再見萬騎如狂風席捲而來,令天地失色,萬物在馬蹄之下盡可化為齏粉。

眾儒生見大軍過境,比見之沙暴還要恐懼,趴伏在地瑟瑟發抖。

唯有這儒生,身軀挺拔而立,激動的道:「這是我大漢的騎兵,是大漢的騎兵!大漢騎兵要往北而去,他們要出塞了!」

激動之下,儒生將自己頭頂上的儒冠摘下,厭惡的看了一眼,而後狠狠的砸在地上:「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扶得起的阿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扶得起的阿斗
上一章下一章

第909章 出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