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費力不討好

第七百二十六章 費力不討好

朱熹嘆了口氣,因您所說的環境氛圍,這洋大人不能得罪,就所謂的在國際上國與國之間進行的不平等,動輒就會開槍開炮,威脅諾大的天朝相比較已經全面落後,跟人家開戰不可能像人家屈辱的跪拜又不願意,所以就必須要有替罪羊!

這所謂的替罪羊糾結來糾結去,糾結的事情不過就是最後誰辦這個案子已經判了這個案子的結尾,都是替罪羊,這是一個最為棘手的過程,辦的案子就要等於死在一個死局之中,你要給全國人做個交代,給天朝上國的太后和皇帝做個交代,給老百姓做交代,給地方政府做交代,給洋大人做交代,可是怎麼都費力不討好,就算這個案子秉公執法,恐怕最終也會讓自己名聲盡毀啊!

說著朱熹一抖袍袖,「你看恩公,我說的對不對?這個案子民怨沸騰,老百姓堅持認為望海樓是值得燒毀值得做,可是事實上呢,如果秉公執法去調查,很有可能是民眾鬧出了一個大誤會,十幾個小混混小地皮,因為一些財務糾紛進行的一種惡鬥,導致人家財產出現了重大的損失!」

這就需要到最後要給洋人賠禮道歉,甚至包賠一個望海樓的建築,可是,這樣做老百姓就得罪了,老百姓會非常的心不甘情不願,甚至認為這曾剃頭就是一個大混蛋,是賣國求榮的頭像,假洋鬼子的一個敗類!

可是另一頭,這朝野上下對此也皆有非議,你秉公執法,可是卻偏向於洋人,這種事情還不是被口誅筆伐,老百姓說點什麼這曾剃頭還好說,但是朝野上便形成了一種攻擊的證據,皇帝太后借坡下驢,地方政府把手一擺,這個燙手的山芋被曾剃頭拿了之後,好傢夥,曾剃頭的政敵就可以在朝野上大放厥詞!

指責曾剃頭,要求曾剃頭必須引咎辭職,甚至要求他對於這個案子偏袒於洋人,以死謝罪,我看,皇帝太后真是打的好算盤啊!

白瑞雪真是暗伸大拇指,這小子,真不是一塊簡單的料,果不其然,是後世所說的朱老夫子,厲害的很呢!

白瑞雪笑了笑說,「是啊,所以這件事一開始,明辨是非,善於世故的曾剃頭的學生,很多人寫了信勸曾剃頭,千萬不要接這個案子,只要接了,你偏袒誰都會完蛋!」

偏袒洋人,自己的聲譽,自己的名望,自己在朝堂的地位就會轟然倒塌,偏袒自己人,那就會喪權辱國,讓洋人攻打上門,到時候,照樣這是一個死局,所以只要不碰就是活,只要碰了就必死無疑!

那些人之所以會形成了不法之徒,並且在於地方官員的互相推諉,就在於這個事情無論怎麼推,都將是個死局,所以寧可將這個死局留給皇帝和太后,而皇帝和太后還真是會連打帶削,又把這東西扔給了曾剃頭,呵呵,這曾剃頭竟然就接了!

這麼糟糕的案子,這曾剃頭居然給接了?

朱熹嘆了口氣,慢慢的站起來看向白瑞雪,「我知道了,他一定是不想糾纏這件事情,既然是個死局那就是個死局吧,他是最傳統的讀書人,如果他真的想能夠有機會做點什麼的話,或許在他下屬勸他造反的時候,他就已經做了!」

既然他同意解散自己的軍隊,有甘心情願為朝廷效力的話,他想到會有這一天,終究有一天曲終人散,終究有一天他要真正的里去,所以在這之前替朝廷做一個麻煩事,即便是被毀壞清譽被人家咒罵不停的事情他也願意,不然他就不會解散軍隊了……

朱熹的聲音變得有些飄忽,甚至有些低沉,就好像是一種喃喃自語,但是白瑞雪聽得很清楚,白瑞雪內心動了一下,是啊,難怪叫內聖外王這樣的讀書人,說實話是世間的讀書人的楷模,怎麼可能有多數人對於這樣的人不會充滿著各種各樣的所謂的恭敬之情?!

白瑞雪點了點頭,「可是這個案子等於我們講完了,所以最終的結果就不用想了,自然是全國上下特別的憤怒,但是這個鍋讓曾剃頭給背,朝廷從那之後開始設立各樣的租界也就不奇怪了,有了這些租界,外國人在這個土地上可謂是自娛自樂,而且要進行大量的買賣進行交易!」

時間一長,這個國家想對抗並且想推翻這個國家這個王朝的人就不斷的湧現了,就說回來就說到了所謂的百日變法,不得不說所謂的百日變法恰逢時老太太想退休,將政權還給了皇帝,不過這裡面引出了一段公案,迄今為止這個公案的總結似乎仍然有著諸多的問題,但是比較清晰的應該是我們圍繞著這個公案來講述著百日維新最為重要的問題。

首先說彼時島國,因為甲午戰爭日益的變得強大,成為整個亞洲最厲害的國家,並且征服了朝日新鮮,土地得以擴大,人口得以激增,甚至已經開始琢磨如何對付眼前的這個龐大的帝國,不過這裡面就有一個問題,關於如何改變這樣的帝國,他們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當然,完完全全的打算學螞蟻將大象徹底的啃食,現在他們覺得還差一些,畢竟過去的一二百年的歷史之中,有過戰勝,也有過慘敗,所以,他們心存疑慮,後來因為彼此都是西方的學生,所以在這一方面又有了很多的留學生。

有了很多的人成長為這個國家的棟樑之材,一時之間有人在海外,有人在國內就相互忽悠,偶爾書信往來,年輕一腔熱血的讀書人就覺得,為什麼學不了西方,可以學一學島國?

島國出現了明治維新,天皇拿到了失去了2000多年的權力,執掌了這個國家政教合一,而且帶領著整個年輕人不斷的向上,迫使整個島國日益強盛,此時也有一個年輕人就寫了一封信,這封信就引起了所有的年輕人,尤其是當時正準備在朝堂之上,參加考試的學子,這便是公車上書!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錦繡農女:帶著皇帝種種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錦繡農女:帶著皇帝種種田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百二十六章 費力不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