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高師授藝

第2章 高師授藝

懷着無比好奇心迅速往一眾同窗身後湊近,腳步移動間,其耳朵也在仔細聽着。只聞一略帶混厚且顯得有些稚嫩聲音道「周兄,袁大人可是雲州府前任府主,其身份何等尊貴,怎會無緣無故,就願為我等小鎮學子授業授術?」

名叫周兄少年略微整理下思緒,道「為兄也是聽鎮長府師爺之子所說,袁大人主動卸任雲洲府府主一職后,即回歸故里,準備在袁府怡養天年,不料回到家族后不久就發現,其十齡孫兒袁世雄,靈慧乖巧且生性好動,天賦出眾而又文武同修,在家族同輩中屬於天驕般人物,深得袁家人喜愛。幾翻考查后,袁大人對其世雄孫兒也是疼愛有加。閑暇時,袁世雄便求爺爺講些外面之奇聞趣事,且百聽不厭,時間一久,袁世雄覺得整天在家讀書練武枯燥乏味,故苦求其爺爺帶自己外出見見世面」。

稍停片刻,周姓少年朝眾位同窗詢問道「各位學弟,你等可否知道,袁大人老家位於何處?」

「不知曉」。十幾位同窗異口同聲答道。

周姓少年得意地微微一笑,道「袁大人姓袁名明遠,老家就在離青雲鎮二百裏外之石橋鎮。袁大人從小天賦絕佳,二十三歲高中舉人,三十五歲時,武功修為就從紫府期後期境界,突破至武王期境界。據傳聞,袁大人武功修為現已臻至武王期後期圓滿境界,其修為突破至武皇期境界,也不過是時間早晚之事而已。袁大人在任期間為官清正廉明,時常提攜一些品行優良,且上進心強之青年,因而,袁大人此次攜孫兒外出遊歷,在途經青雲鎮時,為我等授業授術也就不足為怪矣」。

「哦,原來如此」。有幾位同窗立即有所釋然地道。

張成所就讀學堂名曰靜園,為當今朝廷官府所設,佔地約五畝大小,設有初就、中成、及第三班,幾名夫子分層級而授之以學業。掌管靜園之主姓劉名維,出生於青雲古鎮,二十歲時考中秀才,后被縣衙委任負責管理幾位夫子授課,以及靜園一應日常事務。

張成因讀書肯用功,且天賦不差而又善於思考,十一歲年紀便已升入及第班,很受靜園授課夫子看重。

當授課時間將至,張成跟隨一眾同窗快速來到授課室,迅速在自己座位上坐好,往教台前仔細一查看,發現在授課台旁,已新添置一張桌子,桌后還擺放着兩把精製木椅。

見到如此這般情形,張成心想,難道剛才那位周學長所言確有其事?未容張成再做他想,負責及弟班授課夫子莫先生,身着一身青色凈袍,面容嚴肅地快步走至教台左側,隨即,便高聲道「請學子們全體起立,恭迎雲洲府袁大人蒞臨吾靜園,前來為爾等授業授術解惑」。

「唰,唰,唰」地幾聲響過,及第班三十幾名學子便已全部起身站立好,隨即,便懷着那激動不已心情,滿臉興奮地恭候着袁大人之到來。

不到二息間,一位身高七餘尺,身着紫色袍服,臉色紅潤老者就已走至教台前。

靜園劉維園主緊隨紫袍老者來到教台前,緊接着,就一臉激動地道「各位學子,袁大人官至府主,德高望重,學富五車,武功修為更是深不可測。今日遊歷途經吾青雲鎮時,特前來為靜園及弟班學子授業解惑,爾等何其榮幸!為表謝忱,爾等隨同吾對袁大人行躬身大禮,以謝大人那無限關愛之恩德」。

「各位不必如此多禮,更不必有所拘謹。老夫今日來此,只是興之所至而已。老夫此次在青雲鎮只能停留月許,在此期間,眾多時候都會攜孫兒遊歷青雲鎮周邊山水,但在靜園授業時,如若遇到有可造之才,老夫也會悉心多加教導」。袁名遠隨手一擺予以制止行禮,緊接着又解釋道。

劉維仍然一臉激動地道「既然如此,那晚輩謹代表眾位學子及其家長,多謝袁大人這番關愛之情」。言罷,立即就朝袁大人彎腰躬身,鄭重地行上一大禮。

袁名遠臉色有些不喜地搖了搖頭,道「唉,劉維啊劉維,你好歹也是一園之主,何需如此多禮,難道就不怕因此,而教壞了你靜園學子」。

「學生在此受教了」。劉維連忙恭維謙遜著道。

袁名遠略微一頜首,道「劉維,既已替老夫引見過,你這就去忙其他事情吧」。

「學生謹遵大人吩咐,晚輩這就離開」。劉維立即恭聲回應道。語罷,便後退著迅速離開授課室。

待劉維一走,袁大人先是為及第班學子詳盡講授一番雲洲府地域分佈情況,及各地風土人情,然後,便正聲道「據老夫近日耳聞目睹,青雲鎮靈氣很是稀薄,修鍊仙道亦難有所作為。然而,青雲鎮四周環境較為惡劣,爾等須有一定武功修為與防身技法,才可在自己家園更好地生存。故而,在這一個月期間每隔五日,老夫會為爾等授課一次,以盡微薄之力助之。好了,老夫今日授課到此為止,爾等都散了去吧」。

五日後旭日初升時分,靜園操場上三十幾名及第班學子,已整齊地站立在操場中心位置,靜靜地等待着袁大人前來傳授武術。未待多時,袁名遠大人便攜領着一位少年,健步出現在眾人面前。

張成朝袁大人身後少年仔細打量幾眼,見其長相眉目清秀,身高與自己相若,身材顯得頗為壯碩,但在其臉上,卻不時地露出幾分倨傲神色。

袁大人來到隊伍前二丈遠處站定,朝及第班眾位學子掃視一眼后,便道「嗯,很好!爾等均非常守時,今日老夫所授武術,名曰開山拳,屬玄階頂級功法。此拳共有三招,修鍊至大成境界時,一拳可開山裂石」。

稍微一停頓,才接聲道「老夫與爾等並非師徒關係,不會對每個人都予以悉心教導或指點,故而,袁某隻將此拳法演示三遍,爾等能領略多少,那就只能憑各自之造化」。

緊接着,袁大人便開始在演示那開山拳。第一遍,在場學子都能看清楚其手腳部動作,以及身型擺動姿勢。演示第二遍時,各位學子所見到其手腳部位動作,及身型擺動姿勢已有幾分模糊。當袁大人演示第三次時,一眾學子已然只能見到其前後左右騰挪閃轉身影,卻見不到其拳拳開合,勇進猛轟之形態。

袁大人收身站立,緩緩舒出幾口氣后,便道「開門見山,見山轟山,開山裂石,這三招開山拳之拳法,老夫已演示過三遍,爾等現在便開始慢慢感悟練習吧」。

尚未等到一眾學子從拳法精深和玄奧中清醒過來,袁大人便已帶領那位少年轉身離去,而站在一旁之靜園園主劉維,與及第班授課夫子莫先生兩人,也趕緊跟隨爺孫倆快速離開。

安靜地過去十幾息時間后,大部分學子才各自尋找練習之地,伸拳邁腿展開身法便練將開來。但其中,也有那麼幾人,此時還站在原地默默思索著。

張成此刻也在暗自地思索,自己雖然練習過虎拳,但袁大人此時所授開山拳,乃屬於玄階頂級功法,比黃階虎拳整整高出一個大等階。開山拳其精深玄奧之處,自己在一時半刻內,根本就不可能領悟到多少。

擯除雜念不再做他想,張成來到操場邊緣位置就地盤腿而坐,待心緒逐漸平穩后,這才開始仔細回憶著,袁大人演示開山拳時那一招一式,一眼一形,以及其神韻之所在。

默默地回想數遍,待確認無誤后,緊接着,就在腦海中開始一招一式地演練著。初時,感到拳形很是生澀,在接連演練數次過後,這才變得有幾分順暢。隨即又暗自想到,開山拳精深玄奧,憑自身還算不差天賦,拳法之精髓在這一時半會間,肯定難以全部領悟通徹,以後還須多悟多練方可。

慢慢睜開眼睛,見天色即將入夜,操場上已是空無一人,張成頓感無奈只得在心中苦笑幾聲。未曾想到時間過得如此之快,自己只是稍稍練習下袁大人所授拳法,好幾個時辰便已過去。可想到此時反正天色已晚,不如就在此地再練習一番也好。

想到便做,起身舒展下手腳與身子,三式開山拳隨即便練將開來。初時,開門見山,見山轟山,開山裂石,三式拳法還顯得有幾分生疏,待接連練習幾次過後,便感覺到三式開山拳已越練越順暢。頓時,張成心中已感到有幾分痛快,恨不得大聲呼喊出幾聲,用以平緩下那興奮與激動之心情。

稍稍收拾好心緒,突然間又想起,天色如此之晚仍未歸家,父母親肯定會為自己擔心,目光趕緊朝操場及其附近掃視幾眼,見四周仍然毫無人影時,旋即,便迅速離開操場而朝家中跑去。

五日過後之清晨,靜園操場上其中心位置,三十幾位少年又整齊站成一排,此時,袁明遠大人正背負着雙手,逐一觀看及第班學子其開山拳之演練,不時間眉頭緊皺,偶爾也會露出幾分笑容。一個多時辰過去,餘下便只剩包括張成在內,與其他四位同窗還未上場演練。

經過這漫長之逐一觀看,張成發現這三十餘位同窗,均只施展出前兩式開山拳。其中,有仨人還只能完整地演練出第一式開門見山,而能演示出第二式見山轟山者,施展時大部分人之拳法,還只略具雛形,毫無一絲該拳法之神韻。

正當張成還在想着自己上場時,應該施展幾式拳法較為妥當時,又有一名學子上場開始在演練。此人名叫王學明,十三歲年紀比自己大上兩歲,十幾息時間過後,三式開山拳法已全部施展出。袁大人看罷,其臉上終於露出幾分開懷笑容。

隨後,當又有兩名學子上場演練完畢,也終於傳來靜園之主劉維,叫張成上場演練之爽朗聲。

張成緊走幾步在離袁明遠二丈遠處站定,感覺到自己心情顯得有些緊張,只好深深地呼吸口氣,待緊張情緒稍微一緩解,立即開始開山拳法之演練。十息間不到,開門見山,見山轟山二式拳法就已施展完畢,收身站立好,恭敬地朝袁明遠大人躬身行上一禮,以表心中之謝意后,轉身便朝原先所在位置走去。

見張成一氣呵成間只演練出前二招拳法,便已迅速離開而去,袁大人眉頭為之略微一皺,倒並未因此而出聲詢問。

待及第班最後一位學子演練完畢,袁大人點評時只說些勉勵話語,隨即,便叫王學明與張成二人留下,其他之人便可儘快散去。

對袁大人如此安排,及第班那三十幾位少年感到有些失落時,剛剛走出十幾丈遠,有人便在憤憤不平道「各位不妨說說看,袁大人叫王學明留下,你我均能理解,畢竟這小子演練出三招開山拳,可張成這小子只演示出二招,卻也被留下,此事着實令本人感到十分之不服」。

「也是,你我大部分同窗均演練出前二招開山拳,可未曾有一人被留下,難道是說,張成與袁大人有何特殊關係不成」。有人立即附和著道。而隨着眾位同窗快速遠離而去,其非議聲再也未能傳入張成耳中。

懷着幾分忐忑不安心情,張成跟隨王學明慢慢走至袁大人跟前,隨即,便低頭靜靜地等待着袁名遠大人之教導。

見王學明與張成兩人這副拘謹模樣,袁明遠臉上立刻顯現出慈祥之色,溫聲道「何必如此緊張,老夫叫你等留下,其中並無一絲歹意,只想知道你倆姓名與年齡,以前可曾練習過拳法而已」。

「稟告袁大人,小子名叫王學明,今年十三歲,六歲時開始練武,曾練習過蠻牛拳與虎拳」。見袁明遠語氣如此親切,王學明立即搶先回答道。語罷,還不忘用不屑目光朝張成看了眼。

王學明這一回答完畢,張成知道立刻就該輪到自己,隨即便朗聲道「稟告袁大人,小可姓張名成,今年十一歲,六歲開始習武,曾跟隨兄長練習過虎拳」。

袁大人微微一笑,道「你倆有誰知道,老夫叫你兩人留下之用意所在?」

王學明與張成雖然早就猜測到其中原因,但為表示對袁大人之恭敬,兩人還是連忙搖了搖頭,一同表示自己並不知情。

袁名遠從兩人身上來回掃視幾眼,道「嗯,老夫觀你倆天賦與悟性還算不錯,也肯下功夫苦練。王學明剛才演練出三式開山拳,前兩式已有些許開山拳之神韻,第三式卻還顯得很是生澀。張成雖然只演練出前兩式開山拳,但這兩式拳法已進入初成境界。由此可見,你倆均為可堪造就之才。老夫因生有些許惜才之意,這才單獨叫你倆留下,現在再演示一遍開山拳,你兩人可要多加留心觀之」。

未待王學明與張成出聲回答,袁大人拳風一出,接連就將那三式開山拳,一一演示一遍,收身站立好,轉身便迅速離去。只不過,就在袁大人即將離開操場時,張成耳中卻聽到袁大人那傳話聲。

其後每隔五日,袁大人又分別傳授奔雷掌法,游龍步法與流雲劍法。每次對及第班學子上場演練時所作點評,袁大人均只褒獎表現出色者,而從不貶低那些領悟能力較差之學子。

一月之期悄然而過,袁大人依約攜其孫兒飄然而他去,走時,雖未曾留下隻言片語,但在靜園及第班學子心目中,卻已深深刻印下對袁大人無比眷戀之意,感其無私授藝之恩德,以及無比思念之情懷。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爭強小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爭強小記
上一章下一章

第2章 高師授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