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大結局(2)

第1036章 大結局(2)

宛縣地靠長江,再澎湖下游不遠,此地沿江最長,如果說水勢湍急尤以困龍潭為最,只因為困龍灘江中有礁石和小島,水下形成暗流和漩渦,便導致了此低的特殊地勢.

天下萬物有利有弊,如果江中行船,此地是那些船家最頭疼的地方,也是死人最多的地方,因為根本很容易撞上礁石,而導致船毀人亡,但是如果建設浮橋,此地又是最合適的地方,因為江中有礁石,有些突出來就好像小島,大一點的就是小島,縱橫間隔,正好當作柱子來用.

如果從這一岸到對岸足足有里許還多,水面寬闊,想要拉上纜繩,然後建設浮橋,單單是水流的衝擊力,纜繩都會被拉斷.

但是多了這些礁石,反倒是簡單了許多,最長的地方纜繩也不過一百多步,短的只有幾十步,林林總總的礁石不下幾百個之多,能成為江中島的也有十幾個,用來固定纜繩卻是好地方.

當然想要固定纜繩就需要用到鐵錨,一般來說單單是拉上纜繩就要費好大的力氣,還要專門的水鬼用命來搏一搏.

但是新軍有飛燈,這一夜,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幾架飛燈從江北岸緩緩地飛了起來,在夜色中飛到了江中,便有弟兄放下繩索,然後小心翼翼的從飛燈上滑落下去,撿著大一些的礁石落下.

黑暗中江水拍擊著江岸,將所有的聲音都淹沒在了黑夜之中,即便是用鐵鎚砸鐵錨,對岸也聽不到,甚至就在對岸,也沒有引起那些斥候的發現.

人雖然不多,但是因為固定鐵錨,飛燈來回,倒是也有上百個弟兄到了對岸,飛快的江鐵錨固定好,通過江中小島的鐵錨,將繩索連接起來,甚至纜繩都是用飛燈吊過去的,比起用水鬼簡單了許多,一個人不用死.

到了丑時就已經固定好了鐵錨,然後早已經運來的木船,此時下水,開始沿着纜繩一艘一艘的進行固定,後面還有人再鋪設木板,更有人幾座浮橋一起進行.

雖然新軍的工兵訓練有素,但是晚上不敢挑燈,卻還是有些危險,這一夜足足有幾十人不小心掉進江水之中,隨即被湍急的江水吞噬,多半是已經上不來了。

死人並沒有能影響到進度,這一夜近萬人的忙碌,到了天亮的時候,竟然已經有三座浮橋搭建好了,還有四座也搭建了一半,最關鍵的是,新軍已經開始渡江了,沿着三座浮橋分散渡江。

因為浮橋承重有限,所以必須間隔三到五步才能走一個人,如果是過輜重,那就必須三十步才能過一個人挑着擔子,絕不是所想像的跑的飛快。

即便是如此,這一大清早,長江對岸也已經有了上千人,已經開始搭建軍營。

天一亮,也到了辰時孫策軍的斥候才發現了浮橋,不由得大驚失色,隨即點燃了烽火,一時間狼煙四起,不斷地朝着遠方傳遞消息,同時接到消息的孫策軍各地駐軍便開始趕赴困龍灘。

浮橋太容易發現了,從遠處十幾里都能看見江面上的浮橋,這也是為什麼新軍拚命地趕緊的原因,不然渡江未必快的過趕來的孫策軍。

究竟是快了一些,當天渡江的就有五千人,而且在江邊修造了營地,架起了床弩,同時匣弩和火炮都已經準備好了,確保江岸這邊不會被孫策軍趕走,只要源源不斷的有大軍過來,那麼就等於贏了。

這消息飛快的送到了丹陽郡的宛陵,得到消息的孫策大驚失色,入股喲失去了長江天險,那麼孫策根本沒有把握打的贏劉悅。

誰也想不到劉悅渡河竟然利落,幾天的事情一晚上就成功了。

雖然拚命地調集大軍趕往困龍灘,但是孫策卻沒有一點勝算,甚至隱隱的有種不好的感覺。

「主公,現在趕過去,只怕也來不及了,如果失去了長江天險,那麼兩軍對壘現在根本不是新軍的對手,為今之計——」周瑜沉默了,臉色凝重,使勁的咬了咬牙:「主公,一旦新軍勢大,那就用最後一計吧。」

孫策沉默了,好一會也只是嘆了口氣,輕輕地點了點頭:「那也只能如此。」

孫策快馬朝着困龍灘前進,但是從宛陵到困龍灘卻有三天的時間,而這三天的時間,新軍能過來多少人,最少好幾萬人和大宗的物資。

周瑜沒有跟隨,而是帶着三百人去準備最後一計了。

沒有人知道最後一計是什麼,但是絕對是絕地反擊的絕戶計,但是周瑜去準備最後一計的消息卻穿去了劉悅哪裏。

姦細送來了消息,周瑜從宛陵出來就不知所蹤,接到這消息劉悅有種不太好的感覺,周瑜到底在謀划什麼?

周瑜多謀,肯定有什麼手段,而且劉悅可以肯定,這所謂的最後一計必定是個絕戶計,不然不會放到最後,這也是孫策對於這一仗沒有底氣,畢竟新軍十四五萬大軍渡江,而且兵強馬壯,加上有甘寧、典韋這等猛將,又有劉悅親征,以劉悅對於戰爭的把握,孫策怎麼會有勝算。

「通知諜影找到周公瑾。」劉悅需要找到周瑜來判斷周瑜的謀划,對於周瑜不得不重視。

周瑜成為大都督,絕不是因為單純的和孫策是好友,更多的是憑着自己的能力,周瑜能夠名垂千古,當然有他的過人之處。

劉悅一直盯着沙盤,整個揚州都在眼前,但是卻怎麼也看不出危險到底在哪裏,或許局部新軍會失利,但是那絕對不會影響大局,有典韋和甘寧在,有自己坐鎮,新軍不會出現潰退,只要廝殺,孫策軍占不去便宜的。

孫策能調動的只有七萬大軍,和新軍一比有近半的差距,還不算孫策大軍押過來,曹豹和糜芳就會令徐州軍從江乘渡江,到時候東線也有六萬大軍,到時候丹陽郡兵力空虛,卻是不可改變的事實。

江東軍只有十萬多一點,南方就牽制了四萬多,除了造反的百姓嗎,就還有蠻族,所以孫策本身兵力上就有差距。

那麼這麼一場必輸的戰爭,周瑜有什麼最後一計可用。

此事只有孫策和周瑜兩人知道,就連周瑜所領的三百騎兵都不會知道究竟想要做什麼。

但是很快就傳來了一個消息,周瑜離開的時候,帶着剛剛製造出來的一批火藥,具體的數量不知道,但是真的不少,也就是說這去向和火藥有關係?那又會是什麼呢?

劉悅盯着沙盤了大半天,也沒有能想到反敗為勝的妙計,畢竟差距便擺在那裏,除非是新軍一潰千里,否則孫策就沒有贏得可能,而只要劉悅在,他就有把握不會出現那種情況,哪怕是死戰,孫策軍也也不是對手。

「讓飛燈升空們無論如何把周瑜找出來,我相信周瑜不會離咱們太遠的。」

劉悅吐了口氣,眼下也只有先找到周瑜才能絕對如何應對。

但是劉悅沒有想到,周瑜離開了宛陵,在劉悅還沒有得到消息的時候,就已經喬轉打扮,換上了百姓的衣服,與涇縣就誰搶了戰馬,而是一路走過來的,化妝成了商隊,另外的軍士也都分散開了。

即便是以諜營的廣大,也沒有找到周瑜的絲毫蹤跡,為了不暴露,周瑜等人根本不進城,最多找一個打尖的地方,甚至周瑜也學着啃涼乾糧,諜營的人又怎麼會發現。

並不出孫策的預料,當孫策率領一萬多大軍率先趕到的時候,已經有一萬多江東軍集合過來了,不得不說江東軍速度也不慢,但是新軍卻已經有死亡與過了河,而且戒備森嚴,林立的床弩和匣弩,讓孫策知道,想要拚命都很難。

「退回陵陽——」孫策立刻下了主意,想要半渡而擊已經沒有可能,在困龍灘沒有四號的勝算,甚至就算是想阻止其他的新軍過江都不可能辦到,新軍的軍容太齊整了,過江的絕對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只有退回陵陽據城而守,才能將差距盡量的拉平。

到那時候孫策心中卻還有想法,撤回陽陵是他和周瑜的定計,也是最後一計的一部分,因為周瑜在陵陽有他的後手準備。

陵陽有孫策修建的第一座木工坊,還有鐵器坊等等,是孫策學習新軍的一個根基之地,當然寥寥有數的幾個工坊,並不能徹底影響陵陽,但是這已經足夠了,陵陽準備了一批物資,這一仗就要用上這一批物資。

隨着孫策的撤退,劉悅卻沒有一點歡喜,陰謀的味道充斥着,周瑜的失蹤更是讓人不安,彷彿謎團包裹着,讓劉悅看不清楚。

沒有去追孫策,劉悅只是盯着沙盤,腦海中飛快的轉動,卻怎麼也想不到陰謀所在。

「漢王,您又何必鑽牛角尖,既然想不到,那為什麼不另闢蹊徑,無論孫策想要怎麼走這盤棋,但是落子的主動權卻在您的手裏,為何不直接攻略豫章,兵分幾路,來調動孫策大軍——」就在劉悅拿捏不定的時候,袁胤卻又另外一番見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我為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我為皇
上一章下一章

第1036章 大結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