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開發昌國

第四百二十四章 開發昌國

趙構在後世的名聲不算太好,因為他枉殺了岳飛,打斷了宋人矢志抗金的精神脊樑,錯失了收復國土的大好機會。

但是,這不能說明他就是一個昏聵無能的君王。

若真是昏聵君王,怎麼會有南宋一百多年?

大宋的問題有很多,基本上都是從根子上面開始腐壞,比如軍隊的問題,而這不是趙構的錯,他只是那個不幸接手了爛攤子的倒霉蛋而已。

從他組建神武衛的舉動來看,秦頌可以肯定趙構心裏面其實是很想下大力整頓各路軍隊的,只是趙構的性格裏面同時存在着狠辣與猶豫不決兩種因子,如果沒有外力推着他,他就容易得過且過。

秦頌給趙構講述大宋上四軍尤其是捧日軍的過往歷史,暗示的意味已經很明顯,趙構自然聽得出來。他對於秦頌的這份忠心,既感動,又為難。

在趙構的心目中,秦頌一家,包括已經為國殉難的秦楨,自然是士大夫階層,不是武夫出身。

大宋從立國以來,從未出現過士大夫扯旗造反的事情,加之他暗中又讓人推算過秦頌的紫微斗數,所以他從來沒有想過秦頌會背叛他,背叛大宋。

如今,秦頌鼓動他着手改革軍制,這很符合他的心意。只是,趙構擔心稍有不慎,引起軍隊動蕩,將好不容易穩固下來的局面葬送。

「輔仁,現在就動部隊,是否有些早啊?」趙構面帶猶豫,問道。

秦頌能猜到趙構為何猶豫,於是解釋說:「先不大動,就從改番號開始,拿劉光世的部隊開刀,若是阻力太大,或者改變之後不符合預期,還可以退回來。」

趙構提醒秦頌:「輔仁應該清楚,倡議和鼓動改變的人,若是沒能實現預期,下場都不太好。你如此年輕,朕可捨不得放你歸隱田園,這件事情不該是你挑頭啊!」

秦頌一臉堅毅,「陛下放心,若是將此事交給臣來策劃和推行,成功的可能性至少超過九成!就算萬一出了意外,臣願意承受任何後果!」

趙構見秦頌的態度堅決,便不再勸阻,他問秦頌:「你有初步計劃了嗎?」

秦頌點頭,答道:「張俊和劉光世兩個,現在很被動,全大宋的人如今都在盯着他們。年前,臣曾經建議暫時不增發黃金債券,其實就是在給他們收攏資金的時間,只要這兩人不是被豬油蒙心,很快就會派人來臨安購買黃金債。」

「收攏資金?」趙構露出不解的表情。

秦頌面色陰沉,對趙構解釋說道:「劉光世和張俊,把吃空餉和貪污來的錢,要麼購買了田地,要麼借給私人錢莊,再讓私人錢莊把這些錢以高利貸的形式借給了貧苦百姓,所以不像岳家軍或者韓家軍能夠一下子拿出幾十上百萬貫的現錢。」

「年關之前,便是催債收租的時候,底層百姓過年如過關,為了湊齊田租和欠賬,賣豬賣糧,有的甚至是賣兒賣女。而那些所謂的豪富人家,則又有大量的財富進賬。」

「他們若是執迷不悟,可請大理寺派人前去調查歷年來軍餉的使用情況……」

聽完秦頌的計劃,趙構覺得可行。

劉光世和張俊兩個,功勞確實是有一些,但這些年隨着職位越升越高,便養成了持寵而驕的毛病,也不知道克制自己的貪慾,趙構覺得狠狠的敲打一下這兩個,順便讓他們吐出來一些財富,也不算過分。

聊完與軍隊相關的事情,趙構又問秦頌:「朕現在覺得發債得來的那一千萬貫有些燙手,不知輔仁可有什麼高招,能讓這一千萬貫到了年底的時候能生出新的錢來?」

秦頌點點頭,一臉自信的說道:「陛下放心,發行黃金債券只是開始,臣對於如何使用這一千萬貫,已經有了一攬子的計劃!」

秦頌從袖袋中掏出摺疊起來的幾張紙,放到趙構的面前。

趙構拿起來仔細閱覽,臉上的表情越來越精彩。

秦頌的計劃並不複雜,利用戶部倉庫內現有的黃金作為保證金,加百分之五十的槓桿,增發總計一千五百萬貫的黃金債,然後將這一千五百貫分成三部分,其中五百萬貫用來維持朝廷年度例行開支;五百萬貫作為建設資金,用來擴大臨安城的範圍,搞基建和商業房產;剩餘的五百萬貫則投入到昌國縣的長期開發和建設。

也就是說,朝廷各部能夠扯皮爭奪的年度預算,總計不會超過五百萬貫,而餘下的一千萬貫全部用來投資建設,然後又分成短期可以見效賺錢的項目和長期可以盈利的項目。

趙構從御案後面走到地圖前面,仔細觀察昌國縣的位置。

昌國縣便是後世著名的舟山群島,有東方夏威夷之稱,於宋神宗時期設置。

唐開元二十六年,在古甬東地設立翁山縣。下轄富都、安期、蓬萊三鄉。「翁山」一名則因境內有翁山而得。這是舟山群島第一次建立縣級政區。縣治初設義頁河,后移於鎮鰲山旁。

唐大曆六年,臨海人袁晁揭竿起義,連陷浙東諸州縣,並一度佔領翁山,翁山縣因此被撤銷。

宋熙寧六年,王安石在鄞州任縣令,上奏朝廷重置縣治。神宗批准這一奏請,在舊翁山縣地重置縣治,名昌國。

秦頌走到趙構的身側,輕聲說道:「當年神宗皇帝將翁山改名為昌國時,曾有批複,此地東控日本,北接登萊,南連甌閩,西通吳會,實海中之巨障,足以昌壯國勢焉!」

「臣曾聞,日本雖然為地域狹長之島國,但島上多金山和銀山,若是將昌國開發出來,作為連接日本與臨安的海上中轉站,所獲之利,無法想像!」

「昌國為臨安海上門戶,若是在群島之上設置燈塔,在航道附近組建水師,使用臣督造的明輪戰艦,則不用擔心北虜走海路來襲,還可以控制南方那些從事海上走私貿易的世家與高麗和日本的交易,將這些原本該由朝廷賺取的財富收回來!」

毫無疑問,昌國群島對於經濟重心遷往東南的大宋而言,具有着軍事和經濟的雙重意義,秦頌稍微一說,趙構便能掂量出這裏面的輕重。

「若是建設昌國縣,需要一位廉潔能幹而且通曉軍事的能臣,不知輔仁可有推薦?」只要不是出兵打仗,趙構做決斷的速度其實並不慢。

秦頌指著自己的鼻子,毫不謙讓地說道:「放眼大宋,除了臣,再找不出第二個比臣更合適的人選了!」

趙構頓時大笑,他就喜歡秦頌這樣坦誠直爽的性格。

「你不行!」趙構使勁搖頭,「朕不是說你的能力不足,就算讓你現在出任臨安府尹,對你而言都不是什麼難事。是朕,離不開你。昌國距離臨安雖近,乘船三、四日間便可抵達,但總不及你住在鳳凰山下方便,朕只要想見到你,半個時辰之內,你便可以出現在朕的面前!」

秦頌露出無奈的表情,不再繼續為自己爭取。「除了臣,還有一位也可勝任!」

「哪位?」

「漢中知府劉子羽!」

「劉子羽確實不錯,但昌國只是一個縣,你讓堂堂正四品的知府去做正七品的知縣,這肯定不合適的。」

「有五百萬貫的巨量投資砸向昌國,陛下可以直接將昌國升格為州。另外,以劉子羽這些年在西線做出的功績,官升一級,在六部兼任個侍郎什麼的,似乎也不為過。」

秦頌知道趙構知道他跟劉子羽的關係,但還是如此直白的提出了要求,因為他相信趙構不會拒絕。

如果不讓秦頌去昌國群島親自負責,那就必須要安排一位能跟秦頌合得來,或者說願意按照秦頌規劃抓落實的官員,而劉子羽絕對是非常合適的人選。

首先,劉子羽跟秦頌的私人交情很深厚。

其次,劉子羽雖然個性很強,但為官清正,不會打建設資金的主意。

再次,劉子羽雖然是文官,但很早便隨他父親在軍中做事,通曉軍事,就算指揮軍隊作戰,也不在話下。

昌國群島以後必然要駐守步兵和水師,將這些部隊交給劉子羽顯然要比交到武將手中更加讓朝廷和皇帝放心。

「漢中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這兩年朕也不是沒有想過將劉子羽擢升到更高的位置,但若是他離開漢中,誰來接任?」

趙構這是準備好人做到底,連劉子羽空下來的位置也讓秦頌推薦人選了。

秦頌的這份方案,實在太符合趙構的胃口了,他必須要酬謝秦頌精心做出的謀划。

「南鄭縣令何彊,為已故大宋相公何栗的侄子,雖然是因為何栗死節之後萌補為官,但這些年在南鄭政績突出,百姓信服,若是由他接任漢中知府,可勝任。」

何栗是在金營之中絕食而死,對於這樣的忠誠,皇帝必然不會嫌惡,而是會牢記於心。秦頌在說何彊之前,先說何栗,其實也是為了進一步加深何彊在趙構腦海中的印象。

皇帝也是人,不可能記住所有知縣一級的官員名字,甚至連州府一級的官員名字,他都未必一口說的上來。

只要趙構這邊記住了,回頭吏部送上來的官員推薦名單之中出現何彊的名字,趙構肯定優先考慮。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宋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宋霸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四章 開發昌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