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年風俗志序

中國新年風俗志序

在小時候不知怎的對於時令的記載很感到興趣。最初見到一本不全的《歲時廣記》,時常翻看,幾乎有點不忍釋手,後來得到日本翻刻本顧祿的《清嘉錄》,這其間已有十多年之隔了,但是我的興趣不但是依然如故,而且還可以說是有點兒增加。這是什麼緣故呢?簡單的說,大抵因為我是舊式的人罷。中國舊日是農業的社會,不,其實現在也是如此,不過因了各色人等的努力使得農村日就毀壞罷了。——中國舊日對於節氣時令是很看重的,農家的耕作差不多以節氣作標準,改用公曆,加上許多政治意味的紀念日,使它國家化世界化了,這當然很好,但總之不是需要的農民曆,這比頭上掛不住箬帽還要不方便多了。田家作苦又是無間歇,或是不平勻的,他們不能按了房虛星昴來休息,忙時忙殺卻又說不定閑時閑殺。這樣說似乎農夫也是三個有閑的朋友,未免冤枉了他們,然而的確是有農閑,也就只有這時間可以休息或娛樂。我們城裏人鬧什麼中秋端午,插菖蒲,看月亮,鄉下人只是一樣的要還賬,實在沒有多大味道,但是講到新年以及各村不同的秋社,那真是萬民同樂的一件大事情。予生也晚,已在馬江戰役之後,舊社會已開始動搖,然而在鄉間過舊式的貧賤生活也總有十幾年,受的許多影響未盡消滅,所以對於民間的時節風物至今還感到興趣,這大抵由於個人的經歷,因生愛好,其以學問為根柢的緣因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了。

若是從學問上說,這些歲時節氣卻也不是那麼微末無價值的。大家知道,英國彭女士的《民俗學概論》中第二部風俗編有一章是講歷及齋日,祭日的,在問題格中也詳細的指導學人去紀錄搜討。年和節氣是從太陽來的,月的變換則是根據月亮,所以歷的安排實在很是困難,羅馬該撒大將的那樣辦法,確如彭女士所說,只是把這問題決定而不是能夠解決。本來既有陰陽之分,後來又加上新舊之別,在習慣上便留下多少零亂的舊跡,據說英國也還有這種情形,如財政結算及十年一次的國勢調查都以四月五日為期,即是古時的「老太太節」。聰明的人所想像的那樣世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除夕照常關門,元旦相見眼的社會未曾出現之前,人總難免有執著煩惱,歆羨嫌忌,那麼古舊的老太太節之流也就有她的勢力在人心裏了。季節有些像是一座浮橋,從這邊走到彼岸去,冬盡春來,舊年死了,新年才生。在這時候有許多禮節儀式要舉行,有的應該嚴肅的送走,或拿出去或簡直丟掉,有的又同樣嚴肅的迎進來。這些迎新送舊的玩意兒,聰明人說它是迷信固然也對,不過不能說它沒有意思,特別是對於研究文化科學的人們。哈理孫女士在《希臘神話》的引言中說,「宗教的衝動單隻向著一個目的,即生命之保存與發展。宗教用兩種方法去達到這個目的,一是消極的,除去一切於生命有害的東西,一是積極的,招進一切於生命有利的東西。全世界的宗教儀式不出這兩種,一是驅除的,一是招納的。」中國有句老話,叫做驅邪降福,雖然平常多是題在鍾進士張天師的上頭,卻包括了宗教儀式的內容,也就說明了歲時行事的意義了。

一年裏最重要的季候是新年,那是無可疑的。換年很有點兒抽象,說換季則切實多了,因為冬和春的交代乃是死與生的轉變,於生活有重大關係,是應該特別注意的,這是過年禮儀特別繁多的所以,值得學子調查研究者也就在這地方。可惜中國從前很少有人留意,偶然有《清嘉錄》等書就一個區域作縱的研究,卻缺少橫的,即集錄各地方的風俗以便比較的書物。這回婁子匡先生編述《新年風俗志》,可以說是空前的工作,這在荒地里下了一鏟子了。婁先生編此書成后叫我做序,差不多有大半年工夫了,我對於此道雖有興趣,但是老不用功,實在空虛的很,序文做不出,光陰卻迅速的過去了,日前得來信知道即將出版,只得趕緊拉雜寫成,真是塞責而已。松仁纏和桂圓嵌胡桃的攢盒都已擺好了,卻又把一包梅什兒放在上邊,得弗為人客所笑乎。

中華民國二十一年七月二十一日,於北平。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苦雨齋序跋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苦雨齋序跋文
上一章下一章

中國新年風俗志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