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亞歷山大

第二十一章亞歷山大

公元前334年春,亞歷山大渡過赫勒斯滂海峽(即達達尼爾海峽),開始了長達1o年的東征之戰。,盡在他用以開始遠征波斯帝國的軍隊,由步兵3萬名、騎兵5千名和戰艦艘組成。波斯帝國卻擁有數十萬大軍,戰艦4oo艘。而且,波斯帝國面積比馬其頓王國約大5o倍,更何況遠東古老而富足的埃及、巴比倫、腓尼基等諸多國家均已被波斯征服,併入波斯版圖。儘管力量懸殊,但亞歷山大善於從本質題。他深知,波斯帝國雖國土遼闊,軍隊龐大,威名猶在,但其勢已衰,內部四分五裂,皇帝大流士三世是個意志薄弱、缺智乏謀的平庸昏君。而馬其頓王國氣勢正盛,銳不可當。亞歷山大藉助一舉渡過赫勒斯滂海峽之餘威,利用己方高昂的士氣,一鼓作氣,突破敵防線,戰告捷,徹底摧毀了波斯人的士氣和抵抗的決心,開闢了向亞洲擴張的道路。不少城邦不戰而降,甚至把亞歷山大視為將他們從波斯人統治下解放出來的救星。

公元前331年春,亞歷山大率步兵4萬和騎兵7千向美索不達米亞進軍,在尼尼微附近的高加米拉展開了與波斯的最後一場大規模的決定性戰鬥。大流士三世經過精心準備,擁有騎兵4萬、步兵萬、刀輪戰車2oo輛和來自印度的戰象15頭,與亞歷山大軍隊相比,具有絕對優勢。但亞歷山大與大流士三世鬥智用謀,再次奇迹般的戰勝了這位波斯皇帝。特別有趣的是,當僅有不到5萬軍隊的亞歷山大命令他的士兵為即將到來的戰鬥安卧休息、養精蓄銳之時,手握百萬大軍的大流士三世卻因害怕夜襲令士兵徹夜不眠。波斯士兵全副武裝,膽戰心驚的了一夜,個個無精打采,毫無鬥志。次日清晨,亞歷山大率精神飽滿、士氣高昂之軍進入戰場,熟練的運用其機動靈活的「馬其頓方陣」,最終戰勝了強勁的對手。

亞歷山大乘勝東進佔領了巴比倫,並為自己加了一個稱號——「巴比倫及世界四方之王」。此後,亞歷山大又率兵從巴比倫出,勢如破竹地佔領了波斯帝國的都蘇撤、波斯波利斯和矣克巴塔那等三座都城。大流士三世逃至北方的大夏,被大夏的總督比索斯殺死,棄屍於路旁。最終還是亞歷山大在追趕途中現了他的屍體,並將其送回波斯波利斯,厚葬于波斯皇陵墓。至此古波斯帝國及阿契美尼德王朝遂亡。馬其頓軍隊征服了波斯的全部領土,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建立起來。

公元前327年,亞歷山大率軍由裏海以南地區繼續東進,經安息(帕提亞)、阿里亞、德蘭古亞那,北上翻越興都庫什山脈,到達巴克特里亞(大夏)和粟特。前325年侵入天竺,佔領印度河流域,他還企圖征服恆河流域,但是經過多年遠途苦戰,兵士疲憊不堪。由於當地人民的頑強抵抗,加之瘧疾的傳染,毒蛇的傷害,兵士拒絕繼續前進,要求回家。亞歷山大不得不放棄東進計劃,公元前325年7月從天竺撤兵。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在巴比倫高燒身亡。

眾人聽到這裡都被亞歷山大的豐功偉績給驚呆了,朱鉉卻在揣摩亞歷山大的戰法和統兵之道,與平日所學互相印證,深感陳平所說的「兵貴在精而不在多,軍強於合而不於形」太有道理了。不禁暗想:「等我練出自己的精兵,若能與此人交手也無憾了!」

酒宴散后,朱鉉特意把波金尼阿斯留下請教:「剛才聽先生所說,我對你們的『亞歷山大』大帝甚感興趣,你能告訴我馬其頓方陣是怎麼樣的嗎?」波金尼阿斯有些驕傲的說:「馬其頓方陣中大多數為常備兵,數量較多,攜帶馬其頓長矛,小尺寸圓盾。方陣中士兵們手中的盾牌在保護自身左側的同時也掩護了相鄰戰友身體的右側,一旦最前排的士兵倒下后,原先位於第二排的士兵將迅填上他留下的缺口。整個方陣戰術的精髓就在於全部士兵同心協力、齊頭並進,臨陣脫逃者會受到最為嚴厲的懲罰。

輕裝步兵:矛的長度短一些,盾的直徑大一些(可以遮住跪著的士兵的全身),盔甲稍輕一些。機動性更好。

騎兵:年輕貴族組成的重騎兵。手持一根馬其頓長矛。等待作戰時,往往將長矛擱在肩上,矛頭稍向下。衝鋒時,長矛向下方刺出。刺中第一個敵人後,往往讓長矛留在他的身體里不再拔出,然後,再用刀劍繼續進行戰鬥。等到戰鬥勝利結束后,再去找回那些長矛。

輔助兵:裝甲很輕甚至無甲,以標槍,弓箭和投石器為主要兵器。」

朱鉉點點頭,對波金尼阿斯說:「你看我漢朝的軍力比馬其頓軍如何?」

波金尼阿斯略微沉思了一會,方說:「若論步兵協同配合多有不如,但漢朝的武器裝備尤其是弓弩和騎兵均佔優,弩是我以前沒有見過的,射程極遠穿透力強。騎兵裝備更是巧妙,馬鞍和馬鐙是我們西方所沒有的。」

儘管有很多的文獻證據證明漢代鞍鐙的存在,但缺乏考古方面的實證卻是不爭的事實。在中國所現的最早表現高橋馬鞍的文物是東漢末年作品,如雷台漢墓出土的騎俑和鞍馬彩繪木雕;而最早具備馬鐙的雕塑作品是長沙西晉永寧二年墓中的騎馬樂俑,因這批俑中有馬鐙者只是在馬身左側鞍下有一個三角型鐙具,僅及小腿一半高,而右側則沒有,且騎者的腳也未踏於其中,所以被認為是馬鐙的雛形,即用於上馬的器具;致於最早的實物雙馬鐙,則是遼寧北票十六時期北燕馮素弗墓的鎏金銅裹木質馬鐙。

在史料中有這樣的記載:"匈奴追者騎數百追之,李廣行取胡兒弓,射殺追騎,以故得脫。"這種轉身後射的情況,說明此時應已有馬鞍和馬鐙的使用。再比如從具體的戰鬥方式上看,早在楚漢戰爭時期,"漢軍圍之數重,項王謂其騎曰:『吾為公取彼一將。』令四面騎馳下,期山東為三處。於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與其騎會為三處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乃謂其騎曰:『何如?』騎皆伏曰:『如大王言。』"能夠採用此種在敵陣之中衝突的戰鬥方式,說明騎者在馬上已經具備了相當的穩性,否則極易摔下。

自漢武帝以後,從很多戰例中可以看到兩個趨勢。一是騎兵在總兵力中所佔份額不斷增大,隨著車兵的逐漸退出戰場,騎步兩兵種在數量上的比率關係從十萬比數十萬,上升到七萬比十四萬,騎兵明顯已經取代步兵而成為戰鬥主力,相反步兵則下降到「踵軍」即跟隨在後助戰的地位,致於只由騎兵獨立參加的戰役更是屢見不鮮。二是往往一次戰役就長驅奔襲數百里乃至一兩千里進行會戰,長時間騎馬帶來的疲勞問題愈突出,如果騎手不能以充沛的體力投入戰鬥,取得河西、漠北等大規模決戰的勝利是不可能的。在沒有鞍鐙的情況下,這樣的戰役幾乎無法想象。

所以我們可以很確定的認為在漢代已經出現了成熟的馬鞍技術,而馬鐙雖然只有西晉時期的實物例證,根據以上的推斷在三國時期應該已經出現了馬鐙的雛形。最起碼自春秋戰國時期起,匈奴等游牧部落就依仗其人馬高度結合的快靈活的戰鬥方式極大的威脅了燕趙秦等國邊境,而漢族人也在與匈奴的作戰中掌握了這種技巧,從而大大提升了騎兵部隊的地位,以至於後來才有了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改革,才有了衛青、霍去病等人長驅千里追擊善騎射的匈奴部族的空前壯舉。

即使漢代的弓弩射程遠、威力大,但對付善於騎馬作戰的匈奴沒有強大的騎兵部隊,漢軍也只能採取守勢,不可能千里追擊匈奴。而匈奴在東漢年間被迫西遷到中亞,后被漢軍一次成功的突襲砍下了匈奴領的頭,被迫再次西遷,"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匈奴在南俄草原休養一段時間踏上了歐洲,先面對的是號稱與羅馬和蠻族實力並列的阿蘭國(突厥人種),阿蘭國王絕望自殺,國滅。據西方史料記載,匈奴人頭大,肩膀寬,個子不高,在馬上可以輕易射中6o米外的目標。如果沒有馬鞍馬鐙怎麼可能在疾馳的馬匹上做到『輕易射中』,最起碼也要有馬鞍。

還有一個例子,便是曹劉長坂之戰。曹操應該是派出了最為精銳的五千"虎豹騎",一日一夜急行三百里並能馬上投入戰鬥,將劉備軍擊潰,殺劉備二女,若不是關羽及時趕來接應恐怕要全軍覆沒。若無馬鞍馬鐙等穩定身體的馬上裝備,連續行軍三百里而不休息即能投入戰鬥,恐怕外星人也做不到,人家可是開飛碟來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黃巾再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三國之黃巾再起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亞歷山大

%